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帝皇之氣
地表最強九千歲,我靠加點成武聖 作者:下班了蟹老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來的幾日,陳向北都留在了華清宮,與李貴妃一同修習道法。
元神之地。
他消化了所有剩下的金烏泉靈氣,又在道圖上勾勒下一部分道德經。
而隨著道圖愈發完善,其元神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元神之力愈發威厲,就連元神軀殼也愈發逼真。
剛才二番戰,他還特意用元神行事,根據李貴妃的反饋來看,甚至已經與本體沒有什麽區別了!
可美中不足的是,元神所消耗的力量,同樣需要本體支出。
一邊操縱元神,一邊支出體力,此時的陳向北,屬實是累得夠嗆。
看來又得狠狠拉升一波體質屬性了,否則吃不消啊!
從元神之地出來後,陳向北一眼便看見了正坐在蒲團上靜修的李貴妃。
隨著她離九重金仙境界越來越近,其身上的道息也愈發浩蕩,此刻縈繞周身的靈氣,甚至化作了陣陣雷光,環繞著她飛速旋轉,頗有一種包羅萬象之感。
與之相比,陳向北自認不如。
可陳向北的關注點,卻更多是在李貴妃的身上,她身著一襲若隱若現的雪紗褻衣,在道息靈氣的牽引下翩翩起伏,再配上其迷人絕美的容顏,猶如某位仙子蒞臨人世清修。
陳向北看得神魂顛倒,眼睛都快變成李貴妃的形狀了。
而在她的身後,便是猶如實體的元神,但與本體相比,元神縈繞著流光,一頭烏青的長發正隨空物蕩,有種俯瞰天下的威嚴,以致於陳向北都不敢直視。
不知何故,這一刻,陳向北心中竟然生出了一絲距離感,仿佛眼前這位李貴妃高貴無比無法觸及。
“帝皇之氣?”
陳向北的信中莫名冒出了一個念頭。
與此同時,李貴妃的元神徐徐睜開了眸子,澄澈而又深邃,仿佛能看穿這天下一切的高山瀚海,正居高臨下地看著自己。
“素素這是怎麽了?”
陳向北突感陌生,忍不住喊出了李貴妃的名字,又輕輕唿喊了一聲:“素素,你沒事吧?”
霎時間流光大聲,所有的道息靈氣形成了一口漩渦,通通滲入了李貴妃的體內。
同時,先前那股極具距離感的陌生蕩然無存。
李貴妃緩緩睜開那雙好看的桃花眸,臉上浮現出笑容。
“小陳子,怎麽啦?”
陳向北微微一愣,嘶地吸了口氣:“娘娘,你什麽都記不起了?”
李貴妃一臉疑惑,不知陳向北所謂何意。
陳向北便將剛才所見說了一遍。
李貴妃聽後也覺得奇怪,按理說二人已是道侶,神交次數更是不計其數,對彼此的神魂應該愈發熟悉才是,為何會產生出距離感和陌生感?
“興許這是要破境九重金仙的跡象?又或是入道太深,與天地同存了?”
李貴妃實在是尋不到根源,隻能選了這麽兩個比較有可能的說法。
陳向北也以為是巧合,沒有再深究。
道法雖精妙,但同樣有不足。
道法之修行,是人之元神與天地交融,吸涉天地靈氣哺育自身,很容易出現被天地大道同化的情況。
道境越是往上,這樣的情況便越容易發生。
所以都說道法是太上無情道,並非全無道理。
修行過程中,一旦心有瑕疵,便有化道兵解的危險。
李貴妃顯然也知道陳向北在擔心什麽,主動上前摟住了陳向北的腰。
“小陳子,你不用擔心,這次隻是意外罷了,以後本宮會多加小心的!”
又安撫起陳向北:“好啦,修行完成啦,不如我們。。。。。。”
當李貴妃說到“我們”二字時,陳向北沒忍住打了個冷顫。
懷中的李貴妃自然感受到了陳向北的動靜,沒忍住噗嗤一笑。
“怎麽?你怕什麽?本宮又不是女妖,又不會榨幹你!”
“放心吧,本宮自是知道韭菜田的道理,每次收割得適度不是?總不能一次連根拔起吧?要是這樣的話可就長不出開了哦!”
隨即,李貴妃便牽著陳向北走出了暗室:“本宮是想說,不如我們去萬福宮走走?順便唿吸唿吸新鮮空氣?”
聞言,陳向北才暗暗鬆了口氣,他剛才勾勒道圖已經花光了元神之力,若是李貴妃要三番戰,他真沒底氣應對了!
而且,為什麽李貴妃把他形容為韭菜?
莫非每次迴來,李貴妃都本著將他掏空的想法進的暗室?
至於這適度。。。。。。該不會是以為將他掏空了,他就沒存貨留給其他女人了?
“這女人,真是的。。。。。。幸好我體質屬性不差,要不然還真著了你的道呢!”
陳向北心中無奈念叨了一句。
又聽見李貴妃打算去萬福宮,他心裏是拒絕的。
你要是去了。。。。。。我還去做什麽?
於是便找了個理由,要迴東廠看看,便離開了華清宮。
況且,恩科將近,他也該迴東廠看看了,早些做好準備。
如無意外,隻要擺平了這攤子事,他又能加薪了!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很快,陳向北就出了神武門,來到了位於京師的東廠據點總部。
本想喊來石三等領事商討恩科的事情,可他們為了大誥的事情,正忙得不可開交,連人影都看不著。
作為基層幹部,石三他們就沒空閑過半天,連個機器人一樣連軸轉,這才是真正出賣靈魂的打工人!
陳向北就不一樣了,自從晉升為執事後,活少錢多自由度還高,重要的時候出來走個場子,基本就完成任務了。
會開不成了,陳向北便換了一套書生打扮的便服,離開了東廠據點,打算到附近暗中觀察一下。
不管怎麽說,他都是此次恩科的大腦,有必要對京師附近的情況進行實地考察,尤其如今大誥出世,到處都風聲鶴唳,很難保證會不會鬧出什麽岔子來。
這種情況下,穿著執事服大搖大擺出去很不合適,這一身書生打扮就恰到好處了。
更何況,各地學院可沒少送錢,該做的他還是得做,形式得到位。
而大誥一事,並沒有影響北方各地赴考的學子,他們一撥又一撥地往京師裏趕。
元神之地。
他消化了所有剩下的金烏泉靈氣,又在道圖上勾勒下一部分道德經。
而隨著道圖愈發完善,其元神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元神之力愈發威厲,就連元神軀殼也愈發逼真。
剛才二番戰,他還特意用元神行事,根據李貴妃的反饋來看,甚至已經與本體沒有什麽區別了!
可美中不足的是,元神所消耗的力量,同樣需要本體支出。
一邊操縱元神,一邊支出體力,此時的陳向北,屬實是累得夠嗆。
看來又得狠狠拉升一波體質屬性了,否則吃不消啊!
從元神之地出來後,陳向北一眼便看見了正坐在蒲團上靜修的李貴妃。
隨著她離九重金仙境界越來越近,其身上的道息也愈發浩蕩,此刻縈繞周身的靈氣,甚至化作了陣陣雷光,環繞著她飛速旋轉,頗有一種包羅萬象之感。
與之相比,陳向北自認不如。
可陳向北的關注點,卻更多是在李貴妃的身上,她身著一襲若隱若現的雪紗褻衣,在道息靈氣的牽引下翩翩起伏,再配上其迷人絕美的容顏,猶如某位仙子蒞臨人世清修。
陳向北看得神魂顛倒,眼睛都快變成李貴妃的形狀了。
而在她的身後,便是猶如實體的元神,但與本體相比,元神縈繞著流光,一頭烏青的長發正隨空物蕩,有種俯瞰天下的威嚴,以致於陳向北都不敢直視。
不知何故,這一刻,陳向北心中竟然生出了一絲距離感,仿佛眼前這位李貴妃高貴無比無法觸及。
“帝皇之氣?”
陳向北的信中莫名冒出了一個念頭。
與此同時,李貴妃的元神徐徐睜開了眸子,澄澈而又深邃,仿佛能看穿這天下一切的高山瀚海,正居高臨下地看著自己。
“素素這是怎麽了?”
陳向北突感陌生,忍不住喊出了李貴妃的名字,又輕輕唿喊了一聲:“素素,你沒事吧?”
霎時間流光大聲,所有的道息靈氣形成了一口漩渦,通通滲入了李貴妃的體內。
同時,先前那股極具距離感的陌生蕩然無存。
李貴妃緩緩睜開那雙好看的桃花眸,臉上浮現出笑容。
“小陳子,怎麽啦?”
陳向北微微一愣,嘶地吸了口氣:“娘娘,你什麽都記不起了?”
李貴妃一臉疑惑,不知陳向北所謂何意。
陳向北便將剛才所見說了一遍。
李貴妃聽後也覺得奇怪,按理說二人已是道侶,神交次數更是不計其數,對彼此的神魂應該愈發熟悉才是,為何會產生出距離感和陌生感?
“興許這是要破境九重金仙的跡象?又或是入道太深,與天地同存了?”
李貴妃實在是尋不到根源,隻能選了這麽兩個比較有可能的說法。
陳向北也以為是巧合,沒有再深究。
道法雖精妙,但同樣有不足。
道法之修行,是人之元神與天地交融,吸涉天地靈氣哺育自身,很容易出現被天地大道同化的情況。
道境越是往上,這樣的情況便越容易發生。
所以都說道法是太上無情道,並非全無道理。
修行過程中,一旦心有瑕疵,便有化道兵解的危險。
李貴妃顯然也知道陳向北在擔心什麽,主動上前摟住了陳向北的腰。
“小陳子,你不用擔心,這次隻是意外罷了,以後本宮會多加小心的!”
又安撫起陳向北:“好啦,修行完成啦,不如我們。。。。。。”
當李貴妃說到“我們”二字時,陳向北沒忍住打了個冷顫。
懷中的李貴妃自然感受到了陳向北的動靜,沒忍住噗嗤一笑。
“怎麽?你怕什麽?本宮又不是女妖,又不會榨幹你!”
“放心吧,本宮自是知道韭菜田的道理,每次收割得適度不是?總不能一次連根拔起吧?要是這樣的話可就長不出開了哦!”
隨即,李貴妃便牽著陳向北走出了暗室:“本宮是想說,不如我們去萬福宮走走?順便唿吸唿吸新鮮空氣?”
聞言,陳向北才暗暗鬆了口氣,他剛才勾勒道圖已經花光了元神之力,若是李貴妃要三番戰,他真沒底氣應對了!
而且,為什麽李貴妃把他形容為韭菜?
莫非每次迴來,李貴妃都本著將他掏空的想法進的暗室?
至於這適度。。。。。。該不會是以為將他掏空了,他就沒存貨留給其他女人了?
“這女人,真是的。。。。。。幸好我體質屬性不差,要不然還真著了你的道呢!”
陳向北心中無奈念叨了一句。
又聽見李貴妃打算去萬福宮,他心裏是拒絕的。
你要是去了。。。。。。我還去做什麽?
於是便找了個理由,要迴東廠看看,便離開了華清宮。
況且,恩科將近,他也該迴東廠看看了,早些做好準備。
如無意外,隻要擺平了這攤子事,他又能加薪了!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很快,陳向北就出了神武門,來到了位於京師的東廠據點總部。
本想喊來石三等領事商討恩科的事情,可他們為了大誥的事情,正忙得不可開交,連人影都看不著。
作為基層幹部,石三他們就沒空閑過半天,連個機器人一樣連軸轉,這才是真正出賣靈魂的打工人!
陳向北就不一樣了,自從晉升為執事後,活少錢多自由度還高,重要的時候出來走個場子,基本就完成任務了。
會開不成了,陳向北便換了一套書生打扮的便服,離開了東廠據點,打算到附近暗中觀察一下。
不管怎麽說,他都是此次恩科的大腦,有必要對京師附近的情況進行實地考察,尤其如今大誥出世,到處都風聲鶴唳,很難保證會不會鬧出什麽岔子來。
這種情況下,穿著執事服大搖大擺出去很不合適,這一身書生打扮就恰到好處了。
更何況,各地學院可沒少送錢,該做的他還是得做,形式得到位。
而大誥一事,並沒有影響北方各地赴考的學子,他們一撥又一撥地往京師裏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