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要成大事,就需要在軍中建立起舍我其誰的威信。


    不顧眾將反對,一意孤行,若此戰大成,他將得到難以想象的威信,正好借之成就“大事”。


    可是,若是此戰大敗,便是他水平有限,非但無法判斷戰場上的變化,甚至還無視忠臣良機的勸諫,威望大減。


    可即使如此,趙無極也沒有退兵的選擇。


    “大軍越是士氣低落,就越要發起反擊,先把敵人震懾住,然後再掉頭狂奔。”


    “你們覺得,現在我們已經鎮住敵人了嗎?隻要我們的主力作出調頭動作,大虞軍隊肯定會出現在我們的側麵,給我們致命一擊的。”


    趙無極大怒道:“你們萬不可把敵人想得多麽強大,他們跟我們一樣。”


    “隻要我們表現得強勢,他們也會怕,會怕!”


    “人家已經無視於兵力差距,直接把大營紮在離我們僅一江之隔的地方,你們難道不覺得恥辱嗎?”


    看到趙無極現在的模樣,眾將皆知,再想勸說他已經不可能了。


    哪怕知道些舉有多麽愚蠢,他們也隻剩下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死戰到底!


    他們選擇從長達五裏的河岸同時開始強渡,果然也吸引得大虞軍隊分散。


    而且,他們的先鋒這次渡河更加順利,沒有遭遇到像樣的抵抗,上岸之後,雖是沒有衣甲,但卻能火速結陣,為後續軍隊過河贏取時間。


    趙無極一看,又恢複了得意的神情:“果然還是我的辦法好,你們看看,大虞軍隊必定已經驚慌失措啦。”


    可是,當他們第二波援軍快要抵達岸邊之時,從對岸響起了火器的聲音。


    而且他們動用了大量的火器,那種如雷鳴般的聲音就沒有停止過。


    他們先渡河的將士們,成片成片地倒下,根本無法抵抗住大虞軍隊的火器和遠程弓矢。


    沒有衣甲防護,就算隻是普通的弓箭,也能對他們造成致命的傷害。


    所以,大梁軍隊的弓箭手們,完全可以在射程極限的位置彎弓搭箭,憑著箭矢劃空最後的力道,也能射殺射傷大梁將士。


    大虞軍隊沒有要跟他們近身肉搏的意思,隻靠著遠程射殺,便將他們逼得步步後退。


    恰好此時,第二波援軍趕到。


    他們的到來不但沒有補充前鋒將士的傷亡,反而前後互擁互推,使得大梁軍隊的陣型更加散慢。


    已經有兩波軍隊上了岸,但卻變成了對方的肉靶子。


    這可是綿延五裏的河岸,他們兩波軍隊足有六萬之眾,而且全都是大梁軍的精兵!


    這麽龐大的兵力,趙無極也不敢把他們丟在對岸了事,萬不得已,又派出了更多的援軍,希望進行接應。


    此時,他們依然坐擁優勢兵力,可是趙無極卻心膽皆寒,這一戰可是自己親自指揮的,若是白白折了數以萬計的兵力,自己在軍中還有何威信,必會被那些老將們幹掉,反投向自己的皇兄。


    “再戰!”


    要打,此戰必須打到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趙無極因為接連失利的打擊,心氣從最高底下落穀底,現在甚至產生了某種毀滅的想法。


    打成什麽樣子都可以,便是不能把大虞軍隊擊敗,也要讓自己方付出更多的傷亡,看這些老將們還敢不敢與自己作對?”


    萍水為之斷流。


    前後數波,已經數不清有多少兵力葬身於大虞軍隊的遠程射殺之下,而且沒有得到命令,他們隻有死戰不退。


    若如此,對於大梁軍已經極度不利。


    天色轉暗,大虞軍隊怎麽說也是離自己的營寨不遠,可是大梁軍隊,便是想休整都不可得,除非要在體力極度疲憊的情況下,再趕四十裏路,才能迴到城中。


    這樣做雖然勉強能保住軍隊的主力,但也等於把萍水拱手相讓。


    他們哪怕令將士宿於野外,也必須先撐到天色暗下來。


    他就不信,大戰的軍隊還能趁夜渡河發起突襲?


    怕什麽來什麽?


    他們靠著無數的傷亡,保到了晚上片刻的寧靜。而且這份寧靜也直接被打破了。


    大虞軍隊真的趁其無備強渡萍水,而早早隱藏起來的段風,則帶著三萬大軍從另外的方向撲過來。


    趙無極自認為不輸名將,可是他連簡單地估算敵軍實力都做不到。


    數十萬大梁精銳,一戰而潰。


    而且還是潰敗於世仇的境土之上。


    趙無極也想明白了這一點,在受到突襲之時,幹脆也不指揮也不逃走,當場就對段風的手下投降。


    段風雖然很看不起他的作風,卻也承認,趙無極不愧是一代梟雄,能屈能伸。


    而且他也確實需要利用下趙無極的身份,便許諾饒他不死,許他帶領著殘部出來投降。


    解決了趙無極的大軍,便等於滅掉了大梁所有的主力。


    再加上之前趙無極已經得手,大戰這二十萬大軍,等於有資格完全掌控大梁和大莽兩個大國。


    甚至大莽百姓還會親自跑出來迎接。


    到了這一步,便隻剩下最後一戰!


    段風與段章領軍迴師,再次聚於大梁國都之下。


    聽留守的魏將軍講述,自從他們離開之後,城內守軍甚至沒有膽量再發起一次主動出擊。


    他們把所有能調來的投石器全都調過來,其中也包括了他們收服地方官府,從那些大梁境內庫房留的投石機。


    他們並沒有將這些投石機分散使用,在四個方向上對大梁製造麻煩,讓他們分兵。


    而是采用了一種新的戰法,把所有投石機集中起來,正對著正麵城牆。


    轟!不停地轟擊!


    此時的投石機,威力固然不足,可是他們建起的城牆,也未必能經受得起。


    在不計成本的轟擊之下,大梁國都被破,二十萬大軍一湧而入,僅僅三萬人的大梁守軍豈是他們的敵手。


    段風親自創造了北方的亂局,而最後,他也幫助大虞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拿下大梁國都之後,他們完全據有大虞、大莽、大梁三大國,成為毫無疑問的天下第一大勢力。


    不論是西夏還是吐蕃,麵對這個新成的大虞皇朝,隻能絕望地等待……


    等待他們何時被對方發兵一統,便是想要幾家聯合在一起,也已經不是大虞段氏的對手……


    (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獵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兵大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兵大將並收藏獵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