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對話嬴政
神話之我在大秦忽悠眾生 作者:八月也在江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日子總歸是平淡的,自從墨家兩個長老按照李涵的吩咐,前往落鳳嶺之後,就更是如此。
這些日子,李涵多是陪著呂素同遊鹹陽。
攜美同遊,總的來說還算快活。
說實話,李涵自己也是有些樂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上次微服私訪後,嬴政好像愛上了這種感覺,每隔幾天,就要拉上李涵到民間逛上一圈,美其名曰與民同樂,但在李涵看來,就是嬴政單純的無聊。
這日,李涵剛從扶蘇府中出來,還沒來及登上迴家的馬車,就被嬴政派人接到了宮裏。
書房內。
嬴政麵色陰沉不定,在他身下的地上,則是恭敬跪著幾個臉戴麵具之人。
人魚燭幽藍燭火,微微搖曳。
看到這一幕,李涵忍不住在地上幾人身上多看了幾眼,而後好奇道:“陛下,怎麽今日突然要我前來,是有什麽事嗎?”
嬴政冷冷瞥了一眼地上幾人,而後看向李涵,淡淡說道:“讓劉邦逃了!”
聲音雖然不大,但威嚴十足。
地上跪著的幾人聽到這話,當即不住的磕著頭,“屬下該死。”
“屬下該死。”
李涵聽到這話,眼中卻是閃過一絲異色。
這劉邦還真有些說法,他真沒想到,劉邦居然能在這些人手中逃脫。
“具體怎麽迴事,據我所知,這劉邦雖有點武藝在身,但絕不可能是這幾人的對手,他是怎麽逃得?”
嬴政一把將手中的青銅爵扔在跪在最前麵那人的身上,冷聲說道:“還不快說。”
為首的麵具男子不敢隱瞞,當即將他們到了沛縣之後的事情,盡數說了出來。
當聽到劉邦借助泗水而逃,李涵原本帶著笑容的表情,瞬間一怔。
九鼎落於泗水,劉邦為泗水亭長,東南角有天子氣,如今劉邦又借這泗水而逃,這發生的一係列事情,都讓李涵有些懷疑,難道說,真有命運那麽一說?
劉邦難道說,當真就是注定的大漢高祖?
想到這,李涵不死心的繼續問道:“你們方才言說,抓到了為劉邦通風報信之人,此人何在?”
麵具男子抬頭小心看了一眼嬴政,見他並沒有任何反對之意,連忙說道:“此人名為蕭何,已經被我們抓到了鹹陽。”
“如今,正在秦宮的地牢內關著呢!”
“蕭何?”
李涵瞬間迴想了起來,當初在碭郡時,遇到的那個小胖子。
漢初三傑之一。
可以說,沒有他,劉邦想要成事,難度無疑要增加不少。
至少兵仙韓信月下離開的時候,就不要有人來追。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自然也不會再次發生。
李涵臉上重新掛上了笑容,看向嬴政:“陛下,雖然沒有抓住劉邦,但想來他如今身受重傷,定如驚弓之鳥一般,不敢再出來作亂。”
“如今又抓到了他的同夥,也算好事!”
嬴政不置可否的微微點頭,隻是眼中的陰翳,卻是依舊明顯。
他目視著腳下眾人,麵色陰沉不定,冷聲說道:“那依你看,這幾人辦事不利,應當如何處置呢?”
李涵聽到這,嘴角笑容更勝,他瞥了一眼身旁幾人,看著他們眼中不由流露出來的求饒意味,最終搖了搖頭,“陛下,此事與我無關,我若是多嘴,那反倒是有些逾越了。”
“至於如何處置他們,自然全憑陛下心意。”
聽到李涵這話,嬴政眼中終於浮現出了一絲笑意,他滿意的點了點頭,“哈哈,好,李涵啊李涵,朕現在還真是越來越喜歡你了。”
“不逾越,說的好。”
李涵迎著嬴政的目光,點了點頭,“陛下,我之心思,無非就是希望大秦強盛,至於其他的,我其實並不太關心。”
“天地廣闊,若是拘泥於外物,反倒是落了下乘。”
“若是沒有其他事情,在下就先行撤退了,今日一整天都在勞神,如今著實有些累了。”
嬴政看著台階下的李涵,微微點頭。
可正當李涵要轉身離去時,嬴政突然風輕雲淡的開口問道:“聽說,你在民間四處散播扶蘇繼位後,會選擇和如今舉賢堂選舉一樣的方式選舉官員?”
“好像還有個詞叫考試。”
“通過考試,便可為官是這樣嗎?”
嬴政這話說的看似漫不經心,可李涵背後,幾乎隻是瞬間,便是一陣冰涼。
額頭上,也是瞬間布滿了汗珠。
但他也知道,這種事情必然瞞不住嬴政,當即就幹脆的轉過了身子,迎著嬴政審視的目光正色道:“陛下確有其事!”
“不過此言論,卻是我與扶蘇皇子共同商議出的結果,若是我自己,定然不敢做出這般事情。”
嬴政臉上的笑容,隨著他這話,瞬間消失。
他一拍桌子,冷聲道:“李涵,虧你在民間生活許久,扶蘇不知,你還不知嗎?”
“朝廷嚴禁私學,就是不想讓百姓開啟民智。”
“民愚,方可太平。”
“隻有他們一直蠢下去,國家才可長久太平。”
“你們這般言辭,卻是在助長私學之風盛行。”
“李涵,你該當何罪?”
說到這,嬴政都猛然從位子上站起,一臉怒火。
頃刻間,場上隻有嬴政憤怒的喘息。
在旁伺候的宮女,已是嚇得渾身發抖,但偏偏又不敢發出任何聲響。
就連在台下跪著的麵具男子,此時也是將身體蜷成蝸牛的形狀,將頭深深埋在地上,不敢動彈半分。
唯恐吸引了嬴政的注意。
麵臨如此情景,李涵卻突然笑了起來。
他迎著嬴政憤怒的目光,眼中帶著笑意說道:“陛下,民愚,方可太平此話說的確實沒錯。”
“但陛下,可曾聽過這樣一句話,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如今官員選拔,除卻軍隊之中,多是保舉,征召!”
“如此一來,天下權利,卻始終都在貴族手中。”
“雖然明麵上,陛下掌管整個天下,但其實,在各地郡縣中,掌管一切的卻是當地官員。”
“這些官員盤根錯節,彼此官官相護。”
“昔日呂不韋門下三千門客,如此場景,想必陛下如今未曾忘記吧!”
話說到這裏,李涵的聲音,不由加大了幾分。
嬴政見李涵竟還敢提起呂不韋,眼中怒火更盛,幾欲吃人,身體更是在不斷顫抖
“你……”
這些日子,李涵多是陪著呂素同遊鹹陽。
攜美同遊,總的來說還算快活。
說實話,李涵自己也是有些樂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上次微服私訪後,嬴政好像愛上了這種感覺,每隔幾天,就要拉上李涵到民間逛上一圈,美其名曰與民同樂,但在李涵看來,就是嬴政單純的無聊。
這日,李涵剛從扶蘇府中出來,還沒來及登上迴家的馬車,就被嬴政派人接到了宮裏。
書房內。
嬴政麵色陰沉不定,在他身下的地上,則是恭敬跪著幾個臉戴麵具之人。
人魚燭幽藍燭火,微微搖曳。
看到這一幕,李涵忍不住在地上幾人身上多看了幾眼,而後好奇道:“陛下,怎麽今日突然要我前來,是有什麽事嗎?”
嬴政冷冷瞥了一眼地上幾人,而後看向李涵,淡淡說道:“讓劉邦逃了!”
聲音雖然不大,但威嚴十足。
地上跪著的幾人聽到這話,當即不住的磕著頭,“屬下該死。”
“屬下該死。”
李涵聽到這話,眼中卻是閃過一絲異色。
這劉邦還真有些說法,他真沒想到,劉邦居然能在這些人手中逃脫。
“具體怎麽迴事,據我所知,這劉邦雖有點武藝在身,但絕不可能是這幾人的對手,他是怎麽逃得?”
嬴政一把將手中的青銅爵扔在跪在最前麵那人的身上,冷聲說道:“還不快說。”
為首的麵具男子不敢隱瞞,當即將他們到了沛縣之後的事情,盡數說了出來。
當聽到劉邦借助泗水而逃,李涵原本帶著笑容的表情,瞬間一怔。
九鼎落於泗水,劉邦為泗水亭長,東南角有天子氣,如今劉邦又借這泗水而逃,這發生的一係列事情,都讓李涵有些懷疑,難道說,真有命運那麽一說?
劉邦難道說,當真就是注定的大漢高祖?
想到這,李涵不死心的繼續問道:“你們方才言說,抓到了為劉邦通風報信之人,此人何在?”
麵具男子抬頭小心看了一眼嬴政,見他並沒有任何反對之意,連忙說道:“此人名為蕭何,已經被我們抓到了鹹陽。”
“如今,正在秦宮的地牢內關著呢!”
“蕭何?”
李涵瞬間迴想了起來,當初在碭郡時,遇到的那個小胖子。
漢初三傑之一。
可以說,沒有他,劉邦想要成事,難度無疑要增加不少。
至少兵仙韓信月下離開的時候,就不要有人來追。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自然也不會再次發生。
李涵臉上重新掛上了笑容,看向嬴政:“陛下,雖然沒有抓住劉邦,但想來他如今身受重傷,定如驚弓之鳥一般,不敢再出來作亂。”
“如今又抓到了他的同夥,也算好事!”
嬴政不置可否的微微點頭,隻是眼中的陰翳,卻是依舊明顯。
他目視著腳下眾人,麵色陰沉不定,冷聲說道:“那依你看,這幾人辦事不利,應當如何處置呢?”
李涵聽到這,嘴角笑容更勝,他瞥了一眼身旁幾人,看著他們眼中不由流露出來的求饒意味,最終搖了搖頭,“陛下,此事與我無關,我若是多嘴,那反倒是有些逾越了。”
“至於如何處置他們,自然全憑陛下心意。”
聽到李涵這話,嬴政眼中終於浮現出了一絲笑意,他滿意的點了點頭,“哈哈,好,李涵啊李涵,朕現在還真是越來越喜歡你了。”
“不逾越,說的好。”
李涵迎著嬴政的目光,點了點頭,“陛下,我之心思,無非就是希望大秦強盛,至於其他的,我其實並不太關心。”
“天地廣闊,若是拘泥於外物,反倒是落了下乘。”
“若是沒有其他事情,在下就先行撤退了,今日一整天都在勞神,如今著實有些累了。”
嬴政看著台階下的李涵,微微點頭。
可正當李涵要轉身離去時,嬴政突然風輕雲淡的開口問道:“聽說,你在民間四處散播扶蘇繼位後,會選擇和如今舉賢堂選舉一樣的方式選舉官員?”
“好像還有個詞叫考試。”
“通過考試,便可為官是這樣嗎?”
嬴政這話說的看似漫不經心,可李涵背後,幾乎隻是瞬間,便是一陣冰涼。
額頭上,也是瞬間布滿了汗珠。
但他也知道,這種事情必然瞞不住嬴政,當即就幹脆的轉過了身子,迎著嬴政審視的目光正色道:“陛下確有其事!”
“不過此言論,卻是我與扶蘇皇子共同商議出的結果,若是我自己,定然不敢做出這般事情。”
嬴政臉上的笑容,隨著他這話,瞬間消失。
他一拍桌子,冷聲道:“李涵,虧你在民間生活許久,扶蘇不知,你還不知嗎?”
“朝廷嚴禁私學,就是不想讓百姓開啟民智。”
“民愚,方可太平。”
“隻有他們一直蠢下去,國家才可長久太平。”
“你們這般言辭,卻是在助長私學之風盛行。”
“李涵,你該當何罪?”
說到這,嬴政都猛然從位子上站起,一臉怒火。
頃刻間,場上隻有嬴政憤怒的喘息。
在旁伺候的宮女,已是嚇得渾身發抖,但偏偏又不敢發出任何聲響。
就連在台下跪著的麵具男子,此時也是將身體蜷成蝸牛的形狀,將頭深深埋在地上,不敢動彈半分。
唯恐吸引了嬴政的注意。
麵臨如此情景,李涵卻突然笑了起來。
他迎著嬴政憤怒的目光,眼中帶著笑意說道:“陛下,民愚,方可太平此話說的確實沒錯。”
“但陛下,可曾聽過這樣一句話,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如今官員選拔,除卻軍隊之中,多是保舉,征召!”
“如此一來,天下權利,卻始終都在貴族手中。”
“雖然明麵上,陛下掌管整個天下,但其實,在各地郡縣中,掌管一切的卻是當地官員。”
“這些官員盤根錯節,彼此官官相護。”
“昔日呂不韋門下三千門客,如此場景,想必陛下如今未曾忘記吧!”
話說到這裏,李涵的聲音,不由加大了幾分。
嬴政見李涵竟還敢提起呂不韋,眼中怒火更盛,幾欲吃人,身體更是在不斷顫抖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