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鳥中惡霸伯勞鳥
聽懂動物說話後,我全網直播吃瓜 作者:洛與南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往前麵走了沒幾步後,夏明朗叫停了她,用爪子指了指上方,讓夏安抬頭向上看
樹枝上站著一隻小胖鳥,比麻雀大了一點,羽毛有些蓬鬆,看起來圓滾滾的很是可愛。
隻是在它旁邊的樹杈上,還被串了一隻小鳥,那隻小鳥的身體殘破不堪,被啃的隻剩下了半個身子。
小胖鳥就這樣守著自己的同伴一動不動,著實有些可憐。
夏明朗和土豆都是熱心腸的狗子,最見不得別人難過,就站在樹底下仰著頭喊話:“你不要太難過了,不管怎樣,日子還是得繼續過下去的,如果你實在是沒地方去,不如來我們家吧。”
“我家裏還有兩隻小麻雀,它們很好的,你來了就能跟你做伴了,相信你們一定能合得來。”
聽完它們的話,小胖鳥突然歪著腦袋,頂著呆萌的外表陰惻惻的說了一句:“有小麻雀啊?我最喜歡吃麻雀了,肉質細膩,一點也不塞牙。”
什麽?
兩隻狗狗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還想繼續追問一下。
可突然,這隻鳥像是發現了什麽東西,猛然就揮著翅膀騰空而起,從樹枝上彈射而出,目標明確的就朝著另一棵樹飛去。
夏安他們的視線緊緊跟隨著這隻小胖鳥。
隻見它瞄準了另一棵樹上的一隻鳥,一個優美的弧線俯衝而下,等飛到那隻鳥上方時,突然伸出了鋒利的爪子,準確無誤的嵌入到了那隻鳥的身體裏。
被抓的鳥兒一邊發出驚恐又淒厲的叫聲,一邊拚命掙紮,試圖用爪子反擊求生,但一點用都沒有。
那隻小胖鳥用比它更快的速度,將自己尖銳的喙狠狠啄在小鳥頭上,幾乎在瞬間,可憐的小鳥便沒有動靜,失去了生機。
捕獵成功後,小胖鳥叼著那隻小鳥飛到了旁邊的樹枝上,它找了一個尖利的樹杈,一用力,就把剛捕獲的獵物插在了樹杈上。
它先慢悠悠的欣賞了一會兒自己的傑作,然後開始用尖利的嘴巴咬著那隻小鳥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的拔了個幹淨,緊接著,又用爪子開膛破肚,用同樣的方法把它的內髒也給剔出來扔到了地上。
做完這一切後,它一口一口的從腦袋處開始吃了起來。
目睹了全程的夏明朗和土豆,相互對視一眼後:∑(o_o;)!!
這是在幹什麽?好兇殘的鳥!為什麽要吃自己的同伴,而且還吃的那麽香?!
要是它等會再餓,會不會連我們也一起啃了\/害怕.jpg
發生了剛才的事情,再仔細去看這隻小胖鳥,頓時就沒有那麽可愛了。
它的喙和爪子十分尖利,豆大的黑眼睛裏帶著兇狠和殘忍,好像隨時都在尋找目標,然後在關鍵時刻給予致命一擊。
見小胖鳥吃的津津有味,夏明朗和土豆小聲問夏安:“那是一隻什麽鳥?攻擊力真的好強,怎麽連同伴也殺?”
“虧我們剛才還以為那隻死去的小鳥是它的兄弟,還覺得它自己一隻鳥孤零零的很可憐,想要把它帶迴家呢,如果真帶迴去,吉祥和如意就要遭殃了。”
土豆害怕的往夏明朗身後藏了藏:“個子不大,但看起來真的好嚇人,也不知道那隻小小鳥夠不夠它吃,萬一待會兒吃不飽,會不會來襲擊我們啊,如果真這樣,夏明朗你可不可以保護我?”
夏安也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品種的鳥,隻好拿出手機查一下。
樹木掩映間,她沒辦法給它拍照識圖,隻好又打開瀏覽器,輸入:會捕殺同伴並插在樹上吃的小型鳥。
沒想到瀏覽器蹦出來的第一個就是她想要的答案。
“這種鳥叫做伯勞鳥。”
“那是隻什麽鳥?”兩隻狗子齊聲問道。
夏安一字一句的給它們念著從網上搜索出來的科普:“伯勞鳥又叫屠夫鳥、雀中猛禽、開膛手,是一種很兇猛的肉食性鳥類。”
兩隻狗子:“霍~”
“捕獵範圍廣泛,老鼠、野兔、魚、蛇,還有比它大的鳥,比如斑鳩、八哥、喜鵲,甚至貓頭鷹,也敢頭鐵的上去碰一碰。”
“好家夥!”
“該鳥外表人畜無害,但性情兇悍,最喜歡將捕捉到的獵物穿到樹枝或者荊棘上,從頭開始慢慢享用。”
“沒聽說過!”
夏安念著,夏明朗和土豆像捧哏似的一唱一和,再配上他們頭頂還有一隻正在兇殘撕扯同伴的小鳥,這個畫麵怎麽看怎麽怪異。
科普完後,兩隻狗子還是很不理解,追著問夏安它為什麽要吃自己的同伴,像吉祥如意一樣找點小米吃不行嗎。
“就算再餓,吃點腐肉也能理解,不至於就把自己的同伴活生生殺死再吃掉吧?”
夏明朗和土豆都是城裏狗,從小到大都是被人類給當成孩子來喂養的,鏟屎官們動不動就擔心它們冷了熱了渴了餓了。
吃的是精心製作的食物,吃完飯還有人陪玩,就算是帶出門,和它們玩在一起的也是別人家的寵物。
每一隻寵物都被嬌養著長大,頂多就是犯點拆家或者不洗澡就上床這樣的錯誤,很少擔心過食物的問題,所以它們個個都很單純,更是從來沒有見過同伴相互廝殺的場景。
見兩隻狗很不理解這樣的行為,夏安隻好又給它們講起了大自然的弱肉強食、食物鏈等法則。
兩隻狗子津津有味的聽完,夏明朗又開始調皮了,跳著去嚇那隻伯勞鳥:“剛才不是說它還能抓蛇吃?不如咱們抓一隻,讓它和這裏的蛇打個架,看看到底是能給蛇加個餐,還是它能吃個蛇辣條。”
“好啊好啊,我想看”,土豆也來添亂。
夏安趕緊製止住作亂的兩隻狗:“不可以,伯勞鳥在我國被列為?三級保護動物?,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它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不能隨意捕捉、獵殺或非法養殖。”
“好吧”,夏明朗歎了口氣:“小小一隻鳥,身價比我都高。”
樹枝上站著一隻小胖鳥,比麻雀大了一點,羽毛有些蓬鬆,看起來圓滾滾的很是可愛。
隻是在它旁邊的樹杈上,還被串了一隻小鳥,那隻小鳥的身體殘破不堪,被啃的隻剩下了半個身子。
小胖鳥就這樣守著自己的同伴一動不動,著實有些可憐。
夏明朗和土豆都是熱心腸的狗子,最見不得別人難過,就站在樹底下仰著頭喊話:“你不要太難過了,不管怎樣,日子還是得繼續過下去的,如果你實在是沒地方去,不如來我們家吧。”
“我家裏還有兩隻小麻雀,它們很好的,你來了就能跟你做伴了,相信你們一定能合得來。”
聽完它們的話,小胖鳥突然歪著腦袋,頂著呆萌的外表陰惻惻的說了一句:“有小麻雀啊?我最喜歡吃麻雀了,肉質細膩,一點也不塞牙。”
什麽?
兩隻狗狗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還想繼續追問一下。
可突然,這隻鳥像是發現了什麽東西,猛然就揮著翅膀騰空而起,從樹枝上彈射而出,目標明確的就朝著另一棵樹飛去。
夏安他們的視線緊緊跟隨著這隻小胖鳥。
隻見它瞄準了另一棵樹上的一隻鳥,一個優美的弧線俯衝而下,等飛到那隻鳥上方時,突然伸出了鋒利的爪子,準確無誤的嵌入到了那隻鳥的身體裏。
被抓的鳥兒一邊發出驚恐又淒厲的叫聲,一邊拚命掙紮,試圖用爪子反擊求生,但一點用都沒有。
那隻小胖鳥用比它更快的速度,將自己尖銳的喙狠狠啄在小鳥頭上,幾乎在瞬間,可憐的小鳥便沒有動靜,失去了生機。
捕獵成功後,小胖鳥叼著那隻小鳥飛到了旁邊的樹枝上,它找了一個尖利的樹杈,一用力,就把剛捕獲的獵物插在了樹杈上。
它先慢悠悠的欣賞了一會兒自己的傑作,然後開始用尖利的嘴巴咬著那隻小鳥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的拔了個幹淨,緊接著,又用爪子開膛破肚,用同樣的方法把它的內髒也給剔出來扔到了地上。
做完這一切後,它一口一口的從腦袋處開始吃了起來。
目睹了全程的夏明朗和土豆,相互對視一眼後:∑(o_o;)!!
這是在幹什麽?好兇殘的鳥!為什麽要吃自己的同伴,而且還吃的那麽香?!
要是它等會再餓,會不會連我們也一起啃了\/害怕.jpg
發生了剛才的事情,再仔細去看這隻小胖鳥,頓時就沒有那麽可愛了。
它的喙和爪子十分尖利,豆大的黑眼睛裏帶著兇狠和殘忍,好像隨時都在尋找目標,然後在關鍵時刻給予致命一擊。
見小胖鳥吃的津津有味,夏明朗和土豆小聲問夏安:“那是一隻什麽鳥?攻擊力真的好強,怎麽連同伴也殺?”
“虧我們剛才還以為那隻死去的小鳥是它的兄弟,還覺得它自己一隻鳥孤零零的很可憐,想要把它帶迴家呢,如果真帶迴去,吉祥和如意就要遭殃了。”
土豆害怕的往夏明朗身後藏了藏:“個子不大,但看起來真的好嚇人,也不知道那隻小小鳥夠不夠它吃,萬一待會兒吃不飽,會不會來襲擊我們啊,如果真這樣,夏明朗你可不可以保護我?”
夏安也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品種的鳥,隻好拿出手機查一下。
樹木掩映間,她沒辦法給它拍照識圖,隻好又打開瀏覽器,輸入:會捕殺同伴並插在樹上吃的小型鳥。
沒想到瀏覽器蹦出來的第一個就是她想要的答案。
“這種鳥叫做伯勞鳥。”
“那是隻什麽鳥?”兩隻狗子齊聲問道。
夏安一字一句的給它們念著從網上搜索出來的科普:“伯勞鳥又叫屠夫鳥、雀中猛禽、開膛手,是一種很兇猛的肉食性鳥類。”
兩隻狗子:“霍~”
“捕獵範圍廣泛,老鼠、野兔、魚、蛇,還有比它大的鳥,比如斑鳩、八哥、喜鵲,甚至貓頭鷹,也敢頭鐵的上去碰一碰。”
“好家夥!”
“該鳥外表人畜無害,但性情兇悍,最喜歡將捕捉到的獵物穿到樹枝或者荊棘上,從頭開始慢慢享用。”
“沒聽說過!”
夏安念著,夏明朗和土豆像捧哏似的一唱一和,再配上他們頭頂還有一隻正在兇殘撕扯同伴的小鳥,這個畫麵怎麽看怎麽怪異。
科普完後,兩隻狗子還是很不理解,追著問夏安它為什麽要吃自己的同伴,像吉祥如意一樣找點小米吃不行嗎。
“就算再餓,吃點腐肉也能理解,不至於就把自己的同伴活生生殺死再吃掉吧?”
夏明朗和土豆都是城裏狗,從小到大都是被人類給當成孩子來喂養的,鏟屎官們動不動就擔心它們冷了熱了渴了餓了。
吃的是精心製作的食物,吃完飯還有人陪玩,就算是帶出門,和它們玩在一起的也是別人家的寵物。
每一隻寵物都被嬌養著長大,頂多就是犯點拆家或者不洗澡就上床這樣的錯誤,很少擔心過食物的問題,所以它們個個都很單純,更是從來沒有見過同伴相互廝殺的場景。
見兩隻狗很不理解這樣的行為,夏安隻好又給它們講起了大自然的弱肉強食、食物鏈等法則。
兩隻狗子津津有味的聽完,夏明朗又開始調皮了,跳著去嚇那隻伯勞鳥:“剛才不是說它還能抓蛇吃?不如咱們抓一隻,讓它和這裏的蛇打個架,看看到底是能給蛇加個餐,還是它能吃個蛇辣條。”
“好啊好啊,我想看”,土豆也來添亂。
夏安趕緊製止住作亂的兩隻狗:“不可以,伯勞鳥在我國被列為?三級保護動物?,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它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不能隨意捕捉、獵殺或非法養殖。”
“好吧”,夏明朗歎了口氣:“小小一隻鳥,身價比我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