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段時日雖總是鬱鬱寡歡,卻很是想念你,想念我們共處的時光,”
那時的江月黎正在嶽家閉關修煉呢。
她唾手可得的確是寧榮求之不得的。
“母親便以為我已經被養成廢人,居然打算自縊而亡。我便承諾做個乖順的貴女,認真學詩書禮易,無論以後父親要將我嫁與何人都絕無怨言。可唯有一個條件,便是若我滿足了他們的標準便允許我習武。”
寧榮此時一聲嗤笑:“卻到後來才知,這竟然是他們一起做的局。”
沒想到寧家人居然連自己的女兒也算計,真是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呐。
“我雖生氣,卻也懶得計較,畢竟那時我為自己爭取了繼續習武的機會,整日忙得不可開交。”
“幾年後與你重逢還想與你一較高下呢。”
那時的寧榮把江月黎和江月楓當成枷鎖下的思戀、寄托。
可江月黎卻隻把她當做兒時玩伴。
“卻不曾想到你為了一男子竟然要放棄往日的苦學,我苦勸無果想把自己對武學的執念強加於你身,更不理解為何你能如此輕易的放棄。那時年幼無知便與你置起氣來。”
江月黎溫聲安慰:“也怪我不曾與姐姐談心,不知姐姐苦楚。”
“不,這一切都與你無關。是我將你帶進國公府害你看到寧殊,入了姑母的算計之中。是我太過癡迷武藝,明知他們愛算計人卻隻願做個糊塗鬼。明明你已經被害隻留一條殘命,我卻還勸你為寧殊的正妻,差點成了幫兇。”
“姐姐從未想過害我,不用往自己身上攬罪。”
“我不曾想過害你,你卻處處想著護我。”
“那姐姐可是知曉我假死之事。”
“是,那柄彎刀是我最得意的戰利品,刀鞘是純金打造,遇火而不焚。段不會憑空消失。”
那時的寧榮雖猜出一二,卻也慶幸。隻是那段時日的江月黎竟然成日習武,好像與她待在一起又迴到了往日時光。
寧榮也總是看著她住過的廢墟院子迴憶從前。
江月黎心知她的不易,也明了了她寄托在原主身上的情感。
可往日的一切終究是不能遺忘,沒人能做到忘卻從前重新開始。
但兩人都知道彼此之間已然沒有仇恨。
“阿黎。”寧榮看向淺笑著抬頭望月的她不,“謝謝你一路護我。我知道你的人從未離開。”
想來是指的是江月黎派去她身邊的暗衛。
“我護姐姐之心,亦如姐姐為我。”
江月黎卻想到的是那日城牆的攔腰相抱,也想起第一日見她便被深深吸引。自己對她注定隻想交好。
“從此我便亦如你護我般,護你。”
兩人交換心意。
其實當得知江家慘案與自己父親有關時,她很是愧疚。對自己的父親更加憎恨,因此也更加無言麵對江月黎。
卻又因為可笑的血緣不忍見著他遇難,畢竟她的血肉、榮華、學武機會。甚至能與江月黎和江月楓相識都是因為她是寧榮,是國公府的嫡女。
但她甘願遠嫁,隻為家族榮耀犧牲,就算她還了恩情。
現在她隻想做自己。
她倆徹夜長談之事蕭雲清也已知曉,是意料之中的事。
不過還是一路上看不到江月黎的身影,隻是能通過她身邊人知曉她從未離開。
時日已久他也便覺察不對。
本想去找江月黎問出個所以然,卻被一路上的流民分去心神。
“這是快要到地方了嗎?”無憂探出腦袋詢問。
她的話喚醒了在轎中小憩的江月黎。
江月黎昨日和無憂一同夜巡草藥,不知她為何精神還是這般好。
“還有三日的腳程。”嶽彎在轎旁迴答她。
江月黎此時已醒。
外麵的景象遠比她想象的慘烈。
已經入冬,百姓身上卻是衣衫襤褸,更有甚者身上還裹著稻草取暖。
雪卷著沙塵毫無憐惜地拍在他們身上,他們無暇顧及,隻把頭埋得更低些,默默地向前走。
一路上六皇子施壓官員也救治不少流民,卻也沒見過這般慘狀。
直到看到路邊已被凍僵的赤裸屍身,將士們的步伐就更快了些。想來身上的衣服已經被其他流民扒下取暖了。
大家的神情無比悲愴。
這便是戰亂的殘忍。
玉門關已經失守,唯有紅穀戰士在苦苦支撐。
蕭雲清和寧榮打算先率騎兵支援。
卻在臨走之前,蕭雲清來找了江月黎。
“十萬兩,來日三倍奉還,你可願意?”蕭雲清這是來找她借錢的。
她本性是個鐵公雞,還沒借出過這麽一大筆,但看在他是為民便爽朗同意:“可以,你打個借條,明日便傳信給我的人送衣送糧。”
皇帝都派下來三十萬兩賑災銀,他卻能以三倍之價另找她借十萬。或許心底裏也是仁慈的。
“沒想到殿下救災之心這般急切。”
“百姓流離失所,賑災刻不容緩。最重要的便是我知曉,你的效率。你的人也不會存在私吞一說。”
江月黎緊緊地盯著他,仔細觀察他看自己的不同之處。語氣是比與旁人說話和緩,卻也沒有像陸榆那般癡看的地步,這也不怪自己發現不了。
“你在看什麽?”蕭雲清感受到了異樣。
江月黎便順水推舟問了一嘴:“近日軍中關於我們的流言你可曾聽聞?”
“你若憂心此事,我會派人去處理。”
“你呢?憂心與否?”江月黎繼續追問,但神情十分冷漠。
蕭雲清緊緊盯著她,這是他第一次不知如何迴答他人的提問,眼眸中她的倒影綽約,看得出神。
“殿下,我們並非同一個世界的人。”永遠也不會同路。江月黎轉身,忍住半句話。
蕭雲清明白這是在和他劃清界線。
他從未解決過這樣的問題,隻能告訴她:“戰場已到,護好自己。”
說完就離開了她的視線。
江月黎才想起明日他們是要去探路的,他內心應該沒那麽脆弱受影響吧。
又覺自己實在過分操心,現下便是安排救濟事務,護好自己和身邊人的安全。
那時的江月黎正在嶽家閉關修煉呢。
她唾手可得的確是寧榮求之不得的。
“母親便以為我已經被養成廢人,居然打算自縊而亡。我便承諾做個乖順的貴女,認真學詩書禮易,無論以後父親要將我嫁與何人都絕無怨言。可唯有一個條件,便是若我滿足了他們的標準便允許我習武。”
寧榮此時一聲嗤笑:“卻到後來才知,這竟然是他們一起做的局。”
沒想到寧家人居然連自己的女兒也算計,真是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呐。
“我雖生氣,卻也懶得計較,畢竟那時我為自己爭取了繼續習武的機會,整日忙得不可開交。”
“幾年後與你重逢還想與你一較高下呢。”
那時的寧榮把江月黎和江月楓當成枷鎖下的思戀、寄托。
可江月黎卻隻把她當做兒時玩伴。
“卻不曾想到你為了一男子竟然要放棄往日的苦學,我苦勸無果想把自己對武學的執念強加於你身,更不理解為何你能如此輕易的放棄。那時年幼無知便與你置起氣來。”
江月黎溫聲安慰:“也怪我不曾與姐姐談心,不知姐姐苦楚。”
“不,這一切都與你無關。是我將你帶進國公府害你看到寧殊,入了姑母的算計之中。是我太過癡迷武藝,明知他們愛算計人卻隻願做個糊塗鬼。明明你已經被害隻留一條殘命,我卻還勸你為寧殊的正妻,差點成了幫兇。”
“姐姐從未想過害我,不用往自己身上攬罪。”
“我不曾想過害你,你卻處處想著護我。”
“那姐姐可是知曉我假死之事。”
“是,那柄彎刀是我最得意的戰利品,刀鞘是純金打造,遇火而不焚。段不會憑空消失。”
那時的寧榮雖猜出一二,卻也慶幸。隻是那段時日的江月黎竟然成日習武,好像與她待在一起又迴到了往日時光。
寧榮也總是看著她住過的廢墟院子迴憶從前。
江月黎心知她的不易,也明了了她寄托在原主身上的情感。
可往日的一切終究是不能遺忘,沒人能做到忘卻從前重新開始。
但兩人都知道彼此之間已然沒有仇恨。
“阿黎。”寧榮看向淺笑著抬頭望月的她不,“謝謝你一路護我。我知道你的人從未離開。”
想來是指的是江月黎派去她身邊的暗衛。
“我護姐姐之心,亦如姐姐為我。”
江月黎卻想到的是那日城牆的攔腰相抱,也想起第一日見她便被深深吸引。自己對她注定隻想交好。
“從此我便亦如你護我般,護你。”
兩人交換心意。
其實當得知江家慘案與自己父親有關時,她很是愧疚。對自己的父親更加憎恨,因此也更加無言麵對江月黎。
卻又因為可笑的血緣不忍見著他遇難,畢竟她的血肉、榮華、學武機會。甚至能與江月黎和江月楓相識都是因為她是寧榮,是國公府的嫡女。
但她甘願遠嫁,隻為家族榮耀犧牲,就算她還了恩情。
現在她隻想做自己。
她倆徹夜長談之事蕭雲清也已知曉,是意料之中的事。
不過還是一路上看不到江月黎的身影,隻是能通過她身邊人知曉她從未離開。
時日已久他也便覺察不對。
本想去找江月黎問出個所以然,卻被一路上的流民分去心神。
“這是快要到地方了嗎?”無憂探出腦袋詢問。
她的話喚醒了在轎中小憩的江月黎。
江月黎昨日和無憂一同夜巡草藥,不知她為何精神還是這般好。
“還有三日的腳程。”嶽彎在轎旁迴答她。
江月黎此時已醒。
外麵的景象遠比她想象的慘烈。
已經入冬,百姓身上卻是衣衫襤褸,更有甚者身上還裹著稻草取暖。
雪卷著沙塵毫無憐惜地拍在他們身上,他們無暇顧及,隻把頭埋得更低些,默默地向前走。
一路上六皇子施壓官員也救治不少流民,卻也沒見過這般慘狀。
直到看到路邊已被凍僵的赤裸屍身,將士們的步伐就更快了些。想來身上的衣服已經被其他流民扒下取暖了。
大家的神情無比悲愴。
這便是戰亂的殘忍。
玉門關已經失守,唯有紅穀戰士在苦苦支撐。
蕭雲清和寧榮打算先率騎兵支援。
卻在臨走之前,蕭雲清來找了江月黎。
“十萬兩,來日三倍奉還,你可願意?”蕭雲清這是來找她借錢的。
她本性是個鐵公雞,還沒借出過這麽一大筆,但看在他是為民便爽朗同意:“可以,你打個借條,明日便傳信給我的人送衣送糧。”
皇帝都派下來三十萬兩賑災銀,他卻能以三倍之價另找她借十萬。或許心底裏也是仁慈的。
“沒想到殿下救災之心這般急切。”
“百姓流離失所,賑災刻不容緩。最重要的便是我知曉,你的效率。你的人也不會存在私吞一說。”
江月黎緊緊地盯著他,仔細觀察他看自己的不同之處。語氣是比與旁人說話和緩,卻也沒有像陸榆那般癡看的地步,這也不怪自己發現不了。
“你在看什麽?”蕭雲清感受到了異樣。
江月黎便順水推舟問了一嘴:“近日軍中關於我們的流言你可曾聽聞?”
“你若憂心此事,我會派人去處理。”
“你呢?憂心與否?”江月黎繼續追問,但神情十分冷漠。
蕭雲清緊緊盯著她,這是他第一次不知如何迴答他人的提問,眼眸中她的倒影綽約,看得出神。
“殿下,我們並非同一個世界的人。”永遠也不會同路。江月黎轉身,忍住半句話。
蕭雲清明白這是在和他劃清界線。
他從未解決過這樣的問題,隻能告訴她:“戰場已到,護好自己。”
說完就離開了她的視線。
江月黎才想起明日他們是要去探路的,他內心應該沒那麽脆弱受影響吧。
又覺自己實在過分操心,現下便是安排救濟事務,護好自己和身邊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