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蘇荔荔睡到了九點,是被小侄女喊醒的。
小孩今天穿了件新衣服,編了好看的辮子,臭美的不得了。
“漫漫,幫我拿件衣服。”蘇荔荔懶洋洋躺著,不想動。
漫漫可積極了,打開櫃子:“小姨,你要穿哪件,這件好漂亮,那件也好漂亮!”
櫃子裏的舊衣服全部清空了,隻有幾件蘇媽實在舍不得扔的搬去了蘇蘋蘋家。
蘇荔荔挑了件牛油果綠的羽絨服,家裏沒有暖氣,還是穿暖和一點比較好。
她先給兩隻小狗崽喂奶,喂完了把狗窩拎到蘇媽房間,這裏包了陽台,能讓它們曬到太陽,又吹不著風。
洗漱完下樓,蘇蘋蘋夫妻正在廚房忙活,蘇媽坐在門前拔鴨毛,明天要用。
蘇荔荔蹲下來,蘇媽趕緊把她趕走:“走走走,你穿這衣服,弄髒了洗不掉。”
好吧,這倒不是家裏有錢了,就不讓她幹活了,以前每次過年,蘇荔荔也是最閑的那個,廚房的活,她是真不擅長。
“爸,誰給車子套了套子呀?”
蘇爸彎腰撿著木柴:“我套的。”大白天就有小孩子放煙火,這麽貴的車,崩到就壞了。
“對了,桌上有你的東西,你去瞧瞧。”
她什麽東西?
桌上果然放著兩個袋子,蘇荔荔打開,一個袋子裏麵是保溫桶,印著申城某著名養生餐廳的logo,另一個袋子裏麵則是三塊顏色不同的幹發帽,與她在梁家用的浴巾毛巾同一品牌。
蘇荔荔瞬間明白了這是誰安排送的。
心裏就很甜。
擰開保溫桶,一碗熬得剛剛好的小米粥,還有一碗菠菜豬肝湯,蘇荔荔喝了口,好吃。
蘇媽迴頭看了眼,蘊初那孩子是真細心啊,一早給她打電話,說荔荔月事來了,盡量讓她別碰涼水。
蘇媽苦日子過過來的,她不覺得月事來了需要多照顧,因為她包括她身邊的婦女們都沒有被那麽對待過,但她去了幾趟大城市,也見過很多大城市小姑娘的嬌氣,理解的也多了些,而且未來女婿體貼,她是高興的。
小侄女一開始還饞嘴小姨吃的,結果一看,是菠菜和豬肝,她都不喜歡。
蘇荔荔喝著暖胃的粥,聽陳靜在那兒咣咣咣砍柴。
蘇爸收垃圾那會兒,順便收點兒廢品, 什麽塑料瓶廢紙板,還有木頭,都帶迴家,能賣的就賣錢,木頭留著燒火。
今年元宵節後老房子就要推掉了,也不打算砌土灶,這些木柴就用不上了,蘇爸要趁著這幾天使勁燒,還有多的就送掉。
下午要祭祖,中午一家人隨便吃了點,蘇荔荔看到桌上有鴨舌:“姐,鴨舌多少錢?”
“我買的一百一十塊一斤,現在估計更貴。”她用空氣炸鍋炸了一盤,那叫一個好吃啊!
“你們吃,下午再炸一些當零食,我買了十五斤。”蘇蘋蘋給女兒夾了一筷子,蘇漫歌很愛吃,這孩子有些挑食,出去吃酒席,她這不吃那不吃的,唯獨鴨舌吃不夠,但一桌就那麽一小盤,人家看她是孩子讓著她,蘇蘋蘋可沒那麽大臉,頂多吃三四根。
鴨舌貴,一斤可以買兩三斤牛肉了,要不是妹妹中了獎,家裏條件好了,她舍不得買的。
除了鴨舌,他們還買了不少往年不常吃的食材,小青龍、大花螺、大閘蟹、皮皮蝦、基圍蝦等,豬肉反而隻有兩道菜,筍幹燉肉和豬蹄湯,這是每年必吃的。
姐夫方明華主廚,蘇蘋蘋打下手,有些菜他們不會做,去隔壁請人幫忙。
鄰居家那位蘇荔荔輩分上喊哥,實際快五十的阿飛哥是鄉宴大廚,附近幾個村誰家有紅白喜事都請人家的,蘇爸蘇媽就是跟著他賺點零錢。
“我看看,呦,你家這龍蝦夠大的,比我買的大,給我給我,我來弄。”不愧是熟手,阿飛哥三兩下就把小青龍處理了,弄的時候,還不時有人來圍觀。
鄉下就是這樣,平時不太明顯,過年就很熱鬧,這家串串,那家看看。
“明年我們也像你們家一樣買,少做點雞鴨豬的,吃好幾天都吃不完。”有人說道。
“對,這些吃了不胖,多花幾個錢的事,過年嘛!”蘇建平附和,“明年我們一起買,我找找舟山那邊的朋友,給咱挑,還能便宜。”
“行,那算我一份。”
“說定了啊!”這些人,今年的年還沒過,就開始想明年了。
說起來,蘇荔荔發現,他們這些鄰裏親戚,婦女同誌們都比較安穩地上著班,男人好像都不是朝九晚五地打工,特別是四十到五十的年齡段。
阿飛哥做大廚,另外和老婆在鎮上開了一家小餐廳,生意一般,因為夫妻倆經常不在,關門,反正店麵是自家的,虧不著多少。
建平哥做木匠,手底下有幾個徒弟,具體賺多少蘇荔荔不清楚,聽小嫚嫚說起過,有個月賺了一萬,建平哥唉聲歎氣,覺得那個月賺太少。
大嫚嫚家沒有兒子,大女兒招贅,老公在縣裏批發市場開了三家糧油鋪子。
還有個小女兒,雖說嫁人了,但男方家不在他們鎮上,夫妻倆在靠近往返縣城的主幹道邊上承包了地,搞大棚水果,種西瓜、草莓、葡萄等,他們平時多數時候住在女方娘家。
就連姐夫方明華,兼職給各個村修道路電路也是有外快的。
……
蘇荔荔領著小侄女上街取昨晚訂的蛋糕。
她是走路的,也就五分鍾,走走挺舒服,一邊走一邊給梁蘊初發照片。
【那邊是我家的農田,哪一塊我不記得了。】
梁蘊初揶揄她:【會不會去摘菜走錯地方被人攆?】
【不會啊,我家的蔬菜都種在家北麵,就算摘錯,人家也不介意的。】
她家的菜地離得遠,蘇媽性子急吼吼的,有時候做菜就在別人家地裏割一點,隻要說一聲就行,自家有新鮮的菜也隨便讓相熟的人家摘。
【你們鄰居之間很和諧。】
【是的吧,也有彼此不對付的,少見麵就好了,不會三天兩頭吵來吵去。】
蘇荔荔迴複完就到了鎮上,她牽緊小侄女的手:“你可要跟著我啊,別走丟了。”
蘇漫歌無語:“小姨,我認識這兒的,我都敢一個人上街買早飯。”
“你爸媽讓你一個人上街?”
漫漫連忙捂住自己的嘴:“我什麽都沒說。”
她偷偷出來的,爸爸媽媽不知道。
倒不是怕她走丟,是路上車輛太多了,小孩子不安全。
蘇荔荔在縣裏工作時,每天迴家,經常能看到有個店鋪外麵三四個小朋友在路上打羽毛球,那球飛到馬路中間,他們跑去撿。
蘇荔荔爛好心跑去勸阻過一次,人家家長根本不搭理她。
後來聽說市政檢查,被罰款了。
“我要告訴你爸媽。”
“不要,”漫漫雙手合十,作出小可憐樣,“小姨,拜托拜托,我請你喝奶茶。”
“你有錢?”七八歲的小學生,身上不會有太多錢。
漫漫在口袋裏掏啊掏,還真掏出一張,綠色的:“我姐姐給的。”
她口中的姐姐是方明華大哥家的女兒。
“行,我們去買奶茶。”蘇荔荔不客氣。
小孩今天穿了件新衣服,編了好看的辮子,臭美的不得了。
“漫漫,幫我拿件衣服。”蘇荔荔懶洋洋躺著,不想動。
漫漫可積極了,打開櫃子:“小姨,你要穿哪件,這件好漂亮,那件也好漂亮!”
櫃子裏的舊衣服全部清空了,隻有幾件蘇媽實在舍不得扔的搬去了蘇蘋蘋家。
蘇荔荔挑了件牛油果綠的羽絨服,家裏沒有暖氣,還是穿暖和一點比較好。
她先給兩隻小狗崽喂奶,喂完了把狗窩拎到蘇媽房間,這裏包了陽台,能讓它們曬到太陽,又吹不著風。
洗漱完下樓,蘇蘋蘋夫妻正在廚房忙活,蘇媽坐在門前拔鴨毛,明天要用。
蘇荔荔蹲下來,蘇媽趕緊把她趕走:“走走走,你穿這衣服,弄髒了洗不掉。”
好吧,這倒不是家裏有錢了,就不讓她幹活了,以前每次過年,蘇荔荔也是最閑的那個,廚房的活,她是真不擅長。
“爸,誰給車子套了套子呀?”
蘇爸彎腰撿著木柴:“我套的。”大白天就有小孩子放煙火,這麽貴的車,崩到就壞了。
“對了,桌上有你的東西,你去瞧瞧。”
她什麽東西?
桌上果然放著兩個袋子,蘇荔荔打開,一個袋子裏麵是保溫桶,印著申城某著名養生餐廳的logo,另一個袋子裏麵則是三塊顏色不同的幹發帽,與她在梁家用的浴巾毛巾同一品牌。
蘇荔荔瞬間明白了這是誰安排送的。
心裏就很甜。
擰開保溫桶,一碗熬得剛剛好的小米粥,還有一碗菠菜豬肝湯,蘇荔荔喝了口,好吃。
蘇媽迴頭看了眼,蘊初那孩子是真細心啊,一早給她打電話,說荔荔月事來了,盡量讓她別碰涼水。
蘇媽苦日子過過來的,她不覺得月事來了需要多照顧,因為她包括她身邊的婦女們都沒有被那麽對待過,但她去了幾趟大城市,也見過很多大城市小姑娘的嬌氣,理解的也多了些,而且未來女婿體貼,她是高興的。
小侄女一開始還饞嘴小姨吃的,結果一看,是菠菜和豬肝,她都不喜歡。
蘇荔荔喝著暖胃的粥,聽陳靜在那兒咣咣咣砍柴。
蘇爸收垃圾那會兒,順便收點兒廢品, 什麽塑料瓶廢紙板,還有木頭,都帶迴家,能賣的就賣錢,木頭留著燒火。
今年元宵節後老房子就要推掉了,也不打算砌土灶,這些木柴就用不上了,蘇爸要趁著這幾天使勁燒,還有多的就送掉。
下午要祭祖,中午一家人隨便吃了點,蘇荔荔看到桌上有鴨舌:“姐,鴨舌多少錢?”
“我買的一百一十塊一斤,現在估計更貴。”她用空氣炸鍋炸了一盤,那叫一個好吃啊!
“你們吃,下午再炸一些當零食,我買了十五斤。”蘇蘋蘋給女兒夾了一筷子,蘇漫歌很愛吃,這孩子有些挑食,出去吃酒席,她這不吃那不吃的,唯獨鴨舌吃不夠,但一桌就那麽一小盤,人家看她是孩子讓著她,蘇蘋蘋可沒那麽大臉,頂多吃三四根。
鴨舌貴,一斤可以買兩三斤牛肉了,要不是妹妹中了獎,家裏條件好了,她舍不得買的。
除了鴨舌,他們還買了不少往年不常吃的食材,小青龍、大花螺、大閘蟹、皮皮蝦、基圍蝦等,豬肉反而隻有兩道菜,筍幹燉肉和豬蹄湯,這是每年必吃的。
姐夫方明華主廚,蘇蘋蘋打下手,有些菜他們不會做,去隔壁請人幫忙。
鄰居家那位蘇荔荔輩分上喊哥,實際快五十的阿飛哥是鄉宴大廚,附近幾個村誰家有紅白喜事都請人家的,蘇爸蘇媽就是跟著他賺點零錢。
“我看看,呦,你家這龍蝦夠大的,比我買的大,給我給我,我來弄。”不愧是熟手,阿飛哥三兩下就把小青龍處理了,弄的時候,還不時有人來圍觀。
鄉下就是這樣,平時不太明顯,過年就很熱鬧,這家串串,那家看看。
“明年我們也像你們家一樣買,少做點雞鴨豬的,吃好幾天都吃不完。”有人說道。
“對,這些吃了不胖,多花幾個錢的事,過年嘛!”蘇建平附和,“明年我們一起買,我找找舟山那邊的朋友,給咱挑,還能便宜。”
“行,那算我一份。”
“說定了啊!”這些人,今年的年還沒過,就開始想明年了。
說起來,蘇荔荔發現,他們這些鄰裏親戚,婦女同誌們都比較安穩地上著班,男人好像都不是朝九晚五地打工,特別是四十到五十的年齡段。
阿飛哥做大廚,另外和老婆在鎮上開了一家小餐廳,生意一般,因為夫妻倆經常不在,關門,反正店麵是自家的,虧不著多少。
建平哥做木匠,手底下有幾個徒弟,具體賺多少蘇荔荔不清楚,聽小嫚嫚說起過,有個月賺了一萬,建平哥唉聲歎氣,覺得那個月賺太少。
大嫚嫚家沒有兒子,大女兒招贅,老公在縣裏批發市場開了三家糧油鋪子。
還有個小女兒,雖說嫁人了,但男方家不在他們鎮上,夫妻倆在靠近往返縣城的主幹道邊上承包了地,搞大棚水果,種西瓜、草莓、葡萄等,他們平時多數時候住在女方娘家。
就連姐夫方明華,兼職給各個村修道路電路也是有外快的。
……
蘇荔荔領著小侄女上街取昨晚訂的蛋糕。
她是走路的,也就五分鍾,走走挺舒服,一邊走一邊給梁蘊初發照片。
【那邊是我家的農田,哪一塊我不記得了。】
梁蘊初揶揄她:【會不會去摘菜走錯地方被人攆?】
【不會啊,我家的蔬菜都種在家北麵,就算摘錯,人家也不介意的。】
她家的菜地離得遠,蘇媽性子急吼吼的,有時候做菜就在別人家地裏割一點,隻要說一聲就行,自家有新鮮的菜也隨便讓相熟的人家摘。
【你們鄰居之間很和諧。】
【是的吧,也有彼此不對付的,少見麵就好了,不會三天兩頭吵來吵去。】
蘇荔荔迴複完就到了鎮上,她牽緊小侄女的手:“你可要跟著我啊,別走丟了。”
蘇漫歌無語:“小姨,我認識這兒的,我都敢一個人上街買早飯。”
“你爸媽讓你一個人上街?”
漫漫連忙捂住自己的嘴:“我什麽都沒說。”
她偷偷出來的,爸爸媽媽不知道。
倒不是怕她走丟,是路上車輛太多了,小孩子不安全。
蘇荔荔在縣裏工作時,每天迴家,經常能看到有個店鋪外麵三四個小朋友在路上打羽毛球,那球飛到馬路中間,他們跑去撿。
蘇荔荔爛好心跑去勸阻過一次,人家家長根本不搭理她。
後來聽說市政檢查,被罰款了。
“我要告訴你爸媽。”
“不要,”漫漫雙手合十,作出小可憐樣,“小姨,拜托拜托,我請你喝奶茶。”
“你有錢?”七八歲的小學生,身上不會有太多錢。
漫漫在口袋裏掏啊掏,還真掏出一張,綠色的:“我姐姐給的。”
她口中的姐姐是方明華大哥家的女兒。
“行,我們去買奶茶。”蘇荔荔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