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個“大胖兒子”,蘇敬儀在臨睡前還複習了一遍跪拜行禮。


    畢竟,做人得入鄉隨俗!


    翌日,他精神奕奕,嫻熟的穿好孝衣,外套上武服。沒辦法相比守孝,帝王指令是更高一級的存在。


    有錦衣衛相隨,他們這一行人直接暢通無阻的進了京城大門,直接來到北鎮撫司。


    嗅著順著大門飄散出來的血腥味,蘇敬儀望著大開的門,就感覺自己像是看到了猛獸張開血盆大口,讓他有瞬間的毛骨悚然,徹底明白什麽叫封建社會。


    要知道錦衣衛這特權機構,基本上架空的古代王朝的小說都會出現一迴。功能都一樣,都是帝王直轄的特務機構,處理皇帝欽定的案件,且還擁有獨立的監獄,名為詔獄。因此就集逮捕、偵訊、行刑、處決於一體,是權勢赫赫,是帝王手中最尖銳的刀!幹的事,完全可以不通過正常的法律途徑!


    是法製的倒退!


    想想自己曾經為了法考背過的知識點,蘇敬儀緊張的吞咽了一下口水。


    先前對於便宜侯爺低調訴說錦衣衛調查,他沒什麽感覺。因為跟隨而來的兩個錦衣衛真的好低調,混在人群中都發現不了的。


    可現在……


    小心翼翼的跟隨著蘇從斌,蘇敬儀還仗著自己農村來的,沒見過世麵,直接拉起了蘇琮的手。


    蘇琮反手握緊了蘇敬儀。


    捫心而論,他……他也有些怕的。


    他生在京城,長在京城,聽聞過更是親眼看到過錦衣衛的血腥手段。


    他們親自盯著的案件,處罰結果出來後,錦衣衛會親自做劊子手。


    在斷頭台上手起刀落直接被砍頭,對死刑犯而言最輕鬆的死法了;三千六百刀的剮刑,對罪犯而言也叫幸福。最為煎熬的便是炙烤,罪犯恍若豬馬牛羊烤肉串,就那麽串起來,放在絞刑架上慢慢烹飪,偶爾還撒些蔥花。而行刑的劊子手,甚至還在旁邊烤真的肉串,慢慢悠悠的吃的,麵不改色。


    想起幼年自己親眼見證過的刑罰,蘇琮惶恐都快從骨子裏滲出來。


    他先前幹什麽都得謹慎小心,幾乎是如履薄冰,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給自己給家族添了禍端。


    但……但現在不一樣了。


    感受著掌心傳來陌生的溫熱,蘇琮咬著牙克製住自己的恐懼,逼著自己挺直脊梁。


    他現在不一樣了!


    父親私下跟他說過,蘇敬儀的“父子”關係有些異想天開。可換過來想想,他蘇琮當義父,蘇敬儀當孫子,便略微比較合情合理了。


    因為當“祖父”的蘇從斌也可以因為“孫子”而隔輩親,不揍不好學的蘇敬儀!


    對此他表示很認同!!!!


    蘇敬儀作為“第六代”,讓他也愈發有奮鬥的欲望,讓他也可以燃燒起鬥誌,不再因為商戶的身份而自甘墮落,而是想盡一切辦法,努力琢磨改換門庭!


    想著,蘇琮燃燒著為父的鬥誌,握緊了蘇敬儀的手,牽著人一步步走進北鎮撫司。


    瞧著蘇家真假兩位少爺肩並肩,昂首邁步,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一直暗中觀察的錦衣衛指揮使鍾刑慢慢踱步,迎了出來。


    “蘇侯您辛苦了。萬萬沒想到您親自前來。下官有失遠迎。”


    蘇從斌止住驚訝之情。


    哪怕驛館官吏彎腰跪拜,他當時燃燒著熱血豪情,毫不猶豫接受了。但……他可不敢受手握大權的,錦衣衛一把手行禮,趕忙避開,甚至也還頗為禮儀周到:“鍾指揮使,您客氣了。都是蘇某治家不嚴,連累您還有錦衣衛幫忙收尾。跟莫要論官場,下官都隻是區區五品員外郎,豈敢受您一拜!”


    跟隨指揮使出來的錦衣衛眾人聽聞這話,瞧著依舊畢恭畢敬的蘇從斌,互相使個眼色:昨晚驛站發生的事,他們都聽聞了。老大對此看法頗多,但他們唯一的感覺便是蘇家還算忠心,僅此而已。完完全全用不著他們堂堂指揮使大人親自出來迎接!


    不過蘇從斌這態度,他們還是滿意的。


    瞧著兩人互相寒暄,蘇敬儀慢慢跟隨,有樣學樣的彎腰作揖。反正他初來乍到,主打的就是一個禮多人不怪!待隨著指引進入花廳,看起來像是待客的地方,而不是公堂後,他才敢大著膽子飛快偷瞄了眼指揮使。


    畢竟指揮使啊!


    這老大啊!


    鍾指揮使看起來行伍出身,哪怕人硬生生的擺弄些官場禮儀,但也不改不了人身上散發出的殺伐之氣。


    “這便是小公子吧?”鍾刑感受到某人好奇打量的視線,也直接抬眸看向蘇敬儀,讚道:“倒是個聰慧機警的。據聞兩村打架,全都虧了小公子機警,倒是止住一場私鬥。”


    “鍾指揮使您過譽了。也是因為這孩子摸爬滾打的,小小年紀經曆多了,有些經驗罷了。”蘇從斌用詞謙遜著,甚至站起身迴答,姿態放得極其低:“能夠止住鬥爭,還多虧了兩位千戶大人督促縣令做好事後的安撫工作。”


    “蘇侯您向來和善我知道。也不瞞您說,多虧您派人尋到的工匠。這工匠倒是真在清遠縣尋到水源了。且頗豐,可以緩解整個縣的旱情。三百裏加急,剛昨晚傳過來。”鍾指揮使瞧著如此畢恭畢敬的蘇從斌,笑意加深了幾分,緩緩訴說自己之所以出門迎接的緣由:“因此本官托大給您道一句喜了。”


    蘇侯眼眸一亮,而後彎腰:“這萬萬不敢稱喜。我也隻是做應盡的本分罷了。我捫心而論,也隻是想要替孩子辦妥些事情,不過私心罷了。那蘇金氏……”


    鍾指揮使慢慢將茶盞往茶幾上一擱:“侯爺,權當看在護國長公主的份上,本官說句交底的話。主子爺不追究你蘇從斌治家不嚴,就已經是法外開恩了。朝廷攻訐你,借此攻訐開國勳貴的清流不少。你在這個節骨眼,還是莫要在東想西想了,各歸各位,商戶子就是商戶子!”


    忽然而來的威壓,蘇敬儀嚇得一顫,直接站直了身,也不敢在坐著充當無知的小子。


    蘇琮更是直接跪地,語速快速無比:“多謝指揮使大人指點,蘇琮知道各歸各位,絕對不會有任何非分之想!”


    說完之後,他聽得空氣中似乎飄蕩著他決然的迴應,才開始後怕。


    畢竟這個……這個主意,他沒有去看蘇從斌的臉色。


    可堂堂指揮使把話都說的那麽直白了,他都不敢去想象朝堂此刻是如何盯著蘇家。畢竟旱災這種事揪著參奏,越奏越讓帝王心煩。可參奏勳貴,參奏本就不被帝王喜歡的蘇家,某些朝臣肯定樂意。或許還會想抄了蘇家,就能夠多出些銀子來賑災!


    與此同時蘇從斌迎著驟然的臉黑,也揣測出人不過看在旱情緩解讓帝王開心的份上多說幾句。可有些事情不趁著這個時候說,他恐怕以後也找不到機會。


    琢磨著,蘇從斌抽口氣,腰彎得更低了些:“指揮使大人如此推心置腹,替蘇家考慮,我蘇從斌自然銘感於內。隻是身為人父總有些念想,若是……若是按著清遠縣戶籍政策,蘇琮是附籍石家村,當農戶可否?您切莫聽琮兒胡言亂語,他年輕不懂事。這孩子到底是九歲的秀才公,小三元,是大周最年輕的秀才公啊!”


    “大周超品榮國侯,你要為個秀才公不要蘇家嗎?”鍾刑冷冷道:“你也知道他是小三元。這太過年輕了。他們那些讀書人有句話叫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蘇從斌聽得這話如墜深淵,渾身克製住僵硬起來。


    真商戶的話,就……就隻能從武。


    可眼下算得上太平盛世,武將出頭的機會很少很少。


    “多謝鍾指揮使指點。”蘇從斌細細琢磨著“他們那些讀書人”,當即有數鍾刑紆尊降貴,親自跟他交流的緣由:文臣!


    這些文臣視錦衣衛為帝王走狗,對錦衣衛畏懼卻又惦記錦衣衛的權勢,時不時就上奏參一本,各種引經據典。而文臣,對武勳子弟中冒出個年輕的秀才,也有些審視有些忌憚,尤其是像他們這樣落魄的武勳,被認為不配有個文曲星出生。


    故而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我這兩孩子至純至孝,說來不怕您笑話,琮兒其實都想要親自替母報仇。甚至嚷著哪怕流放邊關也無法。畢竟武將出人頭地的機會多,也更加公平,準許戴罪立功!故而,下官唯恐他們年輕氣盛,被某些有心人挑唆壞了事。還請大人您多多指點一二。”蘇從斌從袖子裏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銀票:“在下愚笨,說來要不是貴人提攜,皇上指示,就憑我蘇某人自己的能耐,找到蘇敬儀時他沒準都要餓死了。而我蘇家都要因這真假少爺醜聞被抄家流放。”


    看著如此乖順的蘇從斌,鍾刑直接接過銀票,掃了眼數額以及帝王私庫海商商號的印戳,似笑非笑:“侯爺您實在太客氣了。咱們都是忠君之輩,倒也沒什麽瞞著您的。國子監風氣著實著實太過惡劣了。有些夫子不思進取,覬覦著東華書院的榮光。故此他們琢磨著借著你蘇家,把那些國子監貢生,在夫子眼裏一顆老鼠屎壞一鍋粥的貢生,全都趕出去。”


    “什麽?”蘇從斌克製不住駭然了一聲,慍怒:“這……這……這是太、祖爺規定的蔭庇名額。”


    貢生是官宦子弟,但確切說是武勳子弟。官員隻擁有一個名額,且必須是嫡係子弟,但武勳可以有兩個!且名額使用無限製,可以給自家子弟,也可以給看中的潛力股。


    “侯爺倒也性情中人。先冷靜。”鍾指揮使笑笑:“另外東華書院也有些小心思盤算,想要看看蘇琮選擇。倘若是個商戶子,那他們收入真正核心嫡傳子弟。這日後也是清流好苗子。”


    “他們自打知道驛館昨晚發生的事情後,就終止了文辯。”


    說著,鍾指揮使眼眸微微一眯,掃了眼蘇琮。


    這一眼,像是打量商品價值一般,帶著高高在上的蔑視。但對於蘇琮而言,卻有些像是用刀敲碎了腦子裏最後的天真純粹。讓他瞬間湧起對權勢的渴望。


    否則不管他這個商戶子,就連蘇家,即便有侯府的門楣,也不過是權利者手中的棋子而已,沒有任何的話語權。甚至都不如平民百姓,能夠安安穩穩的期待明日。


    “鍾指揮使,還請您原諒小子膽大。”蘇琮跪地:“父親先前提及流放立功,我……不,草民……”


    舌尖轉動著,逼著自己訴說從前哪怕再被世家子弟排擠也從未說過的兩個字——草民,蘇琮紅著眼,喑啞著聲道:“其實……其實還有更膽大妄為的想法。倘若草民立功獲得武將官身。那日後解甲歸田,就是官籍。是不是就可以參加文舉了?草民不爭饅頭我要爭口氣!滿朝文武皆知帝王開恩,將真假少爺一事交給錦衣衛徹查,但這些人在錦衣衛未結案之前,便各有盤算,甚至都無視亡母在天之靈。”


    “此仇,為人子得報,得用他們引以為傲的科舉名次來報答!”


    擲地有聲的話語,裹挾著怨恨響徹花廳。


    對於恨意對於立誌報仇雪恨這些情緒,作為威震天下,被嘲諷冤假錯案無數的錦衣衛指揮使,他是不屑的。但眼前這位有些不同。


    他給出了明確的計劃。


    感慨著,鍾刑饒有興趣,難得正眼垂首打量著蘇琮:“武轉文?這可從未有過啊?我讀書少,隻聽聞過棄筆從戎的,聽聞過文官領兵作戰的,卻沒聽聞過有武將成文狀元的。”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熱血複仇氛圍都燃燒起來了。


    作為蘇琮的養父,作為蘇家的家主,蘇從斌難得的挺直了脊背,朝皇宮所在的方向一抱拳,恭敬著:“指揮使,您說笑了。我家祖上得超品之封,先前也從未出現過。可太、祖爺卻是封了,賞了!所以這或許就是蘇家的風骨。那些人可以忽視嘲諷蘇家,但做人留一線的規矩都沒有,那就是逼狗入窮巷!我們蘇家自然也要反擊一二。”


    這一句言之鑿鑿的,還夾著顯而易見的火氣。一點都不像官場縮頭烏龜蘇從斌說的。可莫名的,他忽然間倒是有些信了,蘇從斌也應有些骨氣。


    “那我倒是挺期待的。不過醜話說前頭,侯爺還是先把家務事處理好。帝王開恩一次,不會有第二迴。”鍾刑視線來迴在蘇家三人身上掃過,給了準話:“勳貴子弟不成器,皇上已經命我們小懲大誡了,參與學生各打三十大板,淩躍和蘇瑜則打五十大板,驅逐國子監。至於夫子則革除功名。不過你蘇家最為要緊的是,政見不合,東華書院出身的黎家,文辯的引導者。”


    “多謝大人指點。”蘇從斌彎腰。


    蘇敬儀見狀跟著依樣畫葫蘆行禮。


    蘇琮更是匍匐跪拜行禮。畢竟,他是商戶子,不是貴子,見官得跪拜。


    瞧著禮儀到位的父子三人,鍾刑頗為滿意:“本來那商戶,我們順手也就連根拔起了。但那繡樓也有些人脈,且我們要是重視,倒是顯得真假少爺這案件太重要了。反倒是越發惹那些人追著要治罪。故此,蘇家掌櫃奴才這些,我們就順手處理了。”


    “還望侯爺見諒,跟貴人娘娘也解釋一二,我們也盡力周全了。”


    “這是自然,掌櫃仆從這些能處理,就已經勞累諸位了。


    “說來也是我治家不嚴,才連累皇上還有護國長公主昔年慈善仁愛之心,蒙讓了一層羞。還得請指揮使您多多美言幾句。”


    “那侯爺就這邊請,大少爺的驗證流程還是需要的。”鍾刑起身。


    從小公子變成大少爺,蘇敬儀雖然不懂,但也有樣學樣,乖順無比。順著錦衣衛的指點,十個手指都按著印泥,讓人方便跟原先的戶籍、田契地契這些進行對比,也乖乖端坐,讓柏嬤嬤、皇商蘇家的洗三嬤嬤、參加過滿月禮等等禮,還記得蘇敬儀的人,一一辨認。


    等確定此刻十歲的蘇敬儀是蘇承衍和蘇金氏的蘇敬儀,是六歲後蹤跡不定的蘇敬儀。


    蘇敬儀憋住“芯子”不能檢驗的吐槽後,鳳眸一挑,神色帶著鄭重望著鍾指揮使手中的官印。


    這印鑒敲下,就代表帝王認證,真假少爺之大周超品榮國侯嫡長子是誰,徹徹底底宣告清楚。


    就……就像現代剛出生的嬰兒一樣,有了醫院開出的準生證。


    就可以上戶口,就可以辦身份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假少爺逼我科舉後我搞了個探花男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區區某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區區某某並收藏假少爺逼我科舉後我搞了個探花男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