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瑜一言不發的佇立在鏡子麵前,過了很長時間,待伺候她起居的丫鬟不小心弄出了聲響,她才像大夢初醒一般,將視線從鏡中人的身上移開。
“娘娘,您可小心著身子,餐點都涼了,也不見你食得一口。”丫鬟小心翼翼的說著。
子瑜輕輕哦了一聲,又是半晌沉默,終於恍恍惚惚說道:“真不敢相信三百多個孩子說沒就沒了。他們隻是孩子,有什麽過錯呢?過錯應該是我,要是我不去建什麽孤兒院,他們此刻一定還活的好好的。”
“不管娘娘的事,娘娘做的是對的。”
“如果是對的,怎麽會是這個結果呢?”子瑜看了一眼諾諾不安的丫鬟,幽幽的歎了口氣。
“我真當這裏是自己的家了。”子瑜用纖細的手捋了一下長發,“自先皇病逝後,我尋思著也能為國事盡盡力,做一個好的國後。”
“皇後是受萬民愛戴著的。”
“這萬民,指的是太吳人呢,還是百越人呢?”子瑜苦笑了一下,“我是多麽愚蠢啊,我本就是異鄉人,卻相信以一己之力,能夠使水與火相融呢。”
“奴婢隻知道,皇後所做的就是皇上想做的。”
子瑜聞言點了點頭,瞧了一下丫鬟,“通知下去,我要去祭奠一下那些死去的孩子,葬禮要隆重。”
丫鬟的腳步聲在青石板上慢慢變小。子瑜又呆了片刻。果然,一會兒就有令使官喊議事廳議事。
“娘娘要祭奠死者?”行政大臣問道,子瑜瞟了一眼全場,發現人比初次時少很多。
“對。行兇的人查的怎樣了?”子瑜反問道。
“正在查。隻是查出來之後,娘娘準備怎樣做呢?”
子瑜停滯了一下,“以縱火殺人刑典案律論處,不是應該的麽?這樣也還民以公道吧。”
“可是他們隻是賤民。。”
“他們現都是太吳的子民。”子瑜打斷了財政大臣的插言。“他們需要公平。”
“事情恐怕變的很棘手了,百越的孤兒被燒,傳言說歸降的那些順民又蠢蠢欲動,要鬧事了。”行政大臣蹙起眉頭,“娘娘祭奠的事,怕是很不安全。”
“如果我不這樣做,百越的餘眾會相信縱容事件發生的,正是我們。是皇上,是大臣們。所以我必須去。況且,那些可憐的孩子,連這點慰藉也得不到麽?”
。。。。。
第二日,子瑜便去祭奠那些孤兒。管禮樂的仆人們早早將步輦換了黑的顏色,鞍馬挑了純白色的。他們將那燒毀後的廢墟用竹架圍了起來,子瑜哀默的看著他們將盡可能找到的骨頭殘骸拾撿起來,歸攏到一個巨大的方形的紅色棺材裏。
“這些孩子是無辜的,他們做過什麽呢,他們沒有在戰場上殺過人,他們沒有掠奪過其他人的土地,財寶,他們什麽也沒做過。他們不應該就這樣死去,我會以國王的信念和名義,找出真兇,還他們公平,以慰他們的靈魂。請大家給予我,給予彼此更多的時間,無論是太吳人,還是百越人,我相信,我們會找到一條相生相存的路來。”
子瑜放眼向底下越積越多的人群看去,她能感受到正在被極度抑製的憤怒,還有陰暗的像影子一樣的猜忌,所有的情感像黑夜下的浪潮一樣,隻有湧到眼前,拍到身上,你才能明確的知道那浪有多高,多狠。
她鄭重的向著那些殘骸跪禮,耳邊能聽到人群的騷動不安聲。她正說出“這裏將建一個墓碑,讓所有的子民永世銘記的墓碑,忘記仇恨的墓碑,往前看的墓碑。”時,她的身子重重的的挨了一下。
一塊粘糊糊的泥巴砸在她的腰上,並濺開,在她那嶄新的紫金色的稠裙上留下了肮髒的汙漬。子瑜愣了愣神,眼神向四周的人群看去。然而更多的東西,泥土,石塊,木渣,腐爛的水果,甚至不知名的動物的部分身體,如同突如其來的暴雨般向自己襲來。聲音噪雜,衛兵們竭力的喊叫,並用刀劍阻止著人群。她嚇得花容失色。她喊了兩句,住手,住手。這時一塊冰硬的物體砸中了她的額頭,她身子晃了晃,用手擦拭了一下,看到滿手都是鮮血。她依然倔強的想站直了身子,但身子軟軟的不聽使喚。
她眯起的眼睛裏,看到了一個不陌生的人。是張憲,賈昆的夥伴,墨子行會的人。她記得很清楚,當日鳳來覆滅跟他有著幹係。子瑜揚起指頭指向他,然而張憲很快從她模糊的視線中消失。
後來發生的事情她一概不知。等她醒來,她額頭上被貼了一個白色的膏藥,氣味並不難聞,甚至有芍藥花的氣息。她問訊了丫鬟一下時辰,便一口氣衝向了議事廳。焦急的丫鬟口裏嚷著什麽,並無奈的跟在她後麵。
“現在發生什麽了?”她急急的問道,並止住了大臣們的勸阻。
“百越的餘孽終於起兵作亂了,他們在南部集結,燒毀城邑。城內也有亂黨燒殺搶掠。治安一片混亂。”軍事大臣匯報道。
“你們準備怎麽辦?”
“以暴製暴。我已經調整了隊伍,馬上兵發南部,殲滅餘孽。”軍事大臣話語簡潔,看他的臉色也不像是要征詢子瑜同意的意思。
“難道事情沒有迴旋的餘地了麽?”子瑜說到這,看到所有的大臣都直直的看著她,心頭不由的一重,但還是把自己的疑慮說了出來,“或許這燒毀孤兒院的,另有其人。我是說,不是太吳人,也不是百越人。”
“哪還有什麽人?”大臣目光中充滿了疑惑和驚訝。
“初楚國的間諜,墨子行會的人。我親眼看到其中一人在昨日的祭奠中出現。”子瑜鄭重的說道。
“你確定?”
“我不會認錯。鳳來的覆滅,就是此人做的內應。這人名字叫做張憲。”
幾個大臣竊竊私語起來,終於行政大臣發聲道:“昨日娘娘受傷,恐認錯了人也說不準。”
“我不會認錯人。”
“即便沒有認錯人,那初楚國參與其事,攪亂民政,也隻是娘娘的一個猜測罷了。”大臣的臉色越來越放鬆,語言裏也隱隱含有說服子瑜的意思。
“那還有別的解釋麽?”子瑜蹙起了眉頭,心中愈發隱隱不安。
“娘娘,太吳的部分人燒毀了孤兒院,百越人發怒後起了反叛,我等不的不平之。沒有什麽能夠阻擋的了的了。”
“難道和平不是更寶貴麽?更值得珍惜麽?”子瑜像溺水的人一樣想抓住點什麽,但她心中又無比的恐慌著,和平恐怕是比海市蜃樓一樣虛幻的東西了。
“娘娘,人們的偏見和惡意堪比深淵。”行政大臣摔了摔袖子。接下來再無異議。
軍事大臣領著精銳大軍去了南方。
子瑜心急如焚的盼著吳鼎歸來,她知道自己已經控製不了局勢。每天的飛鷹傳信,都是各種捷報,什麽殲滅賤民千名,什麽發現了藏匿於吳都各處的賤民百名,屠戮有功等等,她感到心頭越來越重,既不想跟其他大臣一樣表現出喜悅,也不想表現出悲哀,聽了幾次,她便托辭頭痛複發,不再去議事廳。
吳鼎是她當下最思念的人了。等他迴來,一切都會變好的。子瑜重複著這個念頭,直到完全說服了自己,將自己從焦慮中解脫出來,她才安然的得到了一個完美的睡眠。
然而睡眠被突如其來的更大的災禍打斷了。
飛信報來,說初楚國攻陷了美人關。
子瑜呆了半晌,令使官佇在那裏,等了半天沒有動靜,好奇的抬起頭瞟了她一眼。子瑜麵無表情,幽幽的說了一句,“知道了。”令使官便如獲大赦般逃出去。
子瑜安靜的坐在梳妝台前,丫鬟不解的問為何她一點都不急,子瑜也隻是笑笑。她一絲不苟的梳了頭發,將精致華美的玉釵和沉重的珠寶嵌在上麵,用名貴的花粉將臉蛋和唇色調了又調,衣服也是選了與吳鼎大婚那日的,彩帶和珠玉都一塵不染。她和丫鬟忙活了半天,終於滿意的嗯了一聲,看了鏡中人一眼,便走向議事廳。
議事廳的人像一團蒼蠅一樣嗡嗡隻響,待她走進去又立時鴉雀無聲。她整額一下衣襟,端坐在冰冷的椅子上。
“現在怎樣了?”子瑜問道。
“初楚國的兵昨日攻陷美人關,現在已離吳都不過三十裏光景。”
“軍事大臣呢?”
“他帶著我軍精銳正在南部剿匪。要迴來也得一周左右了。”
“我們能堅持到那一天麽?”
“恐怕不能。”
“那初楚國的人有什麽要求麽?”子瑜還是目無表情的問道。
“他們要求太吳歸順初楚國。還有,這個臣下實在不可啟齒。”
“請講。”
“他們要求娘娘你作為人質,進見楚王。”
“人質?是俘虜吧?!要是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呢?”子瑜冷聲問道。
“初楚國將屠城十日,以全其國主之念。”
子瑜眼神變的嚴厲冷寒,她掃視著眾人的麵容,忽的大笑起來,待笑了半晌,看了看麵麵相覷的諸人後,直言問道:“行政大臣,初楚國給了你什麽好處?”
“臣下惶恐,不知娘娘所言指向。”
“財政大臣,初楚國又給了你什麽好處?”子瑜眼睛所及之處,諸人都開始躲閃,她接著追問道:“在座諸人,初楚國究竟給了你們什麽好處?使你們放棄了你們的國家,放棄了你們的榮耀和尊嚴?”
“臣下實在不知娘娘所言。”
“當日我提出初楚國間諜疑慮,你們都是反對,一意孤行,將大軍全部調離。我當時就疑惑的很,對付百越餘孽真的需要大軍全去麽?但後來又相信你們是太吳元老,你們的根在這裏,是不會做出叛主的事來的。”子瑜起身,在寬大的檀木做的圓桌旁遊走。
“或許我是被砸了頭,所以傻掉了,忘了最重要的事。直到今天收到美人關被攻陷的消息,我才如夢方醒。”
“想太吳與初楚相持多年,美人關重中之重,盡然毫無聲息的一夜之間被拿下了,荒天下之大謬。太吳的男兒,真的是紙糊的麽?不可能,這隻有一種可能。就是初楚國的人是被放進來,被請進來的。”
“娘娘,不可妄語。微臣對太吳衷心耿耿。。”
“哼,或許吧。我先前問你們,初楚國給了你們什麽好處,其實不用問,我也猜到了。”子瑜歎息一聲,“是土地吧。”
“大水泛濫,土地流失過多,都城變的擁擠不堪,而且這水災可能越來越糟糕,世人都看在了眼裏。隻有土地,才能讓你們這些元老動心了。”
“娘娘。。。”
“不管他們的承諾是什麽,是讓你們這些大臣繼續在初楚享有榮華富貴也好,還是說服了你們要提供一大塊土地讓剩下的太吳人休養生息也好,都是算不得數的。”子瑜重新迴到她的椅子上坐下,並疲憊的閉起了眼睛。
“為何?他們的契約是有國璽印記的。”終於有人忍不住發問道。
“因為你們現在附庸於初楚國,就屬於初楚國的賤民了,昨日在太吳發生的對百越賤民的事情,明日就會發生在你們頭上。”子瑜擺了擺手,“我累了,你們都退了吧。”
“那娘娘是否答應初楚國的條件?”
子瑜輕輕笑了起來,“肉在砧板上,有什麽選擇麽?隻是,恐怕我去了,也救不了你們了。”
是啊,肉在砧板上了,怎麽把這個給忘了呢?在青樓學的東西,那些生存的道理,怎麽一個都沒記住呢?善心和善意,都是弱小的像氣泡一樣的東西吧,那個大臣說的是對的,偏見和惡意堪比深淵,無底的深淵啊,不是氣泡可以填滿的。
子瑜在議事殿的靜謐中待了許久,最後她站起身子,整理了一下衣襟,仰首挺胸的走了出來,夕陽如血,像是誘惑的寶石。
“娘娘,您可小心著身子,餐點都涼了,也不見你食得一口。”丫鬟小心翼翼的說著。
子瑜輕輕哦了一聲,又是半晌沉默,終於恍恍惚惚說道:“真不敢相信三百多個孩子說沒就沒了。他們隻是孩子,有什麽過錯呢?過錯應該是我,要是我不去建什麽孤兒院,他們此刻一定還活的好好的。”
“不管娘娘的事,娘娘做的是對的。”
“如果是對的,怎麽會是這個結果呢?”子瑜看了一眼諾諾不安的丫鬟,幽幽的歎了口氣。
“我真當這裏是自己的家了。”子瑜用纖細的手捋了一下長發,“自先皇病逝後,我尋思著也能為國事盡盡力,做一個好的國後。”
“皇後是受萬民愛戴著的。”
“這萬民,指的是太吳人呢,還是百越人呢?”子瑜苦笑了一下,“我是多麽愚蠢啊,我本就是異鄉人,卻相信以一己之力,能夠使水與火相融呢。”
“奴婢隻知道,皇後所做的就是皇上想做的。”
子瑜聞言點了點頭,瞧了一下丫鬟,“通知下去,我要去祭奠一下那些死去的孩子,葬禮要隆重。”
丫鬟的腳步聲在青石板上慢慢變小。子瑜又呆了片刻。果然,一會兒就有令使官喊議事廳議事。
“娘娘要祭奠死者?”行政大臣問道,子瑜瞟了一眼全場,發現人比初次時少很多。
“對。行兇的人查的怎樣了?”子瑜反問道。
“正在查。隻是查出來之後,娘娘準備怎樣做呢?”
子瑜停滯了一下,“以縱火殺人刑典案律論處,不是應該的麽?這樣也還民以公道吧。”
“可是他們隻是賤民。。”
“他們現都是太吳的子民。”子瑜打斷了財政大臣的插言。“他們需要公平。”
“事情恐怕變的很棘手了,百越的孤兒被燒,傳言說歸降的那些順民又蠢蠢欲動,要鬧事了。”行政大臣蹙起眉頭,“娘娘祭奠的事,怕是很不安全。”
“如果我不這樣做,百越的餘眾會相信縱容事件發生的,正是我們。是皇上,是大臣們。所以我必須去。況且,那些可憐的孩子,連這點慰藉也得不到麽?”
。。。。。
第二日,子瑜便去祭奠那些孤兒。管禮樂的仆人們早早將步輦換了黑的顏色,鞍馬挑了純白色的。他們將那燒毀後的廢墟用竹架圍了起來,子瑜哀默的看著他們將盡可能找到的骨頭殘骸拾撿起來,歸攏到一個巨大的方形的紅色棺材裏。
“這些孩子是無辜的,他們做過什麽呢,他們沒有在戰場上殺過人,他們沒有掠奪過其他人的土地,財寶,他們什麽也沒做過。他們不應該就這樣死去,我會以國王的信念和名義,找出真兇,還他們公平,以慰他們的靈魂。請大家給予我,給予彼此更多的時間,無論是太吳人,還是百越人,我相信,我們會找到一條相生相存的路來。”
子瑜放眼向底下越積越多的人群看去,她能感受到正在被極度抑製的憤怒,還有陰暗的像影子一樣的猜忌,所有的情感像黑夜下的浪潮一樣,隻有湧到眼前,拍到身上,你才能明確的知道那浪有多高,多狠。
她鄭重的向著那些殘骸跪禮,耳邊能聽到人群的騷動不安聲。她正說出“這裏將建一個墓碑,讓所有的子民永世銘記的墓碑,忘記仇恨的墓碑,往前看的墓碑。”時,她的身子重重的的挨了一下。
一塊粘糊糊的泥巴砸在她的腰上,並濺開,在她那嶄新的紫金色的稠裙上留下了肮髒的汙漬。子瑜愣了愣神,眼神向四周的人群看去。然而更多的東西,泥土,石塊,木渣,腐爛的水果,甚至不知名的動物的部分身體,如同突如其來的暴雨般向自己襲來。聲音噪雜,衛兵們竭力的喊叫,並用刀劍阻止著人群。她嚇得花容失色。她喊了兩句,住手,住手。這時一塊冰硬的物體砸中了她的額頭,她身子晃了晃,用手擦拭了一下,看到滿手都是鮮血。她依然倔強的想站直了身子,但身子軟軟的不聽使喚。
她眯起的眼睛裏,看到了一個不陌生的人。是張憲,賈昆的夥伴,墨子行會的人。她記得很清楚,當日鳳來覆滅跟他有著幹係。子瑜揚起指頭指向他,然而張憲很快從她模糊的視線中消失。
後來發生的事情她一概不知。等她醒來,她額頭上被貼了一個白色的膏藥,氣味並不難聞,甚至有芍藥花的氣息。她問訊了丫鬟一下時辰,便一口氣衝向了議事廳。焦急的丫鬟口裏嚷著什麽,並無奈的跟在她後麵。
“現在發生什麽了?”她急急的問道,並止住了大臣們的勸阻。
“百越的餘孽終於起兵作亂了,他們在南部集結,燒毀城邑。城內也有亂黨燒殺搶掠。治安一片混亂。”軍事大臣匯報道。
“你們準備怎麽辦?”
“以暴製暴。我已經調整了隊伍,馬上兵發南部,殲滅餘孽。”軍事大臣話語簡潔,看他的臉色也不像是要征詢子瑜同意的意思。
“難道事情沒有迴旋的餘地了麽?”子瑜說到這,看到所有的大臣都直直的看著她,心頭不由的一重,但還是把自己的疑慮說了出來,“或許這燒毀孤兒院的,另有其人。我是說,不是太吳人,也不是百越人。”
“哪還有什麽人?”大臣目光中充滿了疑惑和驚訝。
“初楚國的間諜,墨子行會的人。我親眼看到其中一人在昨日的祭奠中出現。”子瑜鄭重的說道。
“你確定?”
“我不會認錯。鳳來的覆滅,就是此人做的內應。這人名字叫做張憲。”
幾個大臣竊竊私語起來,終於行政大臣發聲道:“昨日娘娘受傷,恐認錯了人也說不準。”
“我不會認錯人。”
“即便沒有認錯人,那初楚國參與其事,攪亂民政,也隻是娘娘的一個猜測罷了。”大臣的臉色越來越放鬆,語言裏也隱隱含有說服子瑜的意思。
“那還有別的解釋麽?”子瑜蹙起了眉頭,心中愈發隱隱不安。
“娘娘,太吳的部分人燒毀了孤兒院,百越人發怒後起了反叛,我等不的不平之。沒有什麽能夠阻擋的了的了。”
“難道和平不是更寶貴麽?更值得珍惜麽?”子瑜像溺水的人一樣想抓住點什麽,但她心中又無比的恐慌著,和平恐怕是比海市蜃樓一樣虛幻的東西了。
“娘娘,人們的偏見和惡意堪比深淵。”行政大臣摔了摔袖子。接下來再無異議。
軍事大臣領著精銳大軍去了南方。
子瑜心急如焚的盼著吳鼎歸來,她知道自己已經控製不了局勢。每天的飛鷹傳信,都是各種捷報,什麽殲滅賤民千名,什麽發現了藏匿於吳都各處的賤民百名,屠戮有功等等,她感到心頭越來越重,既不想跟其他大臣一樣表現出喜悅,也不想表現出悲哀,聽了幾次,她便托辭頭痛複發,不再去議事廳。
吳鼎是她當下最思念的人了。等他迴來,一切都會變好的。子瑜重複著這個念頭,直到完全說服了自己,將自己從焦慮中解脫出來,她才安然的得到了一個完美的睡眠。
然而睡眠被突如其來的更大的災禍打斷了。
飛信報來,說初楚國攻陷了美人關。
子瑜呆了半晌,令使官佇在那裏,等了半天沒有動靜,好奇的抬起頭瞟了她一眼。子瑜麵無表情,幽幽的說了一句,“知道了。”令使官便如獲大赦般逃出去。
子瑜安靜的坐在梳妝台前,丫鬟不解的問為何她一點都不急,子瑜也隻是笑笑。她一絲不苟的梳了頭發,將精致華美的玉釵和沉重的珠寶嵌在上麵,用名貴的花粉將臉蛋和唇色調了又調,衣服也是選了與吳鼎大婚那日的,彩帶和珠玉都一塵不染。她和丫鬟忙活了半天,終於滿意的嗯了一聲,看了鏡中人一眼,便走向議事廳。
議事廳的人像一團蒼蠅一樣嗡嗡隻響,待她走進去又立時鴉雀無聲。她整額一下衣襟,端坐在冰冷的椅子上。
“現在怎樣了?”子瑜問道。
“初楚國的兵昨日攻陷美人關,現在已離吳都不過三十裏光景。”
“軍事大臣呢?”
“他帶著我軍精銳正在南部剿匪。要迴來也得一周左右了。”
“我們能堅持到那一天麽?”
“恐怕不能。”
“那初楚國的人有什麽要求麽?”子瑜還是目無表情的問道。
“他們要求太吳歸順初楚國。還有,這個臣下實在不可啟齒。”
“請講。”
“他們要求娘娘你作為人質,進見楚王。”
“人質?是俘虜吧?!要是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呢?”子瑜冷聲問道。
“初楚國將屠城十日,以全其國主之念。”
子瑜眼神變的嚴厲冷寒,她掃視著眾人的麵容,忽的大笑起來,待笑了半晌,看了看麵麵相覷的諸人後,直言問道:“行政大臣,初楚國給了你什麽好處?”
“臣下惶恐,不知娘娘所言指向。”
“財政大臣,初楚國又給了你什麽好處?”子瑜眼睛所及之處,諸人都開始躲閃,她接著追問道:“在座諸人,初楚國究竟給了你們什麽好處?使你們放棄了你們的國家,放棄了你們的榮耀和尊嚴?”
“臣下實在不知娘娘所言。”
“當日我提出初楚國間諜疑慮,你們都是反對,一意孤行,將大軍全部調離。我當時就疑惑的很,對付百越餘孽真的需要大軍全去麽?但後來又相信你們是太吳元老,你們的根在這裏,是不會做出叛主的事來的。”子瑜起身,在寬大的檀木做的圓桌旁遊走。
“或許我是被砸了頭,所以傻掉了,忘了最重要的事。直到今天收到美人關被攻陷的消息,我才如夢方醒。”
“想太吳與初楚相持多年,美人關重中之重,盡然毫無聲息的一夜之間被拿下了,荒天下之大謬。太吳的男兒,真的是紙糊的麽?不可能,這隻有一種可能。就是初楚國的人是被放進來,被請進來的。”
“娘娘,不可妄語。微臣對太吳衷心耿耿。。”
“哼,或許吧。我先前問你們,初楚國給了你們什麽好處,其實不用問,我也猜到了。”子瑜歎息一聲,“是土地吧。”
“大水泛濫,土地流失過多,都城變的擁擠不堪,而且這水災可能越來越糟糕,世人都看在了眼裏。隻有土地,才能讓你們這些元老動心了。”
“娘娘。。。”
“不管他們的承諾是什麽,是讓你們這些大臣繼續在初楚享有榮華富貴也好,還是說服了你們要提供一大塊土地讓剩下的太吳人休養生息也好,都是算不得數的。”子瑜重新迴到她的椅子上坐下,並疲憊的閉起了眼睛。
“為何?他們的契約是有國璽印記的。”終於有人忍不住發問道。
“因為你們現在附庸於初楚國,就屬於初楚國的賤民了,昨日在太吳發生的對百越賤民的事情,明日就會發生在你們頭上。”子瑜擺了擺手,“我累了,你們都退了吧。”
“那娘娘是否答應初楚國的條件?”
子瑜輕輕笑了起來,“肉在砧板上,有什麽選擇麽?隻是,恐怕我去了,也救不了你們了。”
是啊,肉在砧板上了,怎麽把這個給忘了呢?在青樓學的東西,那些生存的道理,怎麽一個都沒記住呢?善心和善意,都是弱小的像氣泡一樣的東西吧,那個大臣說的是對的,偏見和惡意堪比深淵,無底的深淵啊,不是氣泡可以填滿的。
子瑜在議事殿的靜謐中待了許久,最後她站起身子,整理了一下衣襟,仰首挺胸的走了出來,夕陽如血,像是誘惑的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