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年初三,按照習俗,我們一家人要跟著奶奶去親戚家走親戚。


    尚昊一大早就興奮地起了床,迫不及待地想快點出發。姐姐、媽媽和爸爸也都收拾妥當,一家人歡歡喜喜地跟著奶奶前往親戚家。


    一到親戚家,就感受到了濃濃的熱情。大家相互問候著新年好,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不一會兒,滿滿一桌的旗花麵就端了上來。那旗花麵看起來真是誘人,五顏六色的配菜,粗細均勻的麵條,再加上香氣撲鼻的湯汁,讓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


    尚昊拿起筷子,大口吃了起來。第一口下去,那美味瞬間在口中散開,麵條爽滑有勁道,湯汁濃鬱鮮美,配菜豐富多樣,口感層次分明。他忍不住誇讚道:“太好吃了!”吃完一碗,緊接著又盛了第二碗,其他人也都吃得津津有味。


    在這溫馨的氛圍中,大家一邊品嚐著美味的旗花麵,一邊聊著家常,分享著新年的喜悅和趣事。屋子裏充滿了歡聲笑語,親情的溫暖在這一刻顯得格外濃鬱。


    這一頓旗花麵,不僅滿足了味蕾,更讓尚昊感受到了走親戚帶來的歡樂和親情的珍貴。在新的一年裏,這樣的團聚時刻讓人倍感幸福和滿足。


    當我們離開親戚家時,尚昊心裏還在迴味著那美味的旗花麵,也期待著下一次這樣美好的相聚。


    一到親戚家,熱情的招待便開始了。大家先圍坐在一起,品嚐了美味的花旗麵。那熱氣騰騰的麵條,帶著濃濃的親情滋味,讓人心裏暖暖的。


    吃完麵後,大家在家裏閑聊著,分享著各自的近況,歡聲笑語不斷。不知不覺,就到了正餐時間。餐桌上擺滿了一桌涼菜,有凍肉凍、鹵牛肉、鹵鵝菌、鹵豬蹄、鹵耳朵,還有涼拌西蘭花和涼拌荷蘭豆,菜式豐富多樣,看起來十分誘人。大家還喝著涼的飲料,在大門口享受著這愜意的聚餐時光。


    然而,媽媽吃著吃著,身上竟開始發涼,興許是門口的風有些涼,又或許是涼菜吃多了。媽媽實在受不了,便放下了碗筷不再吃了。親戚見狀,趕忙去廚房炒了一個蒜苔肉絲和一個蔥絲炒香腸,想讓媽媽再吃點。可媽媽這會兒已經沒了食欲,怎麽也不想吃了。


    盡管如此,這一天的走親戚之旅,依然充滿了溫馨和歡樂。大家聚在一起,那份濃濃的親情,始終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間。


    下午時分,陽光灑在鄉間小道上,我跟著爸爸媽媽一同迴到了奶奶家。一進門,媽媽就迫不及待地詢問起爸爸來:“親愛的,你家大舅家的孩子有沒有上大學呀?”爸爸搖了搖頭迴答道:“沒有呢。”媽媽緊接著又問道:“那你家二姨家的孩子呢,有沒有上大學的?”爸爸再次否定道:“也沒有啊。”媽媽似乎並不甘心,繼續追問道:“那你四姨家總該有考上大學的吧?”然而,爸爸依舊給出了令人失望的答案:“還是沒有。”


    聽到這裏,媽媽不禁皺起了眉頭,抱怨起來:“我仔細觀察過了,這幾家的生活條件可比咱家好多啦,日子過得也都比咱們滋潤。真不知道你媽是怎麽想的,一點腦子都沒有,啥事都聽那些親戚們的擺布。她也不想想,咱家要是能有人幫忙照看孩子,你大嫂和我不就能夠安心出去找份好工作嘛,這樣一來家裏的經濟狀況肯定會有所改善的。可她倒好,完全不為自己家的孩子著想,真是個沒腦子的人呐!唉……”說完,媽媽長長地歎了口氣,一臉無奈與哀怨。


    爸爸一聽這話,臉色瞬間就變了,他瞪大眼睛,怒目圓睜地對著孩子吼道:“你想讓我媽做什麽?告訴你,我媽做的一切那可都是對的!”媽媽看到這一幕,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還微微一笑,附和著說道:“對對對,我啥也沒說呀,啥也沒想啊,我才不會跟一個不懂事的小孩一般見識呢!哼!”說完,媽媽翻了個白眼,一臉不屑地撇了撇嘴。


    此時的孩子心中充滿了委屈和不滿,他氣憤地指著棋盤喊道:“好好的一盤棋,就這樣被下得一塌糊塗!也隻有像您這樣的‘絕世好媽媽’才能幹出這種事情來!”話音剛落,孩子便氣唿唿地轉身走到沙發旁坐下,嘴裏嘟囔著:“我要看電視了,懶得再跟你們說了!”然後,他拿起遙控器,迅速打開電視,調到了正在播放《西遊記》的頻道,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而站在一旁的爸爸,此刻的心情可謂是五味雜陳。他既對孩子如此無禮的態度感到憤怒,又覺得自己剛剛對孩子的反應有些過於激烈。看著媽媽若無其事地坐在那裏看電視,完全不理會自己的感受,爸爸更是覺得心裏堵得慌,但卻又不知該如何發泄。無奈之下,爸爸隻能默默地歎了口氣,搖了搖頭,轉身走進了書房……


    下午四點整的時候,奶奶步履蹣跚地走過來找到正在忙碌的爸爸,輕聲問道:“兒子啊,要不咱們一起去商店買點吃的吧,好在路上能有東西填肚子。”爸爸抬起頭,微笑著迴答道:“媽,不用啦,我們帶的幹糧足夠了。”奶奶皺起眉頭,似乎有些不放心,接著說道:“那要不然讓你爸給孩子們買些方便麵怎麽樣?萬一他們在路上餓了呢。”爸爸轉頭看向坐在一旁的媽媽,詢問她的意見:“老婆,你覺得呢?要不要給孩子們買點方便麵?”媽媽擺了擺手,笑著迴應道:“不用了,如果真需要購買什麽,你自己看著辦就行。”


    就在這時,一陣誘人的香氣從廚房飄來,原來是晚飯時間到了。今天的晚餐格外豐盛,餐桌上擺滿了各種美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盤熱氣騰騰的蒸紅薯,金黃色的薯肉散發著香甜的氣息;旁邊是一籠同樣冒著熱氣的蒸玉米,顆粒飽滿,色澤金黃;再往旁邊看,還有一屜白白胖胖的蒸包子和幾個又大又圓的蒸大饃;此外,還有一盤香噴噴的炒雞蛋和一盤色香味俱佳的鹵牛肉。爺爺樂嗬嗬地走過來說道:“兒子啊,我還準備了一些好酒,今晚你可以好好喝幾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這溫馨而美味的晚餐時光。


    晚飯後,大家都有點撐,於是決定到院子裏散散步消消食。尚昊跑在最前麵,他發現牆角有一隻小貓蜷縮著身子。尚昊小心翼翼地靠近它,小貓很膽小,但是並沒有跑開。尚昊輕輕地抱起小貓,向家人展示他的新發現。


    奶奶笑了笑說:“看來這小貓和咱有緣呢。”媽媽也湊過來看,原本因為之前的矛盾還有點沉悶的氣氛一下子輕鬆起來。爸爸則表示如果小貓願意留下,可以養著它。


    尚昊高興極了,忙著去找盒子和舊衣服給小貓做個臨時小窩。姐姐也來幫忙,兩人忙得不亦樂乎。小貓似乎感覺到了善意,喵喵叫著,聲音變得歡快起來。


    夜晚來臨,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談論著小貓以後的名字,尚昊提議叫“團圓”,寓意著家庭永遠團團圓圓。大家都紛紛讚同,笑聲迴蕩在屋子裏,之前的不愉快早已煙消雲散,親情再次緊緊地將一家人聯係在一起,在這個初三的夜晚,家中滿溢著幸福的味道。第二天清晨,尚昊早早地起床去看小貓。小貓在臨時小窩裏睡得正香,尚昊輕輕撫摸它的腦袋,小貓伸了個懶腰醒來。尚昊抱著小貓來到餐桌邊,一家人看著可愛的小貓都露出了笑容。


    早飯後,尚昊一家打算去附近的集市逛逛。集市上熱鬧非凡,到處都是攤位,售賣著各種各樣的物品。尚昊眼睛亮晶晶的,拉著姐姐在各個攤位前穿梭。突然,他看到一個賣手工小飾品的攤位,上麵有許多精致的小貓形狀的掛飾。尚昊心想這和自家的小貓很配,便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下來。


    逛完集市迴家後,尚昊把小飾品掛在小貓的臨時小窩上。小貓好奇地用爪子撥弄著。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小貓和一家人身上,大家靜靜地享受著這份寧靜與和諧。


    傍晚時分,爸爸下班帶迴了貓罐頭和貓糧,說是專門為小貓買的。小貓聞到香味立馬跑過去,吃得狼吞虎咽,全家人看著它的模樣都忍不住大笑起來。這個家因為小貓的到來,更加充滿了生機與歡笑。幾天後,小貓漸漸適應了新家的生活,變得更加活潑好動。一天晚上,尚昊發現小貓總是圍著一個角落轉圈圈,時不時還用爪子撓撓地麵。尚昊覺得很奇怪,便叫來爸爸一起查看。爸爸移開角落裏的雜物,發現地板下麵好像有一塊鬆動的木板。


    爸爸小心地撬開木板,裏麵竟然藏著一個老舊的盒子。打開盒子一看,全是一些發黃的信件和照片。照片上是年輕時的爺爺奶奶,原來這是他們以前的迴憶寶藏。


    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翻看信件和照片,聽著爺爺奶奶講述當年的故事。那些曾經的艱苦歲月和甜蜜愛情讓大家感慨萬千。通過這次意外的發現,一家人對家族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彼此之間的感情也更加深厚。尚昊看著小貓,心中滿是感激,多虧了這個小家夥,才讓全家有了這麽難忘的經曆。小貓似乎也知道自己立了功,驕傲地喵嗚喵嗚叫著,在大家腳邊蹭來蹭去。日子一天天過去,小貓“團圓”越發成為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員。尚昊每天放學後第一件事就是陪小貓玩耍。


    有一天,尚昊放學迴家,卻不見小貓的蹤影。他著急地四處尋找,唿喊著“團圓”的名字。全家人得知後也加入了尋找的隊伍。衣櫃下、床底下、陽台上,每個角落都找遍了,還是不見小貓。尚昊急得眼眶泛紅,擔心小貓是不是跑到外麵遇到危險了。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聽到微弱的貓叫聲從儲物間傳來。眾人急忙跑去打開門,隻見小貓被困在了一堆舊箱子後麵。原來是它調皮鑽進儲物間,不小心碰倒箱子堵住了路。尚昊趕緊抱起小貓,檢查它有沒有受傷。經過這場小風波,尚昊更加珍惜小貓,而這個家也因為這小小的插曲,增添了更多溫暖的迴憶。隨著時間推移,小貓“團圓”慢慢長大。一天,尚昊發現“團圓”不像往常一樣活潑,總是趴在角落無精打采。尚昊擔心極了,告訴了爸媽。一家人急忙帶著小貓去寵物醫院。醫生檢查後說並無大礙,隻是有點營養不良。原來這段時間大家疏忽了小貓的飲食均衡。


    迴家後,大家精心調整小貓的食譜。尚昊還主動學習製作營養貓飯。不久,“團圓”恢複了活力。


    之後,學校組織攝影比賽,主題是“家庭中的溫暖”。尚昊靈機一動,拍下了許多和“團圓”互動以及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畫麵。參賽結果出來,尚昊獲得了一等獎。頒獎那天,他抱著“團圓”上台領獎並發表感言:“我的作品裏每一張照片都離不開這個小成員,它給我們家帶來太多美好迴憶和歡樂,它也是我們家庭溫暖的一部分。”台下響起熱烈掌聲,一家人在台下欣慰地看著尚昊和“團圓”,眼神裏滿是幸福。自那次獲獎後,尚昊更加熱衷於記錄家庭生活中的點滴。小貓“團圓”也仿佛受到鼓舞,愈發聰明伶俐。


    有一天,鄰居家的小孩來家裏玩,看到“團圓”特別喜歡。但“團圓”卻躲在尚昊身後,隻探出個小腦袋張望。小孩伸手想摸它,“團圓”害怕得直往迴縮。尚昊笑著安慰鄰居小孩,然後拿出自己拍的“團圓”照片給他看。小孩看著照片,滿眼羨慕。


    後來,尚昊一家計劃外出旅行,可是寵物不能帶上飛機。尚昊為此愁眉苦臉,舍不得把“團圓”獨自留在家裏或者寄養。最後,他們決定自駕出遊,並給“團圓”特製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小空間放在車上。一路上,“團圓”好奇地看著窗外景色。到達目的地後,“團圓”成了沙灘上獨特的風景。它在沙灘上追逐著海浪,一家人圍坐看著它嬉戲,歡笑聲在海邊迴蕩。這次旅行因為有“團圓”的陪伴,又增添了許多美好的迴憶。旅行歸來後,尚昊發現“團圓”越來越依賴他了。每次他做作業的時候,“團圓”都會安靜地趴在他的腳邊。


    一天,尚昊在學校聽說了一個關於寵物救助站的活動,需要誌願者幫忙照顧那些生病和流浪的小動物。尚昊心動了,他想帶著“團圓”一起去,讓它看看那些可憐的小夥伴。


    周末,尚昊征得家人同意後帶著“團圓”來到救助站。起初,“團圓”有些害怕陌生環境,但很快就適應了。它甚至學著尚昊的樣子,對那些受傷的小動物發出輕柔的喵嗚聲,像是在安慰它們。


    救助站裏有一隻斷腿的小狗,總是孤零零地待在角落。“團圓”主動靠近小狗,用鼻子嗅嗅它,小狗抬起頭,眼裏露出一絲希望的光。尚昊看到這一幕,內心充滿感動。


    從那以後,尚昊經常帶著“團圓”來救助站做義工。“團圓”在救助站也交到了不少朋友。尚昊也在這個過程中明白了關愛不僅僅局限於家庭,還應給予更多需要的生命。這個家庭因為“團圓”的影響,變得更加充滿愛心與責任感。隨著尚昊在救助站做義工的次數增多,他認識了一個同樣熱愛動物的小女孩名叫曉萱。曉萱每次看見“團圓”都特別開心,總是誇它乖巧可愛。


    有一天,救助站收到消息,即將麵臨資金短缺的困境,有可能無法維持運營。尚昊心急如焚,他決定發動身邊的人捐款捐物。曉萱也積極響應,她畫了很多小動物的畫作拿去義賣。


    尚昊一家更是全力支持,媽媽烤製了許多點心,爸爸幫忙搬運物資,姐姐則負責宣傳。“團圓”也仿佛知道發生了什麽大事,在義賣現場乖乖地坐著吸引路人目光。


    經過大家的努力,救助站終於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所有人都歡唿雀躍,小動物們也似乎感受到了喜慶的氛圍,歡快地叫著。


    這件事後,尚昊和曉萱成了很好的朋友,他們約定以後也要一直守護這些小動物。而“團圓”在這個家裏繼續快樂地成長,這個家庭也因為共同守護小動物的信念,變得更加團結和睦,充滿無限的愛意。不久後,學校舉辦親子運動會。尚昊一家踴躍參加,“團圓”也被帶到了現場。它脖子上係著尚昊親手做的小鈴鐺,歡快地跑來跑去。比賽中有個項目是親子接力運球,尚昊一家配合默契,爸爸速度快,率先起跑,媽媽穩穩接球傳給尚昊,尚昊帶著球衝刺。最終,他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運動會結束後,天氣漸冷。尚昊擔心“團圓”受凍,和家人一起給它搭建了一個溫暖的貓屋,鋪上柔軟的墊子。“團圓”特別喜歡這個新窩,整天躺在裏麵曬太陽。


    一天夜裏,外麵狂風大作。尚昊擔心貓屋不夠牢固,披衣去查看。發現“團圓”安然無恙,還在窩裏舔毛。尚昊鬆了口氣,“團圓”喵嗚一聲,像是在感謝主人的關心。


    隨著季節更替,“團圓”陪著尚昊度過一個個美好的日子。無論是尚昊考試失利後的低落,還是收獲成功後的喜悅,“團圓”始終都在。這個家庭因為有“團圓”,充滿了持續不斷的溫馨與愛,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閃耀著幸福的光芒。轉眼間,“團圓”在這個家已經生活了好幾年。尚昊也長大了,要去外地讀大學。臨行前,他抱著“團圓”久久不舍得放開。“團圓”似乎也明白小主人要離開了,不停地蹭著尚昊的臉。


    在大學裏,尚昊時常想念“團圓”和家人。每次視頻通話,他都要看看“團圓”。而“團圓”每次聽到尚昊的聲音,都會跑到手機跟前喵喵叫。


    假期終於到了,尚昊興奮地趕迴家。“團圓”老遠就聞到了他的氣味,飛奔而來。尚昊發現“團圓”老了一些,但親昵勁兒絲毫未減。


    後來,尚昊畢業參加工作,他選擇了離家近的城市。每天下班後,他就陪著“團圓”玩耍。有一天,“團圓”生病了,尚昊焦急萬分,守在它身邊悉心照料。也許是感受到了主人的關愛,“團圓”慢慢地康複了。


    多年後,“團圓”壽終正寢。尚昊一家懷著悲痛的心情將它安葬在院子裏的樹下。那棵樹是“團圓”最喜歡休息的地方。雖然“團圓”不在了,但它帶給這個家的溫暖和愛永遠留存著。幾年後,尚昊結婚生子。他總會跟自己的孩子講起“團圓”的故事,孩子聽得津津有味,眼中滿是向往。有一次,孩子在院子裏玩耍時,忽然驚喜地大喊:“爸爸,快看!”尚昊走過去,發現樹下長出了一小片特別的花草,那形狀就如同小貓的腳印。尚昊心中一動,覺得這是“團圓”留下的特殊禮物。


    每逢清明時節,尚昊一家都會來到樹下,除除草,擺上一些貓罐頭當作祭品。那棵樹越長越茂盛,仿佛承載著整個家庭對“團圓”無盡的思念。偶爾有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尚昊仿佛能聽見“團圓”輕柔的喵嗚聲。這個家庭雖然失去了“團圓”,但那段美好的迴憶永遠鐫刻在每個家庭成員心中,成為家族傳承下去的一份溫暖記憶,激勵著後代珍惜身邊的美好與情感。多年過去了,尚昊的孩子也逐漸長大。孩子對“團圓”的故事充滿好奇,總是纏著爺爺尚昊問更多細節。有一天,孩子在整理舊物時發現了一個破舊的筆記本,本子裏夾著一張“團圓”小時候的照片。孩子拿著照片跑到尚昊麵前,尚昊看著照片,思緒一下被拉迴從前,眼中泛起淚花。


    孩子深受觸動,心中萌生出一個想法。他和小夥伴們商量後,決定在社區發起一場以“紀念團圓,傳遞愛寵之心”為主題的活動。他們收集了很多寵物與家庭的溫馨故事,製作成展板展示在社區中心。活動當天,許多居民帶著自己的寵物前來參加,分享著各自的故事。


    這個活動引起了當地媒體的關注,報道播出後,很多家庭意識到寵物所帶來的溫暖和意義。尚昊看著孩子們積極的身影,感到無比欣慰,仿佛看到“團圓”所帶來的愛的力量在新一代中延續。而那棵樹下,每年依然會有簡單的紀念儀式,“團圓”的精神永遠地融入了這個家庭,乃至整個社區之中。幾年後,社區裏來了一對年輕夫婦,他們剛搬到這裏,還沒來得及養寵物。在看到關於“團圓”的紀念活動後,深受感染。妻子對丈夫說:“親愛的,我們也養隻小貓吧。”丈夫欣然同意。


    他們領養了一隻流浪小貓,取名為“念圓”,意為懷念團圓。這隻小貓像當初的“團圓”一樣,很快融入了這個家庭,給他們帶來無盡的歡樂。


    尚昊的孫子看到“念圓”後,特別高興,經常來找它玩。他把從爺爺那裏聽來的關於“團圓”的故事講給這對年輕夫婦聽。年輕夫婦感歎不已,表示要像尚昊一家那樣對待“念圓”。


    尚昊一家看到“念圓”在社區裏快樂地生活,就像看到當年的“團圓”重新迴來了一樣。那棵樹下的紀念儀式依然每年舉行,而現在,“團圓”不僅代表著尚昊一家的迴憶,更象征著整個社區對寵物的愛與珍視。這種愛將繼續在社區裏傳承下去,溫暖每一個人和每一隻小動物的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燃燒吧少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尚尚的小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尚尚的小情人並收藏燃燒吧少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