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開學堂,啟私學
神話之我在大秦忽悠眾生 作者:八月也在江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聞這話,李涵心中不由一緊,暗叫不好。
要知道,這話於普天之下任何人而言,皆可說出口,可唯獨項羽,最是沒資格這般指責項梁。
果不其然,正如李涵所料,項梁瞬間怒發衝冠,猛地從座位上騰然而起,指著項羽怒斥道:“秦國與我等有血海深仇,你身為項家子弟,怎可說出如此話語?”
項羽聽到這話,臉上閃過一抹羞愧之色,
但目光卻是依舊堅定如初。
李涵瞧著這一幕,心中暗暗歎息一聲。
身為外人,眼下無論他說些什麽,都是有些不合適。
當即他望向身旁此刻已經一臉淡然的韓信,輕聲提議道:“韓兄弟,今日月色正好,不若我們二人去竹林漫步一番如何?”
韓信瞥了一眼仍處於劍拔弩張之中的項梁與項羽叔侄二人,緩緩點了點頭。
待李涵與韓信二人走出小院,項梁的情緒似乎也穩定了些許。
他坐在桌前,隨手拿起一個酒壺,也不管裏麵還剩多少酒水,仰首一飲而盡。
發絲淩亂,盡顯落寞之態。
項羽看著項梁這般模樣,心中也是有些難受。
他自小便跟隨項梁,之間情誼頗為深厚,自是不願看到項梁這般模樣。
緩緩在項梁對麵坐下,沉思許久,項羽才輕聲說道:“叔父,我知你內心苦悶。
但如今這天下形勢,卻是越發太平。
我們反秦,為的不正是天下蒼生,怎的忍心見戰火再起!”
他的聲音,堅定中但卻帶著落寞。
項梁沉默不語,隻是飲著壺中清酒。
他又何嚐不知項羽這話,乃是事實。
但心中的那道坎,又如何能這般輕易跨過!
與此同時,韓信與李涵二人走出院子,沿著竹林中的小路,悠然前行。
皎潔的月色傾灑而下,映照著整個竹林仿佛披上了一層銀紗。
韓信走在前方,直至離院子有了一段距離後,他突然轉身,麵向李涵。
臉上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雙手抬起,作揖行禮道:“韓信拜見考官大人!”
一時間,一陣微風吹過,撩起二人衣角。
在月光的映照下,二人身形仿若仙人遺世獨立。
麵對韓信拆穿自己的身份,李涵並不意外。
比起項梁,項羽他們,李涵曾在韓信麵前出聲數次。
若是這般韓信都分辨不出的話,那反倒是有些奇怪了。
李涵當即笑著迴道:“韓兄,不必如此。”
大家都是聰明人,事到如今,也是沒有必要再繼續裝傻。
韓信見李涵承認,臉上笑容越發濃鬱。
他緩緩靠近李涵,終於問出了心中一直久存的疑惑,“大人,既然你身處舉賢堂中,想必……”
雖韓信話未說完,但李涵已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當即點了點頭,道:“是的,你想的沒錯。
如今我在為扶蘇做事!”
此話一出,韓信反倒是更加驚訝了。
和項梁,項羽叔侄二人之間,相處雖然不長。
但他也是能看出,在這二人心中,仍懷有反秦之意。
怎麽李涵還和他們之間關係如何這般熟悉?
難道說,這當中還有什麽隱情不成?
看到韓信眼中迷茫之色,李涵嗬嗬一笑。
他轉過頭,望著天空中的明月,而後說道:“韓兄弟,你來到鹹陽也有了些時日。
可否說說,你如今對鹹陽的看法?”
韓信微微一怔,迴憶著近日在鹹陽的所見所聞,忍不住稱讚道:“如今的鹹陽,確實無愧於大秦國都之名。
此地百姓安居樂業,官員恪守節操,當為世間一方淨土。”
李涵臉上笑容更是燦爛幾分,“我之所願,便是天下各處,皆如鹹陽一般。
扶蘇可實現我心中抱負,故我才甘願輔佐於他。
至於項伯與項大哥,與我有救命之恩。”
剩下的話,李涵並沒有說完。
韓信了然地點了點頭,眼中突然閃過一道精光,“大人,之前在考核之時,站在你身旁那人,便是扶蘇皇子嗎?”
“嗯!”
李涵點了點頭。
得到確定的答案後,韓信許久都未再開口。
此時,他的腦海中不由浮現出近來大秦的種種變化。
雖然如今大秦其他地方,還遠遠比不上鹹陽。
但扶蘇舉賢堂的壯舉,卻是為天下寒門子弟開了一條通天路。
聯想到江湖傳聞,韓信迎著李涵的目光,緩緩將頭抬起,一臉正色道:“大人,我心中仍有一個問題。
希望大人認真迴答!”
看到韓信這般正經,李涵臉上也不由鄭重了許多,重重點了點頭。
“大人,天下傳言,等待扶蘇皇子繼位之後,便會仿照舉賢堂考核方式,選舉天下官員,不問出身,此事是真是假?”
韓信語氣沉重。
他之所以來到鹹陽,參加舉賢堂考核,其最終目的,便是為了獲取這個問題的答案。
李涵聽到這話,先是點了點頭,而後又搖了搖頭。
“是,也不是!”
“這話何解?”
韓信臉上帶著疑惑道。
“此次舉賢堂考核題目,多是考驗一些急智,若是成為大秦官員,則是遠遠不夠。
但礙於如今天下形式,寒門子弟學識遠遠比不上貴族後裔,故隻能采用這般方法。
但等今後扶蘇繼位,我等決定為天下開學堂,啟私學。
考核題目,也會更以個人學識為準,更加標準化。”
李涵說罷,韓信已然驚呆了。
整個人站在原地,臉憋得通紅,渾身顫抖。
是興奮?
是震驚?
亦或是激動?
韓信也無法準確描述此時心中情感。
他隻覺得李涵方才那番話,仿若洪鍾大呂,震撼人心。
自商周以來,百姓便是被官府嚴禁私學,以愚民智。
但李涵所言,開學堂,啟私學。
這六個字,卻是比當初李涵所言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來的更為震撼。
韓信家境貧困,比之旁人,他更能體會到李涵此話對於天下百姓的重要性。
許久之後,他深深吐出一口濁氣,迎著李涵的目光,身形一頓,竟然緩緩跪了下來。
“此言若是成真,大人倘若不棄,韓信願輔佐大人,以看天下盛景!”
要知道,這話於普天之下任何人而言,皆可說出口,可唯獨項羽,最是沒資格這般指責項梁。
果不其然,正如李涵所料,項梁瞬間怒發衝冠,猛地從座位上騰然而起,指著項羽怒斥道:“秦國與我等有血海深仇,你身為項家子弟,怎可說出如此話語?”
項羽聽到這話,臉上閃過一抹羞愧之色,
但目光卻是依舊堅定如初。
李涵瞧著這一幕,心中暗暗歎息一聲。
身為外人,眼下無論他說些什麽,都是有些不合適。
當即他望向身旁此刻已經一臉淡然的韓信,輕聲提議道:“韓兄弟,今日月色正好,不若我們二人去竹林漫步一番如何?”
韓信瞥了一眼仍處於劍拔弩張之中的項梁與項羽叔侄二人,緩緩點了點頭。
待李涵與韓信二人走出小院,項梁的情緒似乎也穩定了些許。
他坐在桌前,隨手拿起一個酒壺,也不管裏麵還剩多少酒水,仰首一飲而盡。
發絲淩亂,盡顯落寞之態。
項羽看著項梁這般模樣,心中也是有些難受。
他自小便跟隨項梁,之間情誼頗為深厚,自是不願看到項梁這般模樣。
緩緩在項梁對麵坐下,沉思許久,項羽才輕聲說道:“叔父,我知你內心苦悶。
但如今這天下形勢,卻是越發太平。
我們反秦,為的不正是天下蒼生,怎的忍心見戰火再起!”
他的聲音,堅定中但卻帶著落寞。
項梁沉默不語,隻是飲著壺中清酒。
他又何嚐不知項羽這話,乃是事實。
但心中的那道坎,又如何能這般輕易跨過!
與此同時,韓信與李涵二人走出院子,沿著竹林中的小路,悠然前行。
皎潔的月色傾灑而下,映照著整個竹林仿佛披上了一層銀紗。
韓信走在前方,直至離院子有了一段距離後,他突然轉身,麵向李涵。
臉上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雙手抬起,作揖行禮道:“韓信拜見考官大人!”
一時間,一陣微風吹過,撩起二人衣角。
在月光的映照下,二人身形仿若仙人遺世獨立。
麵對韓信拆穿自己的身份,李涵並不意外。
比起項梁,項羽他們,李涵曾在韓信麵前出聲數次。
若是這般韓信都分辨不出的話,那反倒是有些奇怪了。
李涵當即笑著迴道:“韓兄,不必如此。”
大家都是聰明人,事到如今,也是沒有必要再繼續裝傻。
韓信見李涵承認,臉上笑容越發濃鬱。
他緩緩靠近李涵,終於問出了心中一直久存的疑惑,“大人,既然你身處舉賢堂中,想必……”
雖韓信話未說完,但李涵已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當即點了點頭,道:“是的,你想的沒錯。
如今我在為扶蘇做事!”
此話一出,韓信反倒是更加驚訝了。
和項梁,項羽叔侄二人之間,相處雖然不長。
但他也是能看出,在這二人心中,仍懷有反秦之意。
怎麽李涵還和他們之間關係如何這般熟悉?
難道說,這當中還有什麽隱情不成?
看到韓信眼中迷茫之色,李涵嗬嗬一笑。
他轉過頭,望著天空中的明月,而後說道:“韓兄弟,你來到鹹陽也有了些時日。
可否說說,你如今對鹹陽的看法?”
韓信微微一怔,迴憶著近日在鹹陽的所見所聞,忍不住稱讚道:“如今的鹹陽,確實無愧於大秦國都之名。
此地百姓安居樂業,官員恪守節操,當為世間一方淨土。”
李涵臉上笑容更是燦爛幾分,“我之所願,便是天下各處,皆如鹹陽一般。
扶蘇可實現我心中抱負,故我才甘願輔佐於他。
至於項伯與項大哥,與我有救命之恩。”
剩下的話,李涵並沒有說完。
韓信了然地點了點頭,眼中突然閃過一道精光,“大人,之前在考核之時,站在你身旁那人,便是扶蘇皇子嗎?”
“嗯!”
李涵點了點頭。
得到確定的答案後,韓信許久都未再開口。
此時,他的腦海中不由浮現出近來大秦的種種變化。
雖然如今大秦其他地方,還遠遠比不上鹹陽。
但扶蘇舉賢堂的壯舉,卻是為天下寒門子弟開了一條通天路。
聯想到江湖傳聞,韓信迎著李涵的目光,緩緩將頭抬起,一臉正色道:“大人,我心中仍有一個問題。
希望大人認真迴答!”
看到韓信這般正經,李涵臉上也不由鄭重了許多,重重點了點頭。
“大人,天下傳言,等待扶蘇皇子繼位之後,便會仿照舉賢堂考核方式,選舉天下官員,不問出身,此事是真是假?”
韓信語氣沉重。
他之所以來到鹹陽,參加舉賢堂考核,其最終目的,便是為了獲取這個問題的答案。
李涵聽到這話,先是點了點頭,而後又搖了搖頭。
“是,也不是!”
“這話何解?”
韓信臉上帶著疑惑道。
“此次舉賢堂考核題目,多是考驗一些急智,若是成為大秦官員,則是遠遠不夠。
但礙於如今天下形式,寒門子弟學識遠遠比不上貴族後裔,故隻能采用這般方法。
但等今後扶蘇繼位,我等決定為天下開學堂,啟私學。
考核題目,也會更以個人學識為準,更加標準化。”
李涵說罷,韓信已然驚呆了。
整個人站在原地,臉憋得通紅,渾身顫抖。
是興奮?
是震驚?
亦或是激動?
韓信也無法準確描述此時心中情感。
他隻覺得李涵方才那番話,仿若洪鍾大呂,震撼人心。
自商周以來,百姓便是被官府嚴禁私學,以愚民智。
但李涵所言,開學堂,啟私學。
這六個字,卻是比當初李涵所言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來的更為震撼。
韓信家境貧困,比之旁人,他更能體會到李涵此話對於天下百姓的重要性。
許久之後,他深深吐出一口濁氣,迎著李涵的目光,身形一頓,竟然緩緩跪了下來。
“此言若是成真,大人倘若不棄,韓信願輔佐大人,以看天下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