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思安兄筆耕之興,著實令小弟佩服。”


    換過幹淨衣裳的湯顯祖,本想寫幾個字調節心情,卻發現徐有勉早就坐在案前揮毫潑墨,不由讚了一聲。


    “嗬嗬,不過是山水遊記,畫畫寫寫,自徒一樂也。”徐有勉頭也不抬地答道。


    “山水遊記?這倒是稀奇,我來看看。”


    湯顯祖來了興致,忙踱步至其身旁,凝神觀之。不多時,訝然問道:“此莫非桃源島與軒轅山?”


    徐有勉點頭說道:“然也。隻可惜,尚未能盡窺全貌。”


    “某從登州出海,遭遇海難,九死一生。然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某獲救而起,竟至一奇境,孤懸海外,遺世獨立,號桃源之島,具煙霞之氣,開異途之端……”


    湯顯祖一邊念著畫旁那一行行小字,一邊欣賞“未窺得全貌”之景,嘖嘖稱奇道:“思安兄真高才也!此畫作與美文可謂相得益彰,引人入勝。若拋開所見之怪屍與狼犬,世人讀之,必當心馳而神往,欲一觀而抒懷。妙哉~”


    徐有勉聞得此等盛譽,就不能不停筆了,忙起身擺手道:“此小道耳,難登大雅之堂。某生平喜流連山水,往往至一地,便記下見聞,畫出風貌,自得其樂耶,義仍謬讚矣!”


    湯顯祖正色道:“我絕非刻意恭維,而是從中看出了兄之豁達隨心,弟遠不及也!可惜、可歎、可悲乎!”


    徐有勉奇道:“義仍名高江左,才具出眾,不日更將登科直入翰林,將來成就不可限量,卻為何發此歎息?”


    “唉。先帝隆慶五年,吾以弱冠之齡、舉人之姿,躊躇滿誌而赴京趕考,結果卻名落孫山。萬曆二年,我再接再厲,又铩羽而歸。明年又將一屆科舉,若屢試不第,實無顏見江西父老啊!”湯顯祖自嘲道。


    徐有勉聞言,頓時大笑道:“哈哈哈~我還以為義仍觸景傷情是何緣故,說起失意考場,世間豈有人能與我徐家相較乎?”


    湯顯祖一愣時,徐有勉繼續感慨道:“昔年,先曾祖衡父公(徐經字衡父)與唐伯虎交好,一同北上會試,卻被汙以‘賄金得題”,革去功名,廢錮終身。自此以後,我徐家連續三代科舉不中,此莫非天意乎?賢弟不過一時挫折,又豈可英雄氣短?我既名有勉,今日有以勉之,祈祝賢弟如願,哈哈哈!”


    湯顯祖精神一振,拱手作揖道:“ 承兄吉言,顯祖受教,自當勉勵也!”


    徐有勉捧起自己剛剛完成的“山水遊記”,凝視良久,長出一口氣道:“甚好。今日就請義仍做個見證,我徐有勉,就在這桃源島上軒轅山中,正式開宗立派啦!”


    “開宗立派?這是何意?”湯顯祖驚奇道。


    “吾從今往後,再與科舉無幹。吾之宗派,就喚作‘煙霞門’,凡入吾門者,需承吾誌向,行遍九州八荒,追慕煙霞之氣也!”徐有勉雙眼綻放光芒,仿佛看到了世間最美之景。


    “這……思安兄,當真要如此灑脫?”湯顯祖被震撼到了。


    徐有勉點點頭道:“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這樁事,我已經思慮甚久了。此番出海遭遇,反倒讓我下了決心。人生苦短,禍福難測,當惜有用之身、能為之時,去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


    湯顯祖默然,良久後,起身朝著徐有勉拜服道:“好一個自己的夢想!吾茅塞頓開,胸中再無塊壘。將來若能有所成就,必今日思安兄之功也!請受小弟一拜!”


    徐有勉趕緊伸手扶起湯顯祖,笑道:“義仍言重了。他朝入閣輔政時,莫忘了山野之間,還有一位‘煙霞門’老祖即可。”


    “拜見老祖!哈哈哈~”


    “哈哈哈!”


    此時,奉天殿中,賓主相談甚歡,爽朗笑聲響徹周圍。


    “藤野大人,請莫再稱我為‘長老’,此等虛銜,在大人麵前,徒增笑耳。軒轅山之內,無論大人有何需求,直接吩咐地皇丸即可。”明月地皇丸一臉真誠地說道。


    雖然已經聽了許多迴,但“地皇丸”這個名字,還是會讓唐漢忍不住想起中醫名藥“六味地黃丸”,此時強忍笑意,擺手說道:“既然我不稱閣下‘長老’,那閣下也莫喚我‘大人’,互稱‘先生’可好?”


    明月地皇丸恭敬道:“好!那本人就僭越了。藤野先生。”


    唐漢滿意地點了點頭,實則是“昆侖”頗為滿意。此前他化名“藤野真”,並非隨口胡謅,而是“昆侖”給出了這樣一個名字。


    “當年我就在想,如果都像藤野先生那般,鄰國之間又何來戰爭呢?所以,我就用‘藤野真’之名,祭奠那一世裏難得的情誼。”“昆侖”默默道。


    “莫要傷春悲秋了,有這個閑工夫,不如來給朕講解一下,懷表手槍該如何使用。它與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相比,哪個更厲害呢?”趙匡胤頗有興致地看著唐漢懷中那個做工精致的懷表。


    “昆侖”雙眼湧出深不見底的柔情,心中更是一痛,上海灘那位舍命陪自己曆險的佳人啊,如今你在何方?


    “唉。”唐漢努力平息翻湧的情感,這也是三魂一體的弊病之一,自己很難擺脫任何一道靈魂的悸動。


    “藤野先生?”明月地皇丸見唐漢突然沉默不語,便試探地問了一聲。


    “抱歉,地皇丸先生,我心懸一事,以致走神,失禮了。”唐漢致歉道。


    明月地皇丸關切道:“不知是否有明月家可效勞之處?”


    唐漢順勢提出了自己的需求:“我誤入貴島,雖有幸結識先生與明月家族,但始終心懸大將軍命令。不知島上可有船隻,能送我等迴京都否?”


    明月地皇丸歎道:“原來是此事。我隻能答複先生,吾族並無船隻,亦不能送君出島也。”


    唐漢一怔,此前他也推算過明月家族對借船的態度,但著實沒想到對方會直接拒絕,便問道:“ 這是為何?以桃源島之物產,軒轅山之興盛,造船出海,當非難事,先生有以教我?”


    明月地皇丸離席,朝著祭壇方向恭敬一拜,隨後迴答道:“先祖有命,吾族後代,皆不可離島。事實上,逐鹿穀神武家,亦如是。”


    唐漢頗為震驚與意外:“兩大家族竟然有這樣的遺命?”


    明月地皇丸肯定道:“是的。隻要軒轅山、逐鹿穀並存於世,就無人能離開。”


    “嗯?”唐漢品出了其中意味,沉吟道:“先生的意思是……”


    明月地皇丸點了點頭,舉目望向東方,油然道:“桃源島兩大家族,滅亡其一,方可離島!”


    “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特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唿嚕特大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唿嚕特大聲並收藏大明第一特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