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大家聽到喊聲都大驚失色,不知發生了何事。
就在此時,那廚師忽然眼漏兇相,舉起彎刀朝溫一楠直刺過來,大家齊聲驚唿,不由得被這忽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住了。
電光石火之間,哪容得多想,溫一楠本能地雙掌合攏,一招空手接刀將刺過來的利刃硬生生地接住。
那廚師猛然抽刀,那刀在溫一楠雙手掌中卻是紋絲不動。
這時候,一個官兵從樓梯上跑上來,剛一冒頭,被守在樓梯口的那個小夥計裝扮的人一腳蹬下樓梯。
隻聽那小夥計衝那廚師高聲喊道:“大哥,趕緊走!”
那廚師見情況不妙,丟了彎刀,一下子衝到窗戶前,隻一腳就將那窗戶踹開,縱身躍下。緊跟著,不待眾人反應過來,那小夥計也從窗口緊跟著跳了下去。
原來這兩人正是匪徒穆小飛和杜雲嶺喬裝打扮的,伺機尋仇,不想還是失了手。
唿啦啦,一隊官兵隨即從樓梯下衝了進來,迅速將知縣眾人圍攏保護起來。
幾個官兵見樓上窗欞大開,知那刺客由此逃脫,衝過去一看,街道上早沒了刺客的蹤影,雖然是在二樓,那高度也是甚高,幾個官兵互相望了望,卻沒有一個敢跳下去追趕的,隻好作罷。
溫一楠將手中的彎刀放下,看了看手心,眾人看到兩雙手掌上隻是硌出兩道深深的紅色血印,並無大礙,這才都長舒了一口氣。
北郡朝都皇宮大殿,當今皇上趙江溪正與眾朝臣商議京城南遷之事。
“眾位愛卿,我朝如若南退,去往何處安身是好?”皇上憂心忡忡問道。
“可前往潮遠,潮遠鎮自古是江南重鎮,興旺富庶,民風純正。潮遠鎮依山傍水,進可攻,退可守,此處立為皇城,可保皇朝無憂。”丞相李遷道。
北郡王趙江湘上諫言道:“聖上,北郡朝都是我朝皇族家鄉,也是我朝起事之地,此地北處幽山又是我朝曆代宗祖之太廟黃陵安息之地,豈能容外人踐踏。微臣願留守朝都,與朝都共生死、同存亡,以表天下,懇請聖上應允。”
皇上聞聽言之有理,就問丞相李遷的主意:“不知李愛卿認為北郡王的諫議如何?”
李遷道:“北郡王確是言之有理,隻是現如今這反匪勢眾,北郡王留守於此,恐兇多吉少啊。”
“無妨,我朝宗族太廟神聖不可侵犯,微臣今番就和這幫賊人血拚到底了。哪怕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還望聖上恩準。”北郡王趙江湘再次請求道。
“也好。”皇上道:“我調朝都城內大部守軍供你調遣,朝都禁衛軍副統帥王柏鬆留守朝都。另有海州郭永達一部與你指揮,賊寇勢眾,你不可死敵,能戰則戰,不戰則退往北岐幽山,那裏是我朝宗族太廟所在地,山高林密,你可據守於此,想必也不會有險了。”
“遵旨。”北郡王叩頭謝恩道。
北郡保寧府內燈火通明,方書雲與各路義軍頭領聚集在大廳內,正在商議攻取朝都之策。
“朝都是一座千年古城,如若攻取,千萬不可損毀啊。”冀南義軍頭領劉翼州道。
“如今形勢,我義軍深得民心,北郡歸屬我軍控製是遲早的事情。我看我們可以繼續開展對朝都外圍的攻勢,對於朝都則采取圍而不攻的戰術,先斷其糧道供應,假以時日,不攻自破。”海州義軍首領楊炳章道。
對於這一提議,眾人紛紛表示讚同。
就在這時,一傳令兵進來向方書雲報道:“將軍,有朝都方麵探報。”
方書雲道:“呈上來。”
傳令兵遞上探報,但見其上書寫:“據前方諜探探報,昨日夜晚有大批軍隊撤離朝都,向南方退卻,並有大批城中百姓一路跟隨一並南撤。”
方書雲問眾人道:“可知這是何許軍隊?”
楊炳章道:“早有民間傳聞,當朝皇上趙江溪意欲逃離朝都。”
遼州義軍頭領潘文才道:“若有大批城中百姓跟隨,此傳聞卻極有可能屬實。”
“此話怎講?”西山州義軍頭領吳紅岩問道。
“想那趙江溪倒也體恤身邊一方百姓,不同於地方一眾官僚。因此,深得朝都城內民眾擁戴,如今若有大批民眾跟隨,當是皇上撤離,定當無疑了。”潘文才道。
“是啊,看來朝廷決定已經放棄北郡,也是無疑了。這對我們攻取朝都倒是一件好事。”冀南義軍頭領劉翼州道。
方書雲對傳令兵道:“令前方軍士繼續密切監視朝都方麵動向,一有情況,迅速來報。”
“是。”傳令兵應聲退下。
“眾位將領,大家覺得下一步該當如何?”方書雲問道。
“我願意帶領本部人馬前去追殺那昏君。”吳紅岩道。
“窮寇勿追,當務之急我看還是先攻取朝都,一舉穩定北郡局勢,因此不宜分散兵力。至於如何解決趙江溪殘部,日後再做打算不遲。”潘文才道。
“潘將軍說得極是,況且朝都此番退軍,肯定做了應對追擊的部署,趙江溪身邊又有大批民眾跟隨,當今朝廷南方根基還算穩定,不宜貿然追擊。”劉翼州道。
“也好,那我們就集中兵力攻取朝都。”方書雲道。
朝都通往南方重鎮潮遠的路上,皇上趙江溪率領文武百官,大批官軍及跟隨難民十餘萬人,浩浩湯湯,一路南下。這一天,行至淮河岸邊,隊伍忽然停滯不前。
皇上詢問人馬因何停下,一近身侍衛稟報:“前方有一道士攔住去路。”
皇上問:“因何攔路?”
侍衛道:“說是有要事麵見聖上。”
“一個臭道士膽大包天,竟敢攔截聖上,擾亂行軍,該當死罪。”一旁禁衛軍首領張進怒道。
“這道士冒死攔路,想必是有急情,不妨召來覲見一問。”丞相李遷道。
“丞相所言有理,召那道士覲見。”皇上趙江溪道。
不大一會兒,兩名禁衛軍帶一道士來到皇上近前。
那道士約有三十出頭的樣子,生得身形瘦削,雙目炯炯有神,頭戴黑色道巾,身穿青色道袍,腳踏黑色道靴。
道士見了皇上趙江溪行了道家禮儀,並不叩拜。
這一下惹得張進惱怒道:“牛鼻子老道,見了聖上還不跪拜,行得什麽鳥禮。”
“哎,無妨,無妨,道家自有道家禮數,不可怪罪。”趙江溪擺手笑道。
“不知仙長尊號,見寡人有何事啊?”趙江溪又問道。
“貧道來自青崖山水蓮觀,道號若風。”道士自報名號後,轉而反問道:“聖上,出了天大的事情,難道您還不自知麽?”
</p>
大家聽到喊聲都大驚失色,不知發生了何事。
就在此時,那廚師忽然眼漏兇相,舉起彎刀朝溫一楠直刺過來,大家齊聲驚唿,不由得被這忽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住了。
電光石火之間,哪容得多想,溫一楠本能地雙掌合攏,一招空手接刀將刺過來的利刃硬生生地接住。
那廚師猛然抽刀,那刀在溫一楠雙手掌中卻是紋絲不動。
這時候,一個官兵從樓梯上跑上來,剛一冒頭,被守在樓梯口的那個小夥計裝扮的人一腳蹬下樓梯。
隻聽那小夥計衝那廚師高聲喊道:“大哥,趕緊走!”
那廚師見情況不妙,丟了彎刀,一下子衝到窗戶前,隻一腳就將那窗戶踹開,縱身躍下。緊跟著,不待眾人反應過來,那小夥計也從窗口緊跟著跳了下去。
原來這兩人正是匪徒穆小飛和杜雲嶺喬裝打扮的,伺機尋仇,不想還是失了手。
唿啦啦,一隊官兵隨即從樓梯下衝了進來,迅速將知縣眾人圍攏保護起來。
幾個官兵見樓上窗欞大開,知那刺客由此逃脫,衝過去一看,街道上早沒了刺客的蹤影,雖然是在二樓,那高度也是甚高,幾個官兵互相望了望,卻沒有一個敢跳下去追趕的,隻好作罷。
溫一楠將手中的彎刀放下,看了看手心,眾人看到兩雙手掌上隻是硌出兩道深深的紅色血印,並無大礙,這才都長舒了一口氣。
北郡朝都皇宮大殿,當今皇上趙江溪正與眾朝臣商議京城南遷之事。
“眾位愛卿,我朝如若南退,去往何處安身是好?”皇上憂心忡忡問道。
“可前往潮遠,潮遠鎮自古是江南重鎮,興旺富庶,民風純正。潮遠鎮依山傍水,進可攻,退可守,此處立為皇城,可保皇朝無憂。”丞相李遷道。
北郡王趙江湘上諫言道:“聖上,北郡朝都是我朝皇族家鄉,也是我朝起事之地,此地北處幽山又是我朝曆代宗祖之太廟黃陵安息之地,豈能容外人踐踏。微臣願留守朝都,與朝都共生死、同存亡,以表天下,懇請聖上應允。”
皇上聞聽言之有理,就問丞相李遷的主意:“不知李愛卿認為北郡王的諫議如何?”
李遷道:“北郡王確是言之有理,隻是現如今這反匪勢眾,北郡王留守於此,恐兇多吉少啊。”
“無妨,我朝宗族太廟神聖不可侵犯,微臣今番就和這幫賊人血拚到底了。哪怕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還望聖上恩準。”北郡王趙江湘再次請求道。
“也好。”皇上道:“我調朝都城內大部守軍供你調遣,朝都禁衛軍副統帥王柏鬆留守朝都。另有海州郭永達一部與你指揮,賊寇勢眾,你不可死敵,能戰則戰,不戰則退往北岐幽山,那裏是我朝宗族太廟所在地,山高林密,你可據守於此,想必也不會有險了。”
“遵旨。”北郡王叩頭謝恩道。
北郡保寧府內燈火通明,方書雲與各路義軍頭領聚集在大廳內,正在商議攻取朝都之策。
“朝都是一座千年古城,如若攻取,千萬不可損毀啊。”冀南義軍頭領劉翼州道。
“如今形勢,我義軍深得民心,北郡歸屬我軍控製是遲早的事情。我看我們可以繼續開展對朝都外圍的攻勢,對於朝都則采取圍而不攻的戰術,先斷其糧道供應,假以時日,不攻自破。”海州義軍首領楊炳章道。
對於這一提議,眾人紛紛表示讚同。
就在這時,一傳令兵進來向方書雲報道:“將軍,有朝都方麵探報。”
方書雲道:“呈上來。”
傳令兵遞上探報,但見其上書寫:“據前方諜探探報,昨日夜晚有大批軍隊撤離朝都,向南方退卻,並有大批城中百姓一路跟隨一並南撤。”
方書雲問眾人道:“可知這是何許軍隊?”
楊炳章道:“早有民間傳聞,當朝皇上趙江溪意欲逃離朝都。”
遼州義軍頭領潘文才道:“若有大批城中百姓跟隨,此傳聞卻極有可能屬實。”
“此話怎講?”西山州義軍頭領吳紅岩問道。
“想那趙江溪倒也體恤身邊一方百姓,不同於地方一眾官僚。因此,深得朝都城內民眾擁戴,如今若有大批民眾跟隨,當是皇上撤離,定當無疑了。”潘文才道。
“是啊,看來朝廷決定已經放棄北郡,也是無疑了。這對我們攻取朝都倒是一件好事。”冀南義軍頭領劉翼州道。
方書雲對傳令兵道:“令前方軍士繼續密切監視朝都方麵動向,一有情況,迅速來報。”
“是。”傳令兵應聲退下。
“眾位將領,大家覺得下一步該當如何?”方書雲問道。
“我願意帶領本部人馬前去追殺那昏君。”吳紅岩道。
“窮寇勿追,當務之急我看還是先攻取朝都,一舉穩定北郡局勢,因此不宜分散兵力。至於如何解決趙江溪殘部,日後再做打算不遲。”潘文才道。
“潘將軍說得極是,況且朝都此番退軍,肯定做了應對追擊的部署,趙江溪身邊又有大批民眾跟隨,當今朝廷南方根基還算穩定,不宜貿然追擊。”劉翼州道。
“也好,那我們就集中兵力攻取朝都。”方書雲道。
朝都通往南方重鎮潮遠的路上,皇上趙江溪率領文武百官,大批官軍及跟隨難民十餘萬人,浩浩湯湯,一路南下。這一天,行至淮河岸邊,隊伍忽然停滯不前。
皇上詢問人馬因何停下,一近身侍衛稟報:“前方有一道士攔住去路。”
皇上問:“因何攔路?”
侍衛道:“說是有要事麵見聖上。”
“一個臭道士膽大包天,竟敢攔截聖上,擾亂行軍,該當死罪。”一旁禁衛軍首領張進怒道。
“這道士冒死攔路,想必是有急情,不妨召來覲見一問。”丞相李遷道。
“丞相所言有理,召那道士覲見。”皇上趙江溪道。
不大一會兒,兩名禁衛軍帶一道士來到皇上近前。
那道士約有三十出頭的樣子,生得身形瘦削,雙目炯炯有神,頭戴黑色道巾,身穿青色道袍,腳踏黑色道靴。
道士見了皇上趙江溪行了道家禮儀,並不叩拜。
這一下惹得張進惱怒道:“牛鼻子老道,見了聖上還不跪拜,行得什麽鳥禮。”
“哎,無妨,無妨,道家自有道家禮數,不可怪罪。”趙江溪擺手笑道。
“不知仙長尊號,見寡人有何事啊?”趙江溪又問道。
“貧道來自青崖山水蓮觀,道號若風。”道士自報名號後,轉而反問道:“聖上,出了天大的事情,難道您還不自知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