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過三關(二)
神話之我在大秦忽悠眾生 作者:八月也在江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站定之後,李涵頭發散亂站在原地。
他眼中帶著一絲驚異,自己頭上的發簪,被這人取走了。
而他並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你到底是什麽人?”李涵轉過身子,眼神中帶著警惕。
方才他的攻擊,落在這人身上,這人竟是毫無感覺,武功高強,在他之上。
隻見中年男子,手上拿著原本插在他頭上的墨玉發簪,神色複雜。
“你與這發簪的主人是什麽關係?”
男子的聲音有些沙啞。
李涵這時,終於知道了,自己為什麽會被男子盯上,原來竟是因為這枚發簪。
此時的他,也忍不住覺得有些好笑。
這發簪,與他犯衝。
這發簪,他一共也就戴了兩次,一次遇到了劫匪,再一次就遇到了眼前這不知是敵是友的中年男子。
不過眼下崔文子應該還在碭郡,就算告訴他也沒什麽關係。
想到這,李涵開口說道:“這是我結拜大哥所贈,怎麽?”
“你結拜大哥是否名為崔文子?”
說到這,男子的聲音已然變的有些激動,一瞬間,便是衝到了李涵麵前,死死地抓住他的肩膀,用力搖晃著。
李涵想要掙脫,但男子的雙手仿若鐵鉗一般,將他死死鉗住,動彈不得。
這一幕,發生的極為突然突然,再加上從男子口中,聽到崔文子這個名字,他一時有些恍惚。
這才不小心被男子近了身,陷入了如今的情況。
但他心中,卻並不慌張,畢竟現在可是在扶蘇的眼下,量這男子有再大的膽子,也不敢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對他怎樣。
“崔文子的確是我結拜大哥,前輩若是和我大哥有什麽過節,我自當一力承擔。”
李涵這話說的,擲地有聲,宛如洪鍾大呂一般,在人群中迴蕩。
之前他們打鬥之時,就吸引了不少人圍觀,如今聽到李涵那麽說,皆是忍不住讚歎。
不過,讚歎歸讚歎,但他們當中卻沒有一人出言勸阻,反而樂見其成。
男子聽到李涵這麽說,冰冷的臉上竟然掛上了一絲笑容,他鬆開緊緊抓住李涵的雙手,用力地在他身上拍了拍,大笑道:“好兄弟,崔大哥,果然沒有看錯人。”
說罷,他便狠狠地瞪了一眼周圍圍觀的人。
在男子的注視下,人群很快就散開了。
二人來到一旁的角落,通過交談,李涵也是明白了眼前男子的身份。
男子名為張銘,在十年前,曾被仇家追殺,深受重傷,恰逢遇到了崔文子相救,這才撿迴了一條命。
臨別之時,他便將這祖傳的墨玉發簪贈與了崔文子。
所以,在看到李涵頭上插著這發簪之時,張銘才會一直注意著他。
張銘說的很是真摯,不似作假。
但李涵依舊留了個心眼,在他問到崔文子現在所在的地方時,李涵隻是說自己也不知道,沒有告訴他。
見此,張銘倒也沒有失望,一改之前那副冰冷的模樣,對待李涵很是熱情。
就這樣,時間一點一滴流逝。
不多時,方才給眾人帶路的男子,就從房間內畢恭畢敬地走了出來。
隨著男子的步伐,場上也逐漸安靜了下來。
他站在眾人麵前,高聲說道:“舉賢堂考核分為兩類,文韜,武略。”
“文韜考驗學識,武略檢驗武力,諸位,現在可以進行選擇,文韜居左,武略居右。”
眾人當即便是按照自己擅長的內容,分好了隊伍,列隊站好。
張銘選擇的是武略,和李涵恰好相反。
二人也是站在了不同的隊伍當中。
不過二人說好,等結束後,再一起相聚。
就這樣,二人順著隊伍,朝著不同的方向走去。
不多時,李涵就來到了旁邊的另外一處院子。
入目所見,竟是一片書架,上麵則是擺放著成百上千的書簡。
男子指著麵前的架子說道:“這些書簡,都是扶蘇大人之前苦心收集的。”
“但放的有些久了,有些書簡已經破損,所以你們的第一關,就是將這些書簡好好整理一番。”
“若發現有破損缺失的地方,按照自己所知,將其補齊,刻在另外的書簡之上。”
“待檢驗之後,修複超過三份者,即可通過第一關選拔。”
“何時鍾鳴,何時截止。”
此話一出,就引得場上眾人一陣喧鬧。
“這也太難了吧!”
“根本不可能是人辦的事。”
…………
聽著場上嘰嘰喳喳的討論聲,李涵充耳不聞。
遇到問題就怨天尤人,這似乎是人類的通病,而且無論在哪個時代都如出一轍。
無藥可救。
他走到一旁的書架前,仔細查看這些書簡。
片刻後,他的臉上就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這些書簡的種類確實多,涉及的領域也五花八門,甚至其中有不少,還是當初六國的典籍。
其中有些,之前在會稽時,他就曾看過。
更重要的是,他發現,這些六國典籍和秦國典籍皆是用秦篆書寫。
有幾處缺陷之處,也不難看出,應該是人為損壞。
要知道,他之前看時,這些書簡上可並不是秦篆,而是各國自己的文字。
李涵猜想,應該是扶蘇為了今天的選拔,特意安排好的。
否則,這當中的有些書簡,不會是用秦篆刻畫。
想到這,他嘴角不由帶上了一絲笑意。
看來,這扶蘇,還真挺重視舉賢堂的。
從書架上挑了三本破損程度最輕的書簡,李涵抱著它們,直接坐在了一旁的角落裏。
用桌子上準備好的刻刀,開始動手修複。
看到已經有人開始行動了,場上的眾人這才如夢初醒,一窩蜂地擠到書架前,挑選自己想要修複的書簡。
先動手的人自然有優勢,可以仔細挑選,現在他們後悔不已,為什麽一開始隻知道抱怨,而沒有搶先行動。
李涵挑選的都是最為熟悉的,而且破損最為輕微的書簡,很快就修複完成了。
這時,他對著方才將眾人引至此處的男子說道:“這位大人,我已經修複完成了,不知剩下的時間可否看看這些書簡?”
他眼中帶著一絲驚異,自己頭上的發簪,被這人取走了。
而他並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你到底是什麽人?”李涵轉過身子,眼神中帶著警惕。
方才他的攻擊,落在這人身上,這人竟是毫無感覺,武功高強,在他之上。
隻見中年男子,手上拿著原本插在他頭上的墨玉發簪,神色複雜。
“你與這發簪的主人是什麽關係?”
男子的聲音有些沙啞。
李涵這時,終於知道了,自己為什麽會被男子盯上,原來竟是因為這枚發簪。
此時的他,也忍不住覺得有些好笑。
這發簪,與他犯衝。
這發簪,他一共也就戴了兩次,一次遇到了劫匪,再一次就遇到了眼前這不知是敵是友的中年男子。
不過眼下崔文子應該還在碭郡,就算告訴他也沒什麽關係。
想到這,李涵開口說道:“這是我結拜大哥所贈,怎麽?”
“你結拜大哥是否名為崔文子?”
說到這,男子的聲音已然變的有些激動,一瞬間,便是衝到了李涵麵前,死死地抓住他的肩膀,用力搖晃著。
李涵想要掙脫,但男子的雙手仿若鐵鉗一般,將他死死鉗住,動彈不得。
這一幕,發生的極為突然突然,再加上從男子口中,聽到崔文子這個名字,他一時有些恍惚。
這才不小心被男子近了身,陷入了如今的情況。
但他心中,卻並不慌張,畢竟現在可是在扶蘇的眼下,量這男子有再大的膽子,也不敢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對他怎樣。
“崔文子的確是我結拜大哥,前輩若是和我大哥有什麽過節,我自當一力承擔。”
李涵這話說的,擲地有聲,宛如洪鍾大呂一般,在人群中迴蕩。
之前他們打鬥之時,就吸引了不少人圍觀,如今聽到李涵那麽說,皆是忍不住讚歎。
不過,讚歎歸讚歎,但他們當中卻沒有一人出言勸阻,反而樂見其成。
男子聽到李涵這麽說,冰冷的臉上竟然掛上了一絲笑容,他鬆開緊緊抓住李涵的雙手,用力地在他身上拍了拍,大笑道:“好兄弟,崔大哥,果然沒有看錯人。”
說罷,他便狠狠地瞪了一眼周圍圍觀的人。
在男子的注視下,人群很快就散開了。
二人來到一旁的角落,通過交談,李涵也是明白了眼前男子的身份。
男子名為張銘,在十年前,曾被仇家追殺,深受重傷,恰逢遇到了崔文子相救,這才撿迴了一條命。
臨別之時,他便將這祖傳的墨玉發簪贈與了崔文子。
所以,在看到李涵頭上插著這發簪之時,張銘才會一直注意著他。
張銘說的很是真摯,不似作假。
但李涵依舊留了個心眼,在他問到崔文子現在所在的地方時,李涵隻是說自己也不知道,沒有告訴他。
見此,張銘倒也沒有失望,一改之前那副冰冷的模樣,對待李涵很是熱情。
就這樣,時間一點一滴流逝。
不多時,方才給眾人帶路的男子,就從房間內畢恭畢敬地走了出來。
隨著男子的步伐,場上也逐漸安靜了下來。
他站在眾人麵前,高聲說道:“舉賢堂考核分為兩類,文韜,武略。”
“文韜考驗學識,武略檢驗武力,諸位,現在可以進行選擇,文韜居左,武略居右。”
眾人當即便是按照自己擅長的內容,分好了隊伍,列隊站好。
張銘選擇的是武略,和李涵恰好相反。
二人也是站在了不同的隊伍當中。
不過二人說好,等結束後,再一起相聚。
就這樣,二人順著隊伍,朝著不同的方向走去。
不多時,李涵就來到了旁邊的另外一處院子。
入目所見,竟是一片書架,上麵則是擺放著成百上千的書簡。
男子指著麵前的架子說道:“這些書簡,都是扶蘇大人之前苦心收集的。”
“但放的有些久了,有些書簡已經破損,所以你們的第一關,就是將這些書簡好好整理一番。”
“若發現有破損缺失的地方,按照自己所知,將其補齊,刻在另外的書簡之上。”
“待檢驗之後,修複超過三份者,即可通過第一關選拔。”
“何時鍾鳴,何時截止。”
此話一出,就引得場上眾人一陣喧鬧。
“這也太難了吧!”
“根本不可能是人辦的事。”
…………
聽著場上嘰嘰喳喳的討論聲,李涵充耳不聞。
遇到問題就怨天尤人,這似乎是人類的通病,而且無論在哪個時代都如出一轍。
無藥可救。
他走到一旁的書架前,仔細查看這些書簡。
片刻後,他的臉上就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這些書簡的種類確實多,涉及的領域也五花八門,甚至其中有不少,還是當初六國的典籍。
其中有些,之前在會稽時,他就曾看過。
更重要的是,他發現,這些六國典籍和秦國典籍皆是用秦篆書寫。
有幾處缺陷之處,也不難看出,應該是人為損壞。
要知道,他之前看時,這些書簡上可並不是秦篆,而是各國自己的文字。
李涵猜想,應該是扶蘇為了今天的選拔,特意安排好的。
否則,這當中的有些書簡,不會是用秦篆刻畫。
想到這,他嘴角不由帶上了一絲笑意。
看來,這扶蘇,還真挺重視舉賢堂的。
從書架上挑了三本破損程度最輕的書簡,李涵抱著它們,直接坐在了一旁的角落裏。
用桌子上準備好的刻刀,開始動手修複。
看到已經有人開始行動了,場上的眾人這才如夢初醒,一窩蜂地擠到書架前,挑選自己想要修複的書簡。
先動手的人自然有優勢,可以仔細挑選,現在他們後悔不已,為什麽一開始隻知道抱怨,而沒有搶先行動。
李涵挑選的都是最為熟悉的,而且破損最為輕微的書簡,很快就修複完成了。
這時,他對著方才將眾人引至此處的男子說道:“這位大人,我已經修複完成了,不知剩下的時間可否看看這些書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