第72章 崔誌的野心
將軍您歇著吧,夫人下手更狠 作者:幹草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崎嶇的山路上,崔誌一路策馬狂奔,絲毫沒留意後麵有人跟著他。
十九騎著馬悄無聲息的跟在後麵,每隔一段路就做個記號。
————
江七七迴到府邸的時候,十三帶領一眾將士在門口已經整合完畢,正準備出發,
沈洛坐在旁邊的馬車上。
“他已經走了嗎?”江七七問。
“他”指的自然是崔誌。
沈洛點頭:“剛剛騎馬出城去了,十九在跟著他。”
“動作真快啊。”江七七咋舌,她以為至少要等淩晨。
她有些糾結:“可是我這邊還沒結束。”
吳明還沒有把崔誌的罪證送來。
雖然很想去戰場幫忙,但是在她心裏,幫琳兒複仇同樣重要。
“我可能要晚兩天。”江七七說。
沈洛不讚同的皺起眉:“事情我都已經安排好了,你不必去。”
他清楚她的聰慧,但是在戰場上他更加經驗豐富。
他說:“剛才我已經給十二傳了消息,他帶領的三千精兵會繞過隴城,直奔梨元,不出一天應該就能到達。屆時全麵開戰,戰場上刀劍無眼,你去了太不安全了。”
“勝算有幾成?”江七七直勾勾的盯著沈洛,問道。
沈洛不說話了。
江七七心下明了。
“還是不足五成,是吧?”
即使他們提前做了這麽多準備。
見瞞不過她,沈洛點點頭。
“之前那幾座縣城,根本就是崔誌有意放給他們的,叛軍幾乎是毫不費力就拿下了。所以至今我們也不知道敵人究竟有多少人馬,隻能賭一把,直接包抄梨元。”
“賭一把,他們在梨元留下的兵馬不多。”
晚風習習,穿著盔甲的沈洛坐在輪椅上,平靜的望著江七七。
似乎不是在說一場可能會讓他們全軍覆沒的戰爭,而是在同她討論晚飯吃什麽。
江七七莫名的鼻頭一酸。
究竟是多少次死裏逃生,才能讓他如此看淡。
兩個人都清楚。
即使不多,作為叛軍大本營,留下的至少也有七八千人。
而沈洛已經集合了所有守城的衛士,加上三千精兵也不足五千人。
這將近一半兒的差距,哪裏是說說這麽簡單的。
但這是已經是沈洛努力能夠達到的最好的局麵了。
這個局,他從一離開京城就開始布置了。
————
最開始沈洛他們認為的,崔誌隱瞞不報叛軍攻占縣城的事,是怕朝廷降罪。
其實是錯的,他從一開始就沒想上報。
崔誌為官十多年了,他自認有才華有能力有野心。
唯一欠缺的就是少點運氣。
自從十年前擢升為刺史,十年來兜兜轉轉,去完了這城去那城,政績一大推,上麵就是不提升官的事。
他以為是送的不夠,於是俸祿全部拿來送禮。
俸祿不夠,就貪,貪來銀子的用於送禮。
幾年過去了,白花花的銀子就像肉包子打啞巴狗。
不止有去無迴,而且連響聲都聽不到一個。
後來一個機會,他見到了王良。
王大人作為戶部侍郎,朝中正三品,是他一生達不到的高度。
但沒想到,那位大人居然說器重他,他說願意幫他平步青雲。
於是,崔誌順理成章的加入了王良的陣營。
他為自己的幸運暗自慶幸了半年,發覺出不太對勁。
王良從不跟他說政績,談升官,每每來信就是要他拿錢、拿錢。
甚至一年前,隴城地區大旱,他私吞了近八成的賑災銀,七成都是給王良運了迴去。
但換來的不是他的提攜,是更加變本加厲的索要銀子……
後來他才知道,像他一樣等著上麵提攜的地方小官,王良手下有十幾人。
崔誌死心了。
他借著一件小事與王良大吵一架,破罐子破摔。
可是命運弄人,崔誌的心還沒完全沉下去的時候,下人來報:“梨元縣有一群刁民,似乎密謀想要造反,現在已經有近千人的規模了。”
不到千人的烏合之眾自然是沒有能力跟崔誌的勢力抗衡的。
很快他們的首領、一個叫石輝的中年男人就被五花大綁帶到了他的麵前。
“你為什麽造反?”崔誌問他。
男人滿臉恨意:“朝廷不管俺們老百姓的死活。一場旱災把俺娘餓死了,俺婆娘和女兒好不容易活下來,居然因為什麽勞什子“向龍王上供”被殺了。”
七尺男兒就這麽嗚咽地哭起來。
石輝盯著對麵人,咬牙切齒恨不得將他生吞活剝了:“朝廷不管俺們百姓的死活,狗官就會草菅人命,不反你們,天理不容!”
崔誌笑了一聲:“你覺得你打得過朝廷?”
石輝啐了一口:“幹不過也得幹!反了,死也能落個起義軍的名號,好過窩囊的死在地裏。”
起義軍?
這話點醒了他,崔誌一下活了過來。
沒有機會那就創造機會!
在石輝警惕又疑惑的眼神中,崔誌解開了他的繩子。
“我可以假裝看不見你們造反,甚至可以送給你們幾個縣城,但你們要聽我的話。”
“聽你的話不就是聽朝廷的話?嗬,狗官你以為俺會上你的當?”
崔誌笑了笑,抬手一刀砍掉了對方的左胳膊。
睥睨的看著痛的跪倒在地的人,他擦了擦刀上的血。
“你以為,本官是在跟你商量嗎。”
……
崔誌向石輝承諾,等叛軍稍有規模的時候他會送三座縣城加速他們發展。
而等他們徹底發展壯大的時候他再報告朝廷。
到時朝廷派人來平定叛軍肯定會失敗。
而他,崔誌,則可以在所有人都束手無策的時候,不費一兵一卒讓叛軍歸還城池,從此銷聲匿跡。
如此大的功勞,連升三級都不為過。
“至於石輝你,等本官升官之後會保舉你為隴城刺史。”
崔誌的計劃天衣無縫。
甚至為了防止後麵他們勢力過大而不可控,崔誌還跟石輝約定,他們的大本營梨元必須控製在他的手中。
————
地圖上的梨元縣在隴右和隴城之間,連接兩地。
“也許叛軍沒有攻占梨元縣,不是不想。而是為了維持與崔誌之間的某種平衡,不能攻占。”沈洛分析。
猜到了這一點,那他行動的第一步,就是打破他們之間的這個平衡。
十九騎著馬悄無聲息的跟在後麵,每隔一段路就做個記號。
————
江七七迴到府邸的時候,十三帶領一眾將士在門口已經整合完畢,正準備出發,
沈洛坐在旁邊的馬車上。
“他已經走了嗎?”江七七問。
“他”指的自然是崔誌。
沈洛點頭:“剛剛騎馬出城去了,十九在跟著他。”
“動作真快啊。”江七七咋舌,她以為至少要等淩晨。
她有些糾結:“可是我這邊還沒結束。”
吳明還沒有把崔誌的罪證送來。
雖然很想去戰場幫忙,但是在她心裏,幫琳兒複仇同樣重要。
“我可能要晚兩天。”江七七說。
沈洛不讚同的皺起眉:“事情我都已經安排好了,你不必去。”
他清楚她的聰慧,但是在戰場上他更加經驗豐富。
他說:“剛才我已經給十二傳了消息,他帶領的三千精兵會繞過隴城,直奔梨元,不出一天應該就能到達。屆時全麵開戰,戰場上刀劍無眼,你去了太不安全了。”
“勝算有幾成?”江七七直勾勾的盯著沈洛,問道。
沈洛不說話了。
江七七心下明了。
“還是不足五成,是吧?”
即使他們提前做了這麽多準備。
見瞞不過她,沈洛點點頭。
“之前那幾座縣城,根本就是崔誌有意放給他們的,叛軍幾乎是毫不費力就拿下了。所以至今我們也不知道敵人究竟有多少人馬,隻能賭一把,直接包抄梨元。”
“賭一把,他們在梨元留下的兵馬不多。”
晚風習習,穿著盔甲的沈洛坐在輪椅上,平靜的望著江七七。
似乎不是在說一場可能會讓他們全軍覆沒的戰爭,而是在同她討論晚飯吃什麽。
江七七莫名的鼻頭一酸。
究竟是多少次死裏逃生,才能讓他如此看淡。
兩個人都清楚。
即使不多,作為叛軍大本營,留下的至少也有七八千人。
而沈洛已經集合了所有守城的衛士,加上三千精兵也不足五千人。
這將近一半兒的差距,哪裏是說說這麽簡單的。
但這是已經是沈洛努力能夠達到的最好的局麵了。
這個局,他從一離開京城就開始布置了。
————
最開始沈洛他們認為的,崔誌隱瞞不報叛軍攻占縣城的事,是怕朝廷降罪。
其實是錯的,他從一開始就沒想上報。
崔誌為官十多年了,他自認有才華有能力有野心。
唯一欠缺的就是少點運氣。
自從十年前擢升為刺史,十年來兜兜轉轉,去完了這城去那城,政績一大推,上麵就是不提升官的事。
他以為是送的不夠,於是俸祿全部拿來送禮。
俸祿不夠,就貪,貪來銀子的用於送禮。
幾年過去了,白花花的銀子就像肉包子打啞巴狗。
不止有去無迴,而且連響聲都聽不到一個。
後來一個機會,他見到了王良。
王大人作為戶部侍郎,朝中正三品,是他一生達不到的高度。
但沒想到,那位大人居然說器重他,他說願意幫他平步青雲。
於是,崔誌順理成章的加入了王良的陣營。
他為自己的幸運暗自慶幸了半年,發覺出不太對勁。
王良從不跟他說政績,談升官,每每來信就是要他拿錢、拿錢。
甚至一年前,隴城地區大旱,他私吞了近八成的賑災銀,七成都是給王良運了迴去。
但換來的不是他的提攜,是更加變本加厲的索要銀子……
後來他才知道,像他一樣等著上麵提攜的地方小官,王良手下有十幾人。
崔誌死心了。
他借著一件小事與王良大吵一架,破罐子破摔。
可是命運弄人,崔誌的心還沒完全沉下去的時候,下人來報:“梨元縣有一群刁民,似乎密謀想要造反,現在已經有近千人的規模了。”
不到千人的烏合之眾自然是沒有能力跟崔誌的勢力抗衡的。
很快他們的首領、一個叫石輝的中年男人就被五花大綁帶到了他的麵前。
“你為什麽造反?”崔誌問他。
男人滿臉恨意:“朝廷不管俺們老百姓的死活。一場旱災把俺娘餓死了,俺婆娘和女兒好不容易活下來,居然因為什麽勞什子“向龍王上供”被殺了。”
七尺男兒就這麽嗚咽地哭起來。
石輝盯著對麵人,咬牙切齒恨不得將他生吞活剝了:“朝廷不管俺們百姓的死活,狗官就會草菅人命,不反你們,天理不容!”
崔誌笑了一聲:“你覺得你打得過朝廷?”
石輝啐了一口:“幹不過也得幹!反了,死也能落個起義軍的名號,好過窩囊的死在地裏。”
起義軍?
這話點醒了他,崔誌一下活了過來。
沒有機會那就創造機會!
在石輝警惕又疑惑的眼神中,崔誌解開了他的繩子。
“我可以假裝看不見你們造反,甚至可以送給你們幾個縣城,但你們要聽我的話。”
“聽你的話不就是聽朝廷的話?嗬,狗官你以為俺會上你的當?”
崔誌笑了笑,抬手一刀砍掉了對方的左胳膊。
睥睨的看著痛的跪倒在地的人,他擦了擦刀上的血。
“你以為,本官是在跟你商量嗎。”
……
崔誌向石輝承諾,等叛軍稍有規模的時候他會送三座縣城加速他們發展。
而等他們徹底發展壯大的時候他再報告朝廷。
到時朝廷派人來平定叛軍肯定會失敗。
而他,崔誌,則可以在所有人都束手無策的時候,不費一兵一卒讓叛軍歸還城池,從此銷聲匿跡。
如此大的功勞,連升三級都不為過。
“至於石輝你,等本官升官之後會保舉你為隴城刺史。”
崔誌的計劃天衣無縫。
甚至為了防止後麵他們勢力過大而不可控,崔誌還跟石輝約定,他們的大本營梨元必須控製在他的手中。
————
地圖上的梨元縣在隴右和隴城之間,連接兩地。
“也許叛軍沒有攻占梨元縣,不是不想。而是為了維持與崔誌之間的某種平衡,不能攻占。”沈洛分析。
猜到了這一點,那他行動的第一步,就是打破他們之間的這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