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風自寺虞出發之前也未曾想到,海上的倭寇如此給麵子,或者說大莽水師如此不爭氣,將海上主動權拱手讓人。
他剛至大莽,便以奇計助鬆曉鎮大破倭寇,斬殺海上成名已久的賊首,鬆曉鎮當時所有在場的江湖老大皆受其恩惠,讓段風瞬間打開局麵。
依著他最初設想,自己僅是通過海上貿易,以利益拉攏大莽皇朝的民間勢力,助天霜堂盡快滲透入大莽境內。
但再是“盡快”, 這個過程沒有五六個月乃至於一年時間,都難以辦到。
似天霜堂這樣的外來勢力,若是滲透過急,想與本土勢力打成一片,反而會露出更多破綻。
大莽皇朝之中,也有似耶律安那等人才,隻要有心查探,必定能把天霜堂的根腳挖出來。
現在,段風有了更好的選擇。
“據我這幾日觀察,葛老大當是真心投靠,而且辦事精細,是個可托大事之人,與其從外間調人前來從頭發展,倒不如直接啟用本地江湖力量。”
“到時隻要自大虞派親信之人前來監軍,保證核心的幾人不存反心即可。”
段風顯然對葛老大擴充勢力的進展非常滿意。
薑瑤撇嘴道:“那是葛老大的功勞麽?若非我們大展神威,狠狠打退了來犯的倭寇,哪有那麽多江湖勢力對我們歸心?”
“我看葛老大之前也沒闖出什麽名堂嗎?反而是古烈鋒,武藝不錯,為人也講義氣,讓那麽多兄弟誓死效忠。”
“大莽之地,隻要一位老大坐鎮不就夠了麽?若是令出多人,反而會造成辦事的手下無所適從吧?”
比起剛剛認識的葛老大,薑瑤顯然是對經過海上一路已經熟識,而且出身於大虞的古烈鋒更加信任些。
他們認得古烈鋒之時,他都被倭寇聯合其他海寇逼至絕境,可是他的那些手下依然對他不離不棄,顯然很滿足薑瑤對於江湖的“浪漫想象”。
段風知道她依然未能看清北方局勢,點撥道:“你還沒有發覺嗎?接下來我們大虞需要應對的不止是夾攻大梁的一處戰場,而是大梁與海上的兩處戰場!”
“古烈鋒不論武藝還是人品,皆為上上之選,自然值得信任。可是他必須專注於海上,助我們清除海寇,真正製霸諸海。若是分心,恐怕難以作出精準的判斷,會在倭寇手上吃大虧的。”
薑瑤自從知曉了倭寇勢力自始至終都隱藏著自身實力,勉強對他們收起輕視之心,不過卻未像段風一般對他們如此重視。
畢竟,每一次海寇來犯,哪怕是倭寇與秋落愁等大海寇聯合,也被汪四瀆親領水師打得落花流水,在她的認知裏,所有海寇皆為大虞水師的手下敗將,自是不足為慮。
反而大梁,直到現在依然擁有著諸國最強大的實力,依然可以決定大虞之生死存亡。
“哼,說到此事,我跟父王的看法相同,海上雖也有通商之利,襲擾大梁沿海之利,但真值得你如此分心麽?”
段風看著薑瑤,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薑瑤被他瞅得臉紅,沒好氣地道:“人家知道自己漂亮,你也不用這般看著,好像以前看得少了似的。”
段風無奈地攤開手:“我不是這意思,而是想著,瑤兒你算是對我頗為信服,但就連你也並沒有打從心裏認可我對於海外利益的重視。”
“連你都是這樣,恐怕皇伯父與父王也抱著同樣的心思。除非真的讓大家都看到海外收益,否則這種懷疑會永遠存在。”
“由此也更加證明,重用古烈鋒,由他單獨負責海上船隊與情報事務,確實是最明智的選擇。”
段風從薑瑤的態度裏,看到了未來的隱患。
以他現在在父王等心中的分量,在盧定保等人心中的威望,由他說出來的命令,大家倒是也會照著去做。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真心地認可了自己的判斷,隻是他在大梁之戰中出色的表現,建立起的“個人信心”。
大概也隻有長期在海上爭雄的海寇出身的人士, 才能理解段風的判斷。
薑瑤卻是又急又氣。
本來她心裏還挺美的,原來你小子根本就不是為了看自己的美貌嘛!
不過,氣過之後,她又覺得好笑。
“好,算我想岔了,以後我一定好好把六哥的話放在心上,不會輕視那些海寇了。”
薑瑤如此當然不是“認錯”,隻是“退讓”支了。
段風搖了搖頭,也不至於天真地認為能從根子上改變薑瑤的認知。
這時,葛老大興奮地帶著一本冊子走上近前。
“世子殿下,屬下已經聯絡了許多老大,他們除了表態願為世子效力,還希望立即與咱們進行貨物交易。”
“我把他們所需都記了下來,單是糧食一項,僅在場的幾位當家,便可吃下六十萬斤呐!”
“至於其他絲綢,茶葉等貨物,需求也極多,隻是統計起來比較麻煩。”
葛老大現在正處於勁頭最足的時候,不但主動張羅著各種事務,而且事事都來請示,無怪乎段風竟有意讓他獨當一麵,撐起天霜堂前期的滲透事宜。
“很好,葛老大可以告訴他們,之後南方的糧食會源源不斷地從海路運至大莽,但不要急著表露讓他們投效之力,隻是當作正常的生意往來便可。”
葛老大露出不解之色:“可是世子,現在正是他們對殿下您最為信服,也最容易收買的階段,為何不趁這個機會……”
他伸手做出個五指並攏的手勢,意為把他們牢牢掌握在手心裏。
段風悠然道:“葛老大你是否有足夠的實力震懾眾人,假如他們有人背叛,你能立即懲戒嗎?”
“你對他們的脾性是否真的了解,假如出現利益分配不均之事,會不會有人向大莽朝廷舉報,我等密謀,對大莽皇朝不利?”
葛老大臉色一變:“可是,他們自己也是身份敏感,未必敢直接向朝廷誣蔑我們吧。”
說是這樣說,但葛老大也知道,假如他們這些江湖勢力“團結”在一起,而且還是奉一位外邦世子為主,隻要消息傳到朝廷耳中,那就是最大的忌諱。
他剛至大莽,便以奇計助鬆曉鎮大破倭寇,斬殺海上成名已久的賊首,鬆曉鎮當時所有在場的江湖老大皆受其恩惠,讓段風瞬間打開局麵。
依著他最初設想,自己僅是通過海上貿易,以利益拉攏大莽皇朝的民間勢力,助天霜堂盡快滲透入大莽境內。
但再是“盡快”, 這個過程沒有五六個月乃至於一年時間,都難以辦到。
似天霜堂這樣的外來勢力,若是滲透過急,想與本土勢力打成一片,反而會露出更多破綻。
大莽皇朝之中,也有似耶律安那等人才,隻要有心查探,必定能把天霜堂的根腳挖出來。
現在,段風有了更好的選擇。
“據我這幾日觀察,葛老大當是真心投靠,而且辦事精細,是個可托大事之人,與其從外間調人前來從頭發展,倒不如直接啟用本地江湖力量。”
“到時隻要自大虞派親信之人前來監軍,保證核心的幾人不存反心即可。”
段風顯然對葛老大擴充勢力的進展非常滿意。
薑瑤撇嘴道:“那是葛老大的功勞麽?若非我們大展神威,狠狠打退了來犯的倭寇,哪有那麽多江湖勢力對我們歸心?”
“我看葛老大之前也沒闖出什麽名堂嗎?反而是古烈鋒,武藝不錯,為人也講義氣,讓那麽多兄弟誓死效忠。”
“大莽之地,隻要一位老大坐鎮不就夠了麽?若是令出多人,反而會造成辦事的手下無所適從吧?”
比起剛剛認識的葛老大,薑瑤顯然是對經過海上一路已經熟識,而且出身於大虞的古烈鋒更加信任些。
他們認得古烈鋒之時,他都被倭寇聯合其他海寇逼至絕境,可是他的那些手下依然對他不離不棄,顯然很滿足薑瑤對於江湖的“浪漫想象”。
段風知道她依然未能看清北方局勢,點撥道:“你還沒有發覺嗎?接下來我們大虞需要應對的不止是夾攻大梁的一處戰場,而是大梁與海上的兩處戰場!”
“古烈鋒不論武藝還是人品,皆為上上之選,自然值得信任。可是他必須專注於海上,助我們清除海寇,真正製霸諸海。若是分心,恐怕難以作出精準的判斷,會在倭寇手上吃大虧的。”
薑瑤自從知曉了倭寇勢力自始至終都隱藏著自身實力,勉強對他們收起輕視之心,不過卻未像段風一般對他們如此重視。
畢竟,每一次海寇來犯,哪怕是倭寇與秋落愁等大海寇聯合,也被汪四瀆親領水師打得落花流水,在她的認知裏,所有海寇皆為大虞水師的手下敗將,自是不足為慮。
反而大梁,直到現在依然擁有著諸國最強大的實力,依然可以決定大虞之生死存亡。
“哼,說到此事,我跟父王的看法相同,海上雖也有通商之利,襲擾大梁沿海之利,但真值得你如此分心麽?”
段風看著薑瑤,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薑瑤被他瞅得臉紅,沒好氣地道:“人家知道自己漂亮,你也不用這般看著,好像以前看得少了似的。”
段風無奈地攤開手:“我不是這意思,而是想著,瑤兒你算是對我頗為信服,但就連你也並沒有打從心裏認可我對於海外利益的重視。”
“連你都是這樣,恐怕皇伯父與父王也抱著同樣的心思。除非真的讓大家都看到海外收益,否則這種懷疑會永遠存在。”
“由此也更加證明,重用古烈鋒,由他單獨負責海上船隊與情報事務,確實是最明智的選擇。”
段風從薑瑤的態度裏,看到了未來的隱患。
以他現在在父王等心中的分量,在盧定保等人心中的威望,由他說出來的命令,大家倒是也會照著去做。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真心地認可了自己的判斷,隻是他在大梁之戰中出色的表現,建立起的“個人信心”。
大概也隻有長期在海上爭雄的海寇出身的人士, 才能理解段風的判斷。
薑瑤卻是又急又氣。
本來她心裏還挺美的,原來你小子根本就不是為了看自己的美貌嘛!
不過,氣過之後,她又覺得好笑。
“好,算我想岔了,以後我一定好好把六哥的話放在心上,不會輕視那些海寇了。”
薑瑤如此當然不是“認錯”,隻是“退讓”支了。
段風搖了搖頭,也不至於天真地認為能從根子上改變薑瑤的認知。
這時,葛老大興奮地帶著一本冊子走上近前。
“世子殿下,屬下已經聯絡了許多老大,他們除了表態願為世子效力,還希望立即與咱們進行貨物交易。”
“我把他們所需都記了下來,單是糧食一項,僅在場的幾位當家,便可吃下六十萬斤呐!”
“至於其他絲綢,茶葉等貨物,需求也極多,隻是統計起來比較麻煩。”
葛老大現在正處於勁頭最足的時候,不但主動張羅著各種事務,而且事事都來請示,無怪乎段風竟有意讓他獨當一麵,撐起天霜堂前期的滲透事宜。
“很好,葛老大可以告訴他們,之後南方的糧食會源源不斷地從海路運至大莽,但不要急著表露讓他們投效之力,隻是當作正常的生意往來便可。”
葛老大露出不解之色:“可是世子,現在正是他們對殿下您最為信服,也最容易收買的階段,為何不趁這個機會……”
他伸手做出個五指並攏的手勢,意為把他們牢牢掌握在手心裏。
段風悠然道:“葛老大你是否有足夠的實力震懾眾人,假如他們有人背叛,你能立即懲戒嗎?”
“你對他們的脾性是否真的了解,假如出現利益分配不均之事,會不會有人向大莽朝廷舉報,我等密謀,對大莽皇朝不利?”
葛老大臉色一變:“可是,他們自己也是身份敏感,未必敢直接向朝廷誣蔑我們吧。”
說是這樣說,但葛老大也知道,假如他們這些江湖勢力“團結”在一起,而且還是奉一位外邦世子為主,隻要消息傳到朝廷耳中,那就是最大的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