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三月中旬,整個禹州都沉浸在了祭祀茶祖的喜悅與期待之中。茶品店鋪這幾日也不會營業,而是準備祭祀的一應事宜。
正式的日子是三月十日這天,天沒亮江月黎一行人就跟隨著大部隊來到了茶山。陸氏族人早早的就布置好了祭祀場地。一整片綠意蔥蘢的山,在火光的映照下顯得尤為熱鬧。
從山腳下開始就沿路點上了火把,火把中間有小廝在焚燒冥紙,卻沒有滲人之感,也許是人多熱鬧,而且大家覺得祭祀茶祖是一件喜事。
上到山頂映入眼簾的是竹排搭起的祭台,圍成六邊形的模樣。竹排應該是新砍出來的,還能聞到翠竹的清香,火把盈盈更顯出祭台的油亮。四周有六名鼓手持鼓,高大威嚴卻隻是站定,像是在等待發號施令。
祭台中間是一個抬高的圓祭台,一些人正在聽一位老者的指令放了長桌、蒲團、鐵盆和一缸水。長桌上按老者的要求放好了豬頭、香爐和一些餅果。老人點頭站定,小廝便朝鼓手中間也擺了蒲團,隨機上來了六名僧人,端坐在蒲團之上同鼓手一起等待時機。
人群嘈雜,江月黎留意到了祭台邊上的孩子與女人,他們格外安靜,雖衣著樸素,但頭上卻都佩戴菊花樣式的花環。
受現代思維的影響,江月黎不禁疑惑:“為何都戴菊花?”
周圍聽到她聲音的人都疑惑轉頭,江月黎以為自己冒犯了什麽,頓時閉嘴。
“小哥兒是外鄉人吧?”一位熱心大娘問道。
江月黎點頭迴應。
大娘朗聲笑著說:“那便不怪你不知曉了,我們茶祖最愛菊花,求他庇護自然不能少了他的最愛。”
“原來如此,多謝解惑。”
江月黎承認自己唐突了,人家確實鍾愛菊花,自己卻覺得菊花就是拿來祭奠死人。確實菊花也是花中君子,心中暗道抱歉。
突聞一陣號角聲從四麵傳來,聞看去是在祭台外,人群後有六位壯士在吹號角。人群頓時安靜下來,鼓聲震耳,梵音不停。江月黎的雞皮疙瘩也隨即起了一身,祭祀台上這時也出現了她的熟人。
隻見陸羽手端祭品緩緩上前,身後除了一些老者,便是林掌櫃一行人。陸羽放上祭品跪在桌前的蒲團上,老者站在他的身旁隻行了一個鞠躬禮,便退至身後。而林掌櫃一行人則是跪坐在圓祭台邊緣。
此間無人交談,所有人目光齊齊聚在祭台上。過了一會兒,鼓聲漸小,梵音也停,那位老者當即開口:“今陸氏族人,隨鄉親鄰裏,誠心來此,拜茶之始祖,堯封太祖,樂善仁愛,濟世賜福……”大致就是希望祖先庇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茶業繁盛、百姓康健的話。
頌完語畢,鼓樂又起,梵音緊緊隨。陸榆帶頭叩拜,老人似乎也在說些什麽隻是受鼓樂影響聽不清罷了。拜完跪直,等到鼓樂停後才接過冥紙點燃。這迴僧人的梵音沒有跟隨鼓樂停下來,還是在虔誠的念誦著。
陸榆麵前的冥紙在火盆裏燃起,又接過三柱高香點燃插進香爐,隨即又拿來蠟燭點燃放在桌角之下。
這些事情做完後,又打開了之前端上來的祭品。原來裏麵裝的是新茶,陸榆舀了旁邊水缸中的泉水,往那新茶裏倒,再蓋上蓋子。掀開一塊紅布,原來這下麵放的是茶祖的雕像,最後把茶水連同茶葉一起倒在了雕像上,茶葉卡在雕像上也不管。
陸榆做完這些被一群人簇擁著離開,隻不過是以倒退的方式。見此江月黎覺得陸榆的形象都高大神聖了些。
陸榆腳踏出祭台那一刻,那四麵的號角和鼓手又再次發力。人群也開始發出討論的聲音,一群頭戴菊花的孩子婦女開始圍著圓祭台載歌載舞,時而嘴裏還高喊:“采茶咯!采茶咯!”好不熱鬧。
“不知這迴陸家換了新家主,何時能天降甘霖。”
“見這樣子應該很快,那家主也不像傳聞中那般浪蕩呀。”
“你可小聲些吧,指不定周圍就有陸家人,到時傳到家主耳朵裏,你擔待不起。”
江月黎聽到了細碎的討論聲,原來是下雨就表示茶祖接受了新繼承人,賜福給眾生。也是要用雨水去衝洗雕像上的茶葉,才行。
“嗚唿!”跳舞的孩子和女人揚手高唿一聲。祭祀的人也陸陸續續撤下,隻留了部分長者守著圓台。百姓也走上了祭台開始圍成圈跳起舞來,嘴裏跟著孩子婦女一起喊:“采茶咯!采茶咯!”
江月黎也去湊了個熱鬧,據說站上祭台的人今年能萬事順遂,茶葉生意興隆。被這氣氛感染,真是歡快至極。但是百靈不願去,隻在那兒死死盯著江月黎歡歌笑語,生怕人多生亂。
百靈這一舉動吸引了同她一樣不為所動的一行人。
江月黎和綠橘跳完迴到百靈身邊。
“林侍衛,你放心吧沒人敢冒著大不敬在茶祖祭祀上挑事兒的。”綠橘安慰著抱劍眼神淩厲的百靈安慰著。
“公子悄悄看我的右後方,綠橘繼續說話。”百靈淡淡開口,她早就有了被審視之感。
江月黎頓時收斂笑容,用餘光看去,很是麵熟,仔細想想,便笑著開口道:“是問瘴氣的方清雲一行人,有四人。我們當做沒看見下山吧!”
三人默契轉身,隨即下山。路上又碰到了剛才那位熱心的大娘。
“小哥兒下山可別忘了采摘一株新茶帶在頭上,能讓你萬事順意,姻緣美滿的。”
“多謝大娘。”雖然自己無心姻緣但是看著大娘慈眉善目向三人投來好意,自然是不好辜負。於是都摘了一株別在發髻上,這才下山。
江月黎覺得方清雲那一行人身份不簡單,說不定稍微不喜歡就要取人性命,實在危險,相信自己的第六感盡量遠離他們。
下山後依然很熱鬧,好像全城的人都傾巢而出,大街小巷也都是喜氣洋洋歡歌笑舞的景象。
正式的日子是三月十日這天,天沒亮江月黎一行人就跟隨著大部隊來到了茶山。陸氏族人早早的就布置好了祭祀場地。一整片綠意蔥蘢的山,在火光的映照下顯得尤為熱鬧。
從山腳下開始就沿路點上了火把,火把中間有小廝在焚燒冥紙,卻沒有滲人之感,也許是人多熱鬧,而且大家覺得祭祀茶祖是一件喜事。
上到山頂映入眼簾的是竹排搭起的祭台,圍成六邊形的模樣。竹排應該是新砍出來的,還能聞到翠竹的清香,火把盈盈更顯出祭台的油亮。四周有六名鼓手持鼓,高大威嚴卻隻是站定,像是在等待發號施令。
祭台中間是一個抬高的圓祭台,一些人正在聽一位老者的指令放了長桌、蒲團、鐵盆和一缸水。長桌上按老者的要求放好了豬頭、香爐和一些餅果。老人點頭站定,小廝便朝鼓手中間也擺了蒲團,隨機上來了六名僧人,端坐在蒲團之上同鼓手一起等待時機。
人群嘈雜,江月黎留意到了祭台邊上的孩子與女人,他們格外安靜,雖衣著樸素,但頭上卻都佩戴菊花樣式的花環。
受現代思維的影響,江月黎不禁疑惑:“為何都戴菊花?”
周圍聽到她聲音的人都疑惑轉頭,江月黎以為自己冒犯了什麽,頓時閉嘴。
“小哥兒是外鄉人吧?”一位熱心大娘問道。
江月黎點頭迴應。
大娘朗聲笑著說:“那便不怪你不知曉了,我們茶祖最愛菊花,求他庇護自然不能少了他的最愛。”
“原來如此,多謝解惑。”
江月黎承認自己唐突了,人家確實鍾愛菊花,自己卻覺得菊花就是拿來祭奠死人。確實菊花也是花中君子,心中暗道抱歉。
突聞一陣號角聲從四麵傳來,聞看去是在祭台外,人群後有六位壯士在吹號角。人群頓時安靜下來,鼓聲震耳,梵音不停。江月黎的雞皮疙瘩也隨即起了一身,祭祀台上這時也出現了她的熟人。
隻見陸羽手端祭品緩緩上前,身後除了一些老者,便是林掌櫃一行人。陸羽放上祭品跪在桌前的蒲團上,老者站在他的身旁隻行了一個鞠躬禮,便退至身後。而林掌櫃一行人則是跪坐在圓祭台邊緣。
此間無人交談,所有人目光齊齊聚在祭台上。過了一會兒,鼓聲漸小,梵音也停,那位老者當即開口:“今陸氏族人,隨鄉親鄰裏,誠心來此,拜茶之始祖,堯封太祖,樂善仁愛,濟世賜福……”大致就是希望祖先庇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茶業繁盛、百姓康健的話。
頌完語畢,鼓樂又起,梵音緊緊隨。陸榆帶頭叩拜,老人似乎也在說些什麽隻是受鼓樂影響聽不清罷了。拜完跪直,等到鼓樂停後才接過冥紙點燃。這迴僧人的梵音沒有跟隨鼓樂停下來,還是在虔誠的念誦著。
陸榆麵前的冥紙在火盆裏燃起,又接過三柱高香點燃插進香爐,隨即又拿來蠟燭點燃放在桌角之下。
這些事情做完後,又打開了之前端上來的祭品。原來裏麵裝的是新茶,陸榆舀了旁邊水缸中的泉水,往那新茶裏倒,再蓋上蓋子。掀開一塊紅布,原來這下麵放的是茶祖的雕像,最後把茶水連同茶葉一起倒在了雕像上,茶葉卡在雕像上也不管。
陸榆做完這些被一群人簇擁著離開,隻不過是以倒退的方式。見此江月黎覺得陸榆的形象都高大神聖了些。
陸榆腳踏出祭台那一刻,那四麵的號角和鼓手又再次發力。人群也開始發出討論的聲音,一群頭戴菊花的孩子婦女開始圍著圓祭台載歌載舞,時而嘴裏還高喊:“采茶咯!采茶咯!”好不熱鬧。
“不知這迴陸家換了新家主,何時能天降甘霖。”
“見這樣子應該很快,那家主也不像傳聞中那般浪蕩呀。”
“你可小聲些吧,指不定周圍就有陸家人,到時傳到家主耳朵裏,你擔待不起。”
江月黎聽到了細碎的討論聲,原來是下雨就表示茶祖接受了新繼承人,賜福給眾生。也是要用雨水去衝洗雕像上的茶葉,才行。
“嗚唿!”跳舞的孩子和女人揚手高唿一聲。祭祀的人也陸陸續續撤下,隻留了部分長者守著圓台。百姓也走上了祭台開始圍成圈跳起舞來,嘴裏跟著孩子婦女一起喊:“采茶咯!采茶咯!”
江月黎也去湊了個熱鬧,據說站上祭台的人今年能萬事順遂,茶葉生意興隆。被這氣氛感染,真是歡快至極。但是百靈不願去,隻在那兒死死盯著江月黎歡歌笑語,生怕人多生亂。
百靈這一舉動吸引了同她一樣不為所動的一行人。
江月黎和綠橘跳完迴到百靈身邊。
“林侍衛,你放心吧沒人敢冒著大不敬在茶祖祭祀上挑事兒的。”綠橘安慰著抱劍眼神淩厲的百靈安慰著。
“公子悄悄看我的右後方,綠橘繼續說話。”百靈淡淡開口,她早就有了被審視之感。
江月黎頓時收斂笑容,用餘光看去,很是麵熟,仔細想想,便笑著開口道:“是問瘴氣的方清雲一行人,有四人。我們當做沒看見下山吧!”
三人默契轉身,隨即下山。路上又碰到了剛才那位熱心的大娘。
“小哥兒下山可別忘了采摘一株新茶帶在頭上,能讓你萬事順意,姻緣美滿的。”
“多謝大娘。”雖然自己無心姻緣但是看著大娘慈眉善目向三人投來好意,自然是不好辜負。於是都摘了一株別在發髻上,這才下山。
江月黎覺得方清雲那一行人身份不簡單,說不定稍微不喜歡就要取人性命,實在危險,相信自己的第六感盡量遠離他們。
下山後依然很熱鬧,好像全城的人都傾巢而出,大街小巷也都是喜氣洋洋歡歌笑舞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