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豆腐是一道曆史悠久、極具特色的傳統名菜,屬於孔府菜。
曆史起源
據說漢朝劉邦之孫劉安,襲父封為淮南王,他多才多藝,曾召集方士在北山(即後來的八公山)大煉靈丹妙藥,以圖長生不老。多年後,丹沒煉成,卻意外地點出了豆腐。後來人們尊奉劉安為“豆腐神”。
做法
1. 原料
豆腐750克
水發口蘑、冬筍、荸薺、火腿各25克
水發幹貝、水發海參、豬肥瘦肉、鮮蝦仁各50克
2. 具體製法
幹貝、海參、口蘑、冬筍、肥瘦肉、荸薺、火腿切丁,同蝦仁一起焯水控幹,然後加料酒、精鹽醃漬;肘子切片備用。
將豆腐片去皮,再取一片豆腐作蓋,中間挖洞填入醃好的餡料,蓋好蓋兒,四周放上肘子片,裝入沙鍋內,加入高湯及調料,用慢火燒1小時,最後扣入缽內。
原湯燒開勾芡,澆在豆腐上即可。
方法一:
這是天津風味傳統做法的改進版。使用“山海關豆腐”,用粉碎機製成豆腐茸,加入蛋清及少量豬油、食鹽、味精,再與蝦肉、海參、幹貝、蟹黃、筍、鮮蘑、雞肉、青豆這八種珍品原料混合,製成扇狀,接著點綴上梅、蘭、竹、菊等圖案,上屜蒸熟,最後澆上玻璃汁,便成為一道工藝菜品。此方法不僅保留了傳統一品豆腐的特點,而且更顯高貴典雅。在1999年天津市“茅台液杯”津菜烹飪技術比賽上,獲得了熱菜項目金獎。
方法二:
準備家常豆腐2盒、冬菇70克、筍片50克、薑末1\/4茶匙、青江菜6顆、蛋皮1張、胡蘿卜40克、蛋清1個、鹽1茶匙、香油1茶匙、太白粉2大匙、蠔油1大匙、香油1大匙、胡椒粉少許、高湯1杯、鹽1\/2茶匙、太白粉水1茶匙、香油1\/3茶匙、味霖1茶匙。
先將豆腐壓幹水分,切去四周硬皮,加入調勻的調味料,攪拌均勻備用,然後過篩。
把冬菇放在溫水中泡發,去老根、雜質並洗淨,與筍一同切成小丁,加薑末拌勻,放入炒鍋炒香後,加入調味料(2)拌炒出香味。
把保鮮膜放在模型上,均勻地塗上麻油。將一半的豆腐鋪在模型上,接著鋪上炒好的冬菇丁和筍丁,再將剩餘的一半豆腐平鋪在上麵。
把蛋皮切成細丁,在豆腐餅上擺出“一品”二字,然後把胡蘿卜切末,撒在豆腐邊。放入蒸籠中用中火蒸15分鍾取出,用燙熱的青江菜圍盤,並淋上調勻的調味料(3)。
方法三:
材料需要內脂豆腐一塊、蒜頭半個、香蔥二根,以及濃醇高湯或鮑魚汁10毫升、香油10毫升、適量的鹽和生抽。
把豆腐均勻切成約一厘米厚的片,擺放在盤子上,靜置片刻後倒掉盤底多餘的水。
蒜頭去皮切成蒜蓉,香蔥洗淨取蔥白切成末,將它們混合後加入香油、高湯濃縮汁、鹽、生抽並攪拌均勻。
把混合好的調料均勻地擺放在豆腐上,水燒開後,放入爐中蒸10分鍾左右。蒸好後撒上蔥花即可。
所屬菜係
孔府菜是我國典型的官府菜,其做工精細,善於調味,講究盛器,烹調技法全麵。在諸多技法中,尤其以燒、炒、煨、炸、扒見長,風味特色清淡鮮嫩,軟爛香醇,原汁原味。自製的“三套湯”對孔府菜的鮮香味醇有著重要的作用。
菜品特色
一品豆腐湯是一道著名的傳統菜肴。成菜味道鮮嫩,色澤黃白。夾起一塊,表皮酥脆,彈性十足,當唇齒剛咬開外麵的酥皮,裏麵雪白嫩滑的豆腐就會一溜煙地和著醬汁滑入嘴中,滿嘴鹹香微辣,還略有迴甜,濃鬱的醬汁香美妙無比。
營養價值
豆腐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b2、c等物質。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到:“豆腐之法,始於淮南王劉安”,還說:“豆腐能寬中益氣、和脾胃、消脹滿,下大腸濁氣,清熱散血”。
不同地區和廚師可能會對一品豆腐的做法進行一些調整和創新,但總體上都保持了這道菜的特色和風味。它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也體現了中國傳統烹飪文化的精湛技藝和豐富內涵。無論是在家庭聚會還是正式宴席上,一品豆腐都能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食客的喜愛。
曆史起源
據說漢朝劉邦之孫劉安,襲父封為淮南王,他多才多藝,曾召集方士在北山(即後來的八公山)大煉靈丹妙藥,以圖長生不老。多年後,丹沒煉成,卻意外地點出了豆腐。後來人們尊奉劉安為“豆腐神”。
做法
1. 原料
豆腐750克
水發口蘑、冬筍、荸薺、火腿各25克
水發幹貝、水發海參、豬肥瘦肉、鮮蝦仁各50克
2. 具體製法
幹貝、海參、口蘑、冬筍、肥瘦肉、荸薺、火腿切丁,同蝦仁一起焯水控幹,然後加料酒、精鹽醃漬;肘子切片備用。
將豆腐片去皮,再取一片豆腐作蓋,中間挖洞填入醃好的餡料,蓋好蓋兒,四周放上肘子片,裝入沙鍋內,加入高湯及調料,用慢火燒1小時,最後扣入缽內。
原湯燒開勾芡,澆在豆腐上即可。
方法一:
這是天津風味傳統做法的改進版。使用“山海關豆腐”,用粉碎機製成豆腐茸,加入蛋清及少量豬油、食鹽、味精,再與蝦肉、海參、幹貝、蟹黃、筍、鮮蘑、雞肉、青豆這八種珍品原料混合,製成扇狀,接著點綴上梅、蘭、竹、菊等圖案,上屜蒸熟,最後澆上玻璃汁,便成為一道工藝菜品。此方法不僅保留了傳統一品豆腐的特點,而且更顯高貴典雅。在1999年天津市“茅台液杯”津菜烹飪技術比賽上,獲得了熱菜項目金獎。
方法二:
準備家常豆腐2盒、冬菇70克、筍片50克、薑末1\/4茶匙、青江菜6顆、蛋皮1張、胡蘿卜40克、蛋清1個、鹽1茶匙、香油1茶匙、太白粉2大匙、蠔油1大匙、香油1大匙、胡椒粉少許、高湯1杯、鹽1\/2茶匙、太白粉水1茶匙、香油1\/3茶匙、味霖1茶匙。
先將豆腐壓幹水分,切去四周硬皮,加入調勻的調味料,攪拌均勻備用,然後過篩。
把冬菇放在溫水中泡發,去老根、雜質並洗淨,與筍一同切成小丁,加薑末拌勻,放入炒鍋炒香後,加入調味料(2)拌炒出香味。
把保鮮膜放在模型上,均勻地塗上麻油。將一半的豆腐鋪在模型上,接著鋪上炒好的冬菇丁和筍丁,再將剩餘的一半豆腐平鋪在上麵。
把蛋皮切成細丁,在豆腐餅上擺出“一品”二字,然後把胡蘿卜切末,撒在豆腐邊。放入蒸籠中用中火蒸15分鍾取出,用燙熱的青江菜圍盤,並淋上調勻的調味料(3)。
方法三:
材料需要內脂豆腐一塊、蒜頭半個、香蔥二根,以及濃醇高湯或鮑魚汁10毫升、香油10毫升、適量的鹽和生抽。
把豆腐均勻切成約一厘米厚的片,擺放在盤子上,靜置片刻後倒掉盤底多餘的水。
蒜頭去皮切成蒜蓉,香蔥洗淨取蔥白切成末,將它們混合後加入香油、高湯濃縮汁、鹽、生抽並攪拌均勻。
把混合好的調料均勻地擺放在豆腐上,水燒開後,放入爐中蒸10分鍾左右。蒸好後撒上蔥花即可。
所屬菜係
孔府菜是我國典型的官府菜,其做工精細,善於調味,講究盛器,烹調技法全麵。在諸多技法中,尤其以燒、炒、煨、炸、扒見長,風味特色清淡鮮嫩,軟爛香醇,原汁原味。自製的“三套湯”對孔府菜的鮮香味醇有著重要的作用。
菜品特色
一品豆腐湯是一道著名的傳統菜肴。成菜味道鮮嫩,色澤黃白。夾起一塊,表皮酥脆,彈性十足,當唇齒剛咬開外麵的酥皮,裏麵雪白嫩滑的豆腐就會一溜煙地和著醬汁滑入嘴中,滿嘴鹹香微辣,還略有迴甜,濃鬱的醬汁香美妙無比。
營養價值
豆腐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b2、c等物質。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到:“豆腐之法,始於淮南王劉安”,還說:“豆腐能寬中益氣、和脾胃、消脹滿,下大腸濁氣,清熱散血”。
不同地區和廚師可能會對一品豆腐的做法進行一些調整和創新,但總體上都保持了這道菜的特色和風味。它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也體現了中國傳統烹飪文化的精湛技藝和豐富內涵。無論是在家庭聚會還是正式宴席上,一品豆腐都能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食客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