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71年春,正月。


    壽春叛將袁瑾、朱輔求救於秦,苻堅任命袁瑾為揚州刺史,朱輔為交州刺史。遣武衛將軍武都王鑒、前將軍張蠔帥步騎二萬救之。


    桓溫派遣淮南太守桓伊、南頓太守桓石虔等擊王鑒、張蠔於石橋,大破之,秦兵退屯慎城。


    丁亥,桓溫攻克壽春。擒袁瑾、朱輔及其宗族,送建康斬之。


    桓溫圍點打援的戰術奏效,擊敗秦軍,攻克壽春。從此,豫州徹底落入桓溫之手。桓溫掌握了進入建康的鎖鑰。


    桓溫誌得意滿的登上壽春城樓,眺望遠方,桓溫出聲問道:“景興,這次勝利能雪枋頭兵敗之恥嗎?”


    郗超道:“大司馬雖大敗秦軍,攻克壽春,但是卻未曾收複北方一地。敗敵之功猶不如收複一地。枋頭損兵三萬,喪失最好的時機,如今看來大司馬之誌任重而道遠。”


    桓溫很不服氣,卻又無可奈何便詢問道:“枋頭使我聲威大損,如今又是一歲,我將要60了,三次出兵北伐,敗北於苻健、慕容垂。唯有西平蜀中算得大功。


    如果一直這麽默默無聞,將來死後定會被文景所笑。景興有何教我?”


    郗超的麵龐上浮現出一絲難以名狀的猶豫,桓溫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細微的變化,他揮手示意眾人退下,隻留他與郗超二人獨處。


    桓溫語氣堅定地說:“此刻,你我之間,所言所語,皆出你口,入我耳,絕無第三人知曉。”


    郗超深吸了一口氣,直視桓溫的眼睛,慎重地問道:“大司馬,您是否真的懷有吞吐天下、一統江山的宏圖大誌?”


    桓溫微微一愣,隨即露出不解的神色,他反問道:“景興,你我相交多年,你怎會如此問?你應當深知我心中所願。”


    郗超深吸一口氣,緩緩道:“大司馬之誌,天下皆知。然,如今局勢微妙,朝野內外,皆在觀大司馬之意向。我郗超雖為大司馬之心腹,但亦深知天下之事,非一人之力可為。”


    桓溫眉頭緊鎖,沉聲道:“景興有何高見,但說無妨。”


    郗超嘴裏緩緩吐出幾個字來:“如伊尹、霍光故事。”


    桓溫故作姿態大驚道:“景興何出此言?”


    “皇帝無大善於朝野,全賴朝臣輔佐。大司馬三次北伐,無偏安之意,多年來若非大司馬保全晉國安有如今太平?


    大司馬欲圖大誌,必須重立威望。效仿伊尹、霍光,廢立皇帝,威加天下。”


    桓溫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他沉聲道:“景興,你所言雖有其理,但廢立皇帝之事,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天下大亂。”


    郗超點了點頭,繼續道:“大司馬所言極是,廢立皇帝之事,必須謹慎行事。但如今局勢,大司馬的威望已經足夠,朝野上下皆知大司馬的功績。廢立皇帝,不僅能讓大司馬威望更上一層樓,更能使晉國走向更加穩定繁榮的未來。”


    桓溫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道:“但廢立皇帝,必將引起朝野動蕩,如何平息這些紛爭?”


    郗超微微一笑,道:“大司馬隻需選定一位賢能的新君,同時嚴懲那些反對廢立的勢力,便可平息紛爭。再者,大司馬多年來積攢的威望和人脈,也將是平息紛爭的重要力量。”


    桓溫聽後,心中豁然開朗,他點了點頭道:“景興之言,甚合我意。”桓溫目光幽幽的看著遠方,手上握住佩劍的力氣又大了幾分,“一個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不如遺臭萬年。”


    事後桓溫又詢問了另一個謀士:王珣


    王珣出身琅玡王氏,為丞相王導之孫、中領軍王洽之子。最初擔任桓溫的掾屬,與同僚謝玄都被桓溫敬重,後轉任主簿。當時桓溫正進行北伐,軍中機要事務都交由王珣處理。


    王珣和郗超都有奇才,受到大司馬桓溫的器重和提拔;王珣任主簿,郗超任記室參軍。郗超的胡子很多,王珣身材矮小。


    當時荊州人給他們編了幾句歌謠說:“大胡子的參軍,矮個子的主簿;能叫桓公歡喜,能叫桓公發怒。


    桓溫正琢磨著給王珣上書朝廷表功,“元琳,你這次功績卓著,我這次上書朝廷你當為首功。”


    王珣彎腰作揖謙虛道:“大司馬客氣了,全賴將士用命。”


    桓溫大笑:“元琳何故作態,你的功勳全軍皆知,我估計你一個鄉亭侯是跑不了了。”兩人一笑,桓溫突然神色嚴肅:“元琳,我能信你嗎?”


    王珣道:“出身琅玡王氏,祖父功於朝,可出仕以來任掾屬,任主簿,每一步都是大司馬拔擢,滿朝公卿簪纓世家也會以為臣是大司馬的人。臣也隻能依靠大司馬。”


    桓溫很滿意:“元琳聽說過伊尹嗎?”


    王珣覺得很莫名其妙,不過還是迴答道:“帝王之師,輔商滅夏,五朝元老。”


    “那霍光呢?”


    王珣很快反應過來:伊尹放逐太甲,霍光輔政廢立。


    “大司馬是要……


    桓溫目光幽幽的盯著王珣,王珣道:“大司馬不見霍家滿門抄斬?”


    “家族兒女不幸,何罪於霍光!”


    王珣道:“還記得當初元琳問大司馬,箕子與比幹事?”


    當初王珣曾問桓溫:“箕子與比幹,行事雖有不同,用心卻都一樣。不知您肯定誰,否定誰?”桓溫道:“同樣被稱為仁人,那我寧願做管仲。”


    “自然記得!”


    “管仲鄢有霍光事?”


    桓溫沉默不語,王珣作揖拜道:“大司馬三思!”


    王珣走後,郗超從幕後走出:“王元琳家族累世公卿,故此事不得其心。”


    桓溫道:“可歎元琳不助我。”


    郗超道:“大司馬勿憂,天命所歸,非人力所能及,王元琳蒙大司馬提拔也不會泄露事情。”


    桓溫喃喃自語:“謝掾年四十,必擁旄杖節。王掾當作黑頭公。皆未易才也。”


    郗超在旁邊聽得清楚,這是當初謝玄與王珣在桓溫幕府時,桓溫預測謝玄和王珣必定成為朝廷重臣,多年以後桓溫一語成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即亡國,什麽?我是慕容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燕城河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燕城河塞並收藏開局即亡國,什麽?我是慕容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