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絲魚翅是山東省的一道地方傳統名菜,屬於魯菜係。這道菜具有補虛養身、氣血雙補、防癌抗癌等功效。


    以下是關於山東三絲魚翅的詳細介紹:


    所需食材


    1. 主料:魚翅(幹)20克


    2. 輔料:雞腿600克、海參(水浸)100克、冬筍100克


    3. 調料:鴨油125克、料酒15克、醬油30克、味精5克、澱粉(玉米)50克、鹽10克、糖色5克、大蔥100克、薑25克、大蒜(白皮)25克、八角10克


    烹飪方法


    1. 將魚翅用清水洗淨,放入大碗內,加水上鍋蒸2小時,取出潷去翅湯,換入雞湯,放入500克雞腿(需先在開水鍋中焯過)、大料、蔥段、薑片、蒜片、料酒,繼續上鍋蒸至翅針軟。


    2. 取出雞腿及佐料,用溫水將魚翅滌淨,擇捋在盤內成桃狀,推入碗中。


    3. 將海參、冬筍、100克熟雞腿肉切成絲,海參、冬筍放開水中燜透。


    4. 上火,放底油,加蔥段、薑片、蒜片、大料,煸出香味,加雞湯、料酒,燒開後去佐料和浮沫。


    5. 加入精鹽、醬油、雞絲煨燜,調入味精,調好口味,淋入水澱粉勾芡汁,盛入盤中做翅底。


    6. 坐勺上火,將魚翅輕輕放入,加上等雞湯,撇去浮沫,加入味精、糖色,淋入水澱粉勾芡,淋入鴨油,顛翻過來,放在三絲上麵即成。


    製作提示


    製作此菜需用上等雞湯約1000克。


    營養分析


    1. 魚翅(幹):魚翅含降血脂、抗動脈硬化及抗凝成份,對心血管係統疾患有防治功效;魚翅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但其蛋白屬不完全蛋白,烹製時應與肉類、雞、鴨、蝦等共烹,以達到蛋白質的互補,又能賦味增鮮,能滋養、柔嫩皮膚。


    2. 雞腿:雞腿肉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3. 海參(水浸):海參含膽固醇低,脂肪含量相對少,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對高血壓、冠心病、肝炎等病人及老年人堪稱食療佳品,常食對治病強身很有益處;海參含有硫酸軟骨素,有助於人體生長發育,能夠延緩肌肉衰老,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海參微量元素釩的含量居各種食物之首,可以參與血液中鐵的輸送,增強造血功能;最近美國的研究學者從海參中萃取出一種特殊物質——海參毒素,這種化合物能夠有效抑製多種黴菌及某些人類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食用海參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糖尿病、胃潰瘍等均有良效。


    4. 冬筍:冬筍是一種富有營養價值並具有醫藥功能的美味食品,質嫩味鮮,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既有助於消化,又能預防便秘和結腸癌的發生。冬筍是一種高蛋白、低澱粉食品,對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它所含的多糖物質,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冬筍含有較多草酸鈣,患尿道結石、腎炎的人不宜多食。


    適合人群


    1.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適合氣血不足、營養不良、體質虛弱之人,以及各種癌症、心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患者。


    2. 老人、病人、體弱者、貧血患者更宜食用;但感冒發熱、內火偏旺、痰濕偏重之人,肥胖症患者,患有熱毒癤腫之人、高血壓病人、血脂偏高者、患有膽囊炎、膽石症的人應忌食。


    菜品特色


    這道菜的特點是色澤鮮美,魚翅晶瑩色黃,三絲(海參絲、冬筍絲、雞腿肉絲)黑、白、綠相間,色彩豐富。口感上,三絲嫩脆,翅鮮軟爛,汁濃味香。


    魯菜作為中國八大菜係之一,曆史悠久、技法豐富,而三絲魚翅則是魯菜中的一道經典佳肴。其製作工藝較為複雜,需要廚師具備精湛的技藝和對細節的把控。在品嚐這道菜時,不僅能享受到美味,還能感受到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的深厚內涵。


    需注意的是,魚翅主要來自鯊魚鰭中的細絲狀軟骨,由於大量捕殺鯊魚獲取魚翅的行為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且鯊魚處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體內可能積累了一些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因此,出於環保和健康的考慮,現在也有許多人倡導減少或避免食用魚翅。同時,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保護野生動物對於維護生態平衡至關重要。人們可以選擇其他美味且可持續的食材來烹飪美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發現不一樣的美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經典奶茶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經典奶茶家並收藏發現不一樣的美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