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莽皇朝國土雖然廣闊,但是海岸線反而比大虞皇朝更短,而且全都集中於國土南部。
其東方多有凍土,連海港也隻有夏天才能行船,不論商船隊還是海寇,都難以在東部活動。
讓段風沒有想到的是,這裏的海岸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凋敝。
“古烈鋒,虧得你們也會跑到大莽國土之上進行搶掠,依我看是白白浪費時間吧?”
放眼望去,全是荒野,連炊煙都沒有,海賊上了岸也無村鎮可劫啊。
古烈鋒對這裏顯然遠比段風等人更加熟悉。
“殿下說錯了兩件事。”
“其一,大莽皇朝南方也有繁華之處,那就是他們建起的三座大海港,徐平港、畏安港與張勢港。”
“除此之外,其實地方上也曾經有過繁華的城鎮,但是大莽皇朝應對海寇的法子比較粗魯些,直接強令沿岸之民內遷!就是不想讓我們有劫掠之處。”
段風聽到大莽皇朝竟然想出了這等昏招,不禁翻了個白眼。
“對他們來說,寧願如此勞民,也不想擴建海軍水師?這筆賬他們真的算明白了?”
古烈鋒也毫不掩飾嘴角的嘲諷。
“他們確實是不懂得算賬。其實內遷之百姓,離海岸也不算遠,隻要殿下深入內陸二十裏,便能見到不少的村鎮。”
“對於那些海寇來說,也就是最初之時有些猶豫,之後放心大膽深入,照樣能劫得滿載而歸!”
“哦?”
段風有些驚奇。
“大莽應該也想到了些應對之法吧?他們最強之處,便在於來去如風的草原騎兵,深入內陸二十裏……或許這便是他們的用意?”
古烈鋒微微一笑,正想考較一下段風。
但他猛然想起,現在自己已經歸降於段風,既奉段風為主,自然應該知無不言。
“其實海寇之根基雖在海上,但想要多有劫獲,就必須要跟岸上之人配合。”
“殿下已經知道在大虞之境,有海寇們的內應,在大莽與大梁境內,也是如此。”
“那些內應的目標更加簡單,隻要注意著大道之上,遠遠看到了騎兵過來的煙塵,但立即以各自的方法,最快速度通知上岸劫掠的海寇老大,他們自然可以退去。”
“隻要海寇們上了船,那憑大莽水師的能力,根本無可奈何。”
段風若有所思地摸著下巴:“好辦法啊,你們以前是否在大莽境內也有內應之人?”
古烈鋒尷尬地道:“殿下,我現在已經不當海寇了呀。”
段風笑著打趣道:“你不當海寇,我卻是想當一當。”
“現在大梁就是我們最大的對手,我們要針對大梁,所為之事其實跟海寇也沒什麽區別,隻是盡量要針對著他們沿岸防守之軍,以及水師!”
“隻是,不能讓大梁之人抓到把柄,便不能動用汪四瀆的水師,隻能偽裝成私人船隊,實力上還不足以跟他們正麵撕殺,情報的作用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便是打敗了大梁皇朝,大莽境內的內應,同樣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大莽……”
古烈鋒也不是蠢人,他自然能想明白,解決了大梁之後,大虞跟大莽也就直接接壤了。
大莽人向來豪烈,而且侵略成性。
那時候大虞就接替了大梁北抗強敵的立場,兩大國必有一戰!
“我明白世子的意思了,現在咱們還是大莽的盟友,可以光明正大地將船停到附近,之後再護送商隊北上,我便有機會給世子介紹效忠於我的內應。”
“不,我現在改主意了,咱們不需要在這種荒涼的地方登陸,直接前往三大港之一!由你來挑!”
“前往三大港?那樣就等於完全暴露自身,很可能會引起各方注意,殿下……”
段風擺了擺手。
“本來,我是想秘密深入大莽,在露出身份之前,先多了解大莽之地的風土人情,可是現在聽你這一說,情況不同了。”
“大莽之人應對海寇的策略雖然讓人失望,但是他們也是懂用兵的,絕不是蠢人。清空了沿岸,獨留三處大海港,那麽他們沿岸的防禦,必定就是倚托於此三處海港,我們豈能不就近觀察一下?”
“古烈鋒,你可知道,這三處海港的守將,分別為何人?”
“隻聞其名,卻未曾與他們交鋒。徐平港守將為宋懷安,畏平港守將則是耶律猛,張勢港守將為周影。”
“三港守軍,以耶律猛為首,單守軍便合計有五萬之眾,另外在內陸之地,必有一到兩支可以快速來迴支援的強大騎軍。”
段風讚許道:“古兄,你雖然海寇出身,但是與各國守軍交手多年,在用兵之上的判斷頗有獨到之處,或許之後還有領兵作戰,成一代名將的機會啊。”
古烈鋒心中大喜。
換成別人,此話也就是單獨的誇讚,可是憑段風的身份,說不定有一天便成真啦。
古烈鋒作為海寇,卻被海寇聯手伏擊。
當他身受重傷,流亡於岸上之時,確實有心灰意冷的感覺。
可是,被段風所救之後,他得到了新的機會,而他本人自負武藝和才華,若有機會施展心中抱負,甚至名留青史。
哪個男子漢,能拒絕這樣的機會?
莫說是他,到時候連同跟著他忠心耿耿的兄弟們也有光明的未來了。
……
古烈鋒為段風所挑選的,乃是畏平港。
既然大莽皇朝南方是以耶律猛為首,那麽他親自鎮守的畏平港,自然是防守重心,其兵力安排肯定繞不過此處,正適合讓段風進行觀察。
沒想到,畏平港倒很是熱鬧。
論及陸地之上,大莽皇朝實力強橫,甚至壓著大梁打,憑著來去如風的騎兵,牢牢掌握主動。
可是在海上,不論是水師戰船,還是海上商隊,大莽都是最弱最少的。
但聽說大莽已經與大虞結盟,大虞開放了糧鹽之禁,那可是多麽大的商機啊。
塞外苦寒呐。
雖然大莽據有一部分如幽州等氣候不錯的土地,可是物資依然貧瘠。
正是在總體國力上的差距,才製約了他們在戰場上的作為,也讓他們難以把大梁擠下天下第一大強國的寶座。
現在,大虞的糧食能運到北方來,必定能大大緩解糧食不足的情況,百姓與軍中,都大大期盼。
但凡有些門路的商人,也早早開始準備了。
其東方多有凍土,連海港也隻有夏天才能行船,不論商船隊還是海寇,都難以在東部活動。
讓段風沒有想到的是,這裏的海岸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凋敝。
“古烈鋒,虧得你們也會跑到大莽國土之上進行搶掠,依我看是白白浪費時間吧?”
放眼望去,全是荒野,連炊煙都沒有,海賊上了岸也無村鎮可劫啊。
古烈鋒對這裏顯然遠比段風等人更加熟悉。
“殿下說錯了兩件事。”
“其一,大莽皇朝南方也有繁華之處,那就是他們建起的三座大海港,徐平港、畏安港與張勢港。”
“除此之外,其實地方上也曾經有過繁華的城鎮,但是大莽皇朝應對海寇的法子比較粗魯些,直接強令沿岸之民內遷!就是不想讓我們有劫掠之處。”
段風聽到大莽皇朝竟然想出了這等昏招,不禁翻了個白眼。
“對他們來說,寧願如此勞民,也不想擴建海軍水師?這筆賬他們真的算明白了?”
古烈鋒也毫不掩飾嘴角的嘲諷。
“他們確實是不懂得算賬。其實內遷之百姓,離海岸也不算遠,隻要殿下深入內陸二十裏,便能見到不少的村鎮。”
“對於那些海寇來說,也就是最初之時有些猶豫,之後放心大膽深入,照樣能劫得滿載而歸!”
“哦?”
段風有些驚奇。
“大莽應該也想到了些應對之法吧?他們最強之處,便在於來去如風的草原騎兵,深入內陸二十裏……或許這便是他們的用意?”
古烈鋒微微一笑,正想考較一下段風。
但他猛然想起,現在自己已經歸降於段風,既奉段風為主,自然應該知無不言。
“其實海寇之根基雖在海上,但想要多有劫獲,就必須要跟岸上之人配合。”
“殿下已經知道在大虞之境,有海寇們的內應,在大莽與大梁境內,也是如此。”
“那些內應的目標更加簡單,隻要注意著大道之上,遠遠看到了騎兵過來的煙塵,但立即以各自的方法,最快速度通知上岸劫掠的海寇老大,他們自然可以退去。”
“隻要海寇們上了船,那憑大莽水師的能力,根本無可奈何。”
段風若有所思地摸著下巴:“好辦法啊,你們以前是否在大莽境內也有內應之人?”
古烈鋒尷尬地道:“殿下,我現在已經不當海寇了呀。”
段風笑著打趣道:“你不當海寇,我卻是想當一當。”
“現在大梁就是我們最大的對手,我們要針對大梁,所為之事其實跟海寇也沒什麽區別,隻是盡量要針對著他們沿岸防守之軍,以及水師!”
“隻是,不能讓大梁之人抓到把柄,便不能動用汪四瀆的水師,隻能偽裝成私人船隊,實力上還不足以跟他們正麵撕殺,情報的作用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便是打敗了大梁皇朝,大莽境內的內應,同樣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大莽……”
古烈鋒也不是蠢人,他自然能想明白,解決了大梁之後,大虞跟大莽也就直接接壤了。
大莽人向來豪烈,而且侵略成性。
那時候大虞就接替了大梁北抗強敵的立場,兩大國必有一戰!
“我明白世子的意思了,現在咱們還是大莽的盟友,可以光明正大地將船停到附近,之後再護送商隊北上,我便有機會給世子介紹效忠於我的內應。”
“不,我現在改主意了,咱們不需要在這種荒涼的地方登陸,直接前往三大港之一!由你來挑!”
“前往三大港?那樣就等於完全暴露自身,很可能會引起各方注意,殿下……”
段風擺了擺手。
“本來,我是想秘密深入大莽,在露出身份之前,先多了解大莽之地的風土人情,可是現在聽你這一說,情況不同了。”
“大莽之人應對海寇的策略雖然讓人失望,但是他們也是懂用兵的,絕不是蠢人。清空了沿岸,獨留三處大海港,那麽他們沿岸的防禦,必定就是倚托於此三處海港,我們豈能不就近觀察一下?”
“古烈鋒,你可知道,這三處海港的守將,分別為何人?”
“隻聞其名,卻未曾與他們交鋒。徐平港守將為宋懷安,畏平港守將則是耶律猛,張勢港守將為周影。”
“三港守軍,以耶律猛為首,單守軍便合計有五萬之眾,另外在內陸之地,必有一到兩支可以快速來迴支援的強大騎軍。”
段風讚許道:“古兄,你雖然海寇出身,但是與各國守軍交手多年,在用兵之上的判斷頗有獨到之處,或許之後還有領兵作戰,成一代名將的機會啊。”
古烈鋒心中大喜。
換成別人,此話也就是單獨的誇讚,可是憑段風的身份,說不定有一天便成真啦。
古烈鋒作為海寇,卻被海寇聯手伏擊。
當他身受重傷,流亡於岸上之時,確實有心灰意冷的感覺。
可是,被段風所救之後,他得到了新的機會,而他本人自負武藝和才華,若有機會施展心中抱負,甚至名留青史。
哪個男子漢,能拒絕這樣的機會?
莫說是他,到時候連同跟著他忠心耿耿的兄弟們也有光明的未來了。
……
古烈鋒為段風所挑選的,乃是畏平港。
既然大莽皇朝南方是以耶律猛為首,那麽他親自鎮守的畏平港,自然是防守重心,其兵力安排肯定繞不過此處,正適合讓段風進行觀察。
沒想到,畏平港倒很是熱鬧。
論及陸地之上,大莽皇朝實力強橫,甚至壓著大梁打,憑著來去如風的騎兵,牢牢掌握主動。
可是在海上,不論是水師戰船,還是海上商隊,大莽都是最弱最少的。
但聽說大莽已經與大虞結盟,大虞開放了糧鹽之禁,那可是多麽大的商機啊。
塞外苦寒呐。
雖然大莽據有一部分如幽州等氣候不錯的土地,可是物資依然貧瘠。
正是在總體國力上的差距,才製約了他們在戰場上的作為,也讓他們難以把大梁擠下天下第一大強國的寶座。
現在,大虞的糧食能運到北方來,必定能大大緩解糧食不足的情況,百姓與軍中,都大大期盼。
但凡有些門路的商人,也早早開始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