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禔迴到大莽人替他安排的住處,焦躁地在屋裏來迴走動,好半晌才下定決心,把自己的心腹護衛召了進來。
“你們立即分兵兩路,其一持本世子手書,入見大莽禮部,直接點明本世子身份,讓他們派人接我前往天京城。”
天京乃是大莽皇朝都城,段禔這是不想跟耶律猛在此處多浪費時間。
他在海上被倭寇所敗,確實是給大虞丟人了……既然如此,那就幹脆丟個大的!
讓大莽朝廷知道自己之敗又如何?兩國剛剛達成盟約,他們的朝廷派人,總是要以足夠的規格來迎接自己,否則便是於盟約之上毫無誠意的表現。
“另外,再,再派戰士,隨著我商船返迴大虞,將此間之事快速告知汪大統領。”
“呃,大世子,此事真的不再斟酌一二了嗎?汪大統領若是知道宋將軍兵敗被斬,必會大怒啊。”
段禔此時倒表現出少有的果決。
“不!汪大統領確會生氣,但不會動搖他對我的支持,本世子現在必須依靠汪大統領的支持,必須讓他第一時間了解發生了何事。”
大虞水師雖強,但是一支偏師被倭寇擊敗,依然是很傷元氣。
而且,此戰之中,倭寇的船隊暴露出了新式戰法以及比預想中更強的實力,此事也必須讓汪大統領及早知道,免得大虞水師主力也吃上大虧。
段褆對於水戰並不擅長,但好歹也是隨著父親常年鎮守大梁邊境,而且作戰經驗也非常深厚。
他本能地感覺到倭寇之舉,暗藏著大的計劃。
見到大世子已經下定決心,他們不敢再勸,立即答應下來。
“還有一事,大世子,我們在港中閑逛之時,聽到此處守兵議論,好像已經有一支大虞商船隊趕到了畏平港,那豈不是比我們更快?”
段禔也愣了一下。
他得汪四瀆支持,按理說組成跨海商船隊會比其他人更有利。
隻是大虞沿海邊境較廣,而且有大量的船坊可以製造海船,他大部分的注意力又放在了老三背後的常家身上。
其他人若是聽聞朝廷消息,立即組船隊遠行,自然有可能搶在他們前麵。
不過,也說明這支船隊為首之人見識非凡,而且極有膽略。
假如段禔是“正常”前來大莽,此時肯定要主動找到守將耶律猛,將那支大虞船隊的底細問個明白,看是否有機會收服一名人才。
可是,現在他是不可能主動找耶律猛的。
“罷了,隻要不是被老三搶在前麵便可,我們何必去找耶律猛再由他羞辱一番。”
“你們私下盯緊一些就行,在我們離開之前,能打探多少情報都行,但也無需勉強。”
段禔自以為作出的安排非常穩妥,卻不知道因此錯過了極為重要的情報。
……
段風一路縱馬疾行,搶先在岸邊找到了倭寇隱藏起來的船隻,然後與齊歸海的小船隊會合,命水手在其中一艘船上載滿引火之物,然後借著夜色緩緩靠近倭寇所在。
在鬆曉鎮吃了敗仗的倭寇根本無心冷靜觀察周圍的形勢,一路逃奔到藏船之地,你推我擁地瘋狂向船上湧去。
船上留守的倭寇聽到他們亂吵吵地喊著吃了敗仗,連首領本田海鄉也被斬殺,守船之人也慌了心神,隻能放下木梯,由得敗兵趕緊爬上船來。
就在此時,他們突然發現海麵上出現一道火光,而且似是向著他們直衝過來。
“那是火船!有人引了火船前來襲擊!”
“快!快避開!”
“娘的,別搶梯子了,大家都得死!”
倭寇也瘋狂了,船上的害怕被火船撞個正著,瘋狂地想要撤迴梯子,趕緊起帆逃離。
而在岸上的,則生怕自己被拋下,大莽騎兵發現他們,必是死路一條,想要搶在最後的時刻趕緊登上木梯。
在戰場之上,最可怕的並不是吃敗仗,而是發生毫無秩序的潰逃。
比這更可怕的是,潰逃之時,逃生之路如同獨木橋一般,你不但要逃得過敵人,更要比自己的同伴跑得更快。
在此之時,誰擋在你的前麵,誰就是你的敵人!
可是,遠處的火船不會對他們有半點兒憐惜,借著火勢全速衝過來。
“都特麽傻啦!還往船上爬個屁,躲不開了,跳船逃啊!”
此時除非他們能瞬間讓戰船的速度提升到最高,否則已經無法避開火船。
可是,任他們再怎麽大喊大叫,也無法讓其他人停下。
下麵的人上不來,上麵的人下不去……除非直接跳船摔死。
而火船已經飛速撞了過來。
船角直破開海賊戰船,各種引火之物四散,在短時間內就把海賊的船給引燃了。
這下子,還在船下的賊人明白上麵已經沒有生路,此時才想到轉變方向。
然而,除了這邊靠岸的船隊,他們也沒有任何返迴大海之上的辦法,不論是撞上大莽皇朝的精騎還是痛恨海寇的江湖人物,都是死路一條。
段風遠遠站在海上的商船船尾,看著遠處爆起的“煙花”。
“世子殿下,在下是真的心服口服啦。”
段風笑著打趣古烈鋒道:“原來之前,你對我還是不心服呢。”
古烈鋒慚愧地道:“那倒不是,之前便已經聽說六世子威名,能擋得住狄海闊親領的大梁鐵騎,舍六世子其誰?”
“隻不過,當時是顧忌海上交戰與陸地之上不同,也擔心世子殿下聽不進屬下進言。”
“現在看來,世子對於水戰比在下還要精深,幸好我沒有班門弄斧,被世子所笑。”
段風擺手道:“現在我們就不要在這裏自吹了,還是先迴到鬆曉鎮,聽聽大莽人是如何吹的。”
“哦?難道六世子不準備繼續追殺嗎?”
他們現在的人手依然不足。
可是,倭寇首領已死,餘眾因為這次火攻之計,像沒頭蒼蠅一樣四散而逃。
憑著他們的武力,哪怕是撞到稍多些的潰兵,也能輕鬆滅掉對方。
大戰之後收割戰績,自然以追殺潰兵為最,可是段風卻輕易舍棄了這次機會。
古烈鋒知道段風有意借此戰揚威,那不是斬殺越多的倭寇越能展現自身強大嗎?
“你們立即分兵兩路,其一持本世子手書,入見大莽禮部,直接點明本世子身份,讓他們派人接我前往天京城。”
天京乃是大莽皇朝都城,段禔這是不想跟耶律猛在此處多浪費時間。
他在海上被倭寇所敗,確實是給大虞丟人了……既然如此,那就幹脆丟個大的!
讓大莽朝廷知道自己之敗又如何?兩國剛剛達成盟約,他們的朝廷派人,總是要以足夠的規格來迎接自己,否則便是於盟約之上毫無誠意的表現。
“另外,再,再派戰士,隨著我商船返迴大虞,將此間之事快速告知汪大統領。”
“呃,大世子,此事真的不再斟酌一二了嗎?汪大統領若是知道宋將軍兵敗被斬,必會大怒啊。”
段禔此時倒表現出少有的果決。
“不!汪大統領確會生氣,但不會動搖他對我的支持,本世子現在必須依靠汪大統領的支持,必須讓他第一時間了解發生了何事。”
大虞水師雖強,但是一支偏師被倭寇擊敗,依然是很傷元氣。
而且,此戰之中,倭寇的船隊暴露出了新式戰法以及比預想中更強的實力,此事也必須讓汪大統領及早知道,免得大虞水師主力也吃上大虧。
段褆對於水戰並不擅長,但好歹也是隨著父親常年鎮守大梁邊境,而且作戰經驗也非常深厚。
他本能地感覺到倭寇之舉,暗藏著大的計劃。
見到大世子已經下定決心,他們不敢再勸,立即答應下來。
“還有一事,大世子,我們在港中閑逛之時,聽到此處守兵議論,好像已經有一支大虞商船隊趕到了畏平港,那豈不是比我們更快?”
段禔也愣了一下。
他得汪四瀆支持,按理說組成跨海商船隊會比其他人更有利。
隻是大虞沿海邊境較廣,而且有大量的船坊可以製造海船,他大部分的注意力又放在了老三背後的常家身上。
其他人若是聽聞朝廷消息,立即組船隊遠行,自然有可能搶在他們前麵。
不過,也說明這支船隊為首之人見識非凡,而且極有膽略。
假如段禔是“正常”前來大莽,此時肯定要主動找到守將耶律猛,將那支大虞船隊的底細問個明白,看是否有機會收服一名人才。
可是,現在他是不可能主動找耶律猛的。
“罷了,隻要不是被老三搶在前麵便可,我們何必去找耶律猛再由他羞辱一番。”
“你們私下盯緊一些就行,在我們離開之前,能打探多少情報都行,但也無需勉強。”
段禔自以為作出的安排非常穩妥,卻不知道因此錯過了極為重要的情報。
……
段風一路縱馬疾行,搶先在岸邊找到了倭寇隱藏起來的船隻,然後與齊歸海的小船隊會合,命水手在其中一艘船上載滿引火之物,然後借著夜色緩緩靠近倭寇所在。
在鬆曉鎮吃了敗仗的倭寇根本無心冷靜觀察周圍的形勢,一路逃奔到藏船之地,你推我擁地瘋狂向船上湧去。
船上留守的倭寇聽到他們亂吵吵地喊著吃了敗仗,連首領本田海鄉也被斬殺,守船之人也慌了心神,隻能放下木梯,由得敗兵趕緊爬上船來。
就在此時,他們突然發現海麵上出現一道火光,而且似是向著他們直衝過來。
“那是火船!有人引了火船前來襲擊!”
“快!快避開!”
“娘的,別搶梯子了,大家都得死!”
倭寇也瘋狂了,船上的害怕被火船撞個正著,瘋狂地想要撤迴梯子,趕緊起帆逃離。
而在岸上的,則生怕自己被拋下,大莽騎兵發現他們,必是死路一條,想要搶在最後的時刻趕緊登上木梯。
在戰場之上,最可怕的並不是吃敗仗,而是發生毫無秩序的潰逃。
比這更可怕的是,潰逃之時,逃生之路如同獨木橋一般,你不但要逃得過敵人,更要比自己的同伴跑得更快。
在此之時,誰擋在你的前麵,誰就是你的敵人!
可是,遠處的火船不會對他們有半點兒憐惜,借著火勢全速衝過來。
“都特麽傻啦!還往船上爬個屁,躲不開了,跳船逃啊!”
此時除非他們能瞬間讓戰船的速度提升到最高,否則已經無法避開火船。
可是,任他們再怎麽大喊大叫,也無法讓其他人停下。
下麵的人上不來,上麵的人下不去……除非直接跳船摔死。
而火船已經飛速撞了過來。
船角直破開海賊戰船,各種引火之物四散,在短時間內就把海賊的船給引燃了。
這下子,還在船下的賊人明白上麵已經沒有生路,此時才想到轉變方向。
然而,除了這邊靠岸的船隊,他們也沒有任何返迴大海之上的辦法,不論是撞上大莽皇朝的精騎還是痛恨海寇的江湖人物,都是死路一條。
段風遠遠站在海上的商船船尾,看著遠處爆起的“煙花”。
“世子殿下,在下是真的心服口服啦。”
段風笑著打趣古烈鋒道:“原來之前,你對我還是不心服呢。”
古烈鋒慚愧地道:“那倒不是,之前便已經聽說六世子威名,能擋得住狄海闊親領的大梁鐵騎,舍六世子其誰?”
“隻不過,當時是顧忌海上交戰與陸地之上不同,也擔心世子殿下聽不進屬下進言。”
“現在看來,世子對於水戰比在下還要精深,幸好我沒有班門弄斧,被世子所笑。”
段風擺手道:“現在我們就不要在這裏自吹了,還是先迴到鬆曉鎮,聽聽大莽人是如何吹的。”
“哦?難道六世子不準備繼續追殺嗎?”
他們現在的人手依然不足。
可是,倭寇首領已死,餘眾因為這次火攻之計,像沒頭蒼蠅一樣四散而逃。
憑著他們的武力,哪怕是撞到稍多些的潰兵,也能輕鬆滅掉對方。
大戰之後收割戰績,自然以追殺潰兵為最,可是段風卻輕易舍棄了這次機會。
古烈鋒知道段風有意借此戰揚威,那不是斬殺越多的倭寇越能展現自身強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