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所有同學在家上網課,具體開學時間另行通知。”疫情來勢洶洶,班主任張老師給學生傳達上級的疫情防控精神。


    隨著悠揚的音樂聲響起,網課開始了。


    “咦,怎麽還有十幾位同學沒有上線,抓緊時間電話通知。”一個一個的通知,還有幾個學生沒有在線,怎麽迴事?原來這幾位同學,沒有手機電腦或者沒有網絡。很快,教育部門的領導發現了這個問題,專門為低保貧困家庭的孩子免費配備了手機和網絡。學生可以安安心心的通過網絡上課了。


    “晚自習開始了,請同學們抓緊到位!”班主任張老師利用“釘釘會議”開展線上晚自習。在老師的監督下,多數學生能夠認真做作業,複習功課。疫情什麽時候結束啊?


    終於,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成功的進入了疫情常態化的管理,學校又恢複了往日的歡聲笑語。


    “張老師,你們班的小軍在校外跟其他學校的學生發生矛盾了。”級部馬主任說道,“這些孩子怎麽認識的?”


    三年的疫情,三年的網課,每一個學生都接觸到了網絡,於是乎各種微信群、釘釘群、qq群應運而生,學生因為各種原因建立了各種群,隻不過為了學習而建的群很少很少。各個學校之間的“後進生”慢慢的建立了聯係,有時候會發生矛盾,有時候彼此看著不順眼,於是就“約架”,在學校裏或外邊某個地方幹一仗。


    網絡可以讓我們獲得很多有益的東西,網絡可以用來上網課,網絡也可以用來“約架”,甚至有的利用網絡進行犯罪:網絡是一把雙刃劍。而智能手機是網絡重要的終端。


    經常看到,剛剛懂事的兒童手裏拿著手機玩著遊戲;經常看到,在外的少年拿著手機癡迷不已;當然,成年人裏的低頭族更是多得數不勝數……手機已經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尤其影響到了青少年。


    家長給了孩子手機,家長管理不了孩子的手機。曾經見到,家長看到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成績下降,用摔壞手機的極端方式想讓孩子離開手機。可是這種極端的方式根本沒有效果,甚至有的孩子竟然用“自殺”對抗,釀成了悲劇。


    “全家人的手機全部上交。”陳老師笑眯眯的對著妻子和兒子說道。


    迴家的第一件事,陳老師就是管理全家人的手機,大家一致約定:除了接打電話和查找信息,平時(節假日除外)家裏人都不刷手機,不玩網絡遊戲。於是孩子能夠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家長做做家務、看看報紙書籍充充電、小聲的聊聊天……家裏一片溫馨祥和的氣氛。去年高考,陳老師的兒子以六百多分的成績考上了北京的一所著名大學。


    可見,管住孩子的手機不難,前提是先管住家長的手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親愛的各位家長,隻要你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你的孩子肯定會成長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叛逆的青少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想之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想之夢並收藏叛逆的青少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