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逆轉的輿論局勢
我的召喚英靈係統果然有問題 作者:不吃辣的老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麻生和真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會計出身的他,在公司的主要工作主要是負責做賬和核對,也包含一些出納、活動文案之類的活計,按照他直屬上司的話來說,就是“我是公司一塊磚,哪裏需要往哪搬。”
最近是公司的業務淡季,工作相對比較清閑,為了全勤獎,遲到早退是不行的,但是對於員工在這段時間裏上班摸魚,領導和上級基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相比其他同事瀏覽體育新聞、政治新聞板塊的閑情雅致,麻生和真更喜歡關注娛樂新聞。這幾天,雄英高中相關的新聞長期霸占頭版頭條,也引起了他的關注。
隨意瀏覽著近期的熱搜,幾條新的消息映入他的眼簾。
“‘自由啊,多少罪惡借汝名義而行?——記者在雄英高中入侵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大反轉,雄英高中被入侵的真正罪魁禍首竟是——’”
“‘雄英高中學生現身講述事件真相’?”
“看上去似乎有點意思。讓我看看這一篇說的是什麽?”
麻生和真點開頁麵。
與此同時,成千上萬的人與麻生和真一樣點開了這些文章:
我是雄英高中的一個普通學生,本來我並不想說什麽,但是看了這幾天網絡上的,電視上的新聞和報道。我實在是忍不住了。雄英高中的老師們或許有錯,但這次事件的真正罪魁禍首其實是那些拿著筆杆子寫著稿件黑我們學校的記者們。
自從歐爾麥特來到我們學校任教後,這些記者為了獲取第一手新聞資料,每天上學放學事件都圍在校門口,見到一個老師和學生就是批頭蓋臉的一大串問題,讓我們配合采訪。你們記者到底有多大的權利堵在校門口影響學生和老師的正常進出?學生們進出學校還要從你們中間擠出一條路來,你們影響交通了知不知道?
空口無憑,我這裏有幾張我們自己拍的記者堵住校門的照片,真憑實據,照片的質量還不錯,所以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幾個記者的臉,你們可以自己去相關雜誌和媒體報社看一看,是不是他們。
我就奇了怪了,采訪不應該是記者你們先發出邀請,然後被采訪人同意之後才可以進行的嗎?我們有被記者采訪的義務嗎?
這件事暫且按下不表,還有一個問題,雄英的校門為什麽會被毀?
個性的種類千千萬萬,能夠破壞雄英校門的個性,能夠幹擾監控攝像頭的個性要多少有多少。
歐爾麥特能不能做到一拳打碎校門?可以。
安德瓦能不能用高溫燒穿校門?可以。
所以雄英的圍牆就沒有用了?就應該拆除了?因噎廢食,強盜邏輯!
再好的盔甲都不能做到絕對防禦,所以上戰場就不穿盔甲了?
再怎麽吃飯都會餓,不如不吃?
正常情況下,雄英的校門附近在非到校和放學的上課期間,應該沒有多少人的,監控攝像頭看到的畫麵裏出現的人,都會被關注。想要確定犯案者是誰,根本不用費這麽大力氣。甚至對方對校門動手腳的時候,雄英的老師們已經抓住他了。
但正是記者們堵住了校門,導致校門處來了多少人根本無法確定。犯人根本是趁著記者們製造的混亂狀況趁亂破壞的校門。
更糟糕的是,這些記者們在看到校門被破壞的時候,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保持現場,不是尋找兇手。反而一個個衝進了校園裏,想搶第一手資料。
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樣一股腦的衝進來,會不會給犯罪者趁亂混入學校創造機會?如果記者們都等在門外,一個都不進來,那麽除非犯人是隱形的,否則罪犯就不可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混進學校裏來。這麽簡單的一個問題,竟然沒有一個記者考慮到。
你們不是說犯人如果窮兇極惡,會對學校裏的學生造成危險嗎?你們不是說沒有比培養未成年的孩子更重要的事情了嗎?怎麽到了自己這裏就不作數了呢?怎麽輪到了自己,就變成了頭版頭條比學生的生命重要了呢?你們平時不是這樣說的呀,雙標嗎?
如果不是這些新聞工作者做得實在太過分,我也不會寫出這樣的話來。
文章的最下麵,是一張張內容詳實,分辨度清晰的圖片。
在這些“揭秘”文章出現後半個小時,那些新聞網站的評論區也陸續出現支持雄英、鄙視記者的評論.
“作為一介鬥升小民,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我不怎麽關注。但是對比新聞媒體和雄英高中老師們的態度,我就站雄英高中這一邊。你們看,自始至終,雄英高中都沒有任何反駁或是針對他人的做法,沒有!他們坦誠的承認錯誤,而且的確付出了努力去改正。圍牆的破損僅僅在他們召開新聞發布會之前就已經修補好了,校門口也多了執勤老師。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再看看那些隻會冷嘲熱諷的新聞媒體,高下立判!”
“記者憑什麽闖進正常上課中的學校?學校的圍牆是禁止一切校外人員進入用的,你是記者你最大?硬闖關卡的人員不管是什麽原因都可以視為嫌疑犯吧?憑什麽記者就有理了?”
……
此時是夜晚八點,正是正常下班的上班族們、學生們打開電視和電腦的好時候。李想安排的這一套組合拳,硬生生將輿論的風向轉了個180度。
雄英高中躺平任嘲的兩天蟄伏,就是為了現在這一刻的爆發。
一件事如果隻有一個聲音,那麽關於這件事的討論就是無意義的。但是,隻要這件事,這個問題有正反兩方進行辯論,中立的觀眾就會開始思考。思考究竟哪一方更加能讓人接受。
對,是更加能讓人接受,而不是更加符合邏輯,更加符合真理。
絕大多數的人,是情緒動物。更在意的不是符合演繹邏輯的思考,而是情緒的共鳴。
而李想所設的局,最深的套路就在這裏。
每個人都受過委屈,每個人都有過自以為有理,卻蒙受不必要損失,遭受不必要批評的時候。
學生時代,父母老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作比較。自己明明很努力,同樣很累,或許因為天分的問題,或許因為學習方法的不同等各種原因導致的成績不如他人,全都被父母歸結為簡單的“你沒有好好學習”。委屈嗎?難受嗎?
工作了,明明是領導上司的過失,卻讓自己背鍋,隻能打碎牙齒往肚裏咽,難受嗎?不開心嗎?
網民之所以常常出現上下網判若兩人的情況,原因之一就是在現實世界受的氣夠多了,為什麽上個網別人不知道自己是誰還要憋著氣?
這次事件中,雄英高中承受了輿論兩天的暴力,直到現在。都隻有“打抱不平的學生”,“冷眼旁觀的路人”幫忙發聲。
說一千道一萬,圍牆和校門的防禦係統被突破是事實,雄英高中的老師隻能“頂著壓力繼續上課”,做好一切自己能做的補救工作。陪著笑臉接下記者們所有的攻訐和猜疑。這般境地,真是聞著傷心,見者流淚。
雄英高中的管理層們,何嚐不像那個委屈的自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做英雄的夢想,當成千上萬的網民開始為雄英發聲的時候,形成的輿論浪潮,已經足以徹底改變雄英的地位。
這時候,李想手下的幾個賬號,為事件加上了最後一塊砝碼。
“看了事件的全部過程,為之前我的言論向雄英道歉。願意承擔錯誤,願意忍受非議,明明有著超人的力量,卻從不以之為傲,隻是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雄英高中的老師的確不愧是‘英雄’。或許我隻是見慣了英雄們無所不能的樣子,卻忘了那些英雄們終究不過是平凡的人。會受傷,會流淚。我現在支持我的孩子報考雄英了,我相信他能從這些前輩身上學到的不止是成為英雄的技能,還有如金子般耀眼的謙卑。”
對於這個家長,校長根津的社交賬號僅給予短短的六字迴複:
“感謝您的信任。”
一批原本支持媒體方對雄英持否定態度的“臥底”,紛紛反水支持雄英高中的處理方式。
有人帶頭,就有人跟風,這幾個帶頭的由李想控製的“臥底”賬號,帶動了一大批原本反對雄英的網友向雄英高中道歉。
短短一夜的功夫,這些記者就成了孤立無援的無本之木。
李想關閉電腦,如釋重負般長出一口氣。
“辛苦你了,月見同學。”
根津校長推出一杯剛剛泡好的熱氣嫋嫋的紅茶。
“沒什麽,畢竟是我提出的計劃。不過這麽累人的工作我可再也不幹第二遍了,以後要是有類似的情況,校長您自己應該就能完成吧。”
根津笑道:
“以後就不用麻煩月見同學你了,剛才我在一旁觀摩,基本上已經學了個七七八八。以後再有這種情況,我會類比這次情況來處理的。不過如果遇上一些特殊的問題,可能還是要問問月見同學你的建議。”
李想擺擺手:
“我的力量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這次更應該感謝塚內警官的幫助,沒想到警方竟然願意幫助我們,真是意外啊。”
根津喝了一口紅茶,緩緩說道:
“雄英高中培養的是未來的英雄,所以和警方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對於一些記者和媒體經常毫無根據抹黑警方的行為,警方也已經忍耐很久了。這次既然有機會,我們雄英又和警方利害一致,雙方合作自然是一拍即合。”
正如此前說過的那樣,根津的個性是“超規格大腦”,是一隻擁有比人類更強大腦的白鼠。高能力的大腦不一定意味著創造力,但論起學習能力來絕對不弱。
而且,由於是自身是老鼠,對於人類的情緒。根津終究做不到完全的感同身受,了解的不是非常準確。這也是它想不到這種辦法的原因之一。
李想之所以要和校長一起完成這次輿論行動。某種意義上也是要讓校長學習一下這種新的手段。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手段如果被用在正途上,是有利於減少敵聯盟勢力擴增的土壤的。
敵聯盟,除了死柄木吊、黑霧、allforone這些鐵杆,剩下的人,有窮兇極惡的罪犯,也有對目前英雄社會持懷疑態度的想要促進社會進步的思想犯。
未來當“反英雄”斯坦因出名後,將會有更多思想犯加入敵人的陣營。
如果讓社會一般民眾更多地了解英雄們的犧牲,或許就能減少這些因憤世嫉俗而加入敵人隊伍的人的數量。
而更重要的,是讓年輕一代了解英雄,憧憬英雄,知道英雄們的英勇犧牲。
一個社會,尤其是由於個性的出現而導致紛亂的我英世界,更需要大量的“正能量”。這也是歐爾麥特的存在,對罪犯最大的抑製。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由於歐爾麥特已經將力量傳給了綠穀出久,“和平的象征”歐爾麥特用盡力量也隻是時間問題。當歐爾麥特倒下,社會必然需要一根新的對抗邪惡的中流砥柱。
屆時,這套方法論,或許會排上用場。
喝了一杯紅茶,李想看了一眼自己手腕上的手表,對根津說道:
“根津校長,馬上就要九點了。家人現在還在家等我。我必須先迴去了。”
根津笑著說道:
“既然時間不早了,月見同學你就趕緊迴去吧,記得替我向你父母問好。”
李想提起背包。披著一路月色迴到家中。
“小幸你終於迴來了,今天參加老師的特訓辛苦了。來,今天剛買的布丁,我和你爸爸一人一個,剩下來的兩個歸你。”
一迴到家,母親月見悠姬就把一杯布丁塞到了他手裏。
李想用勺子舀了一口布丁,放進嘴裏:
“總得還算順利吧,個性使用持續時間增加了5分鍾。繼續訓練下去應該會更高。”
這次晚上出門,李想給家裏的理由是參加訓練。有根津校長背書,自然不會有任何問題。
瞥了一眼自己放在臥室製作了四分之三以上長度的布料,李想又吃了一口布丁。
“嗯~好吃!”
</p>
麻生和真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會計出身的他,在公司的主要工作主要是負責做賬和核對,也包含一些出納、活動文案之類的活計,按照他直屬上司的話來說,就是“我是公司一塊磚,哪裏需要往哪搬。”
最近是公司的業務淡季,工作相對比較清閑,為了全勤獎,遲到早退是不行的,但是對於員工在這段時間裏上班摸魚,領導和上級基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相比其他同事瀏覽體育新聞、政治新聞板塊的閑情雅致,麻生和真更喜歡關注娛樂新聞。這幾天,雄英高中相關的新聞長期霸占頭版頭條,也引起了他的關注。
隨意瀏覽著近期的熱搜,幾條新的消息映入他的眼簾。
“‘自由啊,多少罪惡借汝名義而行?——記者在雄英高中入侵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大反轉,雄英高中被入侵的真正罪魁禍首竟是——’”
“‘雄英高中學生現身講述事件真相’?”
“看上去似乎有點意思。讓我看看這一篇說的是什麽?”
麻生和真點開頁麵。
與此同時,成千上萬的人與麻生和真一樣點開了這些文章:
我是雄英高中的一個普通學生,本來我並不想說什麽,但是看了這幾天網絡上的,電視上的新聞和報道。我實在是忍不住了。雄英高中的老師們或許有錯,但這次事件的真正罪魁禍首其實是那些拿著筆杆子寫著稿件黑我們學校的記者們。
自從歐爾麥特來到我們學校任教後,這些記者為了獲取第一手新聞資料,每天上學放學事件都圍在校門口,見到一個老師和學生就是批頭蓋臉的一大串問題,讓我們配合采訪。你們記者到底有多大的權利堵在校門口影響學生和老師的正常進出?學生們進出學校還要從你們中間擠出一條路來,你們影響交通了知不知道?
空口無憑,我這裏有幾張我們自己拍的記者堵住校門的照片,真憑實據,照片的質量還不錯,所以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幾個記者的臉,你們可以自己去相關雜誌和媒體報社看一看,是不是他們。
我就奇了怪了,采訪不應該是記者你們先發出邀請,然後被采訪人同意之後才可以進行的嗎?我們有被記者采訪的義務嗎?
這件事暫且按下不表,還有一個問題,雄英的校門為什麽會被毀?
個性的種類千千萬萬,能夠破壞雄英校門的個性,能夠幹擾監控攝像頭的個性要多少有多少。
歐爾麥特能不能做到一拳打碎校門?可以。
安德瓦能不能用高溫燒穿校門?可以。
所以雄英的圍牆就沒有用了?就應該拆除了?因噎廢食,強盜邏輯!
再好的盔甲都不能做到絕對防禦,所以上戰場就不穿盔甲了?
再怎麽吃飯都會餓,不如不吃?
正常情況下,雄英的校門附近在非到校和放學的上課期間,應該沒有多少人的,監控攝像頭看到的畫麵裏出現的人,都會被關注。想要確定犯案者是誰,根本不用費這麽大力氣。甚至對方對校門動手腳的時候,雄英的老師們已經抓住他了。
但正是記者們堵住了校門,導致校門處來了多少人根本無法確定。犯人根本是趁著記者們製造的混亂狀況趁亂破壞的校門。
更糟糕的是,這些記者們在看到校門被破壞的時候,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保持現場,不是尋找兇手。反而一個個衝進了校園裏,想搶第一手資料。
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樣一股腦的衝進來,會不會給犯罪者趁亂混入學校創造機會?如果記者們都等在門外,一個都不進來,那麽除非犯人是隱形的,否則罪犯就不可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混進學校裏來。這麽簡單的一個問題,竟然沒有一個記者考慮到。
你們不是說犯人如果窮兇極惡,會對學校裏的學生造成危險嗎?你們不是說沒有比培養未成年的孩子更重要的事情了嗎?怎麽到了自己這裏就不作數了呢?怎麽輪到了自己,就變成了頭版頭條比學生的生命重要了呢?你們平時不是這樣說的呀,雙標嗎?
如果不是這些新聞工作者做得實在太過分,我也不會寫出這樣的話來。
文章的最下麵,是一張張內容詳實,分辨度清晰的圖片。
在這些“揭秘”文章出現後半個小時,那些新聞網站的評論區也陸續出現支持雄英、鄙視記者的評論.
“作為一介鬥升小民,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我不怎麽關注。但是對比新聞媒體和雄英高中老師們的態度,我就站雄英高中這一邊。你們看,自始至終,雄英高中都沒有任何反駁或是針對他人的做法,沒有!他們坦誠的承認錯誤,而且的確付出了努力去改正。圍牆的破損僅僅在他們召開新聞發布會之前就已經修補好了,校門口也多了執勤老師。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再看看那些隻會冷嘲熱諷的新聞媒體,高下立判!”
“記者憑什麽闖進正常上課中的學校?學校的圍牆是禁止一切校外人員進入用的,你是記者你最大?硬闖關卡的人員不管是什麽原因都可以視為嫌疑犯吧?憑什麽記者就有理了?”
……
此時是夜晚八點,正是正常下班的上班族們、學生們打開電視和電腦的好時候。李想安排的這一套組合拳,硬生生將輿論的風向轉了個180度。
雄英高中躺平任嘲的兩天蟄伏,就是為了現在這一刻的爆發。
一件事如果隻有一個聲音,那麽關於這件事的討論就是無意義的。但是,隻要這件事,這個問題有正反兩方進行辯論,中立的觀眾就會開始思考。思考究竟哪一方更加能讓人接受。
對,是更加能讓人接受,而不是更加符合邏輯,更加符合真理。
絕大多數的人,是情緒動物。更在意的不是符合演繹邏輯的思考,而是情緒的共鳴。
而李想所設的局,最深的套路就在這裏。
每個人都受過委屈,每個人都有過自以為有理,卻蒙受不必要損失,遭受不必要批評的時候。
學生時代,父母老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作比較。自己明明很努力,同樣很累,或許因為天分的問題,或許因為學習方法的不同等各種原因導致的成績不如他人,全都被父母歸結為簡單的“你沒有好好學習”。委屈嗎?難受嗎?
工作了,明明是領導上司的過失,卻讓自己背鍋,隻能打碎牙齒往肚裏咽,難受嗎?不開心嗎?
網民之所以常常出現上下網判若兩人的情況,原因之一就是在現實世界受的氣夠多了,為什麽上個網別人不知道自己是誰還要憋著氣?
這次事件中,雄英高中承受了輿論兩天的暴力,直到現在。都隻有“打抱不平的學生”,“冷眼旁觀的路人”幫忙發聲。
說一千道一萬,圍牆和校門的防禦係統被突破是事實,雄英高中的老師隻能“頂著壓力繼續上課”,做好一切自己能做的補救工作。陪著笑臉接下記者們所有的攻訐和猜疑。這般境地,真是聞著傷心,見者流淚。
雄英高中的管理層們,何嚐不像那個委屈的自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做英雄的夢想,當成千上萬的網民開始為雄英發聲的時候,形成的輿論浪潮,已經足以徹底改變雄英的地位。
這時候,李想手下的幾個賬號,為事件加上了最後一塊砝碼。
“看了事件的全部過程,為之前我的言論向雄英道歉。願意承擔錯誤,願意忍受非議,明明有著超人的力量,卻從不以之為傲,隻是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雄英高中的老師的確不愧是‘英雄’。或許我隻是見慣了英雄們無所不能的樣子,卻忘了那些英雄們終究不過是平凡的人。會受傷,會流淚。我現在支持我的孩子報考雄英了,我相信他能從這些前輩身上學到的不止是成為英雄的技能,還有如金子般耀眼的謙卑。”
對於這個家長,校長根津的社交賬號僅給予短短的六字迴複:
“感謝您的信任。”
一批原本支持媒體方對雄英持否定態度的“臥底”,紛紛反水支持雄英高中的處理方式。
有人帶頭,就有人跟風,這幾個帶頭的由李想控製的“臥底”賬號,帶動了一大批原本反對雄英的網友向雄英高中道歉。
短短一夜的功夫,這些記者就成了孤立無援的無本之木。
李想關閉電腦,如釋重負般長出一口氣。
“辛苦你了,月見同學。”
根津校長推出一杯剛剛泡好的熱氣嫋嫋的紅茶。
“沒什麽,畢竟是我提出的計劃。不過這麽累人的工作我可再也不幹第二遍了,以後要是有類似的情況,校長您自己應該就能完成吧。”
根津笑道:
“以後就不用麻煩月見同學你了,剛才我在一旁觀摩,基本上已經學了個七七八八。以後再有這種情況,我會類比這次情況來處理的。不過如果遇上一些特殊的問題,可能還是要問問月見同學你的建議。”
李想擺擺手:
“我的力量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這次更應該感謝塚內警官的幫助,沒想到警方竟然願意幫助我們,真是意外啊。”
根津喝了一口紅茶,緩緩說道:
“雄英高中培養的是未來的英雄,所以和警方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對於一些記者和媒體經常毫無根據抹黑警方的行為,警方也已經忍耐很久了。這次既然有機會,我們雄英又和警方利害一致,雙方合作自然是一拍即合。”
正如此前說過的那樣,根津的個性是“超規格大腦”,是一隻擁有比人類更強大腦的白鼠。高能力的大腦不一定意味著創造力,但論起學習能力來絕對不弱。
而且,由於是自身是老鼠,對於人類的情緒。根津終究做不到完全的感同身受,了解的不是非常準確。這也是它想不到這種辦法的原因之一。
李想之所以要和校長一起完成這次輿論行動。某種意義上也是要讓校長學習一下這種新的手段。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手段如果被用在正途上,是有利於減少敵聯盟勢力擴增的土壤的。
敵聯盟,除了死柄木吊、黑霧、allforone這些鐵杆,剩下的人,有窮兇極惡的罪犯,也有對目前英雄社會持懷疑態度的想要促進社會進步的思想犯。
未來當“反英雄”斯坦因出名後,將會有更多思想犯加入敵人的陣營。
如果讓社會一般民眾更多地了解英雄們的犧牲,或許就能減少這些因憤世嫉俗而加入敵人隊伍的人的數量。
而更重要的,是讓年輕一代了解英雄,憧憬英雄,知道英雄們的英勇犧牲。
一個社會,尤其是由於個性的出現而導致紛亂的我英世界,更需要大量的“正能量”。這也是歐爾麥特的存在,對罪犯最大的抑製。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由於歐爾麥特已經將力量傳給了綠穀出久,“和平的象征”歐爾麥特用盡力量也隻是時間問題。當歐爾麥特倒下,社會必然需要一根新的對抗邪惡的中流砥柱。
屆時,這套方法論,或許會排上用場。
喝了一杯紅茶,李想看了一眼自己手腕上的手表,對根津說道:
“根津校長,馬上就要九點了。家人現在還在家等我。我必須先迴去了。”
根津笑著說道:
“既然時間不早了,月見同學你就趕緊迴去吧,記得替我向你父母問好。”
李想提起背包。披著一路月色迴到家中。
“小幸你終於迴來了,今天參加老師的特訓辛苦了。來,今天剛買的布丁,我和你爸爸一人一個,剩下來的兩個歸你。”
一迴到家,母親月見悠姬就把一杯布丁塞到了他手裏。
李想用勺子舀了一口布丁,放進嘴裏:
“總得還算順利吧,個性使用持續時間增加了5分鍾。繼續訓練下去應該會更高。”
這次晚上出門,李想給家裏的理由是參加訓練。有根津校長背書,自然不會有任何問題。
瞥了一眼自己放在臥室製作了四分之三以上長度的布料,李想又吃了一口布丁。
“嗯~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