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之維刻意為之下,他自身對於性命修行的理解,於此刻,通過炁的流動,全部展現在項霄麵前。


    雖說如此,可想要以此來大徹大悟,那也無異於癡人說夢。


    這就好比是開卷考試。


    項霄帶著問題去找答案,張之維就是解題大綱,且過程、思路全都詳細無比。


    但,有了答案和解題過程和思路,就真的能夠弄懂了嗎?


    抄答案誰都會,然而抄完答案以後,也並非所有人都能明白整個解題的原理。


    修行中人有一句話流傳甚廣。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答案可以照搬照抄,修行卻是絕對不行。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因此,這條路別人能走通,換另外一個人卻是不行。


    項霄就是要把張之維的東西變成他自己的。


    張之維是絕頂天才,這毋庸置疑。


    他能不依靠前人給的答案,獨自完成對難題的解答,甚至給出全新的解題思路。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有張之維的天賦,千百年來,能出一個他這樣的人物已經是極為不易。


    項霄不是張之維,他也承認自己沒有張之維那樣的天賦悟性。


    可是,天賦不行,外掛來湊。


    他的天生異能:天人交感,可以讓他與感知範圍內的世間萬物通感,從而感悟其中奧秘。


    這也是他能精進如此之快的原因所在。


    而這或許是因穿越世界所帶來的福利,又怎能不算是他自身天賦的一部分呢?


    不管過程如何,此刻的項霄就在肆無忌憚的從張之維那裏汲取‘養分’。


    可越是深入了解各位‘性命’,項霄就越是能感覺到逆生三重與‘性命’之間的差別。


    性者:心、意、德也。


    命者:息、形、功也。


    ‘性命’涵蓋了人的一切,故而,‘性命’合修,也被稱之為大道之基。


    從前剛剛踏入逆生第一重的時候,項霄就因為自家手段需要注重性命修行,從而察覺到逆生三重對於性命修為的嚴重不重視。


    逆生三重最開始的時候,尤其是突破第一重之後,會對自身性命修為有一個跨越式的強化。


    這會很容易讓修煉者產生一個誤區,那就是逆生三重能夠自主提升修行者的性命修為,從而下意識的忽略對於自身性命修為的打磨。


    可事實卻是,逆生三重的確會隨著修煉層次的加深,從而提升修行者的性命修為。


    但除了最開始的跨越式提升之外,後續的提升幅度會越來越小。


    如果沒有其他功法作為比較,那麽隻修煉逆生三重的人根本不會發現其中問題所在。


    但有了戮戰八荒這種專注於性命修為的功法作為比較,立刻就能發現問題。


    逆生三重所帶來的提升,從一開始就根本不符合修行者自身的提升幅度。


    除了一開始的大幅度提升以外,其餘時間的提升相比於修行者的修為增長來說,幅度都太小。


    可隻修行逆生三重的人會覺得,這是因為修行越往後越難的結果。


    如果要做個比喻,那逆生三重就是把拐棍當成了自身的一部分,並且將拐棍和自身融為一體。


    說簡單點就是,逆生三重最開始的提升,是因為給肉身加了套外骨骼,所以才會有那麽大的提升。


    隨著對於逆生三重的理解越來越深,項霄對於問題的症結所在也越來越清楚。


    說白了,三一門就是異人界的一個另類。


    其他流派都在求內求存,可三一門卻是在求外求宇,而且還是求了一半轉頭又想求內求存。


    三一門的理念是,將自身煉迴先天一炁的狀態。


    現在看來,這條理念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別的流派求內求存沒錯,三一門求外求宇也沒錯。


    錯就錯在,三一門的基礎就是求外求宇的路子,卻想走到一半直接調頭去求內。


    說的通俗易懂些,這就是宏觀與微觀的差別。


    其他流派一直都是在研究微觀,隻有三一門在研究宏觀。


    結果你三一門宏觀還沒研究明白就想超越其他流派直接把微觀搞清楚,這不扯淡呢嗎?


    站在項霄的視角去看,逆生三重其實沒錯,錯的是三一門。


    要是不想著逆煉迴先天一炁狀態,一直去探索求外求宇的路子,那也是大道坦途。


    現在的這條路,就像是一棵長歪了的歪脖子樹,活生生把自己給吊死了。


    好在,根沒錯,而且發育的很好,隻要把上麵歪掉的部分砍了,再重新生長,那就依舊可以成為一棵參天大樹。


    道理簡單,想要做到卻是極難。


    並非所有枯木都能迎來第二春。


    想讓三一門這棵大樹再重新長出來,需要項霄付出的努力太多太多。


    不過,對於項霄來說,簡單的事反而沒什麽意思,有難度才有去征服的價值。


    這場開卷考試的第一道難題,項霄已經解開,隨之而來的就是第二個難題。


    他要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衝關。


    逆生三重的修煉,難易程度跨越極大。


    想練成第一重,隻需要通過行大周天的方式,去記住自身的經脈以及血管,完成重構就算踏入了第一重。


    然而第二重的危險程度卻直線飆升,需要對上中下三丹中的任意一丹完成重構。


    通俗點的理解,上丹就是大腦、中丹就是心髒、下丹就是腸道。


    每衝一關,就相當於是突破了一個小境界,可以理解為前、中、後期。


    從難度上來說,下丹最是容易,因此也成了三一門人通常會選擇進行衝關的地方。


    在過去,三一門人將中丹認為是最難的,並將其放在最後一個衝關的位置。


    然而對於項霄這個接受過科學教育的現代青年來說,心髒不過就是由大量血管聚合而成的髒器而已,與腸道隻是分工不同,單獨失去哪一個人都活不了。


    因此,他衝關中丹的時候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可上丹卻不行。


    大腦對於人來說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這也是項霄遲遲不敢衝關上丹的原因,畢竟稍有差池,輕則變成白癡,重則終身植物人,甚至當場表演腦殼爆炸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借著這次張之維的幫助,卻是讓他對於上丹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人之下:三一高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聞情泣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聞情泣血並收藏一人之下:三一高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