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拉河道淤泥土去改造土地
六零年代,開局一元秒殺係統 作者:風味咖啡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長歌把李窯村包下的這段河道的土都給鬆一遍以後,開著拖拉機,沿著低緩的河坡往上開。
發動機通通通的轟鳴聲響起,顯得十分吃力,不斷有黑煙從煙囪中噴出,拖拉機履帶紮進著河坡上的泥土中,在強大的抓地力下,緩緩向上攀爬。
等爬上河坡以後,發動機就沒那麽吃力了。
他駕駛拖拉機來到生產路上。
路上停著的,都是早就準備就緒的架子車,每一輛的車鬥裏都裝得滿滿當當的土。
因為是從河裏挖出來的,泥土都比較濕潤。
濕潤的淤泥還在透過駕駛車的木板縫隙,不停地往地上滴水,把路上滴得黑乎乎的。
靠近的話,甚至都能聞到淤泥的那股腐臭味兒。
鬆完了河道的土。
接下來就該發揮拖拉機的拉貨運貨能力。
由於沒有配套的車鬥,所以還是老辦法,把繩子綁在拖拉機的後麵,另一端再綁在架子車上。
讓拖拉機拖拽的架子車,前往淤泥堆積的地方。
架子車畢竟隻有兩個輪子,也就是兩個支點,想讓它在被拖拽的過程中保持平衡,就必須要有另外一個支點。平時拉架子車,是有人在扶著扶手。
這一點,初中物理都學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古代也有名言——三足鼎立,可以證明這個。
在這裏早早等待著二嬸,以及其他村裏的婦女們,等李長歌把拖拉機停在她們麵前。
她們一起推著裝滿了濕潤淤泥的架子車,把駕駛車的兩個長長的扶手對準拖拉機的後方。
然後再取出長長的麻繩,把架子車的扶手牢牢的固定在拖拉機後方的車架子上,保持穩定。
別看這些勞動婦女平時柔柔弱弱的,但幹起活來,那是一個比一個強,力氣也很大。
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句口號可不是白喊的。
都是靠自己的雙手勞動,來實現的自我價值。
隻拉一車土的話,那就有點大材小用。
“二嬸,再拿一些繩子過來,可以多拉幾車土,這拖拉機可比咱村裏的老黃牛有力氣多了。”
李長歌主動提出給拖拉機多加一些擔子。
拖拉機是機械,隻要給足了燃油,它就能一直工作。也不會喊累。真要是突然罷工了,那肯定是哪裏的零件壞了,維修一下還能接著用。
不管怎麽說,都要比老黃牛大水牛強得多。
“長歌,你確定真的能拉得動嗎?”
二嬸沒見過拖拉機的運載能力,在她的認知裏,基本上是把拖拉機跟老黃牛劃等號,頂多比老黃牛強上弄一些,但也強不了多少。
所以李長歌大手一揮,催著二嬸,還有媳婦許雲嬌,以及村裏的婦女們趕緊動手忙活。
又接連綁了四輛架子車,像是火車一樣,一輛接著一輛,拖拉機在前麵充當火車頭。
等一切弄好之後,李長歌啟動拖拉機,開動……
那些婦女們都一臉好奇地看李長歌開著拖拉機,拉著五車土,十分輕鬆,直奔三等地。
他們村的土地分為頭等地,二等地,三等地。
頭等地是種了多年的好地。
土地最平整,最大,糧食產量也是最高的。
二等等稍微差一些。
三等地是這幾年新開荒的土地,以前那裏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石頭塊,耕種起來十分麻煩。
而且土壤貧瘠,產量都不及頭等地的四分之一。
他們這些天從河溝裏挖出的土,基本上都要運輸到三等地,把些土都堆在三等地旁邊。
等到夏收以後,再組織人手,把這些從河裏挖出來的肥沃土壤,均勻地鋪在三等地裏。
進一步改造三等地,讓它的土壤變得肥沃。
幾千年來,在這裏居住的老百姓,就是這樣開墾荒地,讓一片片不能耕種的生地逐漸變成熟地,逐漸提高土地的糧食產量,養活更多的子孫後代。
一代一代傳承,一代一代繁衍。
二嬸,還有大嫂,以及媳婦許雲嬌,其他的農村婦女們都扛著鐵鍬鐵鍁,一臉輕鬆地跟著拖拉機和架子車後麵,跟著一起去三等地。
等到地方以後,她們還要把這些土卸下來。
拖拉機拉著的這長長的一大溜,很吸引眼球。
從三等地迴來,拉著空架子車的一個婦女勞動小組,把架子車車停到路邊,讓開道路。
站在路邊上,望著眼前的這一幕,嘖嘖稱奇。
顯然是對這一幕感到十分新奇。
等李長歌拉著拖拉機拖拽架子車,從她們麵前過去,這些婦女和跟在後麵的二嬸她們打招唿。
“這是誰出的主意啊?怪知道省力氣的!”
“是咱們小隊長善民安排的,怎麽樣?舒服吧?咱們隻需要在後麵跟車就行,可以省不少力氣!”
“確實輕鬆,等一下也讓長歌拉我們的架子車。”
“好,沒問題,小隊長就是這麽安排的。”
人為什麽要發明各種各樣的工具?
第一個是因為工具方便快捷,節省時間,另一個是工具能夠節省力氣,減少身體的消耗。
一旦有了更成熟的工具,人就會毫不猶豫更換。
能省力氣,能偷懶,那肯定要這麽幹!
等拖拉機拉著架子車到了地方,跟在後麵的二嬸她們都提著手裏的工具,卸架子車上的土。
李長歌解開綁在拖拉機上的繩子。
把繩子全部收攏,放在拖拉機上,跟二嬸他們打聲招唿,就開著拖拉機往河道那邊趕。
他要去拉下一趟的那幾輛架子車的土。
至於這邊的空架子車,讓二嬸她們自己拉過去就行。反正是空的,也耗費不了多少力氣。
也就多一個走路的功夫。
采取這樣的方式,能夠讓拖拉機的效率最大化。
更節省人力,更提高效率。
這些都是二叔李善民這個生產隊小隊長提前規劃好的,並告訴李長歌他們該怎麽實際操作的。
不得不說,二叔能當上小隊長,實至名歸。
李長歌甚至都覺得,讓他們二叔當他們建安大隊的大隊支書,都是沒問題的,能力絕對夠。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今年是大隊支部選舉的年。五年一次,隻要是交黨費的那一批人,都可以在選舉年份,競選大隊支書。
李長歌覺得可以去實際操作一下。
讓他二叔李善民去競爭大隊支書。
如果二叔當上大隊支書,那以後李長歌要辦的事情會更好操作,畢竟都是利好大隊發展的。
隻要是對大眾有利,他二叔肯定會鼎力支持。
至於為什麽李長歌不去競選這個?
答案很簡單,農村還是相對保守的,不管是誰基本上都會認年齡,認資曆,認人脈,認能力。
能力是排在最後麵的。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你年齡太小,就等於沒有資曆,就算有人脈有能力,在這個鄉土社會,人家也不會認你。
把跟親爹沒什麽區別的二叔送上去,是最優選。
既然如此,那就更努力地去幹!
提升自己榮譽和資曆的同時,也要把二叔捎帶上,爭取今年讓二叔競選上大隊支書!
一想到這裏,李長歌的幹勁更足了。
在河坡的背風處,山窩窩裏,村裏的孩子們聽到拖拉機的聲音,一個個爬上來,探頭張望。
不知道哪個孩子突然喊了一句:
“拖拉機來嘍,走,快跟上去,聞好聞的味道!”
其實孩子們一窩蜂地跑出來。
發動機通通通的轟鳴聲響起,顯得十分吃力,不斷有黑煙從煙囪中噴出,拖拉機履帶紮進著河坡上的泥土中,在強大的抓地力下,緩緩向上攀爬。
等爬上河坡以後,發動機就沒那麽吃力了。
他駕駛拖拉機來到生產路上。
路上停著的,都是早就準備就緒的架子車,每一輛的車鬥裏都裝得滿滿當當的土。
因為是從河裏挖出來的,泥土都比較濕潤。
濕潤的淤泥還在透過駕駛車的木板縫隙,不停地往地上滴水,把路上滴得黑乎乎的。
靠近的話,甚至都能聞到淤泥的那股腐臭味兒。
鬆完了河道的土。
接下來就該發揮拖拉機的拉貨運貨能力。
由於沒有配套的車鬥,所以還是老辦法,把繩子綁在拖拉機的後麵,另一端再綁在架子車上。
讓拖拉機拖拽的架子車,前往淤泥堆積的地方。
架子車畢竟隻有兩個輪子,也就是兩個支點,想讓它在被拖拽的過程中保持平衡,就必須要有另外一個支點。平時拉架子車,是有人在扶著扶手。
這一點,初中物理都學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古代也有名言——三足鼎立,可以證明這個。
在這裏早早等待著二嬸,以及其他村裏的婦女們,等李長歌把拖拉機停在她們麵前。
她們一起推著裝滿了濕潤淤泥的架子車,把駕駛車的兩個長長的扶手對準拖拉機的後方。
然後再取出長長的麻繩,把架子車的扶手牢牢的固定在拖拉機後方的車架子上,保持穩定。
別看這些勞動婦女平時柔柔弱弱的,但幹起活來,那是一個比一個強,力氣也很大。
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句口號可不是白喊的。
都是靠自己的雙手勞動,來實現的自我價值。
隻拉一車土的話,那就有點大材小用。
“二嬸,再拿一些繩子過來,可以多拉幾車土,這拖拉機可比咱村裏的老黃牛有力氣多了。”
李長歌主動提出給拖拉機多加一些擔子。
拖拉機是機械,隻要給足了燃油,它就能一直工作。也不會喊累。真要是突然罷工了,那肯定是哪裏的零件壞了,維修一下還能接著用。
不管怎麽說,都要比老黃牛大水牛強得多。
“長歌,你確定真的能拉得動嗎?”
二嬸沒見過拖拉機的運載能力,在她的認知裏,基本上是把拖拉機跟老黃牛劃等號,頂多比老黃牛強上弄一些,但也強不了多少。
所以李長歌大手一揮,催著二嬸,還有媳婦許雲嬌,以及村裏的婦女們趕緊動手忙活。
又接連綁了四輛架子車,像是火車一樣,一輛接著一輛,拖拉機在前麵充當火車頭。
等一切弄好之後,李長歌啟動拖拉機,開動……
那些婦女們都一臉好奇地看李長歌開著拖拉機,拉著五車土,十分輕鬆,直奔三等地。
他們村的土地分為頭等地,二等地,三等地。
頭等地是種了多年的好地。
土地最平整,最大,糧食產量也是最高的。
二等等稍微差一些。
三等地是這幾年新開荒的土地,以前那裏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石頭塊,耕種起來十分麻煩。
而且土壤貧瘠,產量都不及頭等地的四分之一。
他們這些天從河溝裏挖出的土,基本上都要運輸到三等地,把些土都堆在三等地旁邊。
等到夏收以後,再組織人手,把這些從河裏挖出來的肥沃土壤,均勻地鋪在三等地裏。
進一步改造三等地,讓它的土壤變得肥沃。
幾千年來,在這裏居住的老百姓,就是這樣開墾荒地,讓一片片不能耕種的生地逐漸變成熟地,逐漸提高土地的糧食產量,養活更多的子孫後代。
一代一代傳承,一代一代繁衍。
二嬸,還有大嫂,以及媳婦許雲嬌,其他的農村婦女們都扛著鐵鍬鐵鍁,一臉輕鬆地跟著拖拉機和架子車後麵,跟著一起去三等地。
等到地方以後,她們還要把這些土卸下來。
拖拉機拉著的這長長的一大溜,很吸引眼球。
從三等地迴來,拉著空架子車的一個婦女勞動小組,把架子車車停到路邊,讓開道路。
站在路邊上,望著眼前的這一幕,嘖嘖稱奇。
顯然是對這一幕感到十分新奇。
等李長歌拉著拖拉機拖拽架子車,從她們麵前過去,這些婦女和跟在後麵的二嬸她們打招唿。
“這是誰出的主意啊?怪知道省力氣的!”
“是咱們小隊長善民安排的,怎麽樣?舒服吧?咱們隻需要在後麵跟車就行,可以省不少力氣!”
“確實輕鬆,等一下也讓長歌拉我們的架子車。”
“好,沒問題,小隊長就是這麽安排的。”
人為什麽要發明各種各樣的工具?
第一個是因為工具方便快捷,節省時間,另一個是工具能夠節省力氣,減少身體的消耗。
一旦有了更成熟的工具,人就會毫不猶豫更換。
能省力氣,能偷懶,那肯定要這麽幹!
等拖拉機拉著架子車到了地方,跟在後麵的二嬸她們都提著手裏的工具,卸架子車上的土。
李長歌解開綁在拖拉機上的繩子。
把繩子全部收攏,放在拖拉機上,跟二嬸他們打聲招唿,就開著拖拉機往河道那邊趕。
他要去拉下一趟的那幾輛架子車的土。
至於這邊的空架子車,讓二嬸她們自己拉過去就行。反正是空的,也耗費不了多少力氣。
也就多一個走路的功夫。
采取這樣的方式,能夠讓拖拉機的效率最大化。
更節省人力,更提高效率。
這些都是二叔李善民這個生產隊小隊長提前規劃好的,並告訴李長歌他們該怎麽實際操作的。
不得不說,二叔能當上小隊長,實至名歸。
李長歌甚至都覺得,讓他們二叔當他們建安大隊的大隊支書,都是沒問題的,能力絕對夠。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今年是大隊支部選舉的年。五年一次,隻要是交黨費的那一批人,都可以在選舉年份,競選大隊支書。
李長歌覺得可以去實際操作一下。
讓他二叔李善民去競爭大隊支書。
如果二叔當上大隊支書,那以後李長歌要辦的事情會更好操作,畢竟都是利好大隊發展的。
隻要是對大眾有利,他二叔肯定會鼎力支持。
至於為什麽李長歌不去競選這個?
答案很簡單,農村還是相對保守的,不管是誰基本上都會認年齡,認資曆,認人脈,認能力。
能力是排在最後麵的。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你年齡太小,就等於沒有資曆,就算有人脈有能力,在這個鄉土社會,人家也不會認你。
把跟親爹沒什麽區別的二叔送上去,是最優選。
既然如此,那就更努力地去幹!
提升自己榮譽和資曆的同時,也要把二叔捎帶上,爭取今年讓二叔競選上大隊支書!
一想到這裏,李長歌的幹勁更足了。
在河坡的背風處,山窩窩裏,村裏的孩子們聽到拖拉機的聲音,一個個爬上來,探頭張望。
不知道哪個孩子突然喊了一句:
“拖拉機來嘍,走,快跟上去,聞好聞的味道!”
其實孩子們一窩蜂地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