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兼愛非攻
神話之我在大秦忽悠眾生 作者:八月也在江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陰陽家老者,卻仿若沒有聽到他說話一般,隻是望著李涵離去的背影笑了笑,並未出言解釋。
仿若在他眼中,歐陽已經是個死人一般。
誰又會跟死人解釋什麽。
扶蘇此時仍然坐在高台之上,見到李涵前來,才像剛迴過神來一般,一把抓住李涵的手臂,疑惑道:“方才父皇顯然已經有了怒氣,你為何還敢如此言論?”
“你與父皇不過第二次見麵,就不怕他怪罪於你?”
李涵眼中閃過一絲笑意,解釋道:“陛下自從到場之後,就不止一次看向了你。”
“你覺得那這位置,他本來是給誰準備的?”
扶蘇一愣,迴過神來,“你是說,這位置本來就是父皇為我準備的?”
“為君者,當君臨天下。你身為大皇子,普天之下,這般位置,除卻你外,還有誰敢坐?”
“想必陛下見到了你坐在台下,心中也有幾分不滿,若不然,他定然也不會讓徐福去坐這個位置。”
“所以,我當時必須出言,一是這本就是陛下想要看到的,二是我必須為你爭迴這個麵子。”
“今日若這個位置上坐的不是你,今日之後,天下人定會說你扶蘇,已經不受陛下器重,大秦無望。”
扶蘇聽著李涵的話,仿若醍醐灌頂,眼中閃過一絲動容。
他這人向來就是如此,待人儒雅,周正,像這般思考,卻是之前從未有過。
當即拱手對著李涵行禮道:“如此,倒是多謝李公子了。”
其態度,很是誠懇。
李涵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接受了扶蘇這一行禮,又跟他交待了幾句,便要轉身離開,迴到墨家老者跟前。
他跟墨家,可還是有一筆賬要算。
臨行之際,他突然想到一句話,於是轉頭又對著扶蘇輕聲說道:“大人,方才有句話,卻還是沒有說完,為君者,當爭必爭。”
“昔日對戰之時,兩軍交戰,狹路相逢勇者勝,今日之事,卻也似二軍爭鋒,陛下此舉,應是也想看看你麵對這般不合理的情況,能否相爭。”
扶蘇眼中滿是動容,衝著李涵微微點頭。
迴到歐陽身旁,此時另外兩位老者,已經離去。
見到李涵迴來,歐陽一臉笑意,對著李涵說道:“公子,對我墨家,可是有什麽想要了解的?”
李涵笑了笑,緩緩說道:“老先生,此地畢竟還在宮中,倒也不是個說話的地方。”
“不若我們先出宮門,再好好聊聊。”
“然也,然也。”
歐陽連連點頭。
出了宮門之後,二人沿著護城河邊,一路隨行。
河邊兩岸,楊柳依依,垂落水中,竟給此地風景,莫名多了幾分江南風情。
“此地風景,確實不錯,常在天機堂內,如今出來走走,著實有些欣喜。”
歐陽看著流水潺潺,忍不住出言讚道。
李涵瞥了一眼兩岸之上,雖然過往行人不多,但也是偶爾零星有人經過,微微思索後,他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今日索性就多走上一些。”
歐陽點頭稱是。
二人就這樣順著河邊,一路前行。
直至走至一處竹林旁,李涵才停下的腳步,指著竹林笑道:“歐陽先生,我看此地竹林,頗為典雅,在下從方才的宴席之上,卻是悄悄順了壺酒,不如我們就在這竹林深處,借酒解惑如何?”
歐陽眼中閃過一絲驚異,再看這竹林茂盛,風聲吹動竹葉沙沙作響,果真如他所說一般幽靜,倒是個談事情的好地方。
當即笑道:“昔日先賢,也曾如此。”
“尋典雅之地,以正心跡,今日我們效仿先賢如此,卻也是極好。”
說罷,二人便朝著竹林深處走去。
來到竹林深處,李涵倒也不講究,雖著扶蘇所贈的玄色錦衣,但還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歐陽見此,眼中閃過笑意,也學著他的樣子,坐了下來。
二人坐下之後,李涵先是隔空飲了口竹筒中的酒水,又遞給了歐陽。
歐陽當即也學著他樣子,飲了一口後,笑道:“李公子對我墨家學說,有何不解,皆可一問。”
見到他喝了竹筒中的酒水之後,李涵眼底閃過一絲陰翳,同樣笑道:“墨家學說,發於春秋戰國,時至今日,足有數百年時光。”
“墨家學說,也曾為我大秦一統立下不世之功,但有一事,在下不明。”
歐陽臉上略帶一絲得意之色,對於李涵這般言辭,很是滿意,當即笑道:“公子何事不解?”
“墨家既是如此,但為何今日,墨家子弟,卻是如此凋零,據我所知,如今天機堂內部,墨家的處境,可是並不算太好。”
此話一出,歐陽望向李涵的目光中頓時充滿了震驚。
他萬萬沒想到,李涵竟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長歎一聲後,歐陽再次將竹筒拿在手中,將筒中清酒一飲而盡,帶著一絲惋惜道:“公子所言極是。”
“我墨家如今,卻是弟子凋零,如今在天機堂之內,也不過幾十人。”
“這一切都要歸於幾十年前,與我墨家之內,發生過的一場鬥爭。”
“當時,我墨家被分為兩派,兼愛、非攻。”
李涵點了點頭,聽得很是認真。
“但在秦朝一統之時,卻是產生了隔閡,兼愛一派,自長平之戰之後,認為秦國太過殘暴,不願再相輔佐。”
李涵微微點頭,長平之戰,殺神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降兵,此事他也是知曉。
“自此,兩派分崩離析,兼愛一派便隱匿在了江湖之中。”
“當然,若是如此,我墨家倒也不會落得今日這般人跡凋零。”
“可偏偏……”
“偏偏什麽?”
李涵急忙問道。
他心中隱隱有種預感,兩姐妹的來曆,落鳳嶺的荒院,都可能與這兼愛一派有所關係。
歐陽長歎一口濁氣,緩緩開口:“可偏偏,這兼愛一派,竟是將我墨家至寶,私自帶走。”
“矩子令,也是自此失蹤。”
李涵故作惋惜的笑了笑,“我道墨家與法家,同為大秦根基,為何今日李斯能身為大秦丞相,而墨家卻隻能蝸居於天機堂之中,原來當中還有這些隱情。”
他這話,仿若一道利劍,直刺歐陽心口,他眼角微微泛紅,而後笑道:“所幸天佑我墨家子弟,如今……”
“如何怎樣?”
“哈哈,公子非我墨家之人,此事卻是不能告訴公子了。”
說到這,歐陽突然停住了嘴,無論李涵如論如何詢問,都是不再開口。
許久之後,李涵也是有些煩了,輕輕起身,走到老者麵前,一臉平和道:“其實縱然你不說,在下,也能猜到少許。”
“哦?”
老者眼中有些不解。此時在他身前的李涵,渾身一片冰冷,完全沒有方才半點儒雅的模樣。
“是不是,現在的墨家,尋到了當初出走的兼愛一派?”
仿若在他眼中,歐陽已經是個死人一般。
誰又會跟死人解釋什麽。
扶蘇此時仍然坐在高台之上,見到李涵前來,才像剛迴過神來一般,一把抓住李涵的手臂,疑惑道:“方才父皇顯然已經有了怒氣,你為何還敢如此言論?”
“你與父皇不過第二次見麵,就不怕他怪罪於你?”
李涵眼中閃過一絲笑意,解釋道:“陛下自從到場之後,就不止一次看向了你。”
“你覺得那這位置,他本來是給誰準備的?”
扶蘇一愣,迴過神來,“你是說,這位置本來就是父皇為我準備的?”
“為君者,當君臨天下。你身為大皇子,普天之下,這般位置,除卻你外,還有誰敢坐?”
“想必陛下見到了你坐在台下,心中也有幾分不滿,若不然,他定然也不會讓徐福去坐這個位置。”
“所以,我當時必須出言,一是這本就是陛下想要看到的,二是我必須為你爭迴這個麵子。”
“今日若這個位置上坐的不是你,今日之後,天下人定會說你扶蘇,已經不受陛下器重,大秦無望。”
扶蘇聽著李涵的話,仿若醍醐灌頂,眼中閃過一絲動容。
他這人向來就是如此,待人儒雅,周正,像這般思考,卻是之前從未有過。
當即拱手對著李涵行禮道:“如此,倒是多謝李公子了。”
其態度,很是誠懇。
李涵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接受了扶蘇這一行禮,又跟他交待了幾句,便要轉身離開,迴到墨家老者跟前。
他跟墨家,可還是有一筆賬要算。
臨行之際,他突然想到一句話,於是轉頭又對著扶蘇輕聲說道:“大人,方才有句話,卻還是沒有說完,為君者,當爭必爭。”
“昔日對戰之時,兩軍交戰,狹路相逢勇者勝,今日之事,卻也似二軍爭鋒,陛下此舉,應是也想看看你麵對這般不合理的情況,能否相爭。”
扶蘇眼中滿是動容,衝著李涵微微點頭。
迴到歐陽身旁,此時另外兩位老者,已經離去。
見到李涵迴來,歐陽一臉笑意,對著李涵說道:“公子,對我墨家,可是有什麽想要了解的?”
李涵笑了笑,緩緩說道:“老先生,此地畢竟還在宮中,倒也不是個說話的地方。”
“不若我們先出宮門,再好好聊聊。”
“然也,然也。”
歐陽連連點頭。
出了宮門之後,二人沿著護城河邊,一路隨行。
河邊兩岸,楊柳依依,垂落水中,竟給此地風景,莫名多了幾分江南風情。
“此地風景,確實不錯,常在天機堂內,如今出來走走,著實有些欣喜。”
歐陽看著流水潺潺,忍不住出言讚道。
李涵瞥了一眼兩岸之上,雖然過往行人不多,但也是偶爾零星有人經過,微微思索後,他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今日索性就多走上一些。”
歐陽點頭稱是。
二人就這樣順著河邊,一路前行。
直至走至一處竹林旁,李涵才停下的腳步,指著竹林笑道:“歐陽先生,我看此地竹林,頗為典雅,在下從方才的宴席之上,卻是悄悄順了壺酒,不如我們就在這竹林深處,借酒解惑如何?”
歐陽眼中閃過一絲驚異,再看這竹林茂盛,風聲吹動竹葉沙沙作響,果真如他所說一般幽靜,倒是個談事情的好地方。
當即笑道:“昔日先賢,也曾如此。”
“尋典雅之地,以正心跡,今日我們效仿先賢如此,卻也是極好。”
說罷,二人便朝著竹林深處走去。
來到竹林深處,李涵倒也不講究,雖著扶蘇所贈的玄色錦衣,但還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歐陽見此,眼中閃過笑意,也學著他的樣子,坐了下來。
二人坐下之後,李涵先是隔空飲了口竹筒中的酒水,又遞給了歐陽。
歐陽當即也學著他樣子,飲了一口後,笑道:“李公子對我墨家學說,有何不解,皆可一問。”
見到他喝了竹筒中的酒水之後,李涵眼底閃過一絲陰翳,同樣笑道:“墨家學說,發於春秋戰國,時至今日,足有數百年時光。”
“墨家學說,也曾為我大秦一統立下不世之功,但有一事,在下不明。”
歐陽臉上略帶一絲得意之色,對於李涵這般言辭,很是滿意,當即笑道:“公子何事不解?”
“墨家既是如此,但為何今日,墨家子弟,卻是如此凋零,據我所知,如今天機堂內部,墨家的處境,可是並不算太好。”
此話一出,歐陽望向李涵的目光中頓時充滿了震驚。
他萬萬沒想到,李涵竟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長歎一聲後,歐陽再次將竹筒拿在手中,將筒中清酒一飲而盡,帶著一絲惋惜道:“公子所言極是。”
“我墨家如今,卻是弟子凋零,如今在天機堂之內,也不過幾十人。”
“這一切都要歸於幾十年前,與我墨家之內,發生過的一場鬥爭。”
“當時,我墨家被分為兩派,兼愛、非攻。”
李涵點了點頭,聽得很是認真。
“但在秦朝一統之時,卻是產生了隔閡,兼愛一派,自長平之戰之後,認為秦國太過殘暴,不願再相輔佐。”
李涵微微點頭,長平之戰,殺神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降兵,此事他也是知曉。
“自此,兩派分崩離析,兼愛一派便隱匿在了江湖之中。”
“當然,若是如此,我墨家倒也不會落得今日這般人跡凋零。”
“可偏偏……”
“偏偏什麽?”
李涵急忙問道。
他心中隱隱有種預感,兩姐妹的來曆,落鳳嶺的荒院,都可能與這兼愛一派有所關係。
歐陽長歎一口濁氣,緩緩開口:“可偏偏,這兼愛一派,竟是將我墨家至寶,私自帶走。”
“矩子令,也是自此失蹤。”
李涵故作惋惜的笑了笑,“我道墨家與法家,同為大秦根基,為何今日李斯能身為大秦丞相,而墨家卻隻能蝸居於天機堂之中,原來當中還有這些隱情。”
他這話,仿若一道利劍,直刺歐陽心口,他眼角微微泛紅,而後笑道:“所幸天佑我墨家子弟,如今……”
“如何怎樣?”
“哈哈,公子非我墨家之人,此事卻是不能告訴公子了。”
說到這,歐陽突然停住了嘴,無論李涵如論如何詢問,都是不再開口。
許久之後,李涵也是有些煩了,輕輕起身,走到老者麵前,一臉平和道:“其實縱然你不說,在下,也能猜到少許。”
“哦?”
老者眼中有些不解。此時在他身前的李涵,渾身一片冰冷,完全沒有方才半點儒雅的模樣。
“是不是,現在的墨家,尋到了當初出走的兼愛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