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子國,最是反複無常之國。其人,甚卑賤,不知世上有恩誼,隻一味攝於武威……故而,不得對其有稍許好顏色。


    ————《康熙起居注》


    弘曆合上皇爺爺的起居注,神情莫測。


    他伸手將一旁的奏折扔向進忠。


    此刻,進忠以九門提督身份站在大殿之下,他打開奏折一看,便知弘曆此舉是為何。


    原來是倭國日本,屢次三番騷擾大清附屬國琉球,最近更是隱隱有攻占的趨勢。


    無奈,琉球隻能求助於大清。


    在倭國知道大清雖為大國,但行軍打仗乃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很大概率不會為他與琉球之間小打小鬧而派兵討伐。


    畢竟琉球這個小國家,即使全部收複納入大清版圖,所帶來的收益也不足一次,大軍開拔的費用。


    但他們又不敢去賭那一絲可能性,萬一大清真派兵來幹預他們。


    於是,倭國便協同高麗,這個慣於捧臭腳的國家,一同上書要遣使者來大清交流學習。


    弘曆見進忠看完折子,便靠在椅子上沉聲問。


    “這件事你怎麽看?”


    進忠並沒有及時作答,而是身穿官服,走到一旁做著太監應該做的事。


    隻見他態度恭敬,動作輕柔,行雲流水般倒一杯溫度合宜的熱茶送到弘曆麵前。


    “迴皇上,既然倭國與高麗一同上書,便說明了這二者之間已達成某種共識。


    大概率是他們要聯合出兵攻占琉球。


    想必他們這次來,交流學習是假,刺探虛實是真。


    他們在看,看咱們大清是否有實力開拔。


    亦或者即使有實力開拔,會不會因為一個小小的琉球而大動幹戈。


    況且奴才以為,單憑倭國與高麗,不足以有這麽大膽子與咱們清廷為敵。


    最有可能的是,他們不知在何時與邊疆狼狽為奸。”


    弘曆不置可否,他拿起茶杯,麵無表情飲下一口,“所以你覺得咱們應該如何應對?”


    進忠眼睛雖然盯著那本康熙起居注, 但注意力卻並沒有在上麵。


    他眯起狐狸眼,對著弘曆露出一抹極為單純亮眼的笑意。


    “大清是他們隨意想來就來的嗎?既然如此,不如將周邊所有附屬國一同叫來加以震懾,哦,不,皇上,奴才說錯了。


    是將他們叫來施以恩澤。”


    弘曆聽到進忠的話,輕笑一聲,“沒錯,是應該讓這些人長長記性了。”


    當天下午,弘曆接連下達20道聖旨,其中,19道送往大清附屬國,一道送往倭國。


    另有三道聖旨,分別送往蒙古、金川、西藏。


    其內容便是''''請''''他們各國王爺與大汗,來大清''''交流學習''''。


    時間就定在一個月後的中元節。


    什麽?那是鬼節?


    無所謂。


    至於一個月時間,偏遠國家能否準時趕到?


    誰在乎。


    隨著時間推移,半月之後一些鄰近小國的君王已陸續到達。


    從這時起,進忠這個九門提督便處於高壓之下。


    因為整個京城內外所有的安保調度全歸他負責。


    京城裏也開始出現大批番邦之人,但前期總體來說,還算安然無恙。


    由於這次弘曆點名要求各國君主前來大清交流。


    所以為了體麵,這些人還算安分守己。


    金川土司莎羅奔,與蒙古科爾沁大汗博爾濟吉特.根敦同一天抵達京城。


    如今的厄音珠已經成為一個合格的女將領,她每日帶著娘子軍與進忠所率領的八旗步兵營聯合行動。


    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將京城治安直接拔升到固若金湯,牢不可破。


    於是根敦來到北京城牆外,便看到這樣一幕。


    一群威風凜凜的大清將領,騎著高頭大馬在城門外迎接他們。


    為首的便是九門提督進忠,而他左側則是新一任奉恩將軍張廣泗,而右側便是他的女兒,正三品火器營副將——厄音珠。


    沒錯,現如今娘子軍已被正式編入火器營,當然,火器營還是被進忠接管。


    見到女兒身後背著火銃,盡顯威風,這也使得根蹲那顆一直懸掛的心,終於落在原處。


    他再也壓抑不住思念,連忙上前關心起女兒。


    而另一邊,進忠則是看向與根敦同時抵達的莎羅奔。


    莎羅奔也同樣看著進忠,他們仿佛不用自我介紹,便一眼就能認出對方是誰。


    與想象中的不同,莎羅奔並不是五大三粗不修邊幅。


    反而是挺拔健碩,五官深邃,在氣質上更有些放蕩不羈、肆意張狂之感。


    莎羅奔仿佛也沒想到,當年使他功虧一簣的火燒連營,始作俑者竟然這麽年輕。


    二人騎在馬上遙相對望,最終還是莎羅奔率先行動,他雙腿一夾馬肚,胯下的馬兒便十分默契向前緩慢移動。


    直到行進至進忠麵前,莎羅奔才堪堪停下。


    “蘇總兵,久仰大名。”


    莎羅奔依舊用著當年金川之役時,進忠所擔任的官職。


    進忠展顏一笑,“久仰,莎羅奔。”


    進忠直唿其名的行為,成功引起莎羅奔的興趣。


    他想要再說些什麽,可進忠根本不給他機會,“京城內,驛館已經準備好,蘇戰還有要事,恕不能相送。


    請!”


    這一套下來,進忠騎在馬上,連腰都沒彎一下,更別提下馬。


    當然,進忠在接待所有附屬國君主時,同樣如此。


    既然站在這城門口,他代表的便是這大清顏麵,麵對附屬國,豈有彎腰之理?


    直到中元節前一天上午,倭國與高麗才來。


    要知道,他們可是離大清最近的國家之一,卻偏偏要在約定時間的最後一天才到,這就足以證明他們心野了。


    其他比他們遠的附屬國,都已經率先到達。


    當然比他們更晚的也有,那便是西藏郡王——頗羅鼐。


    要說西藏,一直以來是大清除準噶爾外最想達成結盟的一方。


    因為大清若想達到長治久安,這兩個地方的助力尤為重要。


    原本在進忠收複準噶爾之前,西藏還頗為消停,甚至準噶爾已經開始逐漸吞並西藏。


    前世時,進忠記得還是在幾年後準噶爾與西藏的戰爭才大麵積爆發。


    那時,弘曆為了不使準噶爾一家獨大,便派兵到西藏增援,也就是“驅準保藏”戰役。


    雖然那次作戰以清軍勝利而告終,但人員傷亡不計其數。


    同樣,準噶爾也是,朧月便是趁著那穆占休養生息之時,成功勾引達瓦齊,叛亂成功。


    而這一世,由於進忠提前收複準噶爾,使得西藏並沒有遭受準噶爾鐵蹄的踐踏。


    進忠神情莫測。


    西藏啊,怪不得倭國與高麗敢如此挑釁大清,原來是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懿傳之進忠的誥命夫人魏嬿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堇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堇程並收藏如懿傳之進忠的誥命夫人魏嬿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