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石海還沒有迴稟,突然聽到遠處又響起密集的馬蹄聲。
後麵的將士大吃一驚,不自覺地有些慌亂。
蕭廣沒好氣地怒吼一聲:“鎮靜!”
“動動腦子,在此之處,縱是有敵人來襲,怎麽可能會有這麽一大批騎兵?那必是其他的大營跑過來救援的。”
除了城內大營之外,在城外還有三處大營,那也意味著三處囤兵之所,與定州城互為犄角,形成完整的防衛體係。
他最先領兵前來,其他兵力稍稍落後一步也不算意外。
果然,兩路騎兵幾乎是同時趕到,正是東西兩大營的守軍。
“好了,繼續說下去,讓其他兩大營也警醒一下。”
“哪怕我們在大後方,也不能太過於大意,說不定大梁便會派出不畏死的騎兵一路衝殺至此處。”
“當然了,此事不但我們自己大意,邊境防線同樣有極大的責任,此事我必會向陛下說明!”
就在剛剛,蕭廣自己也表現得非常大意,隻想著安穩在後方吃功勞,但並不妨礙他現在這些廢話。
蕭廣其實從剛剛開始腦海中就一直在轉腦筋,但並不是自己的失策,而是想著怎麽推卸責任!
前線將士居然放過了一支成規模的騎兵,而且沒有及時發起警報信號,這份責任也不在他們定州守軍之下!
“將軍,並不是大梁騎兵對我們發起了突襲啊。”
“什麽?”
蕭廣信心滿滿地作出判斷,沒想到緊接著就被耶律石海給打了臉。
“真的不是大梁騎兵。我等也曾上過戰場,與大梁軍交戰的,對他們還算是非常了解。”
“而且他們並不是從西方殺出來的,而是從南邊,我們根本沒有防備的方向。”
“白天碰上他們的時候,我們還以為是某處地方守兵運送糧草而來,誰也沒想到,他們突然對我軍舉起刀槍,我家將軍直接被殺,其他人也全亂了。”
蕭廣簡直要聽得腦子混亂。
“從,從南方而來,不是大梁騎兵?怎麽可能,那會是哪邊的力量?”
“南邊,那不是快要臨海了嗎?我們畏平等海港並沒有傳來消息說受到襲擊啊。”
蕭廣感覺自己的腦子根本不夠用了,隻剩下無能的狂怒。
“誰能告訴本將軍!敵人到底是從何而來!現在他們又在哪裏!”
一旁的部將孫應龍小聲提醒:“將軍,既然我等連敵人殺過來的地方都搞不清楚,那隻怕不止是南大營在敵人的威脅之中。”
“未能追到敵人,他們會不會換個方向,再次襲擊其他大營啊?”
蕭廣猛然一驚,扭頭看向一臉發蒙,早早前來支援的兩支騎兵。
“大,大事不好!快轉向,迴到你們各自大營,萬不可再讓敵人得手!”
就在他的話音剛落之時,突然從東方,也升起了巨大的火光。
果然,敵人再次得手了!
蕭廣幾乎無法坐於馬上,整個人晃晃得,若非親衛扶著,便要栽倒在地上。
“還愣著做什麽!救東大營!”
……
蕭祿的表情無比興奮。
他當初選擇跟倭寇進行深度合作,為他們提供大莽內部情報之時,還有些糾結。
一方麵,確實是把大莽當成了大虞的盟友,現在他們要共同對抗著大梁皇朝。
另一方麵,也是信不過倭寇的實力。
為了倭寇這些新的,私下的“盟友”,是否值得出賣大莽?
現在,他真正看到了倭寇在陸地之上的作戰力量!
不知道此次倭寇一方由何人領兵,借著自己的情報上岸之後,一路繞過了大莽的巡察騎兵,神不知鬼不覺地來到了大莽軍營之外。
更可笑的是,堂堂大莽皇朝,當世最強大的兩大國之一,後方的大軍警惕心如此之低,真的被他們一擊得手。
之後,江百聞來報,倭寇竟然還不知足,想要借著其他大軍前來救援之時,再襲東大營!
大莽的主力集中於定州西南的朔州,若是他們再襲西大營,有更高的幾率遭遇大莽精騎,選擇東邊大營,乃是上上之策。
再次升起的火光,證明他們的判斷完全正確。
“百聞,做得好啊!倭寇接連得手,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希望他日他們與我聯手之時,也有這等強悍的力量。”
江百聞連忙稟道:“請殿下放心,那些倭人雖然沒有大量戰馬,但是作戰之時是真的不要命呐。”
“這是一股絕對值得信任的力量。與之合作,還能起到奇兵之效,縱是以大世子和三世子的實力,我們也能一擊而潰之!”
段祿剛剛興奮的,也正在於此,聽到他這麽說,滿意地點了點頭。
“說得極好!”
“你代我繼續向倭寇示好,然後繼續向他們提供情報,若有機會,希望他們能再次出手,襲擊大世子的海船隊!”
江百聞連忙答應下來。
這次,雖然出手的是倭寇,但也算是他自己在四世子麵前立了功勞,當然非常得意。
而段祿,則真正地擴充了自己的硬實力。
在嶽州之戰,他算計段風失敗之後,就已經發現,再多的小聰明,關鍵時刻也比不上強悍的實力。
更何況,真要比才智,自己還真不一定是老六的對手。
他們再有腦子,也不可能想到自己竟然已經暗中與倭寇聯手了。
還有那個老三段佑,嗬嗬,他現在恐怕還以為,那些海寇已經被他和常家給籠絡了吧?
江百聞看出四世子心情極好,趁著這個機會,連忙進言。
“既是如此,那麽我們要想辦法拓展在大莽的勢力,之後與大虞的交易,不如便交給我們江家。”
“在下保證,可以給世子帶來巨大的利潤,足可支撐一支精兵!”
“另外,我們在大莽的勢力擴展,大莽之人也不會防備咱們這些大虞盟友,可以悄無聲息地持續給海寇們提供情報,與之配合。”
段祿正是對江百聞極為倚重之時,他說什麽,自己都會優先考慮。
在他想來,江百聞應該是借著立下功勞的機會,想給江家帶來更多利益。
大虞跟大莽的海上通商之利,任何人都會眼饞的。
他也不在乎這些小利,何況江百聞已經許諾直接給自己金銀以裝備軍隊,那就更沒話說。
“一切都照著你的意思去辦,接下來,我們還得接應倭寇逃離大莽,迴到海上,行動去吧。”
後麵的將士大吃一驚,不自覺地有些慌亂。
蕭廣沒好氣地怒吼一聲:“鎮靜!”
“動動腦子,在此之處,縱是有敵人來襲,怎麽可能會有這麽一大批騎兵?那必是其他的大營跑過來救援的。”
除了城內大營之外,在城外還有三處大營,那也意味著三處囤兵之所,與定州城互為犄角,形成完整的防衛體係。
他最先領兵前來,其他兵力稍稍落後一步也不算意外。
果然,兩路騎兵幾乎是同時趕到,正是東西兩大營的守軍。
“好了,繼續說下去,讓其他兩大營也警醒一下。”
“哪怕我們在大後方,也不能太過於大意,說不定大梁便會派出不畏死的騎兵一路衝殺至此處。”
“當然了,此事不但我們自己大意,邊境防線同樣有極大的責任,此事我必會向陛下說明!”
就在剛剛,蕭廣自己也表現得非常大意,隻想著安穩在後方吃功勞,但並不妨礙他現在這些廢話。
蕭廣其實從剛剛開始腦海中就一直在轉腦筋,但並不是自己的失策,而是想著怎麽推卸責任!
前線將士居然放過了一支成規模的騎兵,而且沒有及時發起警報信號,這份責任也不在他們定州守軍之下!
“將軍,並不是大梁騎兵對我們發起了突襲啊。”
“什麽?”
蕭廣信心滿滿地作出判斷,沒想到緊接著就被耶律石海給打了臉。
“真的不是大梁騎兵。我等也曾上過戰場,與大梁軍交戰的,對他們還算是非常了解。”
“而且他們並不是從西方殺出來的,而是從南邊,我們根本沒有防備的方向。”
“白天碰上他們的時候,我們還以為是某處地方守兵運送糧草而來,誰也沒想到,他們突然對我軍舉起刀槍,我家將軍直接被殺,其他人也全亂了。”
蕭廣簡直要聽得腦子混亂。
“從,從南方而來,不是大梁騎兵?怎麽可能,那會是哪邊的力量?”
“南邊,那不是快要臨海了嗎?我們畏平等海港並沒有傳來消息說受到襲擊啊。”
蕭廣感覺自己的腦子根本不夠用了,隻剩下無能的狂怒。
“誰能告訴本將軍!敵人到底是從何而來!現在他們又在哪裏!”
一旁的部將孫應龍小聲提醒:“將軍,既然我等連敵人殺過來的地方都搞不清楚,那隻怕不止是南大營在敵人的威脅之中。”
“未能追到敵人,他們會不會換個方向,再次襲擊其他大營啊?”
蕭廣猛然一驚,扭頭看向一臉發蒙,早早前來支援的兩支騎兵。
“大,大事不好!快轉向,迴到你們各自大營,萬不可再讓敵人得手!”
就在他的話音剛落之時,突然從東方,也升起了巨大的火光。
果然,敵人再次得手了!
蕭廣幾乎無法坐於馬上,整個人晃晃得,若非親衛扶著,便要栽倒在地上。
“還愣著做什麽!救東大營!”
……
蕭祿的表情無比興奮。
他當初選擇跟倭寇進行深度合作,為他們提供大莽內部情報之時,還有些糾結。
一方麵,確實是把大莽當成了大虞的盟友,現在他們要共同對抗著大梁皇朝。
另一方麵,也是信不過倭寇的實力。
為了倭寇這些新的,私下的“盟友”,是否值得出賣大莽?
現在,他真正看到了倭寇在陸地之上的作戰力量!
不知道此次倭寇一方由何人領兵,借著自己的情報上岸之後,一路繞過了大莽的巡察騎兵,神不知鬼不覺地來到了大莽軍營之外。
更可笑的是,堂堂大莽皇朝,當世最強大的兩大國之一,後方的大軍警惕心如此之低,真的被他們一擊得手。
之後,江百聞來報,倭寇竟然還不知足,想要借著其他大軍前來救援之時,再襲東大營!
大莽的主力集中於定州西南的朔州,若是他們再襲西大營,有更高的幾率遭遇大莽精騎,選擇東邊大營,乃是上上之策。
再次升起的火光,證明他們的判斷完全正確。
“百聞,做得好啊!倭寇接連得手,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希望他日他們與我聯手之時,也有這等強悍的力量。”
江百聞連忙稟道:“請殿下放心,那些倭人雖然沒有大量戰馬,但是作戰之時是真的不要命呐。”
“這是一股絕對值得信任的力量。與之合作,還能起到奇兵之效,縱是以大世子和三世子的實力,我們也能一擊而潰之!”
段祿剛剛興奮的,也正在於此,聽到他這麽說,滿意地點了點頭。
“說得極好!”
“你代我繼續向倭寇示好,然後繼續向他們提供情報,若有機會,希望他們能再次出手,襲擊大世子的海船隊!”
江百聞連忙答應下來。
這次,雖然出手的是倭寇,但也算是他自己在四世子麵前立了功勞,當然非常得意。
而段祿,則真正地擴充了自己的硬實力。
在嶽州之戰,他算計段風失敗之後,就已經發現,再多的小聰明,關鍵時刻也比不上強悍的實力。
更何況,真要比才智,自己還真不一定是老六的對手。
他們再有腦子,也不可能想到自己竟然已經暗中與倭寇聯手了。
還有那個老三段佑,嗬嗬,他現在恐怕還以為,那些海寇已經被他和常家給籠絡了吧?
江百聞看出四世子心情極好,趁著這個機會,連忙進言。
“既是如此,那麽我們要想辦法拓展在大莽的勢力,之後與大虞的交易,不如便交給我們江家。”
“在下保證,可以給世子帶來巨大的利潤,足可支撐一支精兵!”
“另外,我們在大莽的勢力擴展,大莽之人也不會防備咱們這些大虞盟友,可以悄無聲息地持續給海寇們提供情報,與之配合。”
段祿正是對江百聞極為倚重之時,他說什麽,自己都會優先考慮。
在他想來,江百聞應該是借著立下功勞的機會,想給江家帶來更多利益。
大虞跟大莽的海上通商之利,任何人都會眼饞的。
他也不在乎這些小利,何況江百聞已經許諾直接給自己金銀以裝備軍隊,那就更沒話說。
“一切都照著你的意思去辦,接下來,我們還得接應倭寇逃離大莽,迴到海上,行動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