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窗戶邊,分三次將米狠狠地丟向窗外。這種撒米壓邪驅妖的傳說,有用還是無用?誰也沒有去考證。
天亮了,雨也停了。雨後的早晨,天空碧藍,空氣清新,一輪紅日從易家坪的後山慢慢升了上來,頓時,霞光萬道,四周的山巒煥然一新,微風輕拂,使人覺得十分的涼爽和舒暢。渾濁的雨水從稻田的缺口裏,嘩啦啦地溢了出來,稻田裏的禾苗像是渴壞了的孩子,正張開大口,拚命地吸吮著那久違的雨水。莊稼人終於可以鬆口氣了,這幾天不用再去樟樹泉車水保禾了!
陳增二扛著那把常用的鋤頭,匆匆忙忙地出了家門。一路上,他顧不得欣賞雨後的景色,大踏步地想趕往圓州背、象型嶺上、江灣裏的幾口稻田裏塞缺蓄水,以確保今年的早禾少受些幹旱,多打些穀子。
“增二叔,你看,昨晚的大風把蓮花庵吹倒了!”鴨泥墈上大屋場裏的遠房堂侄陳清文一邊說,一邊從後麵追了上來。陳增二這才扭轉頭,遠遠地望了望蓮花庵。隻見往日爪角凸射的蓮花庵已蕩然無存,隻有庵堂兩邊的側殿,孤零零地立在那裏一動不動。
“走,去看看。”陳增二邊說邊轉過身來朝蓮花庵走去。
“好,我也正想去看看,”說完,陳清文尾巴似的跟了上去。
蓮花庵,坐落在陳家坊與易家坪交界處的豬形山下。相傳公元一四零五年(明永樂四年)二月十九日,元州城西化成寺主持念慈師太帶著小尼悟心,路過豬形山下,突遇狂風大雨。念慈師太和小尼悟心隻好屈尊於路旁的一個涼亭躲雨避風。念慈師太身立涼亭,臉朝田港,一邊躲雨,一邊觀景。涼亭邊的稻田,像是剛犁耙過第二輪,田底坪坦,田水混濁,狂風一吹,波紋蕩漾。突然,水田的右邊隱約出現一個綠點,她定睛細看,綠點愈來愈大,最後變成了三張又圓又大的綠葉,緊接著,綠葉中間又冒出了一根花徑,花徑慢慢升高,當升到一尺來高時,忽然開出了一朵潔白的花來。“啊!蓮花!”念慈師太驚得目瞪口呆,立馬拉著弟子跪地叩拜“阿彌陀佛……”
蓮花,本是一種水生草本之花,每年的六至九月盛開。民間相傳,無蓮之地開出蓮花,仍屬千年奇觀,萬年奇緣,預示著這個地方為一塊風水寶地,如在此安棺落墓,後人必將興旺發達,官至極品;如在此建庵立寺,則香火旺盛,長久不衰。
念慈師太見後,心中竊喜,叮囑弟子悟心保守秘密,不得聲張。並打定主意,要在此興建一座寺廟。
次年,念慈師太履行諾言,在豬形山下開過蓮花的稻田裏建起了一座寺廟,取名蓮花庵。蓮花庵占地一千二百多平方米,主殿南北兩進,中間有一口天井,上殿為觀音殿,下殿為圓通寶殿,西側為阿彌陀殿;東側為齋堂、寮房等樓閣。
明朝末年,蓮花庵曾經曆過一場火災,那場大火將整個庵堂化為灰燼,現在的庵堂是火災後重建的。清朝中期又對前後主殿,進行過一次大修。蓮花庵與周邊的古刹名寺比較,規模雖然不大,但香火旺盛,尤其是向觀音菩薩許願求子,抽簽問卦更是十分靈驗。
蓮花庵廟雖然坐落在陳家坊與易家坪兩地的交界處,就直線距離講,距易家坪更近。但庵的管轄權曆來都歸陳家坊和陳家山。與易家坪人毫無丁點瓜葛。
幾百米路程,片刻時間,陳增二、陳文清叔侄二人就來到了庵堂門口。
“阿彌陀佛,施主早”蓮花庵的惠靜師太見有人來了,便從寮房走了出來,向陳增二、陳文清打著招唿。
“阿彌陀佛”,陳增二一邊迴答,一邊合掌並問道:“倒塌時沒有砸著人吧?”
“菩薩保佑,還好,沒有傷著人,隻是上下主殿被夷為平地,損失慘重,十分可惜。”惠靜師麵帶傷感,輕聲地迴答道。
“沒有傷著人就好!就是萬幸!”陳增二一邊安慰著惠靜師太,一邊凝視著滿地的瓦礫、殘木、斷料。
“一陣風怎就吹倒一座廟呢?”陳清文傻頭傻腦地問道。
“可能是年久失修的緣故吧!”惠靜師太簡單地迴答了倒塌的原因。
陳增二也點了點頭,憑自己一二十年的泥瓦工經驗表示了相同的觀點。並用手裏的鋤頭輕輕地鏟了鏟倒在跟前的一根木柱子,幾片鬆軟烏黑的木塊從柱上掉了下來,透過木塊,隻見一條條白蟻宛若大糞窖裏的蠐蟲一樣,一邊蠕動,一邊從柱子深處滾了出來。
“啊!難怪會倒塌,柱子都已經被白蟻造空了,木質腐爛了。”陳增二一邊說,一邊彎下腰撿起鏟下來的那塊木塊遞給惠靜師太。
惠靜師太接過木塊看了看,然後又用手捏了捏,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說:“一切福禍皆有因,這是定數,也是天意,天意不可違,天意不可違!蓮花庵注定有此一劫啊!”
“一切福禍皆有因,天意難違?”陳增二聽著惠靜師太這句話,凝視著眼前那一片狼藉的瓦礫,始終想不明白,蓮花庵曆史這麽悠久,香火這麽旺盛,田產也這麽多,為何不早點進行修複呢?非要讓它倒塌呢?上天難道會這樣安排嗎?他一問接一問地問著自己。
片刻間,蓮花庵廟堂大門口的空地上,湧來了幾十個陳家坊和易家坪的男女老少,他們見此情景,有雙掌合一念著阿彌陀佛的,有搖頭晃腦的、有惋惜的、有流淚的、有罵天的、有不言不語的,不同人的不同性格在這裏表露得是那麽的淋漓盡致。
陳家坊的家長陳江萬,今年六十二歲,遺傳祖輩的特點,個子不高,身板略顯單薄,但五官還算端正。也許是擔當一族之長,操勞過度,也許是年輕時好色貪欲,一腦頭發早已脫落得稀疏可數,給人的印象既有老實本分之相又有聰穎圓滑之貌。
陳江萬到達蓮花庵的時間比眾人晚了些。到達後,他一邊喘著粗氣,一邊朝眾人打著招唿:“大家都來了……”
眾人見家長公來了,紛紛讓開一些空隙,讓他前行。
惠靜師太見陳家坊的家長公來了,急忙走了過來,合掌相迎,口中說道:“阿彌陀佛!陳公早呀!來,到寮堂裏坐。”
陳江萬一邊跟著惠靜師太走,一邊問道:“惠靜師太,沒傷著人吧?”
“托神靈之福,托家長公之福,庵裏人都平安無事。”惠靜師太說。
“那就好!那就好!塌了庵堂不要緊,可以重新再建,常言說得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隻要沒有傷著人就是不幸中的萬幸;接下來就是要好好謀劃謀劃,怎樣去重建這座庵堂了。”陳江萬一本正經地說。
“一切有勞陳公拿主意。”師太、陳江萬邊走邊說地來到了寮堂。
“陳公,請坐。”惠靜師太用雙手挪了挪旁邊的一張木凳說。
“別客氣,我自己來”陳江萬邊說邊將木凳往身邊移了移後說道。
“明芝,給陳公上茶,”惠靜師太吩咐著自己的弟子。
“請喝茶,”一會兒,明芝尼姑端著兩杯涼茶分別送到了陳江萬和惠靜師太手中。
“多謝,多謝!”陳江萬雙手接過茶杯,一邊喝著,一邊和惠靜師太聊起了重建庵堂之事……
轉眼間,一九一七年的九月十九就要到了。九月十九,民間相傳這是觀音菩薩南海之行的歸程日子,按傳統習俗,蓮花庵四周的信男善女都會到蓮花庵廟堂去祭祀觀音菩薩。現蓮花庵廟堂成了瓦礫,一時失去了祭祀場所。怎麽辦呢?惠靜師太不得不安排工匠,在原庵堂門口的空地上,臨時搭建一個小屋,小屋內擺上一尊小巧玲瓏的觀音菩薩佛像,供大家祭拜。
完成了九月十九這場祭祀後,惠靜師太便帶著明芝等尼姑,穿村走戶,四處化緣,籌款建庵不表。
一九一八年的春天比往年來得更遲,驚蟄都過去好幾天了,天氣仍然是那麽寒冷,樹無嫩芽,草無翠綠。人們依舊穿著厚厚的棉襖,整天圍著火爐打發著日子。似乎隻有那些為人之妻,為人之母的女人們,甭管是天晴還是天雨,降霜還是下雪,那做飯、洗衣、喂豬、喂雞、喂狗、抱兒拖女等繁瑣雜事,一茬接一茬,層出不窮,永遠都做不完。
這天的晚餐,陳江萬一改往日飯前喝口小酒的習慣,草草地吃了一碗飯,獨自坐在那火爐前發起呆來。
妻子陳顏氏,一邊給搖籃裏的孫子喂著飯,一邊問道:“怎麽啦,戒酒了?”
“戒什麽戒,黃土都堆到嘴邊來了還戒什麽酒!”陳江萬對妻子的問話硬生生地迴敬了一句。
“沒戒酒就沒戒酒,怎到這裏生悶氣呢?這唱的是那一曲呀?”陳顏氏見丈夫這般生硬地迴答自己的好心問候,心中不快,便提高了些許嗓門再問道。
“甭管!甭管!你隻管喂你的飯,整天問這問那,管這麽多事幹嗎!不覺得累嗎?”陳江萬見妻子又開始責備起自己來,火打一處出,加重了迴話的語氣。
陳顏氏,個頭不高,給人第一印象就是小巧玲瓏,但她五官端正,心直口快,性格外向,家裏家外的事喜歡說,也喜歡管,尤其是丈夫輪當坐上了家長公這把椅子後,管得更寬。陳家坊的女人們暗地裏給她起了個綽號,叫她“半片鑼”,寓意話多聲大。陳顏氏無論是外表還是能力,與陳江萬婚配,算是半斤對八兩,誰也不吃虧。可陳顏氏畢竟比陳江萬大了兩歲,
</p>
窗戶邊,分三次將米狠狠地丟向窗外。這種撒米壓邪驅妖的傳說,有用還是無用?誰也沒有去考證。
天亮了,雨也停了。雨後的早晨,天空碧藍,空氣清新,一輪紅日從易家坪的後山慢慢升了上來,頓時,霞光萬道,四周的山巒煥然一新,微風輕拂,使人覺得十分的涼爽和舒暢。渾濁的雨水從稻田的缺口裏,嘩啦啦地溢了出來,稻田裏的禾苗像是渴壞了的孩子,正張開大口,拚命地吸吮著那久違的雨水。莊稼人終於可以鬆口氣了,這幾天不用再去樟樹泉車水保禾了!
陳增二扛著那把常用的鋤頭,匆匆忙忙地出了家門。一路上,他顧不得欣賞雨後的景色,大踏步地想趕往圓州背、象型嶺上、江灣裏的幾口稻田裏塞缺蓄水,以確保今年的早禾少受些幹旱,多打些穀子。
“增二叔,你看,昨晚的大風把蓮花庵吹倒了!”鴨泥墈上大屋場裏的遠房堂侄陳清文一邊說,一邊從後麵追了上來。陳增二這才扭轉頭,遠遠地望了望蓮花庵。隻見往日爪角凸射的蓮花庵已蕩然無存,隻有庵堂兩邊的側殿,孤零零地立在那裏一動不動。
“走,去看看。”陳增二邊說邊轉過身來朝蓮花庵走去。
“好,我也正想去看看,”說完,陳清文尾巴似的跟了上去。
蓮花庵,坐落在陳家坊與易家坪交界處的豬形山下。相傳公元一四零五年(明永樂四年)二月十九日,元州城西化成寺主持念慈師太帶著小尼悟心,路過豬形山下,突遇狂風大雨。念慈師太和小尼悟心隻好屈尊於路旁的一個涼亭躲雨避風。念慈師太身立涼亭,臉朝田港,一邊躲雨,一邊觀景。涼亭邊的稻田,像是剛犁耙過第二輪,田底坪坦,田水混濁,狂風一吹,波紋蕩漾。突然,水田的右邊隱約出現一個綠點,她定睛細看,綠點愈來愈大,最後變成了三張又圓又大的綠葉,緊接著,綠葉中間又冒出了一根花徑,花徑慢慢升高,當升到一尺來高時,忽然開出了一朵潔白的花來。“啊!蓮花!”念慈師太驚得目瞪口呆,立馬拉著弟子跪地叩拜“阿彌陀佛……”
蓮花,本是一種水生草本之花,每年的六至九月盛開。民間相傳,無蓮之地開出蓮花,仍屬千年奇觀,萬年奇緣,預示著這個地方為一塊風水寶地,如在此安棺落墓,後人必將興旺發達,官至極品;如在此建庵立寺,則香火旺盛,長久不衰。
念慈師太見後,心中竊喜,叮囑弟子悟心保守秘密,不得聲張。並打定主意,要在此興建一座寺廟。
次年,念慈師太履行諾言,在豬形山下開過蓮花的稻田裏建起了一座寺廟,取名蓮花庵。蓮花庵占地一千二百多平方米,主殿南北兩進,中間有一口天井,上殿為觀音殿,下殿為圓通寶殿,西側為阿彌陀殿;東側為齋堂、寮房等樓閣。
明朝末年,蓮花庵曾經曆過一場火災,那場大火將整個庵堂化為灰燼,現在的庵堂是火災後重建的。清朝中期又對前後主殿,進行過一次大修。蓮花庵與周邊的古刹名寺比較,規模雖然不大,但香火旺盛,尤其是向觀音菩薩許願求子,抽簽問卦更是十分靈驗。
蓮花庵廟雖然坐落在陳家坊與易家坪兩地的交界處,就直線距離講,距易家坪更近。但庵的管轄權曆來都歸陳家坊和陳家山。與易家坪人毫無丁點瓜葛。
幾百米路程,片刻時間,陳增二、陳文清叔侄二人就來到了庵堂門口。
“阿彌陀佛,施主早”蓮花庵的惠靜師太見有人來了,便從寮房走了出來,向陳增二、陳文清打著招唿。
“阿彌陀佛”,陳增二一邊迴答,一邊合掌並問道:“倒塌時沒有砸著人吧?”
“菩薩保佑,還好,沒有傷著人,隻是上下主殿被夷為平地,損失慘重,十分可惜。”惠靜師麵帶傷感,輕聲地迴答道。
“沒有傷著人就好!就是萬幸!”陳增二一邊安慰著惠靜師太,一邊凝視著滿地的瓦礫、殘木、斷料。
“一陣風怎就吹倒一座廟呢?”陳清文傻頭傻腦地問道。
“可能是年久失修的緣故吧!”惠靜師太簡單地迴答了倒塌的原因。
陳增二也點了點頭,憑自己一二十年的泥瓦工經驗表示了相同的觀點。並用手裏的鋤頭輕輕地鏟了鏟倒在跟前的一根木柱子,幾片鬆軟烏黑的木塊從柱上掉了下來,透過木塊,隻見一條條白蟻宛若大糞窖裏的蠐蟲一樣,一邊蠕動,一邊從柱子深處滾了出來。
“啊!難怪會倒塌,柱子都已經被白蟻造空了,木質腐爛了。”陳增二一邊說,一邊彎下腰撿起鏟下來的那塊木塊遞給惠靜師太。
惠靜師太接過木塊看了看,然後又用手捏了捏,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說:“一切福禍皆有因,這是定數,也是天意,天意不可違,天意不可違!蓮花庵注定有此一劫啊!”
“一切福禍皆有因,天意難違?”陳增二聽著惠靜師太這句話,凝視著眼前那一片狼藉的瓦礫,始終想不明白,蓮花庵曆史這麽悠久,香火這麽旺盛,田產也這麽多,為何不早點進行修複呢?非要讓它倒塌呢?上天難道會這樣安排嗎?他一問接一問地問著自己。
片刻間,蓮花庵廟堂大門口的空地上,湧來了幾十個陳家坊和易家坪的男女老少,他們見此情景,有雙掌合一念著阿彌陀佛的,有搖頭晃腦的、有惋惜的、有流淚的、有罵天的、有不言不語的,不同人的不同性格在這裏表露得是那麽的淋漓盡致。
陳家坊的家長陳江萬,今年六十二歲,遺傳祖輩的特點,個子不高,身板略顯單薄,但五官還算端正。也許是擔當一族之長,操勞過度,也許是年輕時好色貪欲,一腦頭發早已脫落得稀疏可數,給人的印象既有老實本分之相又有聰穎圓滑之貌。
陳江萬到達蓮花庵的時間比眾人晚了些。到達後,他一邊喘著粗氣,一邊朝眾人打著招唿:“大家都來了……”
眾人見家長公來了,紛紛讓開一些空隙,讓他前行。
惠靜師太見陳家坊的家長公來了,急忙走了過來,合掌相迎,口中說道:“阿彌陀佛!陳公早呀!來,到寮堂裏坐。”
陳江萬一邊跟著惠靜師太走,一邊問道:“惠靜師太,沒傷著人吧?”
“托神靈之福,托家長公之福,庵裏人都平安無事。”惠靜師太說。
“那就好!那就好!塌了庵堂不要緊,可以重新再建,常言說得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隻要沒有傷著人就是不幸中的萬幸;接下來就是要好好謀劃謀劃,怎樣去重建這座庵堂了。”陳江萬一本正經地說。
“一切有勞陳公拿主意。”師太、陳江萬邊走邊說地來到了寮堂。
“陳公,請坐。”惠靜師太用雙手挪了挪旁邊的一張木凳說。
“別客氣,我自己來”陳江萬邊說邊將木凳往身邊移了移後說道。
“明芝,給陳公上茶,”惠靜師太吩咐著自己的弟子。
“請喝茶,”一會兒,明芝尼姑端著兩杯涼茶分別送到了陳江萬和惠靜師太手中。
“多謝,多謝!”陳江萬雙手接過茶杯,一邊喝著,一邊和惠靜師太聊起了重建庵堂之事……
轉眼間,一九一七年的九月十九就要到了。九月十九,民間相傳這是觀音菩薩南海之行的歸程日子,按傳統習俗,蓮花庵四周的信男善女都會到蓮花庵廟堂去祭祀觀音菩薩。現蓮花庵廟堂成了瓦礫,一時失去了祭祀場所。怎麽辦呢?惠靜師太不得不安排工匠,在原庵堂門口的空地上,臨時搭建一個小屋,小屋內擺上一尊小巧玲瓏的觀音菩薩佛像,供大家祭拜。
完成了九月十九這場祭祀後,惠靜師太便帶著明芝等尼姑,穿村走戶,四處化緣,籌款建庵不表。
一九一八年的春天比往年來得更遲,驚蟄都過去好幾天了,天氣仍然是那麽寒冷,樹無嫩芽,草無翠綠。人們依舊穿著厚厚的棉襖,整天圍著火爐打發著日子。似乎隻有那些為人之妻,為人之母的女人們,甭管是天晴還是天雨,降霜還是下雪,那做飯、洗衣、喂豬、喂雞、喂狗、抱兒拖女等繁瑣雜事,一茬接一茬,層出不窮,永遠都做不完。
這天的晚餐,陳江萬一改往日飯前喝口小酒的習慣,草草地吃了一碗飯,獨自坐在那火爐前發起呆來。
妻子陳顏氏,一邊給搖籃裏的孫子喂著飯,一邊問道:“怎麽啦,戒酒了?”
“戒什麽戒,黃土都堆到嘴邊來了還戒什麽酒!”陳江萬對妻子的問話硬生生地迴敬了一句。
“沒戒酒就沒戒酒,怎到這裏生悶氣呢?這唱的是那一曲呀?”陳顏氏見丈夫這般生硬地迴答自己的好心問候,心中不快,便提高了些許嗓門再問道。
“甭管!甭管!你隻管喂你的飯,整天問這問那,管這麽多事幹嗎!不覺得累嗎?”陳江萬見妻子又開始責備起自己來,火打一處出,加重了迴話的語氣。
陳顏氏,個頭不高,給人第一印象就是小巧玲瓏,但她五官端正,心直口快,性格外向,家裏家外的事喜歡說,也喜歡管,尤其是丈夫輪當坐上了家長公這把椅子後,管得更寬。陳家坊的女人們暗地裏給她起了個綽號,叫她“半片鑼”,寓意話多聲大。陳顏氏無論是外表還是能力,與陳江萬婚配,算是半斤對八兩,誰也不吃虧。可陳顏氏畢竟比陳江萬大了兩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