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泰,他擅長指揮騎兵。”


    “嗯,但他必須與胡班協同,我認為他更適合指揮輕騎兵,而重騎兵則不太適合他。”


    “那麽,張遼會慎重考慮,從龍驤軍的校尉中選拔一位有能力的將領。”


    “這樣可行。”


    張嵩將軍事令牌收入口袋。


    “張遼並未有意背叛殿下,隻是……張遼的聲音有些哽咽,殿下待張遼極好,如同給了他新生。張遼應全心全意地為殿下效力,然而……曹軍過於強大,張遼擔心殿下可能難以抵擋。所以,在殿下的背後,張遼與郭嘉私下溝通,並達成協議:若殿下不幸戰敗,張遼將確保殿下的安全。若是殿下獲勝,張遼將向殿下坦白自己的行為,並願意以死謝罪,以此確保殿下的安全。”


    “起來!從現在起,我軍的士兵不準下跪!違抗命令者將被逐出部隊。”


    張嵩站起身,語氣淡淡地說道。


    張遼吃了一驚,迅速站起,雙眼通紅地盯著張嵩。


    張嵩取下掛在身上長達十年的刻有他名字的玉佩,遞給張遼,說道:“鑒於當前局勢,鑄造虎符以命令三軍一事尚不可行,因此先以這玉佩作為替代。從現在起,你張遼便是我國所有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指揮所有士兵。即便我父親迴來,也不會有所改變!”


    張遼猶豫著,雙手顫抖,不敢接玉佩,“但是,但是,我曾背叛過殿下……”


    “那不是背叛,那是至高的忠誠!”張嵩緊握張遼的手,將玉佩嵌入他的掌心,“文淵叔叔,你與郭嘉有沒有約定,如果我們輸了,你保護郭嘉的安全,然後郭嘉承諾秘密護送我、我母親和我妹妹離開?”


    張遼眼中泛起淚光,沉重地點了點頭。


    張嵩接著說:“我一開始就知曉,郭嘉曾向我提起。他說,你是一位真正的忠誠者,與眾不同的忠誠者。正是因為我知道你與郭嘉之間的秘密協議,我才敢於與曹仁對陣。否則,僅憑兩千騎兵和一些火藥,我會敢於輕舉妄動嗎?我同樣懼怕死亡!正是因為我知道你能在我們失敗後確保我、我母親和我妹妹的安全,我才能夠毫無保留地投入戰鬥。”


    張遼激動得渾身顫抖,他用顫抖的手從張嵩那裏接過了玉佩,站得筆直,用拳頭猛擊胸膛,“張遼誓死效忠殿下和文侯!”


    張嵩微微一笑,“出發!”


    張遼接到命令,轉身離去。


    張嵩深知張遼是將才中的翹楚,對主公忠誠至極,因此才果斷地除掉了那些被郭嘉收買、與張遼合謀的親衛。正是他們與張遼有所勾結,但他們的目的與張遼對張嵩安全的關心大相徑庭。除去這些人後,整個隊伍中沒有人知曉張遼的“背叛”,而他將能成為一個完美的最高指揮官!


    無人知曉張嵩曾考慮過投降的念頭,畢竟作為一個普通的現代人,麵對曹操遍布四周、封鎖嚴密的十萬精銳部隊,他真的感到了絕望。正是那個被稱為“反賊”的張遼,最終賦予了他戰鬥到底的信念。隻有在從郭嘉那裏聽聞他與張遼的秘密協議後,張嵩才感到自己有了退路。他畏懼死亡,但當死亡的陰影退去,他終於能夠冷靜下來,迎戰曹仁。


    郭嘉最初提及與張遼的協議,本是為了讓張嵩士氣低落,卻沒想到,這反而賦予了張嵩戰鬥的勇氣。因為張嵩意識到,在他身後,有人在他在背叛主公、放棄職責的巨大壓力下,默默地保護著他!


    有了陳宮,便有了資源。


    有了高順,便有了無敵的戰績。


    有了曹泰,便有了充足的糧食。


    有了張遼,張嵩便能安心入睡。


    張嵩心中湧動著激情,在呂布的營地中,可以說匯聚了許多傑出的人才!隻需數日,他們便能擺脫眼前的困境,迎接晴朗的天空和廣闊的前景!


    全軍開始行動,盡管他們整夜都在激戰,但士兵們依然鬥誌昂揚,迅速踏上了征程。一場大勝幾乎消除了士兵們的疲勞。


    士兵們雖然必須加快行程,但那些有特權的人則可以休息,如正在安睡的張嵩。


    終於,他從家眷那裏得到了一輛帶有遮蔽的馬車,車內鋪有柔軟的墊子,躺上去確實無比舒適。這不僅僅是因為張嵩整夜未眠,身體疲憊,更是因為他的心力交瘁。這些天來,他策劃了太多事情,全是關於殺戮的方法,確實令人疲憊不堪。


    兩天的休息後,曹仁臀部和腿上的傷口絲毫沒有好轉,因為張嵩的部下甚至沒有給他施予任何治療,他連臉都沒洗淨,因此曹仁看起來依舊可憐兮兮。正因為如此,迎接他的歡唿聲更加震天動地。


    曹仁躺在一輛由張嵩曾經使用過的“豪華”敞篷馬車上,他帶著一絲羞澀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一抹苦澀,向著自己的粉絲們揮手致意。


    與此同時,張嵩騎著一匹小馬,緊隨曹仁身後,高聲講述曹仁的英勇事跡,這讓曹仁那原本嚴肅的麵容似乎有變為歡喜的神色。


    最終,在滎陽的貴族和官員們“自願”獻上幾十輛裝滿貴重禮物的馬車後,張嵩大方地將曹仁交給了他們,允許他們將曹仁送往許昌南部進行更好的康複。


    曹仁離去了,他帶著幾個親衛對抗數千黃巾軍的故事在這片大陸上流傳了許久。曹仁也因此戰而聲名鵲起!張嵩心滿意足,因為知曉真相的人寥寥無幾,且無人敢於發表任何非議。


    隨後,張嵩的部隊繼續他們的北上旅程。


    遵循漢朝大將軍的命令,定襄太守張嵩與雁門太守張遼各自率領先鋒部隊,從河南出發北上,目的地是雁門和定襄。他們的使命是返迴故鄉,驅逐北方的野蠻人,並確保大漢的北部邊境長治久安。


    有了這個冠冕堂皇的借口,他們在曹操統治下的每個縣、城市和關隘都得以通行無阻。


    數日後,張嵩的部隊抵達了虎牢關腳下。在曹操的命令之下,虎牢關的駐軍自然不會為難張嵩和他的團隊,他們輕鬆地穿過了虎牢關。從徐州出發,曆經兗州,如今張嵩和他的手下已進入司州的轄區。


    越過虎牢關後,他們次日抵達燕市,第三天到達洛陽。


    在洛陽休整一日後,張嵩帶領團隊從洛陽北麵的孟津渡河,前往河南的溫縣。張楊數日前便已收到張嵩的信件,早已準備好了渡河所需的船隻。然而,張嵩的部隊人數雖不多,戰馬卻十分充足,擁有兩千騎兵和近四千匹戰馬。考慮到沿途可能的損失,尚有三千多匹馬。因此,過河也花費了一些時間,大約半天方能完成。


    張嵩未等待主力部隊,而是帶著曹泰和呂石先行過河,與張楊的親衛一同騎馬前往野王,與張楊會麵。張嵩留下張遼和高順組織部隊,護送家眷暫時駐留在溫縣,以便第二日與其他人一同前往野王。


    隨著旅途的推移,張嵩的騎術日漸精進,騎馬的速度也頗為迅捷。傍晚時分,他與曹泰、呂石以及張楊的親衛一同抵達了野王縣城。


    張楊已在城門外等候,見三人靠近,他遠遠地高聲唿喚:“那邊可是張嵩侄子?”


    這就是人際關係的微妙變化!


    張嵩忍不住感到眼眶泛紅。隻有在逆境中,才能顯現出真摯的情感。


    後世有人評價呂布是三家之仆,確實,呂布曾殺死並州的丁原。然而,為何那些從並州追隨呂布的人,如高順和曹泰,始終忠誠於他,直至生命終結?為何張楊不惜 被曹操報複,也要派出部隊響應呂布,就如同蒼蠅試圖搖動大樹?後世評價呂布殘酷,但為何那些厭惡曹操殘酷手段的人,如陳宮和張邈,願意接受呂布作為兗州的統治者,並對他忠誠至死?


    正如人們常言,勝者塑造曆史,而失敗並逝去的人,必須準備留下可供後人評說的汙名。僅此而已。


    張嵩自幼便曾見過張楊,自然一眼便認出了他。於是,他驅馬前行,翻身下馬,恭恭敬敬地喊道:“叔叔。”


    張楊是個性格直率的人,直率到有時會顯得有些笨拙。從後世的視角來看,他的確有些天真。


    三年前,李傕和郭汜在關中交戰,長安陷入了混亂,皇帝被迫返迴洛陽。張楊率領匈奴左騎將軍唿廚洛,與楊洪、董成等人聯手,救援了皇帝。皇帝對張楊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任命他為和平將軍,授予金鄉侯的封號。當時,張楊本想護送皇帝返迴洛陽,但他的部下反對。因此,張楊返迴了野王。


    楊洪、董成、韓暹等人最終護送皇帝迴到了洛陽,但途中食物耗盡。張楊於是帶著食物前往洛陽路途中迎接皇帝,並隨皇帝一同返迴洛陽。皇帝想要留張楊在洛陽協助自己,但張楊卻說:“皇帝有眾多的大臣和官員支持。作為一個外縣的總督,我應當負責在外保護皇帝,怎能長期留在皇宮中呢?”因此,張楊又返迴了野王,皇帝於是任命他為大司馬。


    這對張楊來說,無疑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但他卻將餡餅扔進了廁所,甚至懶得正眼去看一眼。


    他的天真,讓人既敬佩又擔憂。


    事實上,張楊隻是忠於漢朝,勤勉地履行著一個政府官員的職責,不願破壞祖先留下的傳統。僅此而已。


    張楊的直率不僅體現在他的言行上,也體現在他的生活中。例如,在張嵩的部隊和家眷到達之前,他已經清理了縣城的營地和一座大宅院,交給了張嵩使用,並且提供了大量的食物、飼料和貴重物品。在飲酒方麵,他在為張嵩舉行的歡迎宴會上,同樣喝盡了每一杯酒,很快便醉倒。他握著張嵩的手,淚流滿麵,表達了自己對於未能救出父親的自責和內心的不安。


    張嵩實際上認為,這樣的人在和平繁榮的時代會是一個優秀的官員。然而,在這個混亂的世界裏,他可能不足以確保自己的地位。盡管如此,張嵩內心對張楊充滿了感激之情。


    醉酒的張楊拍桌對張嵩道:“你有真本事,侄子!過去你就像困在淺水中的龍,但現在你已經是大海中的龍了!你甚至讓曹操損失了軍隊!哈哈!”


    官渡之戰的真相鮮為人知,大多數人僅憑猜測。但張楊不同。張嵩曾在信中向他詳述了真相,讓他不必擔心曹操的報複,也不會因此約束自己的部下。因此,張楊清楚地知道曹操在官渡的損失有多麽慘重。


    酒能醉人,但更深沉的情感更能讓人沉醉。張嵩也不拘小節,迴答說:“淺水如何能困住真龍?”


    醉眼朦朧的張楊眼中閃爍著星星般的光芒,他拍手大笑。


    張楊的宴會雖然簡單,但考慮到他們正在行軍,也無法太過奢華。地點設在野王城外的張楊軍營中。出席宴會的隻有張楊、張嵩、曹泰、張固以及張楊的兒子張固,而呂石作為隨從,自然不能坐在桌旁。


    張楊是個好人,張嵩真心這麽認為。張楊喝醉了,迴憶起過去的事情,張嵩也適時地提起一些往事,插入幾句。張楊提到呂布被困敵營的事,不住地歎氣,並催促張嵩盡快讓曹操釋放那個人。張嵩隻是微笑著點頭同意。然而,張嵩感覺到了一絲危險。這並不是因為軍營中有酒,這已經足夠糟糕了,而是因為指揮官公然醉醺醺地在軍營帳篷裏。這樣的指揮官,這樣的軍隊……張嵩當然不會直說,他找借口說他們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很快就結束了宴會。


    在了解因果之後,張嵩拒絕了張楊的絮叨,告別了他的營地。


    張楊心中憂慮,便命一位曾助他一臂之力的將軍 楊醜率兵護送張嵩。楊醜貌不驚人,但若不施粉黛,亦算得上英俊。


    張嵩卻拒絕了張楊的好意,因為他留意到楊醜與隋苟之間有過意味深長的眼神交流。由此,他對這個人充滿了不信任。顯然,楊醜必然事先知曉隋苟的計劃,才選擇在此時來迎接張楊。他們無疑是有所圖謀,或許打算在適當時機處理掉張嵩的屍體,以防止事態惡化。這兩人絕對是相互勾結的。


    張楊的軍隊內部存在的問題嚴重!


    張嵩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即使逃離了曹操的領土,也並不能保證他的安全。


    最終,張固率領一部分部隊跟隨張嵩進入了縣城。


    他們的住所雖然簡樸,卻十分幹淨。自穿越以來,張嵩從未享受過如此安定的居所。盡管條件艱苦,他仍感到了一絲輕鬆。然而,那個夜晚,張嵩卻無法入眠。


    夜幕深沉,張嵩陷入了沉思,思緒如斷線的風箏,在無邊的夜色中飄蕩。這是一個充滿殘酷的時代,每個人之所以殘酷,是因為周圍充斥著殘酷的行為。這是一個無解的循環,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謎團。或許,有人能夠剖析那些曆史崩潰時代的瘋狂根源,但張嵩無法理解。他既非曆史學家,亦非社會學家。


    因此,他感到無比困擾。


    張嵩的困擾,並非源自他一時衝動打斷了隋苟的手腕,而是源於那一刻,他內心深處竟然掠過一絲惡毒的快感。


    從曹操屠殺太監,讓他一夜難以入睡,到小喵被當作動物飼養,激起他心中的憤怒,再到火燒官渡時的焦慮與忍耐……如今,麵對隋苟,張嵩竟然能從這種傷害性的行為中得到一種快感,這讓他感到極大的震驚。


    當然,人類最擅長的是寬恕自己。他們總能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各種借口,張嵩也不例外。


    他寬恕自己的理由既簡單又實際:他已經融入了這個殘酷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生存,張嵩發現,偶爾的殘忍是必要的,這是他在生與死的邊緣所學到的唯一真理。善與惡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如果有人試圖殺害他,那麽他們就不應該過得太輕鬆!


    如果對方是平民或羊,那麽對他們好一點。


    如果對方是敵人或狼,那麽就讓他們毀滅!


    最終,他明白了,明白了就有了輕鬆。人的心中有所執著,比如徐庶喜歡偷別人的孩子。隻有當這個結解開,一個人才能真正獲得自由。


    當張嵩陷入沉沉的睡夢中,已經是深夜了,他做了一個愉快但稍顯不適當的夢,不太適合再次提及。然後,第二天早晨,張嵩醒來,洗漱完畢,正值青春期,十五歲的他,麵臨著種種考驗。


    洗漱完畢,張嵩收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讓他高興得跳了起來,幾乎赤腳跑過雪地出院子。


    帶來好消息的是曹泰,他收到了張遼的信使傳來的消息。消息內容如下:


    “劉備的士兵偽裝成商人,在渡口攔截了張遼的主力部隊,並帶來了一個老人,聲稱還有幾個人是張嵩在尋找的,他們將在接下來的幾天到達。而這個老人的名字十分奇特,他叫華佗。”


    呂石緊隨張嵩其後,他離開時遞給張嵩兩片麵包。曹泰則帶領張嵩的玄龍追雲獸和自己的戰馬緊隨張嵩其後。張嵩穿上鞋子後,騎上馬,與曹泰一同,從縣城南下出發。


    曹泰好奇地詢問張嵩為何如此著急,張嵩嚴肅地迴答說他要去見一個老仙人。曹泰又問仙人是否能表演魔法,張嵩迴答說:“老仙人能打開你的頭骨然後縫合迴去,你卻還是活著的。”曹泰聽後,表情立刻變得敬畏。


    早在白門樓事件之前,張嵩就已經開始策劃他的北方遠征,並透過對劉備的“賄賂”來啟動準備工作。張嵩首先向劉備提出了雙馬鐙的構想,隨後以馬蹄鐵作為誘餌,說服劉備遊說曹操,允許張嵩的部隊北上。此外,張嵩還承諾將向劉備傳授訓練龍驤、虎賁、先眾部隊的方法,並請求劉備幫助尋找幾位關鍵人物。


    其中最為重要的人物便是華佗。相較於另一位三國著名的醫生張仲景,張嵩選擇了華佗,因為華佗在外科手術方麵的技術更為精湛,這是軍事上最為關鍵的科目。據說華佗乃是外科手術的創始人。


    根據張嵩記憶中的片段,他深知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之差。通常,戰場上受重傷的士兵隻能任由命運安排,而那些僥幸存活下來的士兵,往往也會落下殘疾。在這個時代,最為寶貴的資源便是人口,這是生產和召集軍隊的基礎。張嵩清楚,呂布的精英士兵不易培養,因此他考慮成立一個由華佗領導的醫療隊,為部隊提供必要的護理。在張嵩看來,沒有醫療隊的軍隊注定會遭受失敗,最終被摧毀,因為經驗豐富的老兵是寶貴的資產!此外,醫療隊也可後來擴展至為民用醫療需求服務,確保人口質量,至少將嬰兒死亡率控製在最低水平。隻有這樣,人口才能實現增長。北方的漢人數量已經極為稀少,多年來受到外國部落的壓迫,使得北方成為張嵩建立基地的無奈選擇。張嵩無法想象,除了通過醫療保健來確保人口和人力資源之外,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案。


    當然,上述原因不過是個借口。張嵩內心深處有著自己不可告人的動機。


    那時,傳聞呂布受了重傷,即使恢複過來,也將極大地削弱他未來的戰鬥能力。在這樣一個以身體力量為先的時代,年輕的張嵩對於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生存感到恐懼,他將神仙醫生華佗視為第一個解決方案。


    因此,邀請華佗也是張嵩的一種賭博,他寄托希望於華佗能夠完全治愈他的父親。在那個以父親為尊的時代,有一個如呂布這樣強大的父親,讓張嵩覺得自己的生活可以高枕無憂,就像被寵壞的兒子一樣。然而,後來的事件證明,或許呂布的殘疾對他來說是一種幸運。這個糟糕的父親在健康時給他帶來了無數的麻煩,而張嵩最終成為了專業的清潔工。這是一個苦澀而悲傷的故事,太過痛苦,難以敘述...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現在我們就不再討論了。


    華佗的故鄉沛國譙縣與下邳相去不遠,因此劉備自然首先想到了他。急於得到士兵訓練方法的劉備,準備將華佗請過來進行交換。雖然華佗可能並不願意聽從劉備的安排,但劉備出示了張嵩親筆寫的信件,這使得華佗對前來一探究竟充滿了渴望。當然,這些事情當時張嵩並不知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東風洗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夕木子夕52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夕木子夕521並收藏三國:開局東風洗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