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金國來使
剛穿越就被四百斤的女人退婚 作者:枉度紅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迴放下文書,直視著南越國的皇帝:“就這樣吧!不過這一次,我要帶齊瑤迴一趟洛城,要是齊瑤願意,到時她再迴蘇城!”
南越國的皇帝看了一眼齊瑤,很明顯,齊瑤這一次對他有些失望。
他的心裏也有些苦,隻是為了南越國,他不得不冒險,現在大錯已經鑄成,話也是難以說出口。
“楊國公年輕有為,用兵更是如神,女帝得如此人才,周國當大興。隻是可惜了我南越國。阿瑤,你既然想迴洛城,你便去吧,隻是有空的時候,還是迴來看一看你的母後。”南越國皇帝說這話的時候,顯然已經放棄了。
接下來,南越國皇帝倒不再說這些國事,而是問了一些楊迴的私人問題。
楊迴倒是都一一作答。
等到南越國皇帝迴去的時候,隻有四齊還不時地迴頭看著楊迴。
楊迴帶著上官敏與齊瑤迴到營中,現在天色已經不早了,所以,今天晚上就先在這裏休息一個晚上,明天一早便返迴潯關。
時間過去了這麽好幾天,想來騰興秋那邊也應該順利地收迴了東海州等三州了吧!
迴去的時候也不著急,所以,楊迴更像是在陪著上官敏與齊瑤遊山玩水,一天也就隻走個百來裏的路程。
三天後,楊迴迴到了潯關。
南越國的丞相也就正在與駐守潯關的將領商議贖迴俘虜的事情,楊迴也沒有去關注。
到了潯關,留了五千人馬在這裏駐守。
現在雖然與南越國議和了,但是,潯關為周國與南越國的天險,這一次就多派了一點人在這裏。
楊迴過了潯關,便直接朝著東海州而去。
等到了二王爺的王府的時候,騰興秋也在這裏。
騰興秋見到楊迴,熱情地問道:“楊國公,這一次二王爺已經跑去金國了,我怕金國有後手,所以,拿下關口之後,並沒有再進行追擊。”
“恩,金國不著急!這一次二王爺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這東路還是得由你來防務,我先迴洛城複命。不過,你派人去潯關,將潯關的那五千騎兵換下來,等到我給你送信的時候,這五萬騎兵便由隴關北上,直擊北蠻國。北蠻國始終是我大周的禍患!”
騰興秋聞言,也是欣然答應。
對於楊迴的命令,騰興秋是無條件的執行。
要是有可能,到時自己親自帶兵與楊迴會合。
說真的,與楊迴相處的時間常東長,但是,騰興秋覺得自己學到了許多帶兵打仗的知識,到時正好試一試自己的身手。
交代完了這一些,楊迴便與上官敏和齊瑤踏上了返迴洛城的路。
上官敏這一次派來的人沒有隨著他們一起迴去,而是全都派往金國。
北蠻國的下一個國家,自然就是金國。
至於南越國與西蕃國,楊迴並沒有想動他們的心思。
國家與國家之間,能不打仗還是不要打仗。
但是北蠻國肯定要打,不說楊平的死就是因為北蠻國,周國邊上的四國,要是不打怕一個國家,其他三國肯定還會再一次想要動周國的。
楊迴洛城同樣不急,這一千多裏路,走了有二十多天。
再一次看到洛城的時候,女帝已經帶著文武百官在洛城的東城迎接楊迴一行。
楊迴他們下了馬車,給女帝行了禮。
“這一趟辛苦你們了!”女帝看著楊迴與上官敏,雖然楊迴迴來的時候並沒有急著趕路,但是,路途遙遠,行到洛城,還是難免顯得人氣色不好。
“幸不辱命,二王爺已經逃到金國去了!”楊迴迴答。
“楊迴,這一次平定二王爺,你功不可沒,今天朕已經設下了宴席,為你們慶功!”女帝心情很好。
楊迴則是將這一次功勞簿交給了女帝,女帝自然是大大的獎賞了一迴。
二王爺的事情處理完了之後,現在的周國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空前的和平,再沒有人能夠動搖得了周國的根基,也就是女帝再也不用為了操心這些事情而勞心勞力。
文武百官皆給楊迴行禮,大家都知道,這一次,楊迴可能會領了軍中的職務了。
大元帥之職,非楊迴莫屬。
雖然楊迴隻有二十一歲,可是,沒有人覺得楊迴會沒有資格。
洛城今天也是顯得格外高興,就是老百姓聽到了楊迴歸來的消息,也是自發地出來慶祝。
女帝帶著楊迴迴到皇宮,皇宮當中早就已經備好了酒席,待得楊迴到來,大家便都入了宴席當中。
一時之間,百官祝賀。
高興之時,女帝看著楊迴與上官敏道:“上次不是說要讓你們完婚,我已經選好了日子,就是在十日之後,你們看看如何?”
楊迴與上官敏相視一笑,自是點頭答應。
他們都已經走到了夫妻的地步,再不完婚,楊迴也覺得對不起上官敏了。
洛城也是迎來了近年來最大的喜事,盛況超過了婦帝登基時大赦天下時的喜慶。
整個洛城皆被紅所所掩埋,就是普通的百姓家門口都掛上了喜慶的紅燈籠,就像是洛城又過了新年一般。
而街頭巷尾皆是在討論楊迴與上官敏的婚事。
近幾日的楊府大門,朝中官員不停地進出,都是來給楊迴道喜的。還有許多因為官階太小,而無法進入楊府的官員,則是親自送來賀禮。
整個楊府,雖然下人頗多,但是,此時也是個個忙個不停。
因為上官敏所居住在皇宮,所以,這幾日來,皇宮那邊也是同樣的景象。
還有一天便是楊迴大婚的日子,洛城外卻是來了一大隊人馬,穿著裝束皆與周國不同。
但是,六皇子卻是親自去了城門外迎接。
這隊人馬,便是金國來的使者。
在其隊伍當中,還有著一輛馬車,而馬車中的人,卻是剛剛才發生了叛亂的二王爺。
楊迴在南越國的所作所為,也的確嚇了金國一跳。
楊迴居然那麽輕鬆便俘虜了南越國的六萬人馬,逼著南越國的皇帝在蘇城外答了議和書。
金國的皇帝也是被嚇了一跳,他已經知道了,這周國隻要有楊迴在,周國便可屹立不倒。
南越國的皇帝看了一眼齊瑤,很明顯,齊瑤這一次對他有些失望。
他的心裏也有些苦,隻是為了南越國,他不得不冒險,現在大錯已經鑄成,話也是難以說出口。
“楊國公年輕有為,用兵更是如神,女帝得如此人才,周國當大興。隻是可惜了我南越國。阿瑤,你既然想迴洛城,你便去吧,隻是有空的時候,還是迴來看一看你的母後。”南越國皇帝說這話的時候,顯然已經放棄了。
接下來,南越國皇帝倒不再說這些國事,而是問了一些楊迴的私人問題。
楊迴倒是都一一作答。
等到南越國皇帝迴去的時候,隻有四齊還不時地迴頭看著楊迴。
楊迴帶著上官敏與齊瑤迴到營中,現在天色已經不早了,所以,今天晚上就先在這裏休息一個晚上,明天一早便返迴潯關。
時間過去了這麽好幾天,想來騰興秋那邊也應該順利地收迴了東海州等三州了吧!
迴去的時候也不著急,所以,楊迴更像是在陪著上官敏與齊瑤遊山玩水,一天也就隻走個百來裏的路程。
三天後,楊迴迴到了潯關。
南越國的丞相也就正在與駐守潯關的將領商議贖迴俘虜的事情,楊迴也沒有去關注。
到了潯關,留了五千人馬在這裏駐守。
現在雖然與南越國議和了,但是,潯關為周國與南越國的天險,這一次就多派了一點人在這裏。
楊迴過了潯關,便直接朝著東海州而去。
等到了二王爺的王府的時候,騰興秋也在這裏。
騰興秋見到楊迴,熱情地問道:“楊國公,這一次二王爺已經跑去金國了,我怕金國有後手,所以,拿下關口之後,並沒有再進行追擊。”
“恩,金國不著急!這一次二王爺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這東路還是得由你來防務,我先迴洛城複命。不過,你派人去潯關,將潯關的那五千騎兵換下來,等到我給你送信的時候,這五萬騎兵便由隴關北上,直擊北蠻國。北蠻國始終是我大周的禍患!”
騰興秋聞言,也是欣然答應。
對於楊迴的命令,騰興秋是無條件的執行。
要是有可能,到時自己親自帶兵與楊迴會合。
說真的,與楊迴相處的時間常東長,但是,騰興秋覺得自己學到了許多帶兵打仗的知識,到時正好試一試自己的身手。
交代完了這一些,楊迴便與上官敏和齊瑤踏上了返迴洛城的路。
上官敏這一次派來的人沒有隨著他們一起迴去,而是全都派往金國。
北蠻國的下一個國家,自然就是金國。
至於南越國與西蕃國,楊迴並沒有想動他們的心思。
國家與國家之間,能不打仗還是不要打仗。
但是北蠻國肯定要打,不說楊平的死就是因為北蠻國,周國邊上的四國,要是不打怕一個國家,其他三國肯定還會再一次想要動周國的。
楊迴洛城同樣不急,這一千多裏路,走了有二十多天。
再一次看到洛城的時候,女帝已經帶著文武百官在洛城的東城迎接楊迴一行。
楊迴他們下了馬車,給女帝行了禮。
“這一趟辛苦你們了!”女帝看著楊迴與上官敏,雖然楊迴迴來的時候並沒有急著趕路,但是,路途遙遠,行到洛城,還是難免顯得人氣色不好。
“幸不辱命,二王爺已經逃到金國去了!”楊迴迴答。
“楊迴,這一次平定二王爺,你功不可沒,今天朕已經設下了宴席,為你們慶功!”女帝心情很好。
楊迴則是將這一次功勞簿交給了女帝,女帝自然是大大的獎賞了一迴。
二王爺的事情處理完了之後,現在的周國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空前的和平,再沒有人能夠動搖得了周國的根基,也就是女帝再也不用為了操心這些事情而勞心勞力。
文武百官皆給楊迴行禮,大家都知道,這一次,楊迴可能會領了軍中的職務了。
大元帥之職,非楊迴莫屬。
雖然楊迴隻有二十一歲,可是,沒有人覺得楊迴會沒有資格。
洛城今天也是顯得格外高興,就是老百姓聽到了楊迴歸來的消息,也是自發地出來慶祝。
女帝帶著楊迴迴到皇宮,皇宮當中早就已經備好了酒席,待得楊迴到來,大家便都入了宴席當中。
一時之間,百官祝賀。
高興之時,女帝看著楊迴與上官敏道:“上次不是說要讓你們完婚,我已經選好了日子,就是在十日之後,你們看看如何?”
楊迴與上官敏相視一笑,自是點頭答應。
他們都已經走到了夫妻的地步,再不完婚,楊迴也覺得對不起上官敏了。
洛城也是迎來了近年來最大的喜事,盛況超過了婦帝登基時大赦天下時的喜慶。
整個洛城皆被紅所所掩埋,就是普通的百姓家門口都掛上了喜慶的紅燈籠,就像是洛城又過了新年一般。
而街頭巷尾皆是在討論楊迴與上官敏的婚事。
近幾日的楊府大門,朝中官員不停地進出,都是來給楊迴道喜的。還有許多因為官階太小,而無法進入楊府的官員,則是親自送來賀禮。
整個楊府,雖然下人頗多,但是,此時也是個個忙個不停。
因為上官敏所居住在皇宮,所以,這幾日來,皇宮那邊也是同樣的景象。
還有一天便是楊迴大婚的日子,洛城外卻是來了一大隊人馬,穿著裝束皆與周國不同。
但是,六皇子卻是親自去了城門外迎接。
這隊人馬,便是金國來的使者。
在其隊伍當中,還有著一輛馬車,而馬車中的人,卻是剛剛才發生了叛亂的二王爺。
楊迴在南越國的所作所為,也的確嚇了金國一跳。
楊迴居然那麽輕鬆便俘虜了南越國的六萬人馬,逼著南越國的皇帝在蘇城外答了議和書。
金國的皇帝也是被嚇了一跳,他已經知道了,這周國隻要有楊迴在,周國便可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