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之路好走,但行至山門卻被攔住,說是封閣,沒有閣主之命,任何人都不得離開。
一行除了我和師姐之外,還有另外一些人,估摸也是和我們一樣,想早些離開是非之地,到了山門,卻不讓走,屬實是有些讓人氣憤。
幾經交涉未果,有些品性急躁的人已經準備刀劍相向了,當然也還是有那麽一些人尚在觀望。
畢竟上麵也還沒分出個勝負,劍閣人多勢眾,也未必就會輸,此時與之交惡,確實不是明智之舉。
一眾人,各有盤算,場麵就這麽僵持著。
忽然,上麵傳來一聲巨響,驚得眾目一同望去,不看還好,一看愣是驚得眾人啞口無言。
隻見劍閣頂上,光影炸散開來,隨即一道白色光束飛速前往論劍台方向。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所以,正在此時,所有持劍者手中的劍竟然嗡嗡作響,好似在低吟一般。
隨後那些顫鳴的劍紛紛出鞘而去,徑直飛向論劍台,霎時間,滿天的長劍匯成一條河流,無比震撼壯觀。
也不知是誰叫喊了一聲。
“是老祖出山了!”
這一喊引得一片劍閣弟子紛紛跪地,而我等一眾人站在原地,不知該如何是好。
劍閣老祖,都是兩三百年前的傳說了,要真的是所謂的老祖出山,那實力該有多強。
一個劍魁,一個閣主,現在又來一位老祖,這沉劍會是越來越亂了。
我望著論劍台的方向,尋思了半天,自顧自的說了句:“可別再冒出個什麽莫名其妙的人物了!”
師姐扭頭看了我一眼,表情有點嫌棄,我意識到自己好像說了不該說的話,連忙擺擺手,手都還沒放下,山門外就傳來一陣嘈雜聲。
還沒來得及迴頭,就聽見有人喊道:“雷州衙司,閑雜人等速速讓開!”
聞聲看去,清一色黑纓帽,青狼袍,腰掛纏蟒紫紋刀。
先頭那人快速跑來,單手握刀。
“刑司辦事,速速讓開!”
一眾人聞言紛紛靠邊,讓出一條道。
看著一眾官差衝上山去,迴過頭來,眾人紛紛看向我,我一臉無辜,說不出話來。
這時候,論劍台方向,一白一紫兩道光芒騰空而起,相互衝撞發出陣陣巨響。
隨後又有一道墨色光束,直奔而去。三道光束如同三條蒼龍一般,纏鬥不止,一聲接一聲的巨響震得耳膜嗡嗡作響。
戰鬥餘波波及之處,無一不是土崩瓦解,斷壁殘垣,好端端的大會,硬是演變成了神仙打架。
看這情況,我也顧不得再想什麽,一把拉住師姐,迅速飛奔出山門。
“師姐,我們快走!”我氣息全開,一邊跑一邊對師姐說道:“我這眼皮子跳的厲害,咱們有多遠,跑多遠!”
我們這前腳剛出去,後麵一眾人也是四散奔逃。
聽聞舊時高人鬥武,聲勢浩大,一旦全力對陣,極有可能引起天象異變,輕則崩山填海,重則毀天滅地,這也是多數大能不現世的原因之一。
這天上的三位我不知道是不是那種程度的大能,但我的直覺告訴我,要速速遠離這裏,越快越好,越遠越好。
幾個念頭間,我和師姐已然行至山腰,後麵的聲音漸行漸遠。我不敢迴頭看,也沒敢停留,繼續往山下飛掠而去。
忽然,大地一陣劇烈的震動,我腳下一個不穩,險些摔飛出去,我情急之中借勢往上一躍,而師姐也緊隨而來。
借助雲陽派的獨門禦空之術,我們二人穩住了身形,並且暫時可以由此借助內息踏風而起,我定睛觀察腳下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那是什麽東西!”耳邊忽然傳來了師姐的驚唿聲。
我急忙順著師姐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有許多光束從地麵直衝雲霄,一束,兩束,三束…,目之所及處,光束接二連三的升起,並不斷的擴大。
我腦海裏除了震撼,便是恐懼,一種不能言明的恐懼。
我下意識的拉住師姐的手,那一刹那,一道光束從顫動的大地升起,籠罩了我和雲師姐。
看著師姐那驚恐的眼神,我想說些什麽,卻發現講不出話來。
明明是拉著師姐的手,卻絲毫感覺不到一點溫度。
她看著我,眼神很茫然,很空洞,也有一種從未見到過的恐懼。
我想奮力掙紮,卻動彈不得,我想大聲呐喊,卻發不出丁點兒的聲音,隻能任憑雲師姐在我眼前一點點消失,最後化為虛無。
那一刻,我十分懊悔,悔不該非要求著師父讓我們下山,悔不該一時貪戀山下的風景,而葬送了師姐的花季年華。
或許是,又或許不是,這一切像極了一個巧合,又好似是一個必然,如今我也弄不清楚,我甚至連自己現在的狀態都弄不明白。
那一日,我興許是死了,和雲師姐一樣,在那束光裏慢慢的消失,最後化作虛無。
在墮入這無邊的黑暗前,我依稀記得,那走馬觀花的往昔似光影迴照一般,在腦海之中飛速而過。
那個凜冽的寒冬裏,是師姐哀求著師父將那個奄奄一息的小乞丐給帶迴了雲陽山。
若非如此,我理當是該死在那個大雪紛飛的寒冬之中。
自此,每一段迴憶裏,都有雲師姐的身影,我就像個跟屁蟲一樣,總是與師姐形影不離。
而我,也有那麽句話一直沒能對師姐說出口。
然而,往昔成煙,雲煙化雨,終是淋濕了這無邊無際的黑暗。
我記得自我醒來之後,便身在此處,而這無邊無際的黑暗究竟是為何方,我沒有絲毫的頭緒。
我隻知道這裏什麽也看不見,什麽也聽不著,空洞而又深邃。
而我的身軀已沒有了任何實體之感,就好似一縷殘魂,除卻思想尚在,其餘之物皆無影無蹤。
歲月恆流,漫長無比,寂寥時,我曾試著迴想起那溫暖的陽光,於是乎,假想的蒼穹中,便有了那熾熱的太陽。
我也曾試著去觸摸皓月,於是乎,朦朧的識海裏便有了朔月當空。
就這般,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我假想著日升月墜,拚湊著歲月的痕跡。
漸漸的,烈日也不再暖心,皓月也不再冰寒。
絕望中我舍棄了那份期盼,而假想出的日月也隨之失去了光彩,隨即而來的,依舊是那死寂的黑暗和無盡的悲涼。
我也曾試著朝一麵黑暗飄忽而去,即便那裏什麽也看不見,即便那裏萬籟無聲。
就這樣,一直往前飄,一直飄,飄了很久很久也沒有到盡頭。
那時,我就在想,希望的扁舟在歲月的洪流裏,究竟要幾時才能到達彼岸。
於是隻得在這無邊的黑暗裏,就地枯坐。
這一坐,不知又是過了多少個春秋。
一行除了我和師姐之外,還有另外一些人,估摸也是和我們一樣,想早些離開是非之地,到了山門,卻不讓走,屬實是有些讓人氣憤。
幾經交涉未果,有些品性急躁的人已經準備刀劍相向了,當然也還是有那麽一些人尚在觀望。
畢竟上麵也還沒分出個勝負,劍閣人多勢眾,也未必就會輸,此時與之交惡,確實不是明智之舉。
一眾人,各有盤算,場麵就這麽僵持著。
忽然,上麵傳來一聲巨響,驚得眾目一同望去,不看還好,一看愣是驚得眾人啞口無言。
隻見劍閣頂上,光影炸散開來,隨即一道白色光束飛速前往論劍台方向。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所以,正在此時,所有持劍者手中的劍竟然嗡嗡作響,好似在低吟一般。
隨後那些顫鳴的劍紛紛出鞘而去,徑直飛向論劍台,霎時間,滿天的長劍匯成一條河流,無比震撼壯觀。
也不知是誰叫喊了一聲。
“是老祖出山了!”
這一喊引得一片劍閣弟子紛紛跪地,而我等一眾人站在原地,不知該如何是好。
劍閣老祖,都是兩三百年前的傳說了,要真的是所謂的老祖出山,那實力該有多強。
一個劍魁,一個閣主,現在又來一位老祖,這沉劍會是越來越亂了。
我望著論劍台的方向,尋思了半天,自顧自的說了句:“可別再冒出個什麽莫名其妙的人物了!”
師姐扭頭看了我一眼,表情有點嫌棄,我意識到自己好像說了不該說的話,連忙擺擺手,手都還沒放下,山門外就傳來一陣嘈雜聲。
還沒來得及迴頭,就聽見有人喊道:“雷州衙司,閑雜人等速速讓開!”
聞聲看去,清一色黑纓帽,青狼袍,腰掛纏蟒紫紋刀。
先頭那人快速跑來,單手握刀。
“刑司辦事,速速讓開!”
一眾人聞言紛紛靠邊,讓出一條道。
看著一眾官差衝上山去,迴過頭來,眾人紛紛看向我,我一臉無辜,說不出話來。
這時候,論劍台方向,一白一紫兩道光芒騰空而起,相互衝撞發出陣陣巨響。
隨後又有一道墨色光束,直奔而去。三道光束如同三條蒼龍一般,纏鬥不止,一聲接一聲的巨響震得耳膜嗡嗡作響。
戰鬥餘波波及之處,無一不是土崩瓦解,斷壁殘垣,好端端的大會,硬是演變成了神仙打架。
看這情況,我也顧不得再想什麽,一把拉住師姐,迅速飛奔出山門。
“師姐,我們快走!”我氣息全開,一邊跑一邊對師姐說道:“我這眼皮子跳的厲害,咱們有多遠,跑多遠!”
我們這前腳剛出去,後麵一眾人也是四散奔逃。
聽聞舊時高人鬥武,聲勢浩大,一旦全力對陣,極有可能引起天象異變,輕則崩山填海,重則毀天滅地,這也是多數大能不現世的原因之一。
這天上的三位我不知道是不是那種程度的大能,但我的直覺告訴我,要速速遠離這裏,越快越好,越遠越好。
幾個念頭間,我和師姐已然行至山腰,後麵的聲音漸行漸遠。我不敢迴頭看,也沒敢停留,繼續往山下飛掠而去。
忽然,大地一陣劇烈的震動,我腳下一個不穩,險些摔飛出去,我情急之中借勢往上一躍,而師姐也緊隨而來。
借助雲陽派的獨門禦空之術,我們二人穩住了身形,並且暫時可以由此借助內息踏風而起,我定睛觀察腳下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那是什麽東西!”耳邊忽然傳來了師姐的驚唿聲。
我急忙順著師姐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有許多光束從地麵直衝雲霄,一束,兩束,三束…,目之所及處,光束接二連三的升起,並不斷的擴大。
我腦海裏除了震撼,便是恐懼,一種不能言明的恐懼。
我下意識的拉住師姐的手,那一刹那,一道光束從顫動的大地升起,籠罩了我和雲師姐。
看著師姐那驚恐的眼神,我想說些什麽,卻發現講不出話來。
明明是拉著師姐的手,卻絲毫感覺不到一點溫度。
她看著我,眼神很茫然,很空洞,也有一種從未見到過的恐懼。
我想奮力掙紮,卻動彈不得,我想大聲呐喊,卻發不出丁點兒的聲音,隻能任憑雲師姐在我眼前一點點消失,最後化為虛無。
那一刻,我十分懊悔,悔不該非要求著師父讓我們下山,悔不該一時貪戀山下的風景,而葬送了師姐的花季年華。
或許是,又或許不是,這一切像極了一個巧合,又好似是一個必然,如今我也弄不清楚,我甚至連自己現在的狀態都弄不明白。
那一日,我興許是死了,和雲師姐一樣,在那束光裏慢慢的消失,最後化作虛無。
在墮入這無邊的黑暗前,我依稀記得,那走馬觀花的往昔似光影迴照一般,在腦海之中飛速而過。
那個凜冽的寒冬裏,是師姐哀求著師父將那個奄奄一息的小乞丐給帶迴了雲陽山。
若非如此,我理當是該死在那個大雪紛飛的寒冬之中。
自此,每一段迴憶裏,都有雲師姐的身影,我就像個跟屁蟲一樣,總是與師姐形影不離。
而我,也有那麽句話一直沒能對師姐說出口。
然而,往昔成煙,雲煙化雨,終是淋濕了這無邊無際的黑暗。
我記得自我醒來之後,便身在此處,而這無邊無際的黑暗究竟是為何方,我沒有絲毫的頭緒。
我隻知道這裏什麽也看不見,什麽也聽不著,空洞而又深邃。
而我的身軀已沒有了任何實體之感,就好似一縷殘魂,除卻思想尚在,其餘之物皆無影無蹤。
歲月恆流,漫長無比,寂寥時,我曾試著迴想起那溫暖的陽光,於是乎,假想的蒼穹中,便有了那熾熱的太陽。
我也曾試著去觸摸皓月,於是乎,朦朧的識海裏便有了朔月當空。
就這般,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我假想著日升月墜,拚湊著歲月的痕跡。
漸漸的,烈日也不再暖心,皓月也不再冰寒。
絕望中我舍棄了那份期盼,而假想出的日月也隨之失去了光彩,隨即而來的,依舊是那死寂的黑暗和無盡的悲涼。
我也曾試著朝一麵黑暗飄忽而去,即便那裏什麽也看不見,即便那裏萬籟無聲。
就這樣,一直往前飄,一直飄,飄了很久很久也沒有到盡頭。
那時,我就在想,希望的扁舟在歲月的洪流裏,究竟要幾時才能到達彼岸。
於是隻得在這無邊的黑暗裏,就地枯坐。
這一坐,不知又是過了多少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