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別墅,蘇荔荔第二次過來。
一些舊家具家電重新換過,請保潔深度清潔,原房主維護得好,走進去,跟新似的。
兩個舅媽坐在真皮沙發上,望著頭頂的水晶吊燈感歎:“大姐真是享福了。”
“是啊!”小姨也喃喃,“這可比咱們鄉下的房子強多了。”
蘇荔荔倒不以為然,這別墅裝修花了兩三百萬,當然看著比鄉下二三十萬裝修的房子好,姐姐他們小區特地規劃的新農村,裏麵好幾個大老板買了宅基地,幾百萬建起來的房子完全不比這幾棟別墅差。
蘇媽領著大家參觀,她還有些局促。
其實,自打這兒買下來,並且房產證做在老倆口名下後,他們夫妻就三天兩頭過來,蘇媽學會了坐公交車,自己轉車,很方便的。
來了後,她和蘇爸這兒擦擦,那兒掃掃,使勁地收拾。
他們住過五星級酒店,也住過女兒在申城租的房子,特別豪華,但那不是他們的。
蘇蘋蘋幾年前在縣裏買的房子,蘇爸蘇媽隻在暖房時去過一次,後來再也沒去過了,兩室一廳的格局,隻有兩間臥室,去了也沒有他們的容身之處,那同樣不是他們的。
現在這棟別墅卻實實在在是他們的,他們配住這樣的地方嗎?
蘇荔荔跟在蘇媽後麵:“媽,雜物間和儲藏間你們用起來吧,以後咱家那些亂七八糟的別堆在外麵。”
蘇爸蘇媽都是很勤快的,他們家不亂,就是東西多,這也怪不了他們,農村嘛,各種農具就占了好大地方。
“哎,拖把掃把我放在雜物間,你爸讓人打了幾個鐵架子。”蘇媽推開雜物間的門,兩個貨架靠著牆,上麵擺放著一個新電飯鍋。
這電飯鍋是蘇爸參加人家婚禮抽獎抽到的,說要留給蘇荔荔當嫁妝。
蘇荔荔看向她爸:“爸,這是我的嫁妝?”
“啥?”蘇爸早忘了這事,“這咱自家用的。”兩百多塊錢的電飯鍋,當嫁妝太寒磣了。
其他人不明就裏,也跟著附和:“就是,荔荔你怎麽想的,嫁妝肯定要買新的。”
別墅的戶型真的很不錯,方方正正的,底樓朝南一間很大的長輩房,如果蘇爸蘇媽以後腿腳不利索了,就住這兒。還有間小臥室,要是請保姆,可以當作保姆房。
二樓三間臥室,兩間朝南帶衛生間,其中一間給蘇荔荔,也是原本戶主女兒的房間。
此外,朝北有間不小的臥室,三樓也有一間,蘇蘋蘋夫妻說不用準備他們的房間,他們在縣裏有住房,蘇媽還是把那兩間房空了出來。
主要都是裝修好的,不用大動,就很方便。
小別墅沒有太多的留白,不像梁宅,多數麵積專門用來浪費的,超級寬闊的走廊,大片休閑娛樂區,安靜的圖書室,毫不誇張地說,能在裏麵開跑車。
這棟別墅合理利用了每一寸空間,適合普通三代同堂居住。
參觀完,三三兩兩坐下來,蘇荔荔去廚房看了看,拍照。
“阿尼,你幹什麽?”蘇蘋蘋走過來問。
“姐,這些鍋碗瓢盆放鹹魚上賣掉吧,我們買新的。”以前蘇荔荔沒這麽講究,舊的就舊的唄,他家還撿過別人家不要的燒水壺。
大概最近生活水準上去了,她對於生活細節方麵也有了不同的要求,有些東西,不願意再用人家用過的。
蘇蘋蘋拿起一個平底鍋看了看,鍋具,隻要用過一段時日,跟新的肯定不一樣,底部有明顯摩擦的痕跡:“行,那就換新的。”
蘇媽挺舍不得,覺得還好好的,又沒壞,但見兩個女兒都不要,她隻得妥協。
還是蘇荔荔有錢了,換成她一個月賺一萬多,房子都買不起時,敢這樣嫌棄這嫌棄那,蘇媽鐵定要罵她敗家。
“大姐,你們不是馬上蓋新房了嘛,要不你和大姐夫直接來這兒住?”小舅舅問蘇媽。
別墅不可能租出去,白放著沒有人氣。
蘇媽猶豫:“會不會麻煩啊?”
他們要迴來看著工人蓋房子的,可不能做甩手掌櫃。
“這有啥麻煩的,明華每天接送孩子,你們搭車唄,或者打車,差那幾個錢。”小舅雖然讓外甥女不要再大手大腳,但打車一趟才二十來塊,有的錢該花就花,不必特意省這點兒。
蘇荔荔也讚成:“對啊,爸媽,旁邊的公園晚上很熱鬧,媽你跟著跳跳廣場舞,爸你去散散步,下下棋。”
這個小區和她買的小區離得很近,都屬於新開發的縣中心,北麵是政府大樓,西麵是文化館和縣裏最大的休閑公園,隔了條馬路是一家大的購物廣場。
住在鎮上,蘇爸蘇媽就是自家,姐姐家,或者鄰居家轉轉,住到縣裏來,他們的業餘生活能更加豐富些。
蘇媽連連擺手:“我哪會跳那玩意啊,不跳不跳。”
嘴上說不跳,心裏卻撲通撲通跳個不停。
蘇媽不加班的時候,騎車路過村裏的新小區,時常見到一群老頭老太在那兒放著個喇叭跳舞。
蘇媽是連靠近都不靠近的。
她不羨慕嗎?
她當然也是羨慕的,那是拿好幾千退休工資的人才有的生活,他們能安享晚年,子女大多培養得很有出息。
他們也做飯,也照顧家裏,但不用早起上班,不用下地幹活,這就比她輕鬆太多了。
她呢,她五點多到家,先要上田裏忙活兩三個小時,拔草、施肥、打農藥、收割、播種……然後做飯,隨便蒸點素菜,湊合著吃一頓,吃完給家裏打掃打掃,一些粗糧要弄幹淨儲存,洗菜、曬菜幹、醃鹹菜,喂雞鴨、挑黃豆、修農具……夫妻倆忙不完的活。
跳廣場舞,她不會跳,也不敢想跳。
但是,今年開始,她不上班了,家裏的幾畝地,如果隻種夠自家吃的糧食和蔬菜,就沒那麽忙。
不是農忙,夫妻倆每天隻用抽出一兩個小時幹農活,再給大女兒幫幫忙,五點前做好飯菜,弄弄衛生,他們不忙的。
所以,蘇媽想:
她也能跳廣場舞?
能跳廣場舞的老太太是多麽幸福的老太太啊!
一些舊家具家電重新換過,請保潔深度清潔,原房主維護得好,走進去,跟新似的。
兩個舅媽坐在真皮沙發上,望著頭頂的水晶吊燈感歎:“大姐真是享福了。”
“是啊!”小姨也喃喃,“這可比咱們鄉下的房子強多了。”
蘇荔荔倒不以為然,這別墅裝修花了兩三百萬,當然看著比鄉下二三十萬裝修的房子好,姐姐他們小區特地規劃的新農村,裏麵好幾個大老板買了宅基地,幾百萬建起來的房子完全不比這幾棟別墅差。
蘇媽領著大家參觀,她還有些局促。
其實,自打這兒買下來,並且房產證做在老倆口名下後,他們夫妻就三天兩頭過來,蘇媽學會了坐公交車,自己轉車,很方便的。
來了後,她和蘇爸這兒擦擦,那兒掃掃,使勁地收拾。
他們住過五星級酒店,也住過女兒在申城租的房子,特別豪華,但那不是他們的。
蘇蘋蘋幾年前在縣裏買的房子,蘇爸蘇媽隻在暖房時去過一次,後來再也沒去過了,兩室一廳的格局,隻有兩間臥室,去了也沒有他們的容身之處,那同樣不是他們的。
現在這棟別墅卻實實在在是他們的,他們配住這樣的地方嗎?
蘇荔荔跟在蘇媽後麵:“媽,雜物間和儲藏間你們用起來吧,以後咱家那些亂七八糟的別堆在外麵。”
蘇爸蘇媽都是很勤快的,他們家不亂,就是東西多,這也怪不了他們,農村嘛,各種農具就占了好大地方。
“哎,拖把掃把我放在雜物間,你爸讓人打了幾個鐵架子。”蘇媽推開雜物間的門,兩個貨架靠著牆,上麵擺放著一個新電飯鍋。
這電飯鍋是蘇爸參加人家婚禮抽獎抽到的,說要留給蘇荔荔當嫁妝。
蘇荔荔看向她爸:“爸,這是我的嫁妝?”
“啥?”蘇爸早忘了這事,“這咱自家用的。”兩百多塊錢的電飯鍋,當嫁妝太寒磣了。
其他人不明就裏,也跟著附和:“就是,荔荔你怎麽想的,嫁妝肯定要買新的。”
別墅的戶型真的很不錯,方方正正的,底樓朝南一間很大的長輩房,如果蘇爸蘇媽以後腿腳不利索了,就住這兒。還有間小臥室,要是請保姆,可以當作保姆房。
二樓三間臥室,兩間朝南帶衛生間,其中一間給蘇荔荔,也是原本戶主女兒的房間。
此外,朝北有間不小的臥室,三樓也有一間,蘇蘋蘋夫妻說不用準備他們的房間,他們在縣裏有住房,蘇媽還是把那兩間房空了出來。
主要都是裝修好的,不用大動,就很方便。
小別墅沒有太多的留白,不像梁宅,多數麵積專門用來浪費的,超級寬闊的走廊,大片休閑娛樂區,安靜的圖書室,毫不誇張地說,能在裏麵開跑車。
這棟別墅合理利用了每一寸空間,適合普通三代同堂居住。
參觀完,三三兩兩坐下來,蘇荔荔去廚房看了看,拍照。
“阿尼,你幹什麽?”蘇蘋蘋走過來問。
“姐,這些鍋碗瓢盆放鹹魚上賣掉吧,我們買新的。”以前蘇荔荔沒這麽講究,舊的就舊的唄,他家還撿過別人家不要的燒水壺。
大概最近生活水準上去了,她對於生活細節方麵也有了不同的要求,有些東西,不願意再用人家用過的。
蘇蘋蘋拿起一個平底鍋看了看,鍋具,隻要用過一段時日,跟新的肯定不一樣,底部有明顯摩擦的痕跡:“行,那就換新的。”
蘇媽挺舍不得,覺得還好好的,又沒壞,但見兩個女兒都不要,她隻得妥協。
還是蘇荔荔有錢了,換成她一個月賺一萬多,房子都買不起時,敢這樣嫌棄這嫌棄那,蘇媽鐵定要罵她敗家。
“大姐,你們不是馬上蓋新房了嘛,要不你和大姐夫直接來這兒住?”小舅舅問蘇媽。
別墅不可能租出去,白放著沒有人氣。
蘇媽猶豫:“會不會麻煩啊?”
他們要迴來看著工人蓋房子的,可不能做甩手掌櫃。
“這有啥麻煩的,明華每天接送孩子,你們搭車唄,或者打車,差那幾個錢。”小舅雖然讓外甥女不要再大手大腳,但打車一趟才二十來塊,有的錢該花就花,不必特意省這點兒。
蘇荔荔也讚成:“對啊,爸媽,旁邊的公園晚上很熱鬧,媽你跟著跳跳廣場舞,爸你去散散步,下下棋。”
這個小區和她買的小區離得很近,都屬於新開發的縣中心,北麵是政府大樓,西麵是文化館和縣裏最大的休閑公園,隔了條馬路是一家大的購物廣場。
住在鎮上,蘇爸蘇媽就是自家,姐姐家,或者鄰居家轉轉,住到縣裏來,他們的業餘生活能更加豐富些。
蘇媽連連擺手:“我哪會跳那玩意啊,不跳不跳。”
嘴上說不跳,心裏卻撲通撲通跳個不停。
蘇媽不加班的時候,騎車路過村裏的新小區,時常見到一群老頭老太在那兒放著個喇叭跳舞。
蘇媽是連靠近都不靠近的。
她不羨慕嗎?
她當然也是羨慕的,那是拿好幾千退休工資的人才有的生活,他們能安享晚年,子女大多培養得很有出息。
他們也做飯,也照顧家裏,但不用早起上班,不用下地幹活,這就比她輕鬆太多了。
她呢,她五點多到家,先要上田裏忙活兩三個小時,拔草、施肥、打農藥、收割、播種……然後做飯,隨便蒸點素菜,湊合著吃一頓,吃完給家裏打掃打掃,一些粗糧要弄幹淨儲存,洗菜、曬菜幹、醃鹹菜,喂雞鴨、挑黃豆、修農具……夫妻倆忙不完的活。
跳廣場舞,她不會跳,也不敢想跳。
但是,今年開始,她不上班了,家裏的幾畝地,如果隻種夠自家吃的糧食和蔬菜,就沒那麽忙。
不是農忙,夫妻倆每天隻用抽出一兩個小時幹農活,再給大女兒幫幫忙,五點前做好飯菜,弄弄衛生,他們不忙的。
所以,蘇媽想:
她也能跳廣場舞?
能跳廣場舞的老太太是多麽幸福的老太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