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風的一番話讓兩側的群臣立刻亂了陣腳。
“什麽?狄海闊已經在嶽州城外了?這可如何是好?”
“這一招緩兵之計用的好歹毒啊,這是想讓我大虞君臣離心離德,他們便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攻破嶽州城了!”
“嶽州城不容有失,此戰避無可避,請皇上下旨出兵!”
主戰派剛才一直都沒有說話,現在聽到段風的話以後,聲音立刻蓋過了主和派。
段佑更是嚇得臉色慘白,咬牙切齒的瞪著段風說道:“你胡說,胡荃安明明答應過我,在和談期間,不會派兵攻打嶽州城的。”
“胡荃安?果然如此,看來你根本就沒見到梁帝,一切都是你和那個老家夥一起謀劃的對吧?”
段風笑著說道。
“你胡說!你、你……”
段佑還想說什麽,段風卻一拍手,讓禦林鐵衛把和段佑一起出使大梁的其他使臣全都帶了過來。
“說吧,你們到底有沒有到達大梁都城幽州,有沒有見到梁帝。”
“陛下麵前,如果有一句謊話,那可是誅九族的欺君之罪!”
段風寥寥幾句話,直接把這些人嚇得跪在地上,隻是一個勁的磕頭,一句話也不敢多言了。
段佑見狀,臉上流下了冷汗,他直接攔在了段風和幾個使臣中間。
“段風,你想要幹什麽?他們可是有功之臣,你就是這樣對待功臣的嗎?你是想造反不成?”
“造反?好大的帽子,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和胡荃安那個老狐狸的計劃,第一步就是先貶我,再打壓其他主戰派,然後大軍壓境,最後逼迫皇伯父讓位於你,我說的對不對?”
“你、你胡說八道什麽……”
段佑被說中了心事,一時語塞,竟然不知該如何反駁。
段壽見他吞吞吐吐的樣子,已經信了段風七八成,一拍龍椅,低喝一聲:“段佑,你好大膽子,竟然敢私通外敵,欺君罔上,你可知罪?”
段佑一下子跪在了地上:“皇伯父,我沒有,都是他胡說的,我真沒有,要不是段風,大梁根本不會發兵攻打我們,都怪他,請皇伯父懲治段風!”
事到如今,他隻能最後掙紮一下,試圖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段風身上。
段風知道段佑此時已是強弩之末,不堪一擊了,他沒有再機會段佑,而是走到了幾個使臣麵前:
“還嘴硬?如果不如實招來,你們的九族都會在地下感謝你們。”
“臣等知罪,我們雖然到了幽州城,但的確沒有見到梁帝,始終是……胡荃安在接待。”
“都是三世子指使我們,他說事成之後,可讓我等位列九卿,我等隻是一時糊塗,請陛下恕罪。”
幾個使臣見段佑被段風幾句話就擊破了心理防線,自知大勢已去,便一股腦把實情說了出來。
段佑聞言,立刻癱軟在了地上。
段壽氣的閉上了眼睛。
段章則一下站起身,走到段佑麵前把他給拎了起來:“逆子,你竟敢在國家大事上欺下瞞上,簡直……死不足惜!”
說著,抬手就是一巴掌,向著段佑的臉頰狠狠拍了下去。
“二弟!”
清脆的巴掌聲,使得段壽睜開了眼睛。
“段章聽令,朕命你即刻起集結三軍,前往嶽州城抵禦梁軍,不得有誤。”
“至於段佑,暫且關押看管起來,待戰事結束後,再行定奪吧。”
“是!”
段章鬆了口氣,狠狠的瞪了一眼失魂落魄的段佑,和百官一起,跟隨龍輦迴了皇城。
這一出和談鬧劇,終於結束。
酈陽城再度人心惶惶,掀起了第二波舉家遷徙的浪潮。
段壽在迴到皇宮後,把段章、段風以及幾位重臣叫到了禦書房,商量即將而來的戰事。
汪、丁、田、紀四人站在左側。
段章、段風父子站在右側。
段壽坐在龍椅上緩了好半天才睜開眼睛,剛才那一出鬧劇,對他的心境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二弟,這次……你打算起兵多少?”
“如果情報屬實,狄海闊這次率領至少數十萬梁軍精銳,臣弟也得全軍盡出,才可以依托嶽州城抵擋梁軍的兵鋒。”
段章手下,正好掌握著二十萬的大虞步軍。
這時丁南庭站了出來。
“臣以為不妥,我大虞隻有二十萬精銳步軍,如果全都派往嶽陽城,那酈陽城和其他城池,將無人可守。”
段章看了丁南庭一眼沒有說話,他知道他說的也都是事實。
可段風卻不會慣著他:“那你的意思是,放棄嶽州城,還是讓我父王去吃個敗仗先?”
丁南庭沒有理會段風。
段壽看了田方一眼,後者會意,立刻出列說道:“鎮陽王和相國說的都沒錯,微臣有一計,可以讓滿朝文武分出一半的家臣,組成一支後備軍,在戰事不利時支援前線,也可以防止其他突發情況發生。”
段壽點了點頭,舉目看向了紀丹青。
“微臣附議,隻不過如此一來,需要的糧草恐怕……”
段壽歎了口氣,打仗就是燒錢,他何嚐不知?
但是不打的話,大虞有滅國之禍,他可不想當亡國之君。
於是他又望向了段風:“風兒,你覺得此戰勝算幾何?”
“嶽州城地勢險要,隻要糧草充足,堅持一年以上都不是問題,而狄海闊又是一個莽夫,隻知道橫衝直撞,再加上人數優勢,他絕不會分兵攻打其他城池。”
“所以隻要我父王守住嶽州城,再加上我的謀略,此戰……大虞必勝。”
除了在場的段壽和段章,汪、丁、田、紀紛紛搖頭。
還從沒有人敢說狄海闊是一個莽夫,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汪四瀆直接道:“你也太小看狄海闊了,他從沒有打過敗仗,要我看,最好的辦法,是拖住狄海闊的同時,向大莽求援,讓梁國腹背受敵,如此,嶽州城之危方可解。”
“不錯,大都督所言甚是,隻是這出使大莽一事,何人可擔此大任?”
段壽點了點頭,顯然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計劃。
紀丹青、田方和丁南庭齊齊看向了段風。
“你們看我幹什麽?我的目標是狄海闊,要是沒有我,嶽州城根本守不下來。”
“不過我可以舉薦一人,或許可以出使大莽。”
“誰?”
“五世子段隆!”
五哥,我這次,可是給你謀了一個好差事,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的了。
“什麽?狄海闊已經在嶽州城外了?這可如何是好?”
“這一招緩兵之計用的好歹毒啊,這是想讓我大虞君臣離心離德,他們便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攻破嶽州城了!”
“嶽州城不容有失,此戰避無可避,請皇上下旨出兵!”
主戰派剛才一直都沒有說話,現在聽到段風的話以後,聲音立刻蓋過了主和派。
段佑更是嚇得臉色慘白,咬牙切齒的瞪著段風說道:“你胡說,胡荃安明明答應過我,在和談期間,不會派兵攻打嶽州城的。”
“胡荃安?果然如此,看來你根本就沒見到梁帝,一切都是你和那個老家夥一起謀劃的對吧?”
段風笑著說道。
“你胡說!你、你……”
段佑還想說什麽,段風卻一拍手,讓禦林鐵衛把和段佑一起出使大梁的其他使臣全都帶了過來。
“說吧,你們到底有沒有到達大梁都城幽州,有沒有見到梁帝。”
“陛下麵前,如果有一句謊話,那可是誅九族的欺君之罪!”
段風寥寥幾句話,直接把這些人嚇得跪在地上,隻是一個勁的磕頭,一句話也不敢多言了。
段佑見狀,臉上流下了冷汗,他直接攔在了段風和幾個使臣中間。
“段風,你想要幹什麽?他們可是有功之臣,你就是這樣對待功臣的嗎?你是想造反不成?”
“造反?好大的帽子,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和胡荃安那個老狐狸的計劃,第一步就是先貶我,再打壓其他主戰派,然後大軍壓境,最後逼迫皇伯父讓位於你,我說的對不對?”
“你、你胡說八道什麽……”
段佑被說中了心事,一時語塞,竟然不知該如何反駁。
段壽見他吞吞吐吐的樣子,已經信了段風七八成,一拍龍椅,低喝一聲:“段佑,你好大膽子,竟然敢私通外敵,欺君罔上,你可知罪?”
段佑一下子跪在了地上:“皇伯父,我沒有,都是他胡說的,我真沒有,要不是段風,大梁根本不會發兵攻打我們,都怪他,請皇伯父懲治段風!”
事到如今,他隻能最後掙紮一下,試圖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段風身上。
段風知道段佑此時已是強弩之末,不堪一擊了,他沒有再機會段佑,而是走到了幾個使臣麵前:
“還嘴硬?如果不如實招來,你們的九族都會在地下感謝你們。”
“臣等知罪,我們雖然到了幽州城,但的確沒有見到梁帝,始終是……胡荃安在接待。”
“都是三世子指使我們,他說事成之後,可讓我等位列九卿,我等隻是一時糊塗,請陛下恕罪。”
幾個使臣見段佑被段風幾句話就擊破了心理防線,自知大勢已去,便一股腦把實情說了出來。
段佑聞言,立刻癱軟在了地上。
段壽氣的閉上了眼睛。
段章則一下站起身,走到段佑麵前把他給拎了起來:“逆子,你竟敢在國家大事上欺下瞞上,簡直……死不足惜!”
說著,抬手就是一巴掌,向著段佑的臉頰狠狠拍了下去。
“二弟!”
清脆的巴掌聲,使得段壽睜開了眼睛。
“段章聽令,朕命你即刻起集結三軍,前往嶽州城抵禦梁軍,不得有誤。”
“至於段佑,暫且關押看管起來,待戰事結束後,再行定奪吧。”
“是!”
段章鬆了口氣,狠狠的瞪了一眼失魂落魄的段佑,和百官一起,跟隨龍輦迴了皇城。
這一出和談鬧劇,終於結束。
酈陽城再度人心惶惶,掀起了第二波舉家遷徙的浪潮。
段壽在迴到皇宮後,把段章、段風以及幾位重臣叫到了禦書房,商量即將而來的戰事。
汪、丁、田、紀四人站在左側。
段章、段風父子站在右側。
段壽坐在龍椅上緩了好半天才睜開眼睛,剛才那一出鬧劇,對他的心境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二弟,這次……你打算起兵多少?”
“如果情報屬實,狄海闊這次率領至少數十萬梁軍精銳,臣弟也得全軍盡出,才可以依托嶽州城抵擋梁軍的兵鋒。”
段章手下,正好掌握著二十萬的大虞步軍。
這時丁南庭站了出來。
“臣以為不妥,我大虞隻有二十萬精銳步軍,如果全都派往嶽陽城,那酈陽城和其他城池,將無人可守。”
段章看了丁南庭一眼沒有說話,他知道他說的也都是事實。
可段風卻不會慣著他:“那你的意思是,放棄嶽州城,還是讓我父王去吃個敗仗先?”
丁南庭沒有理會段風。
段壽看了田方一眼,後者會意,立刻出列說道:“鎮陽王和相國說的都沒錯,微臣有一計,可以讓滿朝文武分出一半的家臣,組成一支後備軍,在戰事不利時支援前線,也可以防止其他突發情況發生。”
段壽點了點頭,舉目看向了紀丹青。
“微臣附議,隻不過如此一來,需要的糧草恐怕……”
段壽歎了口氣,打仗就是燒錢,他何嚐不知?
但是不打的話,大虞有滅國之禍,他可不想當亡國之君。
於是他又望向了段風:“風兒,你覺得此戰勝算幾何?”
“嶽州城地勢險要,隻要糧草充足,堅持一年以上都不是問題,而狄海闊又是一個莽夫,隻知道橫衝直撞,再加上人數優勢,他絕不會分兵攻打其他城池。”
“所以隻要我父王守住嶽州城,再加上我的謀略,此戰……大虞必勝。”
除了在場的段壽和段章,汪、丁、田、紀紛紛搖頭。
還從沒有人敢說狄海闊是一個莽夫,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汪四瀆直接道:“你也太小看狄海闊了,他從沒有打過敗仗,要我看,最好的辦法,是拖住狄海闊的同時,向大莽求援,讓梁國腹背受敵,如此,嶽州城之危方可解。”
“不錯,大都督所言甚是,隻是這出使大莽一事,何人可擔此大任?”
段壽點了點頭,顯然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計劃。
紀丹青、田方和丁南庭齊齊看向了段風。
“你們看我幹什麽?我的目標是狄海闊,要是沒有我,嶽州城根本守不下來。”
“不過我可以舉薦一人,或許可以出使大莽。”
“誰?”
“五世子段隆!”
五哥,我這次,可是給你謀了一個好差事,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