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春:“是,側福晉給奴婢取名叫繪春”
胤禛看向宜修,“你這裏四季差一個啊,改天爺給你送一個?”
宜修沒半點不悅,“那感情好”
胤禛此時眉頭才稍稍舒展了些,他再次看向繪春,“去跟外麵那丫頭說一聲,爺不去”
“有病就找府醫!”
等到繪春出去後,胤禛突然凝視起了宜修,片刻後才移開目光“你是個好的”
“柳侍妾放肆”
“你那丫頭……讓你身邊的嬤嬤再練練吧”
宜修挽起半邊袖子,正準備在一旁煮茶,聽到胤禛這麽說,立馬抬頭,“是,妾身馭下不足”
“讓貝勒爺不快了”
胤禛隨意的“嗯”了聲,繼續看他那本書……
年節裏又是好一陣忙碌,德妃不知怎的又有了給老四後院塞人的心。
她倒不是很在意,德妃說著她就聽著“開枝散葉”啊、“不可專寵”啊,她點頭,心裏想的卻是現在二十出頭的貌美胤禛,你讓我往外推,想都別想!
怎麽著也得再過個二十年,他不中用了再說。
過了熱鬧非凡的除夕夜,人們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悅氛圍之中時,又到了個重要的節日——元宵節。
每年的元宵節都是一個充滿歡樂和熱鬧氛圍的盛大節日。
夜幕降臨,大街小巷被無數燈籠照亮,宛如白晝一般。這些燈籠形態各異、色彩斑斕,最多的當屬紅燈籠、八角燈,還有精美的動物造型燈小巧的飛鳥蝴蝶燈等。每一盞燈籠都散發著溫暖而明亮的光芒,將整座城裝點得美輪美奐。
燈會現場人山人海,大人小孩皆身著盛裝,道著祝福,穿梭於花燈之間。
有的人手提燈籠拿著扇柄,悠然自得地欣賞著;有的人則擠在一處猜燈謎,逗樂兒;還有的人駐足觀賞民間藝人表演雜耍、魔術等節目,不時發出陣陣喝彩聲。
此時雜耍的攤子漸少了,剛剛就又撤了一個。
身上散發著淡淡酒氣的胤禛傾聽著車外傳來的嘈雜聲響,目光不時地瞥向身旁那欲掀起簾子卻又不敢有此動作的宜修,他緊握拳頭輕輕抵在唇邊,輕咳一聲。
宜修聞聲轉過頭來,隻見麵色微醺的胤禛正瀟灑地甩動著腰間懸掛的玉佩,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得意:\"陪爺出去逛逛?\"
宜修心中一喜,連忙點頭應道:“好啊”
“真的…可以嗎?”
胤禛敲了敲她額頭,“當然可以”
胤禛拿起扇子敲了下車窗,對著湊過來的人道“蘇培盛,讓人找個地方先停一下”
車夫隨即調轉馬頭改變了行駛方向,不多時,馬車便緩緩停下。胤禛伸手拉住宜修,一同走下車來。蘇培盛和剪秋則靜靜地跟在他們身後......
他們是參加完宮裏的盛宴後路過這裏,時間已經很晚了,但街上依然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四爺,你瞧!\"宜修興奮地指向兩盞精美的蝴蝶花燈,胤禛順著她指的方向一看,隻見那台上分別有一隻粉色和一隻藍色的蝴蝶燈,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能起飛。
蘇培盛不用貝勒爺多說,就上前買下了這兩大隻蝴蝶,果不其然收到了貝勒爺讚賞的目光……
他們二人帶上各自心儀的麵具,一人拿個燈籠走了,蘇培盛還在等著找錢呢。
這燈會上除了賞燈,看雜耍外,還有不少的美食和手工藝品攤位。
香氣撲鼻的小吃讓人垂涎欲滴,可惜頂著蘇培盛祈求的目光,宜修真不敢說自己想吃,隻能移了目光,移到了手工藝品的攤子,宜修把隻要看的上眼的都點了,看著蘇培盛都要拿不下了,眼看剪秋手上也拿了東西,這才收手,臉上的笑容越發明亮。
他們一路走著,不止買了燈籠與些小工藝品,還猜了燈謎贏了壇好酒!
“迴吧,明日宮中走冰”胤禛對著停下來歇腳的宜修道。
宜修點頭,手下意識伸過去,胤禛眉頭一顫,眼神左右瞟了下,拉上她的手,腳步比剛剛快了許多,二人一道上了馬車後胤禛看著二人被衣袖遮住的手,想說些什麽,又說不出口……
想到自己一講道理,胤禵那小子就跑,胤禛盯著他倆握著的手到底是沒說什麽。
宜修還不知道她躲過了什麽。
出了永和宮,她又迴了趟娘家,趕巧與柔則夫婦撞上了。
當她下意識想看周邊有無胤禛出沒時,都差點被自己逗笑。
柔則還是那麽的漂亮宛如九重天的仙女,隻是此時她臉色有些不好,很快幾乎是一瞬間她的臉上掛上了“溫和”的笑,“妹妹也迴來了?”
宜修沒在下人麵前跟她掰扯什麽地位尊卑,隻是輕聲道了聲,“姐姐這是要走了”
“早知姐姐今早歸,我今日就早點從永和宮出來了。”
柔則眼裏閃過一抹遺憾之色,胡亂跟她聊了兩句就拉著身側的男人離開了。
等見過阿瑪又去看了眼覺羅氏後,剪秋扶著她往外走,待進到馬車後,剪秋再也忍不住了,低聲道:“主子是貝勒側福晉,大小姐該行禮的”
宜修:“你也說了是‘大’小姐,倫理上她為長,理法上她是嫡”
剪秋:“出嫁從夫”
宜修:“夫?正兒八經輪人家是大族正室嫡妻,我?”
“我上了玉蝶,那也是妾”
“別說了,不過沒行禮罷了”
“再有,你家主子蠻開心的”隻要一想到,柔則因著覺羅氏的心思,錯失了胤禛這門親事,她就開心。
後來,在覺羅氏迴頭想抓住胤禛時,又被那董鄂順怡與四貝勒的賜婚聖旨打破,哎呀更開心了。
隻要柔則不來貝勒府就好,哪怕現在來看她也沒撈到什麽,她依然開心。
猶記得去年此時節,她迴了四次門,貝勒爺也陪了一次,她那時心裏還有些擔憂,萬一柔則在自己家祈福“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咋辦。
但秉著對胤禛的人品還有那絲絲的信任,畢竟那時候賜婚嫡福晉的聖旨已經下了。
那天柔則去詩會沒碰到,後來更是沒機會碰到了,二人的姻緣線斷的徹徹底底。
一日,宜修正給胤禛穿衣,他突然伸出手比劃道“你長高了”
胤禛看向宜修,“你這裏四季差一個啊,改天爺給你送一個?”
宜修沒半點不悅,“那感情好”
胤禛此時眉頭才稍稍舒展了些,他再次看向繪春,“去跟外麵那丫頭說一聲,爺不去”
“有病就找府醫!”
等到繪春出去後,胤禛突然凝視起了宜修,片刻後才移開目光“你是個好的”
“柳侍妾放肆”
“你那丫頭……讓你身邊的嬤嬤再練練吧”
宜修挽起半邊袖子,正準備在一旁煮茶,聽到胤禛這麽說,立馬抬頭,“是,妾身馭下不足”
“讓貝勒爺不快了”
胤禛隨意的“嗯”了聲,繼續看他那本書……
年節裏又是好一陣忙碌,德妃不知怎的又有了給老四後院塞人的心。
她倒不是很在意,德妃說著她就聽著“開枝散葉”啊、“不可專寵”啊,她點頭,心裏想的卻是現在二十出頭的貌美胤禛,你讓我往外推,想都別想!
怎麽著也得再過個二十年,他不中用了再說。
過了熱鬧非凡的除夕夜,人們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悅氛圍之中時,又到了個重要的節日——元宵節。
每年的元宵節都是一個充滿歡樂和熱鬧氛圍的盛大節日。
夜幕降臨,大街小巷被無數燈籠照亮,宛如白晝一般。這些燈籠形態各異、色彩斑斕,最多的當屬紅燈籠、八角燈,還有精美的動物造型燈小巧的飛鳥蝴蝶燈等。每一盞燈籠都散發著溫暖而明亮的光芒,將整座城裝點得美輪美奐。
燈會現場人山人海,大人小孩皆身著盛裝,道著祝福,穿梭於花燈之間。
有的人手提燈籠拿著扇柄,悠然自得地欣賞著;有的人則擠在一處猜燈謎,逗樂兒;還有的人駐足觀賞民間藝人表演雜耍、魔術等節目,不時發出陣陣喝彩聲。
此時雜耍的攤子漸少了,剛剛就又撤了一個。
身上散發著淡淡酒氣的胤禛傾聽著車外傳來的嘈雜聲響,目光不時地瞥向身旁那欲掀起簾子卻又不敢有此動作的宜修,他緊握拳頭輕輕抵在唇邊,輕咳一聲。
宜修聞聲轉過頭來,隻見麵色微醺的胤禛正瀟灑地甩動著腰間懸掛的玉佩,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得意:\"陪爺出去逛逛?\"
宜修心中一喜,連忙點頭應道:“好啊”
“真的…可以嗎?”
胤禛敲了敲她額頭,“當然可以”
胤禛拿起扇子敲了下車窗,對著湊過來的人道“蘇培盛,讓人找個地方先停一下”
車夫隨即調轉馬頭改變了行駛方向,不多時,馬車便緩緩停下。胤禛伸手拉住宜修,一同走下車來。蘇培盛和剪秋則靜靜地跟在他們身後......
他們是參加完宮裏的盛宴後路過這裏,時間已經很晚了,但街上依然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四爺,你瞧!\"宜修興奮地指向兩盞精美的蝴蝶花燈,胤禛順著她指的方向一看,隻見那台上分別有一隻粉色和一隻藍色的蝴蝶燈,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能起飛。
蘇培盛不用貝勒爺多說,就上前買下了這兩大隻蝴蝶,果不其然收到了貝勒爺讚賞的目光……
他們二人帶上各自心儀的麵具,一人拿個燈籠走了,蘇培盛還在等著找錢呢。
這燈會上除了賞燈,看雜耍外,還有不少的美食和手工藝品攤位。
香氣撲鼻的小吃讓人垂涎欲滴,可惜頂著蘇培盛祈求的目光,宜修真不敢說自己想吃,隻能移了目光,移到了手工藝品的攤子,宜修把隻要看的上眼的都點了,看著蘇培盛都要拿不下了,眼看剪秋手上也拿了東西,這才收手,臉上的笑容越發明亮。
他們一路走著,不止買了燈籠與些小工藝品,還猜了燈謎贏了壇好酒!
“迴吧,明日宮中走冰”胤禛對著停下來歇腳的宜修道。
宜修點頭,手下意識伸過去,胤禛眉頭一顫,眼神左右瞟了下,拉上她的手,腳步比剛剛快了許多,二人一道上了馬車後胤禛看著二人被衣袖遮住的手,想說些什麽,又說不出口……
想到自己一講道理,胤禵那小子就跑,胤禛盯著他倆握著的手到底是沒說什麽。
宜修還不知道她躲過了什麽。
出了永和宮,她又迴了趟娘家,趕巧與柔則夫婦撞上了。
當她下意識想看周邊有無胤禛出沒時,都差點被自己逗笑。
柔則還是那麽的漂亮宛如九重天的仙女,隻是此時她臉色有些不好,很快幾乎是一瞬間她的臉上掛上了“溫和”的笑,“妹妹也迴來了?”
宜修沒在下人麵前跟她掰扯什麽地位尊卑,隻是輕聲道了聲,“姐姐這是要走了”
“早知姐姐今早歸,我今日就早點從永和宮出來了。”
柔則眼裏閃過一抹遺憾之色,胡亂跟她聊了兩句就拉著身側的男人離開了。
等見過阿瑪又去看了眼覺羅氏後,剪秋扶著她往外走,待進到馬車後,剪秋再也忍不住了,低聲道:“主子是貝勒側福晉,大小姐該行禮的”
宜修:“你也說了是‘大’小姐,倫理上她為長,理法上她是嫡”
剪秋:“出嫁從夫”
宜修:“夫?正兒八經輪人家是大族正室嫡妻,我?”
“我上了玉蝶,那也是妾”
“別說了,不過沒行禮罷了”
“再有,你家主子蠻開心的”隻要一想到,柔則因著覺羅氏的心思,錯失了胤禛這門親事,她就開心。
後來,在覺羅氏迴頭想抓住胤禛時,又被那董鄂順怡與四貝勒的賜婚聖旨打破,哎呀更開心了。
隻要柔則不來貝勒府就好,哪怕現在來看她也沒撈到什麽,她依然開心。
猶記得去年此時節,她迴了四次門,貝勒爺也陪了一次,她那時心裏還有些擔憂,萬一柔則在自己家祈福“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咋辦。
但秉著對胤禛的人品還有那絲絲的信任,畢竟那時候賜婚嫡福晉的聖旨已經下了。
那天柔則去詩會沒碰到,後來更是沒機會碰到了,二人的姻緣線斷的徹徹底底。
一日,宜修正給胤禛穿衣,他突然伸出手比劃道“你長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