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是餘長卿不得不出手幫助李傑的話,郭瑤瑤對於朝廷的事情是一點興趣都沒有的,郭瑤瑤很快便是吃完了,直接便是站起身來離開了,韋昭度還要起身行禮,而李傑則是笑了笑,道:“韋大人,無需在意,這個小丫頭就是這樣的。江湖中人,對於規矩倒是少了一些,不過卻也是性情中人。隻怕是對於朝廷的事情實在是沒有太大的興趣,因而便是就此離開了。”
若是換了一個人,隻怕是巴不得多知道一些,可是郭瑤瑤卻是如此坦率,韋昭度笑了笑,道:“到底還是一個有趣的家夥,不錯,能夠有著這樣的想法卻也是不錯,眼下朝中確實是有著太多的麻煩了。一個江湖中人,知道越多,自然麻煩也是越多。壽王殿下,老臣雖然不在江湖之中,不過倒也是知道江湖之中突然冒出來了一柄捭闔劍,不知道壽王殿下對於這柄捭闔劍是何種看法呢?”
捭闔劍可不是一般的東西,尤其是當有著許天意的預言之後,對於捭闔劍的事情李傑卻也是十分頭疼,他想了想,歎道:“或許便是‘大楚興,陳勝王’一樣的存在吧,哼,說到底,卻也隻是陽謀,而陽謀卻也是最難破除的。本王親自前往了古川鎮,便是想要解決這件事情,然而,卻也隻是得到了鑄劍門歐陽鍛的女兒歐陽綺一行人。本王當然是可以將其帶到鳳翔,可若是那樣的話,這搖搖欲墜的大唐隻怕是也經不起折騰了。本王讓餘長卿和呂守愚帶著歐陽綺一行人行走江湖,沒想到卻也是引來了太多的追殺了,本王實在是無奈,便是隻得將其交給了楊複恭。”
這些事情韋昭度也是有所耳聞,不過當李傑親自說出來的時候,韋昭度卻也是感受到了李傑的那種真誠,他歎了歎,道:“壽王殿下不愧是壽王殿下,果然是十分睿智,這柄捭闔劍最好的選擇便是落入到楊樞相的手中了吧。隻是,如此一來,未來楊樞相隻怕是可以左右朝局呀。”
不管是何人掌控了神策軍都是可以掌控朝局的,楊複恭這樣的存在早就已經是可以威脅到君主了,然而,眼下卻也是不能太過於輕舉妄動,李傑笑了笑,道:“不管是楊複恭,還是你韋大人,都是大唐江山的頂梁柱,你們的存在,才是這大唐江山可以穩固的原因。韋大人,其實你我都很清楚,很多時候都會十分無奈,我們可以做出的選擇實在是太少了。”
韋昭度也是不傻,他們韋氏也是有著左右朝局的能力,說到底,那柄捭闔劍不過是人創造出來的神器,跟當初陳勝吳廣使用的狐狸叫卻也是沒有太大的差別了,韋昭度想了想,道:“隻是,壽王殿下,請恕我的胡言亂語。壽王殿下,老臣始終以為為君者應該有著足夠的德行和器量才行。我們當然不敢太多批評陛下,隻是陛下實在是有著一些荒唐之舉,這大唐江山,隻怕是經不住陛下這般折騰了。”
自從古川鎮迴來之後,李傑便是不時會跟李儇吵起來,李傑也認為眼下大唐實在是經不住這般折騰了,李傑歎了歎,道:“韋大人,你們韋氏是大唐的頂梁柱之一,既然你們都有著如此的看法,隻怕是杜氏也是如此吧?”
韋昭度到底還是一個老成持重的存在,此番他的前來有著試探的意味,而隻要是對方沒有表態,韋昭度卻也是不會說太多,他笑了笑,道:“杜氏的事情老臣自然是不得而知了,壽王殿下應該也都明白,不管是韋氏還是杜氏,說到底也都隻是大唐的臣民,對於我們韋氏來說,最看重的還是天下的安定。天下的安定對於我們韋氏來說,將會是對於我們的恩賜,一旦天下大亂,我韋氏卻也是會受到衝擊的。老臣想,或許那杜氏也是有著如此的一些想法吧。再說了,宗室或許也隻是比起我們韋氏杜氏更加強大一些的家族,應該都是這樣想的。”
唐憲宗在位時期,有一年長安舉行考試選拔人才,舉人牛僧孺、李宗閔在考卷裏批評了朝政。考官認為兩個人符合選擇的條件,便把他們推薦給唐憲宗。這件事傳到宰相李吉甫的耳裏。李吉甫見牛僧孺、李宗閔批評朝政,揭露了他的短處,對他十分不利。於是李吉甫在唐憲宗麵前說,這兩個人與考官有私人關係。憲宗信以為真,就把幾個考官降了職,牛僧孺和李宗閔也沒有受到提拔。但此事卻引致朝野嘩然,大臣們爭為牛僧孺等人鳴冤叫屈,譴責李吉甫嫉賢妒能。迫於壓力,唐憲宗隻好於同年將李吉甫貶為淮南節度使,另任命宰相。這樣朝臣之中分成了兩個對立派。但此時李德裕、牛僧孺尚未進入朝廷供職,所以派係鬥爭色彩尚不濃厚。
唐穆宗長慶元年,禮部侍郎錢徽主持進士科考試,右補闕楊汝士為考官。中書舍人李宗閔之婿蘇巢﹑楊汝士之弟殷士及宰相裴度之子裴撰等登第。前宰相段文昌向穆宗奏稱禮部貢舉不公,錄取都是通過“關節”。穆宗詢問翰林學士李德裕、元稹、李紳,他們也都說段文昌所揭發是實情。穆宗派人複試﹐結果原榜十四人中﹐僅三人勉強及第,錢徽、李宗閔、楊汝士都因此被貶官。於是,李、楊等大為懷恨﹐從此“德裕、宗閔各分朋黨,更相傾軋,垂四十年”。雙方各從派係私利出發,互相排斥。
唐穆宗長慶三年牛僧孺入相。李德裕出為浙西觀察使。唐敬宗寶曆元年,牛僧孺多次辭相,出為武昌節度使。唐文宗太和三年,李德裕改任兵部侍郎。宰相裴度推薦李德裕擔任宰相,未成功。李宗閔通過宦官的關係當上宰相,將剛剛入朝的李德裕調出,任義成節度使。唐文宗太和四年,李宗閔引薦牛僧孺入相。曾經推薦過李德裕的裴度辭相,出為山南東道節度使。
唐文宗太和五年,吐蕃維州守將悉怛謀請降。西川節度使李德裕派兵入據其城。牛僧孺令縛還悉怛謀及從者,被吐蕃官吏盡殺於維州城下。唐文宗太和六年,李德裕入朝任兵部尚書。京兆尹杜悰向李宗閔提出建議,通過推薦李德裕任禦史大夫的方法,與李德裕修好。得到李宗閔的同意後,杜悰造訪李德裕,提出這一方案。李德裕非常高興。但李宗閔在與楊虞卿商議後,終止了上述方案,錯過了這個很可能是雙方和解的最好的機會。
唐文宗太和七年,李德裕升任宰相,將楊虞卿、張仲方、張元夫、蕭浣等牛黨人物降職,出為地方官。不久,李宗閔出為山南西節度使。唐文宗太和八年,當權的李訓、鄭注為了排擠李德裕,再次引薦李宗閔入相,之後,李德裕出為鎮海節度使。
此後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除去大和九年甘露之變前前夕,牛李兩黨都被當時掌權的反宦官的李訓﹑鄭注排斥朝外﹐大體上是兩黨交替進退,一黨在朝,便排斥對方為外任。唐文宗曾有“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的感慨。
開成五年,文宗死,牛黨和他們依靠的宦官所支持的繼承人未能繼位,另一派宦官擁立唐武宗即位﹐牛黨失勢。李德裕自淮南節度使入為宰相,開始了李黨獨掌朝政的時期。牛黨被排斥出朝廷之外,其領袖牛僧孺、李宗閔雖然早已身在外地,也被貶職流放。李德裕雖在會昌年間討平澤潞叛亂﹑破迴鶻﹑廢佛教等幾個方麵作出成績,但他獨斷專行、排斥異己的作風不但為反對派所憎恨,也為宦官所不滿。
這段曆史不管是韋昭度還是李傑都十分清楚,而也正是因為牛李之爭之後,氏族逐漸為藩鎮所取代,造就了眼下的局勢,韋昭度對於這件事情也是十分苦惱,韋昭度當然有心控製藩鎮,便是說道:“壽王殿下,說到底韋氏也好,杜氏也好,都是唯宗室馬首是瞻,不管什麽時候,我們都希望宗室能夠站出來,至少也都要恢複大唐江山往日之輝煌。老臣半截身子都已經埋入泥土裏麵了,而若是老臣看不到那天的話,老臣隻怕是會死不瞑目呀。”
藩鎮割據對於朝廷來說已經是成為了尾大不掉之勢,眼下李傑卻也是不得不穩住李昌符,李儇當然也是這樣想的,可是,李昌符這樣的小人,最好的選擇還是將其除掉,李傑便是說道:“韋氏也好,杜氏也罷,對於朝廷來說都太重要了,韋大人,你千萬不能說出這般的喪氣話。不管是任何時候,朝廷都需要你們兩個家族,也都需要別的家族。不管怎麽說,此番迴到了長安之後,你韋氏必然會有一人得到國公之封。”
韋昭度沒有想到會有如此的收獲,不過他卻也是知道其中肯定是需要有著付出,他便是趕緊說道:“壽王殿下,韋氏不管何時何地都會跟隨宗室的。”
若是換了一個人,隻怕是巴不得多知道一些,可是郭瑤瑤卻是如此坦率,韋昭度笑了笑,道:“到底還是一個有趣的家夥,不錯,能夠有著這樣的想法卻也是不錯,眼下朝中確實是有著太多的麻煩了。一個江湖中人,知道越多,自然麻煩也是越多。壽王殿下,老臣雖然不在江湖之中,不過倒也是知道江湖之中突然冒出來了一柄捭闔劍,不知道壽王殿下對於這柄捭闔劍是何種看法呢?”
捭闔劍可不是一般的東西,尤其是當有著許天意的預言之後,對於捭闔劍的事情李傑卻也是十分頭疼,他想了想,歎道:“或許便是‘大楚興,陳勝王’一樣的存在吧,哼,說到底,卻也隻是陽謀,而陽謀卻也是最難破除的。本王親自前往了古川鎮,便是想要解決這件事情,然而,卻也隻是得到了鑄劍門歐陽鍛的女兒歐陽綺一行人。本王當然是可以將其帶到鳳翔,可若是那樣的話,這搖搖欲墜的大唐隻怕是也經不起折騰了。本王讓餘長卿和呂守愚帶著歐陽綺一行人行走江湖,沒想到卻也是引來了太多的追殺了,本王實在是無奈,便是隻得將其交給了楊複恭。”
這些事情韋昭度也是有所耳聞,不過當李傑親自說出來的時候,韋昭度卻也是感受到了李傑的那種真誠,他歎了歎,道:“壽王殿下不愧是壽王殿下,果然是十分睿智,這柄捭闔劍最好的選擇便是落入到楊樞相的手中了吧。隻是,如此一來,未來楊樞相隻怕是可以左右朝局呀。”
不管是何人掌控了神策軍都是可以掌控朝局的,楊複恭這樣的存在早就已經是可以威脅到君主了,然而,眼下卻也是不能太過於輕舉妄動,李傑笑了笑,道:“不管是楊複恭,還是你韋大人,都是大唐江山的頂梁柱,你們的存在,才是這大唐江山可以穩固的原因。韋大人,其實你我都很清楚,很多時候都會十分無奈,我們可以做出的選擇實在是太少了。”
韋昭度也是不傻,他們韋氏也是有著左右朝局的能力,說到底,那柄捭闔劍不過是人創造出來的神器,跟當初陳勝吳廣使用的狐狸叫卻也是沒有太大的差別了,韋昭度想了想,道:“隻是,壽王殿下,請恕我的胡言亂語。壽王殿下,老臣始終以為為君者應該有著足夠的德行和器量才行。我們當然不敢太多批評陛下,隻是陛下實在是有著一些荒唐之舉,這大唐江山,隻怕是經不住陛下這般折騰了。”
自從古川鎮迴來之後,李傑便是不時會跟李儇吵起來,李傑也認為眼下大唐實在是經不住這般折騰了,李傑歎了歎,道:“韋大人,你們韋氏是大唐的頂梁柱之一,既然你們都有著如此的看法,隻怕是杜氏也是如此吧?”
韋昭度到底還是一個老成持重的存在,此番他的前來有著試探的意味,而隻要是對方沒有表態,韋昭度卻也是不會說太多,他笑了笑,道:“杜氏的事情老臣自然是不得而知了,壽王殿下應該也都明白,不管是韋氏還是杜氏,說到底也都隻是大唐的臣民,對於我們韋氏來說,最看重的還是天下的安定。天下的安定對於我們韋氏來說,將會是對於我們的恩賜,一旦天下大亂,我韋氏卻也是會受到衝擊的。老臣想,或許那杜氏也是有著如此的一些想法吧。再說了,宗室或許也隻是比起我們韋氏杜氏更加強大一些的家族,應該都是這樣想的。”
唐憲宗在位時期,有一年長安舉行考試選拔人才,舉人牛僧孺、李宗閔在考卷裏批評了朝政。考官認為兩個人符合選擇的條件,便把他們推薦給唐憲宗。這件事傳到宰相李吉甫的耳裏。李吉甫見牛僧孺、李宗閔批評朝政,揭露了他的短處,對他十分不利。於是李吉甫在唐憲宗麵前說,這兩個人與考官有私人關係。憲宗信以為真,就把幾個考官降了職,牛僧孺和李宗閔也沒有受到提拔。但此事卻引致朝野嘩然,大臣們爭為牛僧孺等人鳴冤叫屈,譴責李吉甫嫉賢妒能。迫於壓力,唐憲宗隻好於同年將李吉甫貶為淮南節度使,另任命宰相。這樣朝臣之中分成了兩個對立派。但此時李德裕、牛僧孺尚未進入朝廷供職,所以派係鬥爭色彩尚不濃厚。
唐穆宗長慶元年,禮部侍郎錢徽主持進士科考試,右補闕楊汝士為考官。中書舍人李宗閔之婿蘇巢﹑楊汝士之弟殷士及宰相裴度之子裴撰等登第。前宰相段文昌向穆宗奏稱禮部貢舉不公,錄取都是通過“關節”。穆宗詢問翰林學士李德裕、元稹、李紳,他們也都說段文昌所揭發是實情。穆宗派人複試﹐結果原榜十四人中﹐僅三人勉強及第,錢徽、李宗閔、楊汝士都因此被貶官。於是,李、楊等大為懷恨﹐從此“德裕、宗閔各分朋黨,更相傾軋,垂四十年”。雙方各從派係私利出發,互相排斥。
唐穆宗長慶三年牛僧孺入相。李德裕出為浙西觀察使。唐敬宗寶曆元年,牛僧孺多次辭相,出為武昌節度使。唐文宗太和三年,李德裕改任兵部侍郎。宰相裴度推薦李德裕擔任宰相,未成功。李宗閔通過宦官的關係當上宰相,將剛剛入朝的李德裕調出,任義成節度使。唐文宗太和四年,李宗閔引薦牛僧孺入相。曾經推薦過李德裕的裴度辭相,出為山南東道節度使。
唐文宗太和五年,吐蕃維州守將悉怛謀請降。西川節度使李德裕派兵入據其城。牛僧孺令縛還悉怛謀及從者,被吐蕃官吏盡殺於維州城下。唐文宗太和六年,李德裕入朝任兵部尚書。京兆尹杜悰向李宗閔提出建議,通過推薦李德裕任禦史大夫的方法,與李德裕修好。得到李宗閔的同意後,杜悰造訪李德裕,提出這一方案。李德裕非常高興。但李宗閔在與楊虞卿商議後,終止了上述方案,錯過了這個很可能是雙方和解的最好的機會。
唐文宗太和七年,李德裕升任宰相,將楊虞卿、張仲方、張元夫、蕭浣等牛黨人物降職,出為地方官。不久,李宗閔出為山南西節度使。唐文宗太和八年,當權的李訓、鄭注為了排擠李德裕,再次引薦李宗閔入相,之後,李德裕出為鎮海節度使。
此後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除去大和九年甘露之變前前夕,牛李兩黨都被當時掌權的反宦官的李訓﹑鄭注排斥朝外﹐大體上是兩黨交替進退,一黨在朝,便排斥對方為外任。唐文宗曾有“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的感慨。
開成五年,文宗死,牛黨和他們依靠的宦官所支持的繼承人未能繼位,另一派宦官擁立唐武宗即位﹐牛黨失勢。李德裕自淮南節度使入為宰相,開始了李黨獨掌朝政的時期。牛黨被排斥出朝廷之外,其領袖牛僧孺、李宗閔雖然早已身在外地,也被貶職流放。李德裕雖在會昌年間討平澤潞叛亂﹑破迴鶻﹑廢佛教等幾個方麵作出成績,但他獨斷專行、排斥異己的作風不但為反對派所憎恨,也為宦官所不滿。
這段曆史不管是韋昭度還是李傑都十分清楚,而也正是因為牛李之爭之後,氏族逐漸為藩鎮所取代,造就了眼下的局勢,韋昭度對於這件事情也是十分苦惱,韋昭度當然有心控製藩鎮,便是說道:“壽王殿下,說到底韋氏也好,杜氏也好,都是唯宗室馬首是瞻,不管什麽時候,我們都希望宗室能夠站出來,至少也都要恢複大唐江山往日之輝煌。老臣半截身子都已經埋入泥土裏麵了,而若是老臣看不到那天的話,老臣隻怕是會死不瞑目呀。”
藩鎮割據對於朝廷來說已經是成為了尾大不掉之勢,眼下李傑卻也是不得不穩住李昌符,李儇當然也是這樣想的,可是,李昌符這樣的小人,最好的選擇還是將其除掉,李傑便是說道:“韋氏也好,杜氏也罷,對於朝廷來說都太重要了,韋大人,你千萬不能說出這般的喪氣話。不管是任何時候,朝廷都需要你們兩個家族,也都需要別的家族。不管怎麽說,此番迴到了長安之後,你韋氏必然會有一人得到國公之封。”
韋昭度沒有想到會有如此的收獲,不過他卻也是知道其中肯定是需要有著付出,他便是趕緊說道:“壽王殿下,韋氏不管何時何地都會跟隨宗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