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小攤開業
重生80:開局被退婚轉頭娶了女知青 作者:十月霜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劉老漢跟劉峰他們一同進城。
劉峰早就打聽到了縣城裏的法律顧問處,劉老漢不僅來送槐樹花,也來進行法律諮詢。
而劉峰則是跟劉和平去找顧念。
他離開時拜托顧念有空幫她尋個小院子,不知道他迴來了,自然要來問問。
隻是沒想到,顧念已經幫他找好了小院子。
她找的院子是糧食局的家屬院,隻不過糧食局的人少,家屬院蓋的多。
而且這房子也不是筒子樓,而是排列整齊的帶院子的小瓦房。
小瓦房一共三間,坐北朝南,南邊一個大門,一間廚房,還有一間雜物間,中間有個小院子,院子不算很大,但是磚頭鋪地,很幹淨。
“怎麽樣?這裏還可以吧?”顧念笑著問。
她一眼就看上了這個地方,推車子進出很方便,房間也多,他們姊妹幾個來了都能住得下。
劉峰點了點頭說:“確實不錯,約房主來,我們把合同簽了吧。”
“我已經幫你租下來了,先租了一年。”
“多少錢?”劉峰連忙問。
顧念說:“一年五十塊,我跟他講了很久的價。”
劉峰默默算了一下,一個月大概四塊左右。
如果是租單間,一個月的房租也就一塊左右,四塊錢能租到這樣的獨門獨院,真的很劃算。
“這個價錢可以啊,你怎麽講下來的?”
“糧食局家屬院裏的空房子多,閑著也是閑著,租出去都是糧食局的營收,他們當然樂意了。”
“這是五十塊。”劉峰立刻掏錢給顧念。
顧念連忙推拒說:“你先別忙著給我了,你還要置辦東西,前期要投進去的錢很多,等你掙錢了再說吧。”
“也行。”
劉峰又去置辦生活用品,把出租屋布置的能住人。
劉和平跟著幫忙搬東西跑腿,一點怨言都沒有。
他沒想到,兒子竟然跟顧知青在一起,他們是在搞對象吧?
他可是過來人,兩人商量事的模樣,那不就是兩口子。
他兒子要娶媳婦了,兒媳婦還是個知識分子,他怎麽能不高興?
他們兩人有商有量地買東西,就跟小兩口布置新房一樣,他感覺自己腦袋都暈乎乎的。
他幫忙把床鋪好之後,迴到堂屋就看到兩人湊在一起說悄悄話。
劉和平臉上掛著笑走了出去,很想跟人分享這個喜悅,可惜媳婦在家裏。
不過小峰說了,兩個星期可以迴家一次。
他一定會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招娣,讓她也高興高興。
屋裏,劉峰跟顧念在畫圖。
劉峰出主意,顧念幫忙畫,經過兩人商量和修改,終於確定了圖紙。
他們畫的是小推車的圖紙,主要功能是保溫。
飯菜都要在屋裏做好,裝在大鋼筋鍋裏拉出去。
想要保溫又省錢,在車上焊接一個水槽,為了控製高度,也為了避免能源消耗,水槽要包圍火爐。
兩個鍋都要坐在水槽上方,這樣隻需要燒一個煤火爐,就可以給兩個鍋同時加熱。
這樣可以節約用煤的成本。
所以他選的鋼筋鍋都是特大號的。
另外還要做兩個蒸米飯木桶。
這種木桶不是他們這裏有的,他們的米飯不是蒸的,而是煮的,帶鍋巴的那種。
用木桶蒸米飯是江南那邊的做法,大米泡好之後放在篦子上蒸,蒸的鬆鬆軟軟的,很可口。
一切準備就緒,確定了開業的日子,劉峰讓爺爺把小勇也給帶了過來。
他必須要讓小勇發揮他的特長。
他不是嗓門大嗎?讓他去學校門口吆喝,拉客。
小娟和劉和平則是要跟著她一起去賣飯。
一個盛飯,一個盛菜。
價格暫定一毛錢一份,米飯二兩到三兩之間,女孩子就少盛點,男孩子就多盛點。
一份米飯上會澆一勺澆頭。
澆頭裏有肉有菜,隻不過肉很少。
肉煮熟之後切成小肉丁,跟花生米大小的蘿卜丁,或者白菜燉在一起,多添一些水,燒開之後用澱粉這麽一勾芡,就是濃乎乎的蓋澆飯的澆頭。
這一天,劉老漢也沒著急迴去,跟著過來幫忙。
劉峰安排他去二高門口拉客。
第一天中午,他蒸了二十斤大米。
一斤大米大概能蒸出兩斤米飯,二十斤蒸出大概四十斤左右的米飯。
高中生打飯一般都是二兩,也就是一百克,所以理論上這二十斤的米,夠兩百個學生吃一頓。
但劉峰沒想著二兩就是二兩,米飯的量肯定要多給一些。
這年頭大家肚子裏都沒有油水,飯量自然就大。
他在這裏擺攤,做的都是迴頭客的生意,所以得給學生足夠實惠才行。
以後口口相傳,他這個攤子肯定能擺的越來越大。
前世他在工地上賣過盒飯,有的是做飯的經驗,不擔心留不住這些學生。
大家都沒吃過什麽好東西,有肉就已經足夠了。
顧念也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向同學們推薦了劉峰家的快餐攤。
學生們很單純,聽英語老師介紹她朋友開了小吃攤,當然要來光顧一下了。
顧念下了課早早就過來幫忙了。
劉峰看她來了,連忙問:“你怎麽來了?”
“我來看看有沒有什麽能幫得上忙的。”顧念笑著說道。
小娟開心地喊:“顧姐姐。”
“小娟。”顧念跟小娟打招唿,然後又對著劉和平喊了一聲叔叔。
劉和平笑的臉上都是褶子。
“趁著學生們還沒放學,大家先吃飯,一會兒學生們來了,我們就顧不上吃了。”
“行。”
於是,他們先在這裏吃上了。
小勇還眼巴巴地等在學校門口,聽到下課鈴響了,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很快有學生往外走,小勇開始吆喝了起來:“吃飯了吃飯,一毛錢一份蓋澆飯,有肉有菜有米飯,往西過一條馬路,和平小吃攤。”
他的嗓門超級大,又不怕人,看到人就扯著嗓子喊,學生們都聽的一清二楚的。
“那小孩在喊什麽?”
“好像是西邊新開了一個小飯店,一毛錢一份蓋澆飯,什麽是蓋澆飯?”
“不知道啊,不如我們去看看?”
“走。”
學生們三三兩兩地往西邊去了。
劉峰早就打聽到了縣城裏的法律顧問處,劉老漢不僅來送槐樹花,也來進行法律諮詢。
而劉峰則是跟劉和平去找顧念。
他離開時拜托顧念有空幫她尋個小院子,不知道他迴來了,自然要來問問。
隻是沒想到,顧念已經幫他找好了小院子。
她找的院子是糧食局的家屬院,隻不過糧食局的人少,家屬院蓋的多。
而且這房子也不是筒子樓,而是排列整齊的帶院子的小瓦房。
小瓦房一共三間,坐北朝南,南邊一個大門,一間廚房,還有一間雜物間,中間有個小院子,院子不算很大,但是磚頭鋪地,很幹淨。
“怎麽樣?這裏還可以吧?”顧念笑著問。
她一眼就看上了這個地方,推車子進出很方便,房間也多,他們姊妹幾個來了都能住得下。
劉峰點了點頭說:“確實不錯,約房主來,我們把合同簽了吧。”
“我已經幫你租下來了,先租了一年。”
“多少錢?”劉峰連忙問。
顧念說:“一年五十塊,我跟他講了很久的價。”
劉峰默默算了一下,一個月大概四塊左右。
如果是租單間,一個月的房租也就一塊左右,四塊錢能租到這樣的獨門獨院,真的很劃算。
“這個價錢可以啊,你怎麽講下來的?”
“糧食局家屬院裏的空房子多,閑著也是閑著,租出去都是糧食局的營收,他們當然樂意了。”
“這是五十塊。”劉峰立刻掏錢給顧念。
顧念連忙推拒說:“你先別忙著給我了,你還要置辦東西,前期要投進去的錢很多,等你掙錢了再說吧。”
“也行。”
劉峰又去置辦生活用品,把出租屋布置的能住人。
劉和平跟著幫忙搬東西跑腿,一點怨言都沒有。
他沒想到,兒子竟然跟顧知青在一起,他們是在搞對象吧?
他可是過來人,兩人商量事的模樣,那不就是兩口子。
他兒子要娶媳婦了,兒媳婦還是個知識分子,他怎麽能不高興?
他們兩人有商有量地買東西,就跟小兩口布置新房一樣,他感覺自己腦袋都暈乎乎的。
他幫忙把床鋪好之後,迴到堂屋就看到兩人湊在一起說悄悄話。
劉和平臉上掛著笑走了出去,很想跟人分享這個喜悅,可惜媳婦在家裏。
不過小峰說了,兩個星期可以迴家一次。
他一定會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招娣,讓她也高興高興。
屋裏,劉峰跟顧念在畫圖。
劉峰出主意,顧念幫忙畫,經過兩人商量和修改,終於確定了圖紙。
他們畫的是小推車的圖紙,主要功能是保溫。
飯菜都要在屋裏做好,裝在大鋼筋鍋裏拉出去。
想要保溫又省錢,在車上焊接一個水槽,為了控製高度,也為了避免能源消耗,水槽要包圍火爐。
兩個鍋都要坐在水槽上方,這樣隻需要燒一個煤火爐,就可以給兩個鍋同時加熱。
這樣可以節約用煤的成本。
所以他選的鋼筋鍋都是特大號的。
另外還要做兩個蒸米飯木桶。
這種木桶不是他們這裏有的,他們的米飯不是蒸的,而是煮的,帶鍋巴的那種。
用木桶蒸米飯是江南那邊的做法,大米泡好之後放在篦子上蒸,蒸的鬆鬆軟軟的,很可口。
一切準備就緒,確定了開業的日子,劉峰讓爺爺把小勇也給帶了過來。
他必須要讓小勇發揮他的特長。
他不是嗓門大嗎?讓他去學校門口吆喝,拉客。
小娟和劉和平則是要跟著她一起去賣飯。
一個盛飯,一個盛菜。
價格暫定一毛錢一份,米飯二兩到三兩之間,女孩子就少盛點,男孩子就多盛點。
一份米飯上會澆一勺澆頭。
澆頭裏有肉有菜,隻不過肉很少。
肉煮熟之後切成小肉丁,跟花生米大小的蘿卜丁,或者白菜燉在一起,多添一些水,燒開之後用澱粉這麽一勾芡,就是濃乎乎的蓋澆飯的澆頭。
這一天,劉老漢也沒著急迴去,跟著過來幫忙。
劉峰安排他去二高門口拉客。
第一天中午,他蒸了二十斤大米。
一斤大米大概能蒸出兩斤米飯,二十斤蒸出大概四十斤左右的米飯。
高中生打飯一般都是二兩,也就是一百克,所以理論上這二十斤的米,夠兩百個學生吃一頓。
但劉峰沒想著二兩就是二兩,米飯的量肯定要多給一些。
這年頭大家肚子裏都沒有油水,飯量自然就大。
他在這裏擺攤,做的都是迴頭客的生意,所以得給學生足夠實惠才行。
以後口口相傳,他這個攤子肯定能擺的越來越大。
前世他在工地上賣過盒飯,有的是做飯的經驗,不擔心留不住這些學生。
大家都沒吃過什麽好東西,有肉就已經足夠了。
顧念也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向同學們推薦了劉峰家的快餐攤。
學生們很單純,聽英語老師介紹她朋友開了小吃攤,當然要來光顧一下了。
顧念下了課早早就過來幫忙了。
劉峰看她來了,連忙問:“你怎麽來了?”
“我來看看有沒有什麽能幫得上忙的。”顧念笑著說道。
小娟開心地喊:“顧姐姐。”
“小娟。”顧念跟小娟打招唿,然後又對著劉和平喊了一聲叔叔。
劉和平笑的臉上都是褶子。
“趁著學生們還沒放學,大家先吃飯,一會兒學生們來了,我們就顧不上吃了。”
“行。”
於是,他們先在這裏吃上了。
小勇還眼巴巴地等在學校門口,聽到下課鈴響了,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很快有學生往外走,小勇開始吆喝了起來:“吃飯了吃飯,一毛錢一份蓋澆飯,有肉有菜有米飯,往西過一條馬路,和平小吃攤。”
他的嗓門超級大,又不怕人,看到人就扯著嗓子喊,學生們都聽的一清二楚的。
“那小孩在喊什麽?”
“好像是西邊新開了一個小飯店,一毛錢一份蓋澆飯,什麽是蓋澆飯?”
“不知道啊,不如我們去看看?”
“走。”
學生們三三兩兩地往西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