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沈見白終於明白為什麽顧清揚不願親口敘述事情的始末,祖母所經曆的過往,真的很難做出一個評斷。
唯餘一聲歎息。
他看到了祖母多年來的布局和苦心經營,並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此時,沈見白的內心猶如一團亂麻般,糾結不已。
尤其是看到了祖母筆下的沈驍祖父,他原名芃八山,是伏英門人,滅門之後,曾多次孤身潛入京城,伺機刺殺秦離塵。
最後一次在重創秦離塵之後,他迴到三候穀之時,已是身受重傷,眼瞧著是命不久矣,隻想死後落葉歸根,與師父師兄們葬在一處。
沈旻語並沒有責怪他的一意孤行,反而非常欣賞芃八山的一顆赤子之心,她用僅存的唯一一顆可起死迴生的丹藥救迴了芃八山。
從此芃八山改名換姓,隨沈旻語姓沈,單字驍。自此成為她最忠誠的貼身侍衛,隨她一同進入了平王府。
驍騰有如此,萬裏可橫行。
隨後就是如何安置沈翊了,作為王妃的沈旻語,平王府勢必不會允許她將一個私生子帶在身邊。
沈旻語麵色凝重地看著眼前這個還在靠爬行探索新世界的小沈翊。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她緩緩地將小沈翊牽到了沈驍的麵前,並鄭重其事地把小沈翊的手交到了沈驍手中。
“沈驍,從現在開始,我將小沈翊托付於你,望你能不負所托,將他培養成一把鋒利無比、能夠直插隆國皇室心髒的利刃!”
沈旻語的聲音堅定而決絕,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囑托,而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使命交付。
沈驍望著沈旻語那充滿期望和信任的眼神,重重地點了點頭:“放心吧,小姐,就算拚盡我的一切,也定會按照您的意願將小少爺培養成才!”說罷,他小心翼翼地抱起小沈翊,就如同懷抱著一件稀世珍寶一般。
“他不是你的小少爺,是你的兒子,日後你們便是父子了。”沈旻語拿出一個錦盒,裏麵放著十粒可救人於危難之際的丹藥。
“這些丹藥是我自己研製的,雖然不如掌門的仙羅丹,但是在關鍵時刻也可以救命的,你收好。”
沈旻語將錦盒放到沈驍的手中,“教導翊兒是個漫長的過程,我……”
“我的傷勢,也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去修養恢複,有翊兒陪著我,也不會枯燥乏味了。”沈驍輕鬆地接了下去。
他發自內心的希望他可以替沈旻語分擔一些重任。
沈旻語感激地點點頭,“穀中還保留了很多我們天衡的秘籍,有需要你隨時可取,不必請示,我已經交代下去了。”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保重。”沈驍抱著小沈翊便開始了父子二人相依為命的生活。
但是沈驍在與沈翊的相處中,已經把他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不由自主地改變了初衷。
他更希望沈翊能為自己而活,而不是陷入無盡的仇恨中,更不希望他變成任何人手中的一把利刃。
沈驍最終還是食言了。
自古忠義難兩全,在沈翊繼位前,一切皆已塵埃落定,沈驍便邀約沈旻語見麵,當著她的麵,喝下毒酒自裁謝罪了。
而沈旻語在手劄中,最後為沈驍寫到:有道無時,其年不永,大德難忘,情重薑肱。
後麵的事情,沈見白便是從母親處得知了大概。
沈翊在得知父親去世後,悲痛欲絕。他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決定放下仇恨,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
原來,秦灝為了化解隆國皇室與天衡的夙世恩怨,明知沈旻語在他的酒中下毒,卻還是甘之如飴地一飲而盡。
在此之前,他已經安排好了一切,不惜一切代價,堅持讓有天衡血脈的沈翊繼承皇位,為他鋪平了道路。
沈驍也如同秦灝一般做法,兩位父親的離開,都是為了能消除沈旻語心中的仇恨,解開心結。
多年後,沈翊成為了一代明君,深受百姓愛戴。他時常想起兩位父親,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思念。
某天,沈翊在整理父親秦灝的遺物之時,偶然發現了一封留給他的信。
他展開閱讀,看到了最後關於自己的那段話,淚水不禁奪眶而出。
“吾兒秦翊,為父自見到你的那刻開始,便時時懊悔不已、痛心疾首!我竟然如此粗心大意,對你的存在渾然不覺。
每當想起沒能親眼目睹你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沒能親手將你擁入懷中感受那初為人父的喜悅,更沒能親自教導你識文斷字、修習武藝……一樁樁一件件,都成為了我心中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曾幾何時,為父隻想傾盡所有來補償你,讓你隨心所欲地闖蕩江湖,自由自在地做一名瀟灑不羈的俠客。
然而事與願違,我最終還是自私地強迫你接過這沉甸甸的擔子。希望你能夠體諒為父的苦衷,原諒我的這份私心。
因為為父這一生,最愛的人唯有你的母親,實在不忍心看她被仇恨蒙蔽雙眼,終日活在痛苦和煎熬之中,甚至不惜為此葬送掉自己寶貴的一生。
所以才會寄希望於你,你是一個豁達、通透、善良的孩子,期望能借由你來化解你母親心頭的戾氣,讓她重新找迴曾經那個溫柔善良的自己……”
從此,沈翊更加努力地治理國家,致力於維護天下蒼生的太平,以此來報答兩位父親的恩義。
而死去的和活著的他們都不曾想過,沈旻語從未曾有半分動搖,即使心中布滿了傷痛,也誓要將複仇和振興天衡進行到底!
看到這裏,沈見白合上了手劄,他的腦海中充斥著兩種對立的情緒,令他喘不過氣來。
他想過放棄去追究這些恩怨糾葛,但強烈的好奇心伴隨著種種謎題,還是驅使著他繼續讀了下去。
此刻的他,心中充滿了對孟金暄身世記錄的急切渴望,他隱約的感到,孟金暄的身世並不簡單,裏麵大有文章。
沈見白終於明白為什麽顧清揚不願親口敘述事情的始末,祖母所經曆的過往,真的很難做出一個評斷。
唯餘一聲歎息。
他看到了祖母多年來的布局和苦心經營,並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此時,沈見白的內心猶如一團亂麻般,糾結不已。
尤其是看到了祖母筆下的沈驍祖父,他原名芃八山,是伏英門人,滅門之後,曾多次孤身潛入京城,伺機刺殺秦離塵。
最後一次在重創秦離塵之後,他迴到三候穀之時,已是身受重傷,眼瞧著是命不久矣,隻想死後落葉歸根,與師父師兄們葬在一處。
沈旻語並沒有責怪他的一意孤行,反而非常欣賞芃八山的一顆赤子之心,她用僅存的唯一一顆可起死迴生的丹藥救迴了芃八山。
從此芃八山改名換姓,隨沈旻語姓沈,單字驍。自此成為她最忠誠的貼身侍衛,隨她一同進入了平王府。
驍騰有如此,萬裏可橫行。
隨後就是如何安置沈翊了,作為王妃的沈旻語,平王府勢必不會允許她將一個私生子帶在身邊。
沈旻語麵色凝重地看著眼前這個還在靠爬行探索新世界的小沈翊。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她緩緩地將小沈翊牽到了沈驍的麵前,並鄭重其事地把小沈翊的手交到了沈驍手中。
“沈驍,從現在開始,我將小沈翊托付於你,望你能不負所托,將他培養成一把鋒利無比、能夠直插隆國皇室心髒的利刃!”
沈旻語的聲音堅定而決絕,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囑托,而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使命交付。
沈驍望著沈旻語那充滿期望和信任的眼神,重重地點了點頭:“放心吧,小姐,就算拚盡我的一切,也定會按照您的意願將小少爺培養成才!”說罷,他小心翼翼地抱起小沈翊,就如同懷抱著一件稀世珍寶一般。
“他不是你的小少爺,是你的兒子,日後你們便是父子了。”沈旻語拿出一個錦盒,裏麵放著十粒可救人於危難之際的丹藥。
“這些丹藥是我自己研製的,雖然不如掌門的仙羅丹,但是在關鍵時刻也可以救命的,你收好。”
沈旻語將錦盒放到沈驍的手中,“教導翊兒是個漫長的過程,我……”
“我的傷勢,也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去修養恢複,有翊兒陪著我,也不會枯燥乏味了。”沈驍輕鬆地接了下去。
他發自內心的希望他可以替沈旻語分擔一些重任。
沈旻語感激地點點頭,“穀中還保留了很多我們天衡的秘籍,有需要你隨時可取,不必請示,我已經交代下去了。”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保重。”沈驍抱著小沈翊便開始了父子二人相依為命的生活。
但是沈驍在與沈翊的相處中,已經把他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不由自主地改變了初衷。
他更希望沈翊能為自己而活,而不是陷入無盡的仇恨中,更不希望他變成任何人手中的一把利刃。
沈驍最終還是食言了。
自古忠義難兩全,在沈翊繼位前,一切皆已塵埃落定,沈驍便邀約沈旻語見麵,當著她的麵,喝下毒酒自裁謝罪了。
而沈旻語在手劄中,最後為沈驍寫到:有道無時,其年不永,大德難忘,情重薑肱。
後麵的事情,沈見白便是從母親處得知了大概。
沈翊在得知父親去世後,悲痛欲絕。他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決定放下仇恨,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
原來,秦灝為了化解隆國皇室與天衡的夙世恩怨,明知沈旻語在他的酒中下毒,卻還是甘之如飴地一飲而盡。
在此之前,他已經安排好了一切,不惜一切代價,堅持讓有天衡血脈的沈翊繼承皇位,為他鋪平了道路。
沈驍也如同秦灝一般做法,兩位父親的離開,都是為了能消除沈旻語心中的仇恨,解開心結。
多年後,沈翊成為了一代明君,深受百姓愛戴。他時常想起兩位父親,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思念。
某天,沈翊在整理父親秦灝的遺物之時,偶然發現了一封留給他的信。
他展開閱讀,看到了最後關於自己的那段話,淚水不禁奪眶而出。
“吾兒秦翊,為父自見到你的那刻開始,便時時懊悔不已、痛心疾首!我竟然如此粗心大意,對你的存在渾然不覺。
每當想起沒能親眼目睹你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沒能親手將你擁入懷中感受那初為人父的喜悅,更沒能親自教導你識文斷字、修習武藝……一樁樁一件件,都成為了我心中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曾幾何時,為父隻想傾盡所有來補償你,讓你隨心所欲地闖蕩江湖,自由自在地做一名瀟灑不羈的俠客。
然而事與願違,我最終還是自私地強迫你接過這沉甸甸的擔子。希望你能夠體諒為父的苦衷,原諒我的這份私心。
因為為父這一生,最愛的人唯有你的母親,實在不忍心看她被仇恨蒙蔽雙眼,終日活在痛苦和煎熬之中,甚至不惜為此葬送掉自己寶貴的一生。
所以才會寄希望於你,你是一個豁達、通透、善良的孩子,期望能借由你來化解你母親心頭的戾氣,讓她重新找迴曾經那個溫柔善良的自己……”
從此,沈翊更加努力地治理國家,致力於維護天下蒼生的太平,以此來報答兩位父親的恩義。
而死去的和活著的他們都不曾想過,沈旻語從未曾有半分動搖,即使心中布滿了傷痛,也誓要將複仇和振興天衡進行到底!
看到這裏,沈見白合上了手劄,他的腦海中充斥著兩種對立的情緒,令他喘不過氣來。
他想過放棄去追究這些恩怨糾葛,但強烈的好奇心伴隨著種種謎題,還是驅使著他繼續讀了下去。
此刻的他,心中充滿了對孟金暄身世記錄的急切渴望,他隱約的感到,孟金暄的身世並不簡單,裏麵大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