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未成年人是社會的未來與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乎著整個社會的穩定與發展。然而,當下卻存在著一部分令人揪心的現象,一些未成年人因家庭管理缺失,出現了不去上學、法律意識淡薄等諸多問題,即便派出所等相關部門介入,也常常麵臨諸多無奈與困境。深入剖析這一現象背後的緣由,探尋有效的解決途徑,已然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社會課題。


    二、家庭管理缺失的表現及影響


    (一)忙碌與忽視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父母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他們每天早出晚歸,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寥寥無幾,對於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日常的行為習慣以及心理狀態根本無暇顧及。比如,有的孩子在學校已經出現了多次逃課的情況,老師多次聯係家長,可家長卻總是以工作忙為借口,沒能及時去和孩子溝通、了解情況,久而久之,孩子覺得自己被父母忽視,對上學也就越發沒有了積極性。


    (二)教育觀念偏差


    部分家長秉持著錯誤的教育觀念,一種是過度溺愛孩子,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無條件滿足,無論對錯,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逐漸養成了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缺乏規則意識,不想受到學校規章製度的約束,自然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不想去上學。另一種則是完全放任自流的態度,認為孩子的成長應該順其自然,對孩子缺乏必要的引導和規範,使得孩子在成長道路上如同脫韁之馬,肆意妄為。


    (三)家庭關係不和諧


    家庭中父母之間頻繁爭吵、感情不和,甚至走向離異,都會給未成年人帶來極大的心理創傷。他們會在這樣動蕩不安的家庭氛圍中變得敏感、焦慮、缺乏安全感,內心的負麵情緒無法得到有效的排解,進而將這些情緒發泄到學習或者社會交往中,出現逃學、在外麵惹是生非等情況,而且也很難建立起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家庭管理的缺失,使得未成年人在成長的關鍵階段失去了最重要的引導力量,導致他們在行為、心理等多方麵出現一係列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會進一步影響他們對待學習和社會規範的態度。


    三、未成年人因家庭管理缺失產生的心理分析


    (一)歸屬感缺失與尋求關注


    當家庭無法給予未成年人足夠的關心和愛護時,他們內心深處的歸屬感就會遭到嚴重破壞。在家庭這個本應最溫暖的地方都感受不到自己的重要性,他們就會通過一些極端或者反常的行為來試圖引起外界的關注,比如故意在學校違反紀律、不去上學等。他們潛意識裏覺得哪怕是被老師批評、被同學議論,也好過在家裏被完全忽視,這種扭曲的尋求關注的方式往往會讓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他們自己卻很難意識到問題所在。


    (二)自我價值感的迷茫


    未成年人正處於建立自我認知和探索自我價值的階段,家庭管理缺失,意味著他們缺乏來自父母的正確引導和積極反饋,無法從家庭中獲得對自己能力和價值的認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很容易陷入自我價值感的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麽、能做什麽,對未來沒有清晰的規劃和目標,從而對學習這種需要付出努力且短期內可能看不到明顯迴報的事情失去興趣,覺得上學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進而選擇放棄學業。


    (三)心理防禦機製下的叛逆


    麵對家庭管理缺失帶來的心理傷害,很多未成年人會啟動心理防禦機製,表現出強烈的叛逆行為。他們對父母、老師等權威人物的教導置若罔聞,故意做出與要求相悖的事情,仿佛這樣就能證明自己的獨立和強大。例如,父母讓他們好好學習,他們卻偏要逃課去玩遊戲,這種叛逆其實是他們內心脆弱、渴望被理解和正確引導卻又得不到滿足的一種外在表現,而在叛逆的過程中,他們更容易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做出違反法律的行為。


    (四)情緒調節能力的欠缺


    由於缺乏家庭的關愛和正確引導,未成年人在麵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和壓力時,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確調節自己的情緒。可能一次考試失利、和同學的小矛盾,都會讓他們陷入長時間的消極情緒中無法自拔,進而通過逃避上學等方式來躲開那些讓他們感到痛苦的場景。而且,在不良情緒的支配下,他們也更容易衝動行事,不考慮行為後果,當與他人發生衝突時,可能就會采取過激的手段,觸犯法律紅線,而自己卻全然不知自己的行為已經違法了。


    四、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淡薄的具體體現及危害


    (一)對法律認知的匱乏


    很多未成年人根本不清楚哪些行為是違法的,哪些行為是犯罪行為。比如,他們可能覺得偷拿同學的一支筆、在街邊順手拿走別人晾曬的小物件等行為沒什麽大不了的,僅僅是覺得好玩或者自己需要而已,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已經屬於盜竊行為,觸犯了法律。還有些未成年人在參與打架鬥毆時,隻想著出一口氣或者顯示自己的威風,卻不明白這種行為可能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嚴重的身體傷害,同時也是違反治安管理甚至構成犯罪的行為。


    (二)法律敬畏感的缺失


    正因為對法律缺乏基本的了解,未成年人也就很難產生對法律的敬畏之心。在他們的觀念裏,做事往往隻憑一時的意氣和喜好,不會去考慮是否會受到法律的製裁。這種法律敬畏感的缺失,使得他們在行為上毫無約束,更容易陷入違法犯罪的泥潭。例如,有的未成年人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模仿一些違法犯罪的情節,以為那隻是一種很酷的行為表現,卻不知自己已經站在了法律的對立麵。


    (三)法律意識淡薄的危害


    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淡薄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麵的。首先,對他們自身而言,一旦觸犯法律,即便因為年齡原因可能不會受到最嚴厲的懲處,但會在他們的人生履曆上留下汙點,影響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而且可能會讓他們陷入惡性循環,在違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其次,對於受害者來說,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同樣會造成身體、財產等方麵的損失和傷害,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再者,從社會層麵來看,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率的上升會破壞社會的和諧穩定,影響社會風氣,讓民眾對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和教育狀況產生擔憂。


    五、派出所麵對此類情況的無奈之處


    (一)法律限製下的處理方式有限


    我國法律對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秉持著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在處理未成年人案件時,要充分考慮他們的年齡、心智等因素。所以,當派出所麵對有違法行為的未成年人時,大多隻能采取批評教育、責令家長加強管教等相對溫和的方式。比如,一個未成年人多次參與盜竊少量財物的行為,派出所民警即便將其抓獲,也很難像對待成年人那樣進行嚴厲的處罰,隻能苦口婆心地對其進行法製教育,希望能讓他認識到錯誤,可往往效果並不理想,這些未成年人可能轉身又會繼續犯錯。


    (二)家庭配合度低影響後續監管


    在很多情況下,那些家庭管理缺失的未成年人背後,往往是家長自身就缺乏責任感或者沒有能力對孩子進行有效管教。派出所責令家長加強管教後,有的家長依然我行我素,對孩子的問題不管不顧,有的則是有心無力,不知道該如何去改變孩子的行為。這樣一來,派出所很難依靠家庭的力量對這些未成年人進行後續的有效監管,導致這些孩子依然處於脫管的狀態,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徘徊。


    (三)缺乏長效的社會協同機製


    處理未成年人的這些問題,單靠派出所的力量遠遠不夠,需要學校、社區、社會組織等多方麵協同配合。然而,目前在很多地方,還缺乏一套完善的長效社會協同機製,各方麵之間的溝通不暢、職責不明,導致在麵對家庭管理缺失、法律意識淡薄的未成年人時,無法形成有效的合力,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派出所常常是幹著急卻難以看到實質性的改變。


    六、解決問題的綜合對策


    (一)強化家庭責任擔當


    家長要深刻認識到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盡量抽出更多時間陪伴孩子,關注孩子的點滴變化,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同時,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既不過度溺愛也不放任自流,而是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責任感和自律能力,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二)深化學校教育引導


    學校要加強法製教育課程的設置,不僅僅是簡單地講解法律條文,更要通過案例分析、模擬法庭等生動有趣的形式,讓學生真正理解法律的內涵和意義,增強法律意識。此外,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配備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諮詢和輔導活動,幫助那些因家庭等原因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排解情緒,端正學習態度,引導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


    (三)完善社會協同體係


    政府要牽頭建立起學校、社區、派出所、社會組織等多方麵參與的未成年人保護和教育協同機製,明確各方麵的職責,加強溝通與協作。社區可以組織開展各類有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為他們提供良好的課餘生活環境;社會組織可以針對家庭管理缺失的未成年人開展專門的幫扶項目,如心理輔導、行為矯正等;派出所則可以與學校、社區等密切配合,對有不良行為傾向的未成年人進行重點關注和跟蹤,及時發現並製止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整個社會要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加大對未成年人保護、教育以及法律知識宣傳的力度,弘揚正能量,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讓未成年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積極的影響。例如,可以製作一些適合未成年人觀看的法製教育動畫片、短視頻等,通過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法律知識傳遞給他們,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讓他們明白違法犯罪行為的嚴重性,自覺遵守法律法規。


    七、結語


    未成年人因家庭管理缺失出現不去上學、法律意識淡薄等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派出所等相關部門在麵對時雖有無奈之處,但隻要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麵都能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積極行動起來,各司其職、協同配合,就一定能夠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引導他們走上健康、積極、合法的成長道路,讓他們成為社會未來發展的棟梁之材,共同構築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叛逆的青少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想之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想之夢並收藏叛逆的青少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