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年底。190年初。渤海郡。
這個揚名的機會,袁熙自是不會放過。於是,苦思兩日後,終於寫出了篇檄文,交由袁紹傳抄天下。
討董檄文。。。。。
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中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12年前,曾有一封姓道人,預言12年後。天降封神榜,而於此,正好為189年末,整整12年。
宣武帝袁熙一文,攪動天下風雲。
此後,天下誰人不識君。
190年,接到袁紹傳發的檄文後,各地豪強坐觀者有之,起兵者也有之。一時間風起雲湧,各路野心家,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天下逐鹿,韓馥的心態十分複雜。
鄴城,州牧府中。
韓馥有些不知所措地,看著袁紹下發的檄文。
他請屬下的從事們,前來商議。於是憂慮說道,“如今我冀州,應當幫助袁紹呢,還是幫助董卓呢?”
見此,治中從事劉子惠,有些惱火地說道,“如今起兵是為了國家,大人怎麽談到袁紹、董卓了?”
被看穿心思後。韓麵有慚愧之色。“為之奈何?”
劉子惠勸說道,“兵者兇器也,不能搶先發動。現在應派人去看其他各州,有人發動,我們然後再響應。”
韓馥點了點頭,“嗯,言之有理。”
沮授出言道,“而且,冀州的勢力不比其他州弱,別人的功勞,不會在冀州之上,則我冀州進退有度。”
韓馥撫了撫胡須,“好,我這就休書一封。”
不過於公於私,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支持袁紹,對他起兵討伐董卓,表示了支持態度,而關東地區,基本上都響應了,南方地區基本上,采取了兩不相幫的態度。
。。。。。
南北朝以前,經濟、文化、軍事活動。
基本在長江以北地區進行。
而對南方地區輻射能力,相對較弱。
因此,南方割據,有了天然的,有利因素。且世家少,孫家入主江東,也正因為這,變的相對順利起來。
張邈、曹操、衛茲等人,在陳留一帶,袁術、孫堅在南陽一袋,都在招兵買馬,試圖對抗董卓執政。
東郡太守橋瑁,在袁紹授意下,偽造三公文書,散發到各地州郡政府,陳述董卓罪惡,唿籲各地起兵反董。
以恢複劉辯帝位為名。來響應袁紹的檄文。
畢竟,他是袁家門生,也是袁紹的搖尾係統。
各路諸侯分別是: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再加上發小曹操,共計十八鎮。
雖說是十八鎮諸侯,但由於馬騰身在西涼。並不能前來會盟,隻是象征性地,在西涼出兵助一下威。
而關東這邊劉備,本就跟隨公孫瓚而來,自己手下亦無甚士卒,所以並不單列,當然也會出場。
關西和關東,董卓、袁紹兩大霸主的,巔峰對決,也將徐徐拉開,三國群雄逐鹿,也正式打響了。
。。。。。
190年初,袁熙注定是無法,安心迎新歲了。
因為作為,袁家一份子的他,要跟著父親袁紹,進京勤王,別人都羨慕他,門閥貴胄的生活。
同樣,生活在圍牆裏的袁熙,也羨慕普通人的生活,所以,還是別人家的東西好,袁家起兵這一刻起,袁家就沒有退路了,要麽問鼎天下,要麽身死族滅。
身處袁家的,二公子袁熙,和袁家的命運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誰都可以降,無非換一個主公。
但是,身為袁家的二公子,敵人不允許他投降。
投降後的處境,也將是軟禁。至於,事後被清算,發生意外性地死亡,這種事情,那也是不可避免的。
。。。。。
漢末第二代子弟。
袁熙,曹昂,孫策,劉琦,陶商,劉封,公孫康,劉璋,袁耀,馬超。
國家和家族的命運,關鍵的節點就是,第二代繼承人的,質量和素質。
這裏邊,也就隻有孫家的孫策,可以和宣武帝袁熙,並駕齊驅了。
有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說的就是他們了。
。。。。。
故此所謂十八鎮諸侯,其實隻有十七鎮,是帶兵前來的,而且所帶士卒均不多。但東拚西湊起來,亦有十餘萬近二十萬,算是可以和董卓,分庭抗禮了吧。
馬騰這一路諸侯,董卓派牛輔前去抵擋了。
對於諸侯們的動向,董卓一個月前,就已經知道了,他也派使臣,遊說和分化過,不過當時,收效甚微,這個時候的天下形勢,和秦朝末年時,還有些許不同。
秦朝末年時,尚有六國之後,天下沒有共主,各自為戰,當時秦二世,如果能夠合縱連橫的話,成功率還是不小的,有秦三世也說不準,而漢末則有些不同。
大漢四百年天下,人們對於大漢,心中還是有些懷念的,因此,也更容易形成,政治上的統一戰線。
大漢養士四百年,恩德四海。它是人們心中的白月光。大部分人對大漢朝,還是很有歸屬感的。
有著強大的群眾基礎,即便有個把諸侯,有野心的,但是,如果沒有人支持,那也玩不來。所以,討伐董卓就成為了一種,塑造統一戰線的,****需要。
這就是,宣武帝袁熙,篡漢自立時,阻力那麽大的,內在原因了。因此,大晉立國,以孝治天下。
而不是以忠治天下,這是有曆史背景的。以忠論的話,你讓袁家的曆代帝王,何以自立於天下。
。。。。。
說說幾年之前的事,黃巾起義前後之時。
在得知張角已經,開始活動的時候,袁熙就有了,深刻的危機意識,但是他年紀太小,能做的事並不多。
為了在亂世之中求生,他必須要做好,多方麵的準備,內部的,外部的,產業方麵的,甚至是軍事安全方麵的,還好他出生在了袁家,很多東西他天生具備。
由於父親袁紹,擔任了濮陽縣令,其下多少還是,有一些士卒的,盡管那些士卒,看起來弱不禁風。
根本沒有什麽戰鬥力,和雜役無二。但是不要緊,東漢王朝走到現在,除了中央的,幾支部隊之外。
地方上的軍隊,早就沒什麽用了。
這個揚名的機會,袁熙自是不會放過。於是,苦思兩日後,終於寫出了篇檄文,交由袁紹傳抄天下。
討董檄文。。。。。
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中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12年前,曾有一封姓道人,預言12年後。天降封神榜,而於此,正好為189年末,整整12年。
宣武帝袁熙一文,攪動天下風雲。
此後,天下誰人不識君。
190年,接到袁紹傳發的檄文後,各地豪強坐觀者有之,起兵者也有之。一時間風起雲湧,各路野心家,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天下逐鹿,韓馥的心態十分複雜。
鄴城,州牧府中。
韓馥有些不知所措地,看著袁紹下發的檄文。
他請屬下的從事們,前來商議。於是憂慮說道,“如今我冀州,應當幫助袁紹呢,還是幫助董卓呢?”
見此,治中從事劉子惠,有些惱火地說道,“如今起兵是為了國家,大人怎麽談到袁紹、董卓了?”
被看穿心思後。韓麵有慚愧之色。“為之奈何?”
劉子惠勸說道,“兵者兇器也,不能搶先發動。現在應派人去看其他各州,有人發動,我們然後再響應。”
韓馥點了點頭,“嗯,言之有理。”
沮授出言道,“而且,冀州的勢力不比其他州弱,別人的功勞,不會在冀州之上,則我冀州進退有度。”
韓馥撫了撫胡須,“好,我這就休書一封。”
不過於公於私,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支持袁紹,對他起兵討伐董卓,表示了支持態度,而關東地區,基本上都響應了,南方地區基本上,采取了兩不相幫的態度。
。。。。。
南北朝以前,經濟、文化、軍事活動。
基本在長江以北地區進行。
而對南方地區輻射能力,相對較弱。
因此,南方割據,有了天然的,有利因素。且世家少,孫家入主江東,也正因為這,變的相對順利起來。
張邈、曹操、衛茲等人,在陳留一帶,袁術、孫堅在南陽一袋,都在招兵買馬,試圖對抗董卓執政。
東郡太守橋瑁,在袁紹授意下,偽造三公文書,散發到各地州郡政府,陳述董卓罪惡,唿籲各地起兵反董。
以恢複劉辯帝位為名。來響應袁紹的檄文。
畢竟,他是袁家門生,也是袁紹的搖尾係統。
各路諸侯分別是: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再加上發小曹操,共計十八鎮。
雖說是十八鎮諸侯,但由於馬騰身在西涼。並不能前來會盟,隻是象征性地,在西涼出兵助一下威。
而關東這邊劉備,本就跟隨公孫瓚而來,自己手下亦無甚士卒,所以並不單列,當然也會出場。
關西和關東,董卓、袁紹兩大霸主的,巔峰對決,也將徐徐拉開,三國群雄逐鹿,也正式打響了。
。。。。。
190年初,袁熙注定是無法,安心迎新歲了。
因為作為,袁家一份子的他,要跟著父親袁紹,進京勤王,別人都羨慕他,門閥貴胄的生活。
同樣,生活在圍牆裏的袁熙,也羨慕普通人的生活,所以,還是別人家的東西好,袁家起兵這一刻起,袁家就沒有退路了,要麽問鼎天下,要麽身死族滅。
身處袁家的,二公子袁熙,和袁家的命運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誰都可以降,無非換一個主公。
但是,身為袁家的二公子,敵人不允許他投降。
投降後的處境,也將是軟禁。至於,事後被清算,發生意外性地死亡,這種事情,那也是不可避免的。
。。。。。
漢末第二代子弟。
袁熙,曹昂,孫策,劉琦,陶商,劉封,公孫康,劉璋,袁耀,馬超。
國家和家族的命運,關鍵的節點就是,第二代繼承人的,質量和素質。
這裏邊,也就隻有孫家的孫策,可以和宣武帝袁熙,並駕齊驅了。
有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說的就是他們了。
。。。。。
故此所謂十八鎮諸侯,其實隻有十七鎮,是帶兵前來的,而且所帶士卒均不多。但東拚西湊起來,亦有十餘萬近二十萬,算是可以和董卓,分庭抗禮了吧。
馬騰這一路諸侯,董卓派牛輔前去抵擋了。
對於諸侯們的動向,董卓一個月前,就已經知道了,他也派使臣,遊說和分化過,不過當時,收效甚微,這個時候的天下形勢,和秦朝末年時,還有些許不同。
秦朝末年時,尚有六國之後,天下沒有共主,各自為戰,當時秦二世,如果能夠合縱連橫的話,成功率還是不小的,有秦三世也說不準,而漢末則有些不同。
大漢四百年天下,人們對於大漢,心中還是有些懷念的,因此,也更容易形成,政治上的統一戰線。
大漢養士四百年,恩德四海。它是人們心中的白月光。大部分人對大漢朝,還是很有歸屬感的。
有著強大的群眾基礎,即便有個把諸侯,有野心的,但是,如果沒有人支持,那也玩不來。所以,討伐董卓就成為了一種,塑造統一戰線的,****需要。
這就是,宣武帝袁熙,篡漢自立時,阻力那麽大的,內在原因了。因此,大晉立國,以孝治天下。
而不是以忠治天下,這是有曆史背景的。以忠論的話,你讓袁家的曆代帝王,何以自立於天下。
。。。。。
說說幾年之前的事,黃巾起義前後之時。
在得知張角已經,開始活動的時候,袁熙就有了,深刻的危機意識,但是他年紀太小,能做的事並不多。
為了在亂世之中求生,他必須要做好,多方麵的準備,內部的,外部的,產業方麵的,甚至是軍事安全方麵的,還好他出生在了袁家,很多東西他天生具備。
由於父親袁紹,擔任了濮陽縣令,其下多少還是,有一些士卒的,盡管那些士卒,看起來弱不禁風。
根本沒有什麽戰鬥力,和雜役無二。但是不要緊,東漢王朝走到現在,除了中央的,幾支部隊之外。
地方上的軍隊,早就沒什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