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夥,終於等到18歲了。”


    “智腦也終於到了完全開啟的時候,我這次穿越重生的金手指,總算要到手了。”李玉嗬嗬笑道。


    李玉本是藍星人,出生在三十三世紀,一個智腦時代。


    在這個時代,人類在出生的時候,便會植入一塊神奇的,可成長的伴生智腦。


    不過,由於新生兒腦容量有限,而且還在不斷持續成長中,再加上智腦可能會對新生兒成長產生一些不良影響。


    所以這塊智腦並不會直接完全開啟,而是僅僅激活一些很簡單低效的功能。


    比如說,簡單的記錄和提醒。


    又或是身體數據的檢測和記錄,某些緊急情況下的急救措施,以及有限的臨時上網功能,等等。


    總之,功能很弱小,也不太方便有效,甚至不如那種外置型的輔腦器械更實用。


    而想要真正的開啟和掌控智腦,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要,年滿十八歲。


    二是要,擁有足夠的知識和職業融合度。


    前者是最低限,隻需超過年限,智腦功能會不斷解鎖和開啟。


    後者是前置條件,一些重要的智腦功能,特別是與個人職業有關的部分,都需要一些前置條件,才能開啟和使用。


    這是寫在智腦的底層程序,不可更改,不可違背,不可僭越。


    總之,隻有經過人類後天的不斷學習和努力,才能慢慢融合和掌控智腦本身。


    這是對人類的要求,也是安全的需求和考量。


    ……


    “智腦,這可是人類科學和技術的集大成者,七千年的智慧積累啊!”李玉感歎道。


    智腦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一種曆史和科技不斷積累的必然,也是時代的要求和選擇。


    縱觀智腦的發展史,也是人類科技的進步史和發展史。


    自十九世紀以來,人類科技厚積薄發,開始不斷的爆發,以及突飛猛進,仿佛勢不可擋。


    雖然也有瓶頸和放緩的時候,但總體卻還算平穩。


    最後足足用了有十多個世紀,也就是近一千多年的漫長時間的發展和演化。


    直到三十一世紀。


    人類才終於跨越了重重障礙,踏入了星際文明的門檻,真正達到了一級文明的程度。


    自此,人類的足跡,開始拓展,遍布整個太陽係。


    不斷有星球被發現或改造,生態移民持續不斷,並且還在向外持續擴張之中。


    而智腦時代,也是人類自跨入星際文明之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普惠的,全民受益和參與的時代。


    在此之前,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代工時代,納米聚變時代,幻視網絡時代。


    在經曆了一共五個,眾所公認的技術時代之後,大約在一百年前,智腦時代才姍姍來遲,在萬眾期待中開啟了。


    也早有人預言了這個時代的來臨。


    智腦,乃是人類眾多科學和技術的集大成者。


    早在人工智能時代,以及之前的一些時代,就有人造出了類似產物。


    隻是相對比較笨重和低效,使用也較為繁瑣,代價高昂。


    那時候,也叫電腦,超腦,算腦,等等。


    然後是機器代工時代。


    隨著智能機器的不斷普及,更加微小便捷的芯腦,輔腦,微腦,也漸漸出現。


    最小者,甚至可以微縮化達到米粒大小,已經可以植入人體之中。


    隻是功能並不算豐富,對人體也有一些負麵影響,還談不上是真正的智腦。


    再之後,是納米聚變時代。


    隨著微觀技術的研究深入,納米蟲,納米機器人,納米顆粒,等等納米技術的不斷出現和普及。


    人類製造工藝如躍進般,達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


    也是在這個時代,智腦的第一代雛形出現了。


    隻可惜,也僅僅是雛形。


    功能雖然強大,但還不是太完善,更談不上普及,造價也極為高昂,一般人根本用不起。


    不過,哪怕如此,隻是惠及極少部分精英階層,卻也造就了一個天才輩出的超智時代。


    一些智慧超絕的人物不斷湧現,在各行各業引領時代發展,各類技術也不斷分工細化拓展。


    科學的技能樹越發豐盈,枝繁葉茂。


    這在一定程度上夯實了人類的科技基礎,為星際時代的降臨,打下了堅實基礎。


    最後,是漫長的幻視時代,足有三百年之久。


    這是一個擴張的時代,也是一個停滯的時代。


    擴張的是領土領地,上至太陽係內各星辰,隕石,深空。


    下至藍星的天空,海洋,深層地底,火山熔岩,等等。


    到處都在擴張。


    許多地方也被改造成適宜人類生存的環境,人類的人囗數量也是爆發似的翻倍增長。


    從百億,到千億規模,僅僅隻用了三百年時間。


    可與之相反,在科學技術方麵則陷入了一個相對停滯狀態,再也沒有跨時代的技術出現。


    同時與人口不斷暴漲和倍增相對,各類資源產出,特別是就業崗位的增速遲緩乏力。


    隻因科學技術的增長,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規模和需求。


    更加糟糕的是,人類自身孱弱的身體素質和體質,也越來越難以應對星際時代的要求。


    哪怕有人體醫學的進步,以及龐大的機器人大軍作為遙控和代替,但也僅僅隻是滿足部分需求而已。


    另外還有更多領域,更多需求,更多要求嚴苛的任務和項目,需人類親自前往。


    就像,星際時代的眾多移民,以及宇宙探索的前驅者,等等。


    也隻能依靠龐大的人口基數來篩選,勉強維持。


    至於剩下的大部分人口。


    隻能囚居於有限的適宜生存的環境,依靠虛擬網絡,以及由虛擬網絡構建而成的第二藍星來分攤和維持。


    同時也能減少各類資源的日常損耗。


    這也是幻視時代,大部分人類不得不沉迷於虛擬網絡的原因之一。


    他們娛樂至上,仿佛醉生夢死一般。


    許多人甚至都忘記了現實的存在。


    如同燦爛的花,會在極致絢爛中凋謝,幹枯,腐爛,終至化為塵埃,仿佛宿命一般。


    好在,智腦時代終究是來臨了。


    隨著第一代成熟型智腦的出現,一切問題都仿佛迎刃而解。


    人類的活力和進取心,再次被點燃和激發`,一個全新的蓬勃發展的時代,降臨和開始了。


    一百年後,智腦已經進化到了第五代。


    而通過這一百年的不斷研究,改進和總結,一整套的智腦開啟和培養計劃,那是相當成熟了。


    早期智腦的各種漏洞和缺陷,也被修複和改進,達到近乎完美的狀態。


    李玉,作為時代的寵兒,幸運的出生在了這個時代。


    隻需按部就班。


    不必像先輩那般醉生夢死,或是披荊斬棘,又或求而不得,徒留各種遺憾。


    他很快就能在智腦的幫忙和輔助下,成長起來,加入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和職業。


    為偉大的星辰時代增磚添瓦。


    可不幸的是,當李玉在完成學校職業教育,即將踏上職業生涯時,卻是突然遭遇不測。


    在乘坐前往某星基地的飛船途中,與隕石相撞,年僅二十五歲的李玉,不幸當場身亡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智腦:數據煉丹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mpc6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mpc68並收藏智腦:數據煉丹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