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階段的太空航行,李青鬆始終受製於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


    化學燃料的效率太低了。


    正因如此,當初遠征敵神星的時候,李青鬆才不得不從洛神星這裏“扔”過去大量補給和燃料,以支撐戰艦戰鬥。


    在發射探測器到地球去的時候,更是不得不製造出了總質量達到七萬餘噸的超巨型火箭。


    雖說造奇觀這種事情確實很有成就感,但成就感背後,更多的卻是無奈。


    要是有別的辦法,誰稀罕去造這麽大的火箭?


    此刻,麵對著敵神星大開發這一項巨大工程,未來兩顆星球之間的飛船往來會極為頻繁。


    雖說大宗的基礎物資運輸可以通過“電磁彈射技術”來解決,但其餘的,追求時效的貨物與人員的運輸也必然極多。


    再用這麽低效的推進技術就有些無法接受了。


    真要再這麽下去,說不定自己生產的資源之中,至少20%都要浪費在航程之中,實在接受不了。


    那些可都是我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就這麽浪費掉?不行!


    但更先進的推進技術暫時無法突破,掌握不了二次加壓推進技術,更別說高速離子推進技術,便隻能想辦法繼續優化現有技術了。


    幸好,就算是現有的化學燃料推進技術,其中也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優化一下暫時夠用了。


    在數萬名推進技術研究克隆體的工作之下,李青鬆漸漸確定了一件事情。


    那便是,要提升推進性能,提升燃料利用率,還是要從材料性能、整體結構、冷卻係統這三個方麵來著手。


    自己製造推進器的材料,必須要能承受更高的溫度和更大的壓力,才能獲取到更高的熱效率和推力。


    材料科學,是從基本材料性能上來提升推進器性能。


    整體結構,是從結構上來提升。


    冷卻係統,則是從持久性、可靠性上來提升其性能。


    三個方麵,俱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


    被分成了三個大團隊的科研克隆體們日夜不休。於是推進研究基地裏,數百個試驗場裏日夜轟鳴。


    眾多造型不同、結構不同,甚至於稀奇古怪的發動機在那裏終日噴射著各種不同顏色的化學燃料,甲烷,乙烷,甲醛,液氫,偏二甲肼……


    等等等等,各種不同的燃料輪番上陣。


    單單隻是進行實驗而已,這座科研基地的燃料消耗量便達到了每天數萬噸的程度。


    為此,李青鬆不得不專門開辟了一條鐵路線,專門從各種化工廠裏運燃料過來,然後在試驗場之中化作火焰噴射出去。


    也幸好此刻各座工廠都進行了智能化改造,生產效率極大提升,否則憑空多出了這個科研基地的損耗,還真有些承受不住。


    數百個日夜之後,耗費了總計數千萬噸燃料,性能達到了李青鬆要求的新型發動機終於造了出來。


    它仍舊是使用甲烷和液氧作為燃料的。


    這一是因為甲烷的熱值較高,二則是甲烷在洛神星上儲量夠多。


    那些隨處可見的托林處理一下,就能分離出甲烷來。


    使用新型發動機推進的新式飛船也製造了出來。


    這是一艘水星級戰艦。


    隻不過相比起之前的水星級戰艦,它毫無疑問戰鬥力更加強大。


    它上麵的機槍數量增加到了六挺,機炮數量也增加到了四門。除此之外,它還可以搭載12枚星際導彈。


    武器數量多了,彈藥儲備肯定也要增加。


    原本的水星級戰艦,滿彈藥的時候帶有子彈40萬顆,質量為4噸。而此刻,這艘新型水星級戰艦,滿彈藥可以帶120萬顆,子彈質量達到了12噸!


    炮彈數量也翻了一倍,總質量達到了6噸。


    星際導彈同樣如此,總質量從原來的4.8噸,提升到了此刻的7.2噸。


    單單是彈藥方麵,就一共提升了13.4噸!


    很顯然,彈藥多了,就要求飛船內要有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燃料儲備,飛船總體積也要更大才行。


    但事實卻是,它仍舊是之前的尺寸,一點都沒有變大。


    尺寸沒有變大,燃料攜帶量從之前的50噸降低到了此刻的30噸,它的作戰時長很顯然就要降低。


    但事實卻是,這艘水星級戰艦的作戰時長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提升了!


    因為它上麵裝備的是新型發動機!


    此刻,伴隨著李青鬆一聲令下,負責操控這艘新型水星級戰艦的克隆體瞬間下達了前進指令。


    於是,熾熱的火焰之中,這艘水星級戰艦的加速度達到了20米每平方秒,短短幾秒鍾時間而已,便飛到了上千米的高空,直接從克隆體們的肉眼視野中消失。


    不僅總航程增加了,連機動性也增加了!


    以前的水星級戰艦,極限加速能力不過12米每平方秒而已,此刻直接提升了67%!


    到達太空,這艘水星級戰艦盡情揮灑著自己的能量,各種急加速、急減速,像是害怕燃料太多一樣,發動機幾乎一刻沒有停止。


    但就算如此,它也折騰了幾個小時的時間才將燃料耗光。


    慢慢返迴洛神星基地後,一眾克隆體立刻上前,開始全麵檢查它的狀況。


    最終,李青鬆得到了結論。


    新型發動機運轉良好!


    “好啊,不錯。”


    李青鬆心中滿是喜悅。


    一項科技的提升,總是會帶來一係列的改變,而不僅僅隻是一種。


    就像現在,推進技術的提升帶來了新型發動機的誕生。


    新型發動機的誕生,不僅為後續的敵神星大開發奠定了基礎,還極大提升了水星級戰艦的戰鬥力。


    彈藥儲備更多,機動性更強,戰鬥時間也更長。


    不僅如此,後續自己製造的所有飛船,不管客船還是貨船,戰艦還是科考船,性能全部都會因為發動機技術的提升而受益。


    以及,這次技術提升還有一個意外之喜。


    李青鬆心心念念了好久的,對內太陽係每一顆質量較高的星球,展開大規模探索的計劃,終於可以推行了。


    因為推進器技術的提升,受益的不僅僅隻有飛船,還有火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彩虹之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彩虹之門並收藏人類失蹤,幸好我有億萬克隆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