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遠蒸丸是一道具有悠久曆史和獨特風味的傳統魯菜,在齊魯大地的城鎮鄉間廣泛流傳。


    這道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百年以前。據傳,它最初流行於招遠北部鄉村,經過不斷傳承和發展,成為了一道備受喜愛的地方美食。而“招遠蒸丸”之所以後來又被稱為“山東蒸丸”,與齊魯名廚王益三有著密切的關係。


    王益三,原名王盛財,原籍招遠。他15歲時便前往青島學徒,出師後在多地餐館擔任主廚,精通南北各種風味菜肴,尤其擅長製作魯菜。1960年,王益三迴原籍探親時,對招遠民間傳統的丸子烹法進行了深入挖掘整理,並經過多年的研製改進,最終形成了如今的加工程序和原料配備。由於這道菜源自招遠,又在青島得以完善,故而得名“山東蒸丸”。


    以下是招遠蒸丸的常見做法:


    主料:瘦豬肉300克,肥膘肉300克,海米8克,水發冬菇8克,白菜心150克,香菜75克,雞蛋3個。


    輔料:香油10克,胡椒麵1克,精鹽13克,味精3克,醋4克,蔥60克,薑20克,雞湯450克。


    製法:


    1. 將瘦肉剁碎成泥,放入小盆內,加入雞蛋攪勻。


    2. 肥膘肉切成厚0.2厘米的片,兩麵交叉打上刀紋,再切成0.3厘米見方的丁。


    3. 海米、白菜心、水發冬菇、薑均切成末。蔥30克切末、30克切絲,香菜一半切段、一半切末。


    4. 將肥肉丁與配料末、蔥薑末、味精、精鹽、胡椒麵放入瘦肉泥盆內攪勻,做成直徑1.5厘米大小的丸子,分別裝入10個小湯盤內,上籠蒸熟取出。


    5. 將雞湯倒入鍋內,加精鹽、醋,燒開撇去浮沫,淋上香油,撒上蔥絲、香菜段,倒入盛丸子的盤內即成。


    製作這道菜的關鍵在於,丸子上籠蒸時要注意火候,避免蒸的時間過長,以保持丸子的鮮嫩口感。


    招遠蒸丸的特色十分顯著:


    一是豬肥肉的用量較大,比例占到了一半,同時搭配大白菜末。這樣不僅使菜肴口感細嫩,而且吃起來肥而不膩。


    二是會選用鹿角菜進行調配。鹿角菜產於膠東沿海,在明代時就有“土人采曝,貨為海錯”的記載。因其具有凝固作用,加入後可使肉丸質不散碎,還能增添菜肴的鮮美滋味。


    成菜後的招遠蒸丸,丸子軟嫩鮮美,別有一番風味。其湯汁濃鬱味鮮,酸辣鹹香,質地疏鬆軟爛。


    這道菜不僅美味可口,還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脂肪酸;海米富含蛋白質和礦物質,鈣含量尤其豐富;白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雞蛋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


    在招遠,每逢紅白喜事,招遠蒸丸常常作為大件、硬菜出現在宴席上。過年過節時,主婦們也會製作這道美食,犒勞忙碌了一年的家人。如今,招遠的傳統蒸丸已經走出當地,走向大都市的飯店,受到更多人的喜愛和讚賞。


    無論是家庭聚會還是正式宴席,招遠蒸丸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著人們的味蕾,成為一道令人難以忘懷的美食佳肴。它承載著地方的飲食文化和傳統,也傳遞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同的廚師可能會根據個人的經驗和口味對做法進行微調,但總體上都保持著這道菜的特色和風味。如果你有機會品嚐招遠蒸丸,不妨細細品味其中的獨特韻味,感受傳統魯菜的魅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發現不一樣的美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經典奶茶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經典奶茶家並收藏發現不一樣的美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