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既是漫無邊際走上一遭,不知可願隨著和尚一同去往少林寺走上一遭?”


    或是與袁勝混的熟了,和尚聽著袁勝言語之後,心中卻是猛的一動,倏忽來就發出這般意見來。


    總歸眼前袁勝漫無邊際的走上一遭,走一遭那少林寺如何?


    “哦?”


    “和尚怎得好端端的想請我走上一遭少林寺?”


    “莫不是和尚要將我拉入佛門,學做那等菩薩佛陀化仙為佛事?”


    袁勝的確想著漫無邊際的走上一遭,探究一番這古老大地上諸多神異玄奇事。


    或是到了如今時代,人間少有那般仙蹤神影。


    然若是上究三千年,這片土地上可自始至終都不缺少那等驚奇神異人物!


    且不說遠的,就說那近的時候,往前數上一數還有著呂祖呂洞賓這般人物!


    更近一些,莫約是陳摶老祖。


    不過與旁的人不同,袁勝對於陳摶老祖卻是興致寥寥,至於為何?


    套用那猴子一句話便是,縱使有通了天的本事,我且隻問一句,可得長生否?


    若是不得長生,說什麽入道,談何等非凡?


    不巧的是,呂祖無有死期時,可陳摶老祖坐化卻是鬧得天下沸沸揚揚!


    袁勝這番言語是在挪揄打趣著和尚,和尚聽了袁勝的三言兩語,臉上倒也的確閃爍幾分尷尬神色。


    對於自家佛門所做事,卻是無有他人更比和尚知道的更多些。


    袁勝口中說菩薩佛陀做劃線為佛事,指的便是佛教為了融入華夏本土,卻是在過去的年歲裏孜孜不倦的將道門護法神之類封做佛門中菩薩羅漢。


    這等事情若是自旁人口中說出,和尚自然是做怫然不悅之舉。


    可若是這般言語自袁勝口中說出,和尚心中倒是多有些尷尬色。


    不因旁的,隻因得眼前袁勝在世人心中可真就是那般仙神之流,此時自己請袁勝入佛門,再添上佛門過往歲月時的幾番作為,倒也難免讓人多想些事來。


    “郎君還請明鑒,和尚真不曾有那般心思。”


    和尚對著袁勝拱手苦笑,直言自己並未存有那般醃臢心思,隻舒一口氣後,繼續言語。


    “請郎君隨我一同去佛門走一走,卻是想讓郎君隨我去見一見少林寺中達摩洞也!”


    “此處四下無人,我也不瞞著郎君,祖師達摩麵壁十歲,竟能將自身影子刻在那達摩洞中!”


    “這等手段,饒是和尚我自覺自身武學臻至非凡境,卻也不敢說自己能做到這般匪夷所思事情!”


    “不怕郎君笑話,和尚也曾不自量力過,也學過祖師達摩,在那藏經閣中枯坐三載歲月,試著將自身影子刻在那岩壁上,可惜最終和尚卻一無所得。”


    “請郎君走上一遭少林寺,便是想請郎君見一見那達摩祖師留下的影子可有什麽玄妙神異,和尚每每坐在祖師達摩曾做之地,可都是多有新的感悟!”


    “然人力有窮盡,和尚究其一生或是參悟不透祖師達摩境界,故而想請郎君去觀上一觀!”


    “若是郎君能開解那祖師麵壁石上玄機,於和尚來說也算是解心中一大惑!”


    和尚對著麵前的袁勝再拜,臉上露苦笑神色同時,再是說著這般發自肺腑言語。


    伴隨著和尚言語,袁勝的臉上漸漸顯現幾番感興趣神色。


    達摩入定十年時光,在那石頭上留下自身倒影之事,袁勝同樣有所耳聞。


    不過先前時,袁勝覺得達摩應當是自身的神意過於強大,神意得以影響外界從而留下這般影子。


    但聽和尚這般言語,那達摩影子中,似是還留著些旁的東西在其中?


    若是先前袁勝還未升起幾分興致,伴隨著和尚的言語,袁勝這會倒是真有了幾分閑情逸致去那達摩洞中走上一遭!


    “且去,且去!”


    “這趟下山來本就是漫無邊際走一遭,少林位於嵩山地界,走完少林恰恰好還能順道走一遭汴京城,倒也不耽誤行程。”


    袁勝來了興致,邁動腳步便是隨著和尚一道向著那嵩山少林地界走去。


    就在袁勝與和尚向著那嵩山少林地界走去時,龜山中那些個江湖客卻是終於有人再忍不住。


    也不知從何時起,山中就是有那等傳聞,說神人與黃妖皆是下山去,那山中此時不過僅有王文公一人留守山中而已。


    起初對這般傳聞,山中的江湖客都不曾放在心上。


    畢竟能到南山中來討生活的,哪個不是在江湖上廝混許久的老江湖?


    隻一眼看過去,這些老江湖便是知曉,這山中怕是有什麽人在布局,要引得南山中有人去那龜山深處,去那神人的洞天福地中走一遭。


    這其中也不知有著多少風險,那布局之人應當是想讓幾許膽大妄為之輩做先鋒,為他們探上一探南山那一道死線可是依舊存在!


    起初時候,南山中江湖客對於神人和黃妖離了山去的傳聞皆是做半信半疑姿態。


    可架不住山中那隻好似得了仙緣的虎妖時常叼著麝子獐鹿之類時常進出山林,那虎妖生的巨大,旁人僅看上一眼便是不自覺望而生畏,不自覺心中惶惶。


    但人間多的是那等人為財死之輩,有那等利欲熏心之輩靠近虎妖。


    那虎妖雖是不能言語,卻也用指尖劃動山中堅石,引著星星點點的火星點燃枯葉,再是將眼前麝子獐鹿之類放置在火堆旁,示意那些利欲熏心之輩繼續動作。


    這般明確暗示,隻要不是個癡傻之徒,都能知曉這虎妖莫約是想吃熟食,最好還是那般有滋味的熟食。


    那些利欲熏心之輩尚未得利,便那般爭先恐後的為虎妖做的幾番有滋味的吃食來。


    畢竟這年頭行走江湖,大家誰還不曾有一技傍身?


    這南山偌大,山中那些積年老江湖哪一個不是從那般餐風露宿中走過來,在知曉虎妖無有惡意,更對他們這些小瘦猴子不曾有幾番食欲後,漸漸的更有人主動投食虎妖。


    至於這般做可是無用功?


    我乃神人坐騎虎妖的膳食倌,諸位若見了我,予我三兩分薄麵當不為過否?


    旁的山中都是狐假虎威,南山中不知何時起倒是興起了這般人假虎威的風氣來,畢竟隻見著一尊高有丈餘的虎妖,這麵子著實不好不予……


    誰人都知曉虎妖的膳食倌怕不是一頓一換,可能搶得膳食倌位置,去那仙草之地一坐,誰人還敢犯擾虎妖進食不成?


    對於那些後天境界的武人來說,虎妖一日三餐都是小機緣,人人爭而搶奪。


    可這般景象落在那等先天境界武人眼中,反倒是坐實了龜山深處,神人和黃妖莫約當真離去的訊息。


    如今天下,誰人不知神人座下有兩寵。


    黃妖乃是那等雞犬升天的典例,虎妖應當是在山中亂轉,神人為黃妖尋了個伴。


    若非神人與黃妖皆是離了山去,這虎妖又何必出得龜山深處,要南山上江湖客喂它些熟食?


    倘若說先前南山中傳聞不過是於人心點上一把火的話,那麽隨著這虎妖進出山林,當時為那人心的利欲之火狠狠的添上了油來!


    當人心利欲之火被點燃後,縱使有人尚能維續幾分理智,卻總歸是有人要做那膽大包天者。


    袁勝與和尚走向嵩山少林時,這一日月夜,有三兩黑衣蒙麵之徒,再是忍不住心中貪婪和好奇,非得越過那南山曾經死線所在,想入得龜山深處瞧上一瞧。


    這三兩黑衣蒙麵之輩自覺行蹤隱秘,可如今南山中不僅有蕭遠山這般宗師,更有李秋水與巫行雲這般不是宗師,卻類宗師的存在。


    再加上山中不知凡幾的先天武者,這三兩黑衣夜行客一舉一動,卻是盡數為他們盡收眼底。


    當那三兩夜行客踏過死線卻不曾有半點停歇時,偌大的南山於這一刻,憑空生得騷動!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於天龍大宋開仙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皆妄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皆妄無並收藏我於天龍大宋開仙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