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聽到兩個人口中對景王的推崇,再看到一向頗為內斂,並不喜歡以地位壓人的淑太妃也是一臉的驕傲,對方之前給她的感覺一直都是喜怒不形於色,可是現在眼角眉梢之處卻都是喜悅。
齊蓁蓁也不由得抬頭望著她們,說實話,對於景王齊蓁蓁並沒有什麽印象,更多的是存在於柔妃和淑太妃的討論裏,隻不過從那些話語中她隻知道景王他是個極有主意的。
當時他身為幼子,並未得到封號,身份雖然清貴,可是卻沒什麽超然的地位,那時候的景王就是內斂起光芒,素來不喜爭強好勝,悄悄地蟄伏著。
直到後來齊皇後之事,他帶著淑太妃到了早就有些經營的平城,平城地位置也頗為巧妙,可以說地處偏遠,隻不過平城當中人們經商,所以平城也頗為富庶。
那時候的平城,縱然有齊皇後留下的人協助,可是卻依然有些棘手,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那些人看著景王頗為年幼,更是覺得對方好糊弄,姿態忍不住更加輕慢了些。
可是景王並沒有因此而惱羞成怒,反而是繼續步步謀劃,然後才在平城當中站穩了腳跟。
這些是齊蓁蓁聽著齊老爺說的齊老爺對於他的步伐和節奏持一種佩服的態度,和齊蓁蓁說別看此時的景王年紀不大,但是他一舉一動依然有了大將風範,假以時日的景王是可以期待的,也正因為這個,齊老爺原本猶豫地態度也變得更加堅定了一些。
後來齊老爺把那一方絹帕送給景王,對方也並沒有因為現在齊家的身份就理所當然的全拿,景王特地寫信來囑咐淑太妃,要好雙對齊家,如果齊家有什麽要求的話,也盡可能滿足,這本來就是齊家所贈應得的。
齊敏兒自然知道這一點,因此對於這樣性格豁達,不隨意擺架子的對方,齊蓁蓁是很有幾分欽佩的。
所以此刻聽說景王要迴來,齊蓁蓁也不由得有些激動了,她實在想看看對方到底長得什麽模樣,不過瞅著舒太妃麵容秀麗,想必對方也該是個美男子才是。
而齊蓁蓁她們等了不過片刻,便聽到有策馬奔馳的聲音傳來,淑太妃不由緊張的起身往門外望去。
果然隻看到一高挺男子從馬上翻越而下,隻見他不過是十五左右的年紀,可是瞧著他周身的氣度已然足夠冷峻。
隻見到對方行動之間身板筆直,昂首挺步的,似乎一副所向披靡的樣子,再望著對方生得膚色白皙,可是一雙厲眉在澄澈的眸子上,讓他無端多了幾分清秀。
齊蓁蓁自從到平城以來,見過好看的應當屬鄭修俞,他周身有貴公子的氣勢,同時也內斂懂禮,隻不過景王的身邊,鄭修俞還是顯得有些黯然失色了。
齊蓁蓁則望著鄭修俞,看的有些愣住了,隻等柔妃扯扯她的衣袖,示意她往前走,齊蓁蓁這才反應過來,她忍不住臉上一紅,腳步快快地溜達。
隻不過在靠近對方的時候,柔妃的腳步卻是頓了頓,並沒有再向前。
畢竟最親近的還要數淑太妃和景王,她們兩個縱然被淑太妃邀請來做客,可是也不能太過於恣意,就這樣保持合適的距離便恰當,淑太妃則看著景王,隻見她忍不住用帕子擦了擦眼角,卻是眼圈泛紅,不停地說著對方瘦了瘦了。
景王看著淑太妃目光當中似乎有向往,也有些無奈,他對著舒太妃笑了笑,隻聽對方的聲音低沉著說道:
「勞煩母親牽掛了,我此番去忙事情,又不是為了享樂的,瘦是正常的,再說不過是一路上車馬勞頓,倒是覺得更結實了一些,想來是您牽掛,所以才覺得如這般吧。」z.br>
淑太妃卻沒有在說些什麽,隻是微笑著擦了擦景王的臉,然後對著他說道:
「這風口站在外麵做什麽?我吩咐廚房特地做
了你平日裏喜歡的幾樣菜,先去梳洗一番,然後吃些美食,等著得空咱再好好聊聊。」
說罷,淑太妃拉起景王的手,剛一轉頭就看到站在一旁的柔妃和齊蓁蓁。
她這才有些尷尬的笑了一聲,剛才看到景王實在是太熱情了,她都把自己的好友給忘了,於是淑太妃連忙拉著景王和對方,還有一個齊蓁蓁開始介紹了起來。
等聽到那個小姑娘是齊家的女孩時,景王的表情卻是深了深,他沒有忘記齊家送來的那個絹帛,那個給了他頗大的助力,聽說這其中諸多事宜還有這小姑娘的手筆,眼下又瞧著對方一副活潑可愛的樣子,頗為天真無邪。
齊蓁蓁的相貌是很容易讓人喜歡的,於是景王對著齊蓁蓁和氣的笑了笑,沒有對待其他人的冷淡。
等看到這笑容的時候,齊蓁蓁卻是感覺自己仿佛更加臉紅了一些,她有些不自在地低下頭,一副含羞帶怯的模樣,沒有了平常那自然熟的熱切。
隻不過這些鄭修俞卻是並沒有在意,他之所以對齊蓁蓁點頭示意,最大原因是為了給齊家留一些顏麵。
這也是為了感謝對方的緣故,畢竟在這平城當中,他的態度影響著旁人對齊家的態度。
齊老爺素來治家嚴謹,齊二爺也算是功夫不錯,他們一家子大體上還算都是拎得清的,所以景王不吝嗇給他們幾分臉麵,更何況這其中還有鄭修俞的話。
想起鄭修俞對著齊蓁蓁一副極為推崇的模樣,景王的眼神一轉,眼前這個小姑娘雖然看上去比同齡的孩子活潑了些,可是想起鄭修俞口中所說對方精於算計,做事頗為得體,景王卻是一時沒有發現,隻不過齊家既然轉向他,那他日後自然是有的是機會去探索。
不過現在這時候最要緊的是自然就是鄭家、玉家還有吳王了,想起吳王一貫的野望,景王的心中卻難免生出了幾分不悅。
當時對方看著他年紀小,覺得他守不住平城,所以倒是對他放鬆了些許,沒想到這鄭修俞的手段這麽厲害,一進入平城之後,一舉一動頗為謹慎。
後來吳王他的輪番試探都被景王給反擊,久而久之對方也知道景王雖然年紀小,可是也並不是一個能夠拿捏的軟柿子,所以對她的態度也保守了些,選擇采取了一些迂迴的手段。
比如說聯合在錦城當中的鄭家,錦城與吳王和景王皆有所毗鄰,雖然地位上有所不及,可是鄭家在錦城中經營多年,真論起底蘊來,並不比兩者淺薄。
隻不過鄭老爺本身一直都是個滑不溜手的,對於兩方的態度都頗為親近,就這般左右逢源地處著,對此,吳王雖然有些不滿,可到底不好態度強硬的逼迫,那樣隻會意味著把鄭家越推越遠了。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寧州的玉氏,此番景王前去寧州就是為了聯合韓家,韓家在寧州當中的地位比玉氏高,隻不過韓家一貫頗為低調,葉並不怎麽習慣於社交,不比玉昭媛八麵玲瓏。
玉昭媛也親自來過平城,隻不過景王瞧不上她這副諂媚的姿態,更不喜歡這牆頭草的做派,所以就拒絕了,後來對方更加親近吳王了。
而此番景王前往寧州,就是為了聯絡韓家,韓家經營生意還算不錯,隻不過在人脈上卻遜色玉家很多。
比如吳王和景王,他們並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也並不喜歡這種押寶,就幹脆自己在那兒忙著自己的事情,等著他們分出勝負來,自有上前去巴結討好的時候。
隻不過這也有個前提,那就是他沒有投靠的兩方也都不喜歡這種手段,可奈何吳王那裏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想必在他看來一直不給他準確消息的韓家一定是不識趣的,吳王肯定想依著自己的地位,把韓家從寧州趕下去,然後扶持上自己身邊的玉氏。
於是,此刻擺
在韓家麵前的選擇,就不是投靠不投靠了,反而是想著要怎樣來自保,吳王眼瞧著對她們已經很是不喜了,而如果想要保住韓家的地位,那就隻有投靠和吳王素有嫌隙的景王。
當時韓家當中雖然已經有人存了這個念頭,可是他們卻不知景王的脾性,如果和吳王一樣又該如何呢?
所以他們一直猶豫著,直等著景王前來親自見他們,期間對方並不因為身份而過度的驕傲,反而是很溫和的對待每一個人,大家不管是嫡支還是庶支,不管是嫡子還是庶子,都自覺被照顧到了,也因此得到了臉麵,所以對於景王他們自然也有了幾分好感。
當然更打動他們的則是景王提出的條件,他說如果韓家相信他的話,隻可到平城那邊來找他如果真的是有才者,他肯定會把對方安排到合適的位置,這話又怎麽不讓韓家那些二郎們心動呢?
說實在的話,在這個寧州當中,韓家雖然是富裕,可是因為是商籍,縱然玉氏的財富實則是遜色他,可卻因為入宮的玉昭媛,自詡有底氣與韓家相對。
</p>
聽到兩個人口中對景王的推崇,再看到一向頗為內斂,並不喜歡以地位壓人的淑太妃也是一臉的驕傲,對方之前給她的感覺一直都是喜怒不形於色,可是現在眼角眉梢之處卻都是喜悅。
齊蓁蓁也不由得抬頭望著她們,說實話,對於景王齊蓁蓁並沒有什麽印象,更多的是存在於柔妃和淑太妃的討論裏,隻不過從那些話語中她隻知道景王他是個極有主意的。
當時他身為幼子,並未得到封號,身份雖然清貴,可是卻沒什麽超然的地位,那時候的景王就是內斂起光芒,素來不喜爭強好勝,悄悄地蟄伏著。
直到後來齊皇後之事,他帶著淑太妃到了早就有些經營的平城,平城地位置也頗為巧妙,可以說地處偏遠,隻不過平城當中人們經商,所以平城也頗為富庶。
那時候的平城,縱然有齊皇後留下的人協助,可是卻依然有些棘手,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那些人看著景王頗為年幼,更是覺得對方好糊弄,姿態忍不住更加輕慢了些。
可是景王並沒有因此而惱羞成怒,反而是繼續步步謀劃,然後才在平城當中站穩了腳跟。
這些是齊蓁蓁聽著齊老爺說的齊老爺對於他的步伐和節奏持一種佩服的態度,和齊蓁蓁說別看此時的景王年紀不大,但是他一舉一動依然有了大將風範,假以時日的景王是可以期待的,也正因為這個,齊老爺原本猶豫地態度也變得更加堅定了一些。
後來齊老爺把那一方絹帕送給景王,對方也並沒有因為現在齊家的身份就理所當然的全拿,景王特地寫信來囑咐淑太妃,要好雙對齊家,如果齊家有什麽要求的話,也盡可能滿足,這本來就是齊家所贈應得的。
齊敏兒自然知道這一點,因此對於這樣性格豁達,不隨意擺架子的對方,齊蓁蓁是很有幾分欽佩的。
所以此刻聽說景王要迴來,齊蓁蓁也不由得有些激動了,她實在想看看對方到底長得什麽模樣,不過瞅著舒太妃麵容秀麗,想必對方也該是個美男子才是。
而齊蓁蓁她們等了不過片刻,便聽到有策馬奔馳的聲音傳來,淑太妃不由緊張的起身往門外望去。
果然隻看到一高挺男子從馬上翻越而下,隻見他不過是十五左右的年紀,可是瞧著他周身的氣度已然足夠冷峻。
隻見到對方行動之間身板筆直,昂首挺步的,似乎一副所向披靡的樣子,再望著對方生得膚色白皙,可是一雙厲眉在澄澈的眸子上,讓他無端多了幾分清秀。
齊蓁蓁自從到平城以來,見過好看的應當屬鄭修俞,他周身有貴公子的氣勢,同時也內斂懂禮,隻不過景王的身邊,鄭修俞還是顯得有些黯然失色了。
齊蓁蓁則望著鄭修俞,看的有些愣住了,隻等柔妃扯扯她的衣袖,示意她往前走,齊蓁蓁這才反應過來,她忍不住臉上一紅,腳步快快地溜達。
隻不過在靠近對方的時候,柔妃的腳步卻是頓了頓,並沒有再向前。
畢竟最親近的還要數淑太妃和景王,她們兩個縱然被淑太妃邀請來做客,可是也不能太過於恣意,就這樣保持合適的距離便恰當,淑太妃則看著景王,隻見她忍不住用帕子擦了擦眼角,卻是眼圈泛紅,不停地說著對方瘦了瘦了。
景王看著淑太妃目光當中似乎有向往,也有些無奈,他對著舒太妃笑了笑,隻聽對方的聲音低沉著說道:
「勞煩母親牽掛了,我此番去忙事情,又不是為了享樂的,瘦是正常的,再說不過是一路上車馬勞頓,倒是覺得更結實了一些,想來是您牽掛,所以才覺得如這般吧。」z.br>
淑太妃卻沒有在說些什麽,隻是微笑著擦了擦景王的臉,然後對著他說道:
「這風口站在外麵做什麽?我吩咐廚房特地做
了你平日裏喜歡的幾樣菜,先去梳洗一番,然後吃些美食,等著得空咱再好好聊聊。」
說罷,淑太妃拉起景王的手,剛一轉頭就看到站在一旁的柔妃和齊蓁蓁。
她這才有些尷尬的笑了一聲,剛才看到景王實在是太熱情了,她都把自己的好友給忘了,於是淑太妃連忙拉著景王和對方,還有一個齊蓁蓁開始介紹了起來。
等聽到那個小姑娘是齊家的女孩時,景王的表情卻是深了深,他沒有忘記齊家送來的那個絹帛,那個給了他頗大的助力,聽說這其中諸多事宜還有這小姑娘的手筆,眼下又瞧著對方一副活潑可愛的樣子,頗為天真無邪。
齊蓁蓁的相貌是很容易讓人喜歡的,於是景王對著齊蓁蓁和氣的笑了笑,沒有對待其他人的冷淡。
等看到這笑容的時候,齊蓁蓁卻是感覺自己仿佛更加臉紅了一些,她有些不自在地低下頭,一副含羞帶怯的模樣,沒有了平常那自然熟的熱切。
隻不過這些鄭修俞卻是並沒有在意,他之所以對齊蓁蓁點頭示意,最大原因是為了給齊家留一些顏麵。
這也是為了感謝對方的緣故,畢竟在這平城當中,他的態度影響著旁人對齊家的態度。
齊老爺素來治家嚴謹,齊二爺也算是功夫不錯,他們一家子大體上還算都是拎得清的,所以景王不吝嗇給他們幾分臉麵,更何況這其中還有鄭修俞的話。
想起鄭修俞對著齊蓁蓁一副極為推崇的模樣,景王的眼神一轉,眼前這個小姑娘雖然看上去比同齡的孩子活潑了些,可是想起鄭修俞口中所說對方精於算計,做事頗為得體,景王卻是一時沒有發現,隻不過齊家既然轉向他,那他日後自然是有的是機會去探索。
不過現在這時候最要緊的是自然就是鄭家、玉家還有吳王了,想起吳王一貫的野望,景王的心中卻難免生出了幾分不悅。
當時對方看著他年紀小,覺得他守不住平城,所以倒是對他放鬆了些許,沒想到這鄭修俞的手段這麽厲害,一進入平城之後,一舉一動頗為謹慎。
後來吳王他的輪番試探都被景王給反擊,久而久之對方也知道景王雖然年紀小,可是也並不是一個能夠拿捏的軟柿子,所以對她的態度也保守了些,選擇采取了一些迂迴的手段。
比如說聯合在錦城當中的鄭家,錦城與吳王和景王皆有所毗鄰,雖然地位上有所不及,可是鄭家在錦城中經營多年,真論起底蘊來,並不比兩者淺薄。
隻不過鄭老爺本身一直都是個滑不溜手的,對於兩方的態度都頗為親近,就這般左右逢源地處著,對此,吳王雖然有些不滿,可到底不好態度強硬的逼迫,那樣隻會意味著把鄭家越推越遠了。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寧州的玉氏,此番景王前去寧州就是為了聯合韓家,韓家在寧州當中的地位比玉氏高,隻不過韓家一貫頗為低調,葉並不怎麽習慣於社交,不比玉昭媛八麵玲瓏。
玉昭媛也親自來過平城,隻不過景王瞧不上她這副諂媚的姿態,更不喜歡這牆頭草的做派,所以就拒絕了,後來對方更加親近吳王了。
而此番景王前往寧州,就是為了聯絡韓家,韓家經營生意還算不錯,隻不過在人脈上卻遜色玉家很多。
比如吳王和景王,他們並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也並不喜歡這種押寶,就幹脆自己在那兒忙著自己的事情,等著他們分出勝負來,自有上前去巴結討好的時候。
隻不過這也有個前提,那就是他沒有投靠的兩方也都不喜歡這種手段,可奈何吳王那裏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想必在他看來一直不給他準確消息的韓家一定是不識趣的,吳王肯定想依著自己的地位,把韓家從寧州趕下去,然後扶持上自己身邊的玉氏。
於是,此刻擺
在韓家麵前的選擇,就不是投靠不投靠了,反而是想著要怎樣來自保,吳王眼瞧著對她們已經很是不喜了,而如果想要保住韓家的地位,那就隻有投靠和吳王素有嫌隙的景王。
當時韓家當中雖然已經有人存了這個念頭,可是他們卻不知景王的脾性,如果和吳王一樣又該如何呢?
所以他們一直猶豫著,直等著景王前來親自見他們,期間對方並不因為身份而過度的驕傲,反而是很溫和的對待每一個人,大家不管是嫡支還是庶支,不管是嫡子還是庶子,都自覺被照顧到了,也因此得到了臉麵,所以對於景王他們自然也有了幾分好感。
當然更打動他們的則是景王提出的條件,他說如果韓家相信他的話,隻可到平城那邊來找他如果真的是有才者,他肯定會把對方安排到合適的位置,這話又怎麽不讓韓家那些二郎們心動呢?
說實在的話,在這個寧州當中,韓家雖然是富裕,可是因為是商籍,縱然玉氏的財富實則是遜色他,可卻因為入宮的玉昭媛,自詡有底氣與韓家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