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臣明白了
穿成炮灰女配後,世子寵她如命 作者:清月微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早朝之後,段逸辰沒有急著迴別院,而是吩咐段勇備車,去大理寺看看。
前幾日他遇刺受傷,皇上特許他若無要事可以不來應職,在家處理文書。眼下傷已經好全,他便來走動走動,順便監察一番,看看下屬中可有玩忽職守之輩。
進了大門,大理寺寺正高智便上前見禮。
段逸辰抬手讓他起身,便闊步向裏麵走。
他將幾個屋子巡視察看一番,大家都各司其職,看上去秩序井然。
段逸辰神色沒有太大的變化,高智知道,這就表示,他對大家的工作還算滿意。
“晚上我請兄弟們去天香樓喝酒。”他留下這句話,便獨自一人去了大理寺的暗室。
他提著燈籠推開門,將一陣陰風帶了進去,裏麵那人若有所覺,朝著燈籠的方向看過來。
他披頭散發地被綁著,已經一天沒吃東西,嘴唇也幹的要起皮。自從昨日被悄無聲息地送進這間屋子,皮肉之苦他自然也受了。
可盡管如此,他還是緊咬牙關,一句話也不說。
段逸辰一步一步朝著那人走過去,沉穩的腳步聲響徹整間屋子,那人卻像聽不見一樣,低下頭去不看他。
這樣的犯人段逸辰見得多了,他不氣不惱,提著燈籠走到桌邊,慢條斯理地將桌上的燭台一一點亮。
然後,他就端端正正在桌邊坐下,一言不發地看著那人。
屋子裏很快恢複了寂靜,就這樣過了一會,那人忽然又抬起頭,打量段逸辰麵上的表情。
審案的人不說話,難道還想讓他自己開口不成?
在燭火的映照下,段逸辰的麵容忽明忽暗,更加顯得高深莫測,那人心裏一顫,移開目光。
“不必枉費心思了,我什麽也不會說的。”他的聲音有些沙啞。
昨日他已經受過刑,但作為一個刀口舔血的殺手,這些對他來說都算不得什麽。
“我知道,自你接下這個任務的時候起,就抱著必死的決心。”段逸辰緩緩開了口,“不過我不明白的是,像你這樣連死都不怕的人,為什麽要接下這樣的任務。”
“你要陷害的人,是平定國家戰亂,維護百姓和平的永平侯,你憑什麽,要如此汙蔑構陷這樣一個忠臣?”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那些信真的被人發現,整個永平侯府會付出怎樣的代價?抄家?流放?甚至斬首?隻為了一己私利,便要陷害那麽多無辜的生命,指使你的人於心何忍?”
“退一萬步講,就算你們的陰謀得逞,你覺得那人還會留下你這條活口去告密?”
“對不住,世子。”那人艱澀地說,“我的主子救過我的性命,這份恩情我不得不還。”
“我自知做了錯事,對不起你們段家,我願意以死謝罪。可若要我出賣主子,是萬萬不可能的。”
“人不能因為小恩小義就舍棄心中大義,否則便枉為人了。”段逸辰瞳孔漆黑,沉聲說道。
說完,他便站起身來。
那人還以為他要用刑,卻見段逸辰提起方才掛在門口的燈籠,像來時那樣,一步一步踏上台階,推門而去,帶起一陣風。
那人盯著桌上隨風搖曳的燭火,愣愣地出神。
從暗室出來,段逸辰便迴了自己的屋子,幾位下屬官員聽說他來了,紛紛來匯報工作。
於是,他便將暗室這茬放下,專心處理起公務。
忙了一會,段勇匆匆進門稟報:“主子,太子殿下來了。”
段逸辰眉目一凜,吩咐屋子裏的官員,隨他一道出門相迎。
官員們扶正官帽,又理好官服,跟著段逸辰來到院中,在他身後站成兩行,整齊劃一地向太子行禮。
“參見太子殿下。”
太子身著便服,隻帶了幾個隨行侍衛,看樣子是微服出宮。
他語氣隨意:“各位不必多禮。今日孤閑來無事出宮轉轉,想起許久沒見到段世子,便順道過來敘敘舊。”
段逸辰麵上不顯,心中暗道什麽順道,怕是太子暗中派了人手盯著他,見他來了大理寺,後腳就跟來了。
“段世子的傷可是好的差不多了?”
“勞煩殿下掛懷,臣的傷已經無礙了。”
“這幾日隻能在上朝的時候見麵,難得今日有時間,可要好好同你聊聊。”太子邁步便朝裏麵走,段逸辰和眾官員跟在他後麵。
大家心裏都有一個疑問:段世子何時與太子這樣熟悉了?
明明是朝堂上的政敵,前些日子還有太子黨站出來參奏段世子,怎麽太子私下裏,似乎與段世子極為熟稔。
太子走到屋子門口,見眾人還亦步亦趨跟著,便道:“諸位先迴去處理公務,孤與段世子單獨聊幾句。”
其他官員聞言,紛紛告退。
段逸辰跟著太子走進屋子,太子饒有興致地在他屋子裏走了一圈,隨手拿起架子上的案卷翻了翻,又放了迴去。
他來到桌前,看著墨跡未幹的文書,笑道:“如此勤奮盡責,有你這樣的忠臣,真乃國之幸事。”
段逸辰拱手說了一句:“殿下過獎了。”
太子費盡周章微服出宮,自然不會隻是為了到大理寺視察,稱讚他的工作,他這一趟來,一定有別的目的。
段逸辰心裏懷疑,太子的到來,會不會與那名奸細有關。
畢竟他昨日剛被送進來,今日太子便登門拜訪,這未免也太巧了些。
段逸辰垂眸拱手,不動聲色地等著太子的下文。
太子在桌邊坐下,一條手臂隨意地搭在桌上:“今日我來,是有一件事要交給你辦。”
“殿下請說。”
太子用眼睛掃視段逸辰,見他還躬身站在原地,對他的態度還挺滿意。
“劉大人在火災中殞命,也過了不少日子,該有人坐上他的位子了。”
段逸辰不禁抬起頭,看向太子,他的臉上寫著勢在必得。
段逸辰心裏有了數,太子是想讓自己舉薦太子一黨坐上這個位置。
“殿下心中可有什麽合適的人選?”
太子笑了笑,念出一個名字,他的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讓段逸辰聽見。
“臣明白了。”
前幾日他遇刺受傷,皇上特許他若無要事可以不來應職,在家處理文書。眼下傷已經好全,他便來走動走動,順便監察一番,看看下屬中可有玩忽職守之輩。
進了大門,大理寺寺正高智便上前見禮。
段逸辰抬手讓他起身,便闊步向裏麵走。
他將幾個屋子巡視察看一番,大家都各司其職,看上去秩序井然。
段逸辰神色沒有太大的變化,高智知道,這就表示,他對大家的工作還算滿意。
“晚上我請兄弟們去天香樓喝酒。”他留下這句話,便獨自一人去了大理寺的暗室。
他提著燈籠推開門,將一陣陰風帶了進去,裏麵那人若有所覺,朝著燈籠的方向看過來。
他披頭散發地被綁著,已經一天沒吃東西,嘴唇也幹的要起皮。自從昨日被悄無聲息地送進這間屋子,皮肉之苦他自然也受了。
可盡管如此,他還是緊咬牙關,一句話也不說。
段逸辰一步一步朝著那人走過去,沉穩的腳步聲響徹整間屋子,那人卻像聽不見一樣,低下頭去不看他。
這樣的犯人段逸辰見得多了,他不氣不惱,提著燈籠走到桌邊,慢條斯理地將桌上的燭台一一點亮。
然後,他就端端正正在桌邊坐下,一言不發地看著那人。
屋子裏很快恢複了寂靜,就這樣過了一會,那人忽然又抬起頭,打量段逸辰麵上的表情。
審案的人不說話,難道還想讓他自己開口不成?
在燭火的映照下,段逸辰的麵容忽明忽暗,更加顯得高深莫測,那人心裏一顫,移開目光。
“不必枉費心思了,我什麽也不會說的。”他的聲音有些沙啞。
昨日他已經受過刑,但作為一個刀口舔血的殺手,這些對他來說都算不得什麽。
“我知道,自你接下這個任務的時候起,就抱著必死的決心。”段逸辰緩緩開了口,“不過我不明白的是,像你這樣連死都不怕的人,為什麽要接下這樣的任務。”
“你要陷害的人,是平定國家戰亂,維護百姓和平的永平侯,你憑什麽,要如此汙蔑構陷這樣一個忠臣?”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那些信真的被人發現,整個永平侯府會付出怎樣的代價?抄家?流放?甚至斬首?隻為了一己私利,便要陷害那麽多無辜的生命,指使你的人於心何忍?”
“退一萬步講,就算你們的陰謀得逞,你覺得那人還會留下你這條活口去告密?”
“對不住,世子。”那人艱澀地說,“我的主子救過我的性命,這份恩情我不得不還。”
“我自知做了錯事,對不起你們段家,我願意以死謝罪。可若要我出賣主子,是萬萬不可能的。”
“人不能因為小恩小義就舍棄心中大義,否則便枉為人了。”段逸辰瞳孔漆黑,沉聲說道。
說完,他便站起身來。
那人還以為他要用刑,卻見段逸辰提起方才掛在門口的燈籠,像來時那樣,一步一步踏上台階,推門而去,帶起一陣風。
那人盯著桌上隨風搖曳的燭火,愣愣地出神。
從暗室出來,段逸辰便迴了自己的屋子,幾位下屬官員聽說他來了,紛紛來匯報工作。
於是,他便將暗室這茬放下,專心處理起公務。
忙了一會,段勇匆匆進門稟報:“主子,太子殿下來了。”
段逸辰眉目一凜,吩咐屋子裏的官員,隨他一道出門相迎。
官員們扶正官帽,又理好官服,跟著段逸辰來到院中,在他身後站成兩行,整齊劃一地向太子行禮。
“參見太子殿下。”
太子身著便服,隻帶了幾個隨行侍衛,看樣子是微服出宮。
他語氣隨意:“各位不必多禮。今日孤閑來無事出宮轉轉,想起許久沒見到段世子,便順道過來敘敘舊。”
段逸辰麵上不顯,心中暗道什麽順道,怕是太子暗中派了人手盯著他,見他來了大理寺,後腳就跟來了。
“段世子的傷可是好的差不多了?”
“勞煩殿下掛懷,臣的傷已經無礙了。”
“這幾日隻能在上朝的時候見麵,難得今日有時間,可要好好同你聊聊。”太子邁步便朝裏麵走,段逸辰和眾官員跟在他後麵。
大家心裏都有一個疑問:段世子何時與太子這樣熟悉了?
明明是朝堂上的政敵,前些日子還有太子黨站出來參奏段世子,怎麽太子私下裏,似乎與段世子極為熟稔。
太子走到屋子門口,見眾人還亦步亦趨跟著,便道:“諸位先迴去處理公務,孤與段世子單獨聊幾句。”
其他官員聞言,紛紛告退。
段逸辰跟著太子走進屋子,太子饒有興致地在他屋子裏走了一圈,隨手拿起架子上的案卷翻了翻,又放了迴去。
他來到桌前,看著墨跡未幹的文書,笑道:“如此勤奮盡責,有你這樣的忠臣,真乃國之幸事。”
段逸辰拱手說了一句:“殿下過獎了。”
太子費盡周章微服出宮,自然不會隻是為了到大理寺視察,稱讚他的工作,他這一趟來,一定有別的目的。
段逸辰心裏懷疑,太子的到來,會不會與那名奸細有關。
畢竟他昨日剛被送進來,今日太子便登門拜訪,這未免也太巧了些。
段逸辰垂眸拱手,不動聲色地等著太子的下文。
太子在桌邊坐下,一條手臂隨意地搭在桌上:“今日我來,是有一件事要交給你辦。”
“殿下請說。”
太子用眼睛掃視段逸辰,見他還躬身站在原地,對他的態度還挺滿意。
“劉大人在火災中殞命,也過了不少日子,該有人坐上他的位子了。”
段逸辰不禁抬起頭,看向太子,他的臉上寫著勢在必得。
段逸辰心裏有了數,太子是想讓自己舉薦太子一黨坐上這個位置。
“殿下心中可有什麽合適的人選?”
太子笑了笑,念出一個名字,他的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讓段逸辰聽見。
“臣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