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深夜擬旨
開局便進京為質,看我攪弄風雲 作者:春若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子們,幫助陛下處理朝中事務,清正廉明。公主們則要以身作則,寬厚待人,必要時為大蕭出力。就如當年大公主那般,以己身換取南疆十年和平,挽救數萬將士的性命。”
皇後提起大公主,蕭帝仿佛才想起自己的這個女兒。
當年,自己初登皇位,邊界虎視眈眈,這個女兒當時還未及笄,就被送過去和親。
如今,大蕭的強盛也有她的一份功勞。
雖然現在邊疆已經穩定,但若是有人和親,朝堂會更穩。
有小侍女過來,悄悄在皇後耳邊說了幾句話。
蕭帝臉上浮現出不悅,“什麽事情,還要深夜來報?”
皇後支支吾吾地說道,“不過是宮中之事,就不煩擾陛下了!
蕭帝看到皇後的神色,十分不滿皇後有事瞞著他。
他眼神一甩,看向小侍女,“你來說!”
小侍女哆哆嗦嗦地跪下,“是二公主身旁的侍女,審理有了結果!”
蕭帝有些怒意地看向皇後,“你私自審理黛兒身旁的宮女?你這個嫡母就是如此當的?”
皇後跪在地上,“今日晨間,臣妾在宮道上遇到二公主,她打傷了顧姑娘的貼身丫頭,還撕毀了顧家送給顏家老太君的壽禮。臣妾覺得二公主此行不妥,就押下了她的一個侍女,送到慎刑司,以示懲戒。”
蕭帝此時的麵容才有所緩和,“二公主此舉是過分了些!”
而且,慎刑司本就是審理宮中犯錯宮人的地方,也算不上什麽大事。
聽到蕭帝的話,皇後心中冷意十足,真是維護那一對母女啊!
蕭帝軟了神色,他扶起地上的皇後。
皇後柔情看向蕭帝,眼中是恰到好處的委屈。
這讓蕭帝增添了不少愧疚。
皇後接著說,“結果那二公主的侍女,在慎行思吐了不少東西……“
皇後聲音越來越小。
“都說了什麽?”蕭帝強壓著怒氣說道。
皇後指了指身旁的宮女,“你來說吧!”
她又轉向蕭帝,“剛審理出結果,事關重大,他們便上報了。我們便一起聽聽!”
那侍女低頭著頭小聲地說道,
“二公主身旁的侍女,有一次因為沒有打聽到顏公子的行蹤,被二公主活活虐打致死……”
蕭帝心中充滿了怒意,他竟不知道自己的女兒,竟能幹出如此殘忍的事情。
看著那侍女猶猶豫豫的樣子,蕭帝說道,“說下去!”
“還有前年新來京城的盛家大人的女兒……因為和顏公子單獨說了幾句話,就被公主扔進水裏,派了個醜陋侍衛救了,汙了清白……那姑娘不願從了那侍衛,便留在了庵裏……”
小侍女看了看蕭帝的臉色,猶猶豫豫地不知道還說不說。
“還有,去歲,李貴人因為衝撞了公主,公主便給她使了個絆子,將那腹中成形的胎兒給流了……”
蕭帝嘴角浮起一抹冷笑,“真是朕的好女兒啊!居然背著朕幹了這許多事情!”
看著蕭帝怒氣衝衝的樣子,皇後起身安慰道,“陛下保重龍體,想必二公主也是一時被迷了眼,並不是本意!”
蕭帝生氣地站了起來,“都怪我平日對她太過縱容,不僅虐待宮女,還敢將手伸到京中官員的家眷,居然還敢動朕的人!”
“這樣的德行,怎配得上公主身份?”蕭帝緊皺眉頭。
蕭帝像是做了什麽決定似的,抬腳便走出宮門。
隻剩皇後恭送皇帝,眼中閃過一抹算計。
皇後眼神瞥過小侍女,眼中閃過讚賞。
小侍女心中高興,辦好了皇後娘娘交代的差事,必定有賞!
蕭帝迴禦書房後,便擬了兩道旨意。
“去,傳旨!”
鄭力升看了一眼天色,迴道,“陛下,如今宮門已關,恐是不妥!”
蕭帝這才反應過來,如今已是深夜,他都被氣糊塗了。
“那明日一早便去宣旨!”
第二日,宮門初開。
鄭力升便先去了二公主府中。
二公主看到鄭力升,便詢問道,“是父皇找我有事嗎?”
鄭力升拿出聖旨,“二公主蕭雲黛接旨!”
看到有明旨,二公主心中咯噔一聲,不會父皇下旨,讓她嫁給陳行坤吧!
聽著鄭力升宣旨的聲音,看著他嘴巴開合,二公主仿佛聽不懂這旨意。
“父皇怎麽會下這樣的旨?”二公主一把搶過聖旨,“你定是搞錯了!”
鄭力升看著從手裏搶過去的聖旨,眼中閃過嘲諷。
然而姿態依舊恭敬,“這旨二公主既然接了,那雜家就迴去複命了!”
二公主絲毫不顧禮儀,直接跑到上朝的大殿門口。
侍衛不敢硬攔,隻能任由她往裏跑。
“父皇,父皇!”
百官都在朝堂議事,便聽到一聲聲喊叫。
蕭帝聽得頭疼,不得不讓二公主進來。
二公主一進大殿,就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父皇,我不要嫁去南陵,還請父皇收迴成命!”
蕭帝看到二公主此番行事,十分不悅。
蕭帝還沒出聲,南陵國師便站了出來,“二公主,我南陵定會好好對待公主的!”
二公主破口大罵,“彈丸小國,也敢肖想本公主!”
南陵國師也不惱,“雖南陵不大,公主尊為南陵王後,必不會委屈了公主!”
二公主還要說什麽,卻被蕭帝冷冷地打斷了,“二公主,你僭越了,這裏是早朝!”
蕭帝臉上已經有怒意。
但二公主卻想為自己爭取一番,“父皇,難道女子就該犧牲自己嗎?”
朝中耿直老臣李尚書站了出來,“恕老臣直言,您貴為公主,既受得萬民供養,自也要當得起公主的職責!大公主還未及笄便嫁去南陵,實乃我大蕭女子的典範。二公主理應效仿!”
二公主冷冷地注視著李尚書,“效仿?聽聞李尚書也有女兒,本宮若去南陵,不如便帶上李姑娘當陪嫁,如何?”
李尚書年紀大了,為人一直忠耿,沒想到二公主居然如此說。
一時間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你……”
蕭帝忍著怒意,“住嘴!公主神誌不清,來人,帶公主下去!”
皇後提起大公主,蕭帝仿佛才想起自己的這個女兒。
當年,自己初登皇位,邊界虎視眈眈,這個女兒當時還未及笄,就被送過去和親。
如今,大蕭的強盛也有她的一份功勞。
雖然現在邊疆已經穩定,但若是有人和親,朝堂會更穩。
有小侍女過來,悄悄在皇後耳邊說了幾句話。
蕭帝臉上浮現出不悅,“什麽事情,還要深夜來報?”
皇後支支吾吾地說道,“不過是宮中之事,就不煩擾陛下了!
蕭帝看到皇後的神色,十分不滿皇後有事瞞著他。
他眼神一甩,看向小侍女,“你來說!”
小侍女哆哆嗦嗦地跪下,“是二公主身旁的侍女,審理有了結果!”
蕭帝有些怒意地看向皇後,“你私自審理黛兒身旁的宮女?你這個嫡母就是如此當的?”
皇後跪在地上,“今日晨間,臣妾在宮道上遇到二公主,她打傷了顧姑娘的貼身丫頭,還撕毀了顧家送給顏家老太君的壽禮。臣妾覺得二公主此行不妥,就押下了她的一個侍女,送到慎刑司,以示懲戒。”
蕭帝此時的麵容才有所緩和,“二公主此舉是過分了些!”
而且,慎刑司本就是審理宮中犯錯宮人的地方,也算不上什麽大事。
聽到蕭帝的話,皇後心中冷意十足,真是維護那一對母女啊!
蕭帝軟了神色,他扶起地上的皇後。
皇後柔情看向蕭帝,眼中是恰到好處的委屈。
這讓蕭帝增添了不少愧疚。
皇後接著說,“結果那二公主的侍女,在慎行思吐了不少東西……“
皇後聲音越來越小。
“都說了什麽?”蕭帝強壓著怒氣說道。
皇後指了指身旁的宮女,“你來說吧!”
她又轉向蕭帝,“剛審理出結果,事關重大,他們便上報了。我們便一起聽聽!”
那侍女低頭著頭小聲地說道,
“二公主身旁的侍女,有一次因為沒有打聽到顏公子的行蹤,被二公主活活虐打致死……”
蕭帝心中充滿了怒意,他竟不知道自己的女兒,竟能幹出如此殘忍的事情。
看著那侍女猶猶豫豫的樣子,蕭帝說道,“說下去!”
“還有前年新來京城的盛家大人的女兒……因為和顏公子單獨說了幾句話,就被公主扔進水裏,派了個醜陋侍衛救了,汙了清白……那姑娘不願從了那侍衛,便留在了庵裏……”
小侍女看了看蕭帝的臉色,猶猶豫豫地不知道還說不說。
“還有,去歲,李貴人因為衝撞了公主,公主便給她使了個絆子,將那腹中成形的胎兒給流了……”
蕭帝嘴角浮起一抹冷笑,“真是朕的好女兒啊!居然背著朕幹了這許多事情!”
看著蕭帝怒氣衝衝的樣子,皇後起身安慰道,“陛下保重龍體,想必二公主也是一時被迷了眼,並不是本意!”
蕭帝生氣地站了起來,“都怪我平日對她太過縱容,不僅虐待宮女,還敢將手伸到京中官員的家眷,居然還敢動朕的人!”
“這樣的德行,怎配得上公主身份?”蕭帝緊皺眉頭。
蕭帝像是做了什麽決定似的,抬腳便走出宮門。
隻剩皇後恭送皇帝,眼中閃過一抹算計。
皇後眼神瞥過小侍女,眼中閃過讚賞。
小侍女心中高興,辦好了皇後娘娘交代的差事,必定有賞!
蕭帝迴禦書房後,便擬了兩道旨意。
“去,傳旨!”
鄭力升看了一眼天色,迴道,“陛下,如今宮門已關,恐是不妥!”
蕭帝這才反應過來,如今已是深夜,他都被氣糊塗了。
“那明日一早便去宣旨!”
第二日,宮門初開。
鄭力升便先去了二公主府中。
二公主看到鄭力升,便詢問道,“是父皇找我有事嗎?”
鄭力升拿出聖旨,“二公主蕭雲黛接旨!”
看到有明旨,二公主心中咯噔一聲,不會父皇下旨,讓她嫁給陳行坤吧!
聽著鄭力升宣旨的聲音,看著他嘴巴開合,二公主仿佛聽不懂這旨意。
“父皇怎麽會下這樣的旨?”二公主一把搶過聖旨,“你定是搞錯了!”
鄭力升看著從手裏搶過去的聖旨,眼中閃過嘲諷。
然而姿態依舊恭敬,“這旨二公主既然接了,那雜家就迴去複命了!”
二公主絲毫不顧禮儀,直接跑到上朝的大殿門口。
侍衛不敢硬攔,隻能任由她往裏跑。
“父皇,父皇!”
百官都在朝堂議事,便聽到一聲聲喊叫。
蕭帝聽得頭疼,不得不讓二公主進來。
二公主一進大殿,就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父皇,我不要嫁去南陵,還請父皇收迴成命!”
蕭帝看到二公主此番行事,十分不悅。
蕭帝還沒出聲,南陵國師便站了出來,“二公主,我南陵定會好好對待公主的!”
二公主破口大罵,“彈丸小國,也敢肖想本公主!”
南陵國師也不惱,“雖南陵不大,公主尊為南陵王後,必不會委屈了公主!”
二公主還要說什麽,卻被蕭帝冷冷地打斷了,“二公主,你僭越了,這裏是早朝!”
蕭帝臉上已經有怒意。
但二公主卻想為自己爭取一番,“父皇,難道女子就該犧牲自己嗎?”
朝中耿直老臣李尚書站了出來,“恕老臣直言,您貴為公主,既受得萬民供養,自也要當得起公主的職責!大公主還未及笄便嫁去南陵,實乃我大蕭女子的典範。二公主理應效仿!”
二公主冷冷地注視著李尚書,“效仿?聽聞李尚書也有女兒,本宮若去南陵,不如便帶上李姑娘當陪嫁,如何?”
李尚書年紀大了,為人一直忠耿,沒想到二公主居然如此說。
一時間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你……”
蕭帝忍著怒意,“住嘴!公主神誌不清,來人,帶公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