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


    朱允熥卻在想——


    安國公肯定是對的!


    皇爺爺這話也有問題,如果朝廷全都是儒生,那誰來做事?


    這天下早晚也會丟!


    他這幾天在翰林院玩,幾個年輕學士一起議論,他都聽到了,對蘇塵設想的遠景,充滿了憧憬。小小的心裏就在想:既然能做,為什麽不做呢?為什麽那麽多人反對呢?皇爺爺既然不相信他,又為什麽讓他去做呢?


    想到這裏,


    他忍不住問:“皇爺爺,既然將來都要靠儒生,為什麽你老人家又讓安國公放手去做呢?”


    這?


    老朱一下噎住——


    這孩子?


    哪壺不開提哪壺?


    但這話正好戳到了他的痛處——


    他讓蘇塵去做事,是分成了兩段的!


    他隻要前半段,不要後半段。


    等蘇塵籌到了錢,李善長他們就會挑毛病,到時候隨便一個理由讓他賦閑在家,朝廷把那些錢先拿來用,到時候還不出來,就讓蘇塵去還。蘇塵也還不出來,那就對不起了,是你自己借的錢,都在貿易衙門裏,跟朝廷可沒有關係……他要是不服,那就更好辦了……


    但這些話,他豈能跟兩個孫子說?


    於是,


    老朱想了一會兒,才找到一個理由,娓娓說:


    “允熥啊,皇爺爺用安國公,是因為皇爺爺能駕馭他……自古以來,這種人都有很多,一不小心就會惹出大禍……能駕馭的人少之又少,皇爺爺平定天下,萬民畏服,自不怕他胡亂折騰……你們以後都是守成的,就萬萬不可啟用這種人!”


    嗯嗯,


    朱允炆趕緊說:“孫臣明白,孫臣一定不聽這種人的胡說八道!”


    朱允熥卻在想——


    如此說來,


    安國公豈不是很危險?


    不行!


    我要去提醒他,讓他小心!


    其實,


    朱允熥那天就在後殿偷偷看著,廷議的過程也聽到了一些,還看到了蘇塵,感覺蘇塵這個人才是真正為國家考慮的。


    這時他聽老朱這麽說,雖然不太明白,但已經能猜到:安國公以後肯定不會有好下場,自己一定要救他……


    正在遐想之際,


    老朱感覺今天已經說得太多了,抹了抹兩個孫子的頭,又說:


    “你們都要好好讀聖賢書,等過幾天,皇爺爺再把方孝孺他們召迴來,你們就跟著他們讀書……你們放心吧,咱會給你們留下一個幹幹淨淨、清清秀秀的天下的……都歇息去吧!”


    “孫臣遵旨。”


    兩人相互不服,對視一眼,各自迴寢宮了。


    ……


    與此同時,


    北平慶壽寺的夜也特別深沉。


    安國公蘇塵的“金庫-銀票-貿易衙門”方略,讓朱棣和姚廣孝都倍感震驚。朱棣想了兩天,一直想不明白,又想到蘇塵跳出來主政,朝局勢必發生巨變,於是黌夜之中,他仍然策馬前來。


    這時,


    姚廣孝給他斟好茶水,就主動賠罪了:


    “殿下,貧僧並未給京城沈家的人寫過信啊……想必又是藍玉暗黨在背後炮製的……”


    嗬嗬,


    朱棣笑了笑:


    “軍師啊,難道本王海信不過你嗎?軍師無用多疑,本王對軍師之仰仗,從來不變!”


    嗯嗯,


    “多謝殿下!”


    姚廣孝很認真地一拜,這才緩緩坐下來。


    “殿下啊,貧僧本以為皇上滅了藍玉一夥,世間就再無陰兵了,沒想到這股勢力暗藏之深、觸手之廣,實在超出想象……而此時藍玉竟然失蹤了,這就說明,的確是藍玉和劉伯溫一夥在後麵……”


    嗯嗯,


    朱棣也深表讚同——


    這股勢力多半就是藍玉在軍中的義子部將,還有劉伯溫預先埋下的暗子,在六部中層。他們連接著士紳,所以如臂使指,什麽事都能辦到。


    但現在,


    朱棣並不想討論這個燒腦的問題,而是特別擔憂蘇塵的變法。


    “軍師啊,本王深夜來此,是討教蘇塵的方略的……不知軍師以為如何啊?蘇塵能不能成功?成功之後呢?”


    哦……


    姚廣孝點點頭,又默想一會兒才娓娓說:


    “殿下,貧僧以為,蘇塵能成一半……”


    “一半?”


    嗯,


    姚廣孝接著又說:“就算後半段也能成,但李善長一定會掣肘……如今六部尚書侍郎,李善長有九人之多,若是一起掣肘,蘇塵焉能成事?”


    嗯嗯,


    這點倒是跟朱棣想的一樣:


    “軍師啊,本王有一問……李善長如此把持朝政,也不是辦法啊……皇上難道就沒想過嗎?若是李善長也有野心,豈不是又冒出來一個胡惟庸?本王想,是不是可以暗中幫蘇塵一把?也敲打一下李善長?”


    啊?


    姚廣孝真沒想到他會這樣想,怔了一會兒才說:


    “殿下,萬萬不可!依貧僧看,皇上放手李善長,又讓蘇塵大刀闊斧去幹,還是想把暗中勢力引出來,到時候一網打盡,然後才好傳位……殿下若是摻和進去,將來後患無窮!”


    哦……


    朱棣本來以為胡惟庸之後,老朱會讓李善長和汪廣洋平分秋色,沒想到卻是李善長一人獨大,自己想要奪嫡,又再次麵對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於是才萬分糾結。


    這時,


    他忍不住問:“軍師,父皇不讓我們藩王奔喪,那就是想立皇太孫了……允炆和允熥,到底會是誰呢?”


    說到這裏,


    朱棣已經有點不自然了。


    姚廣孝淡然一笑,心想——


    有什麽扭捏的呢?


    朱標死了,你的機會才真正開始了。


    無論是允炆,還是允熥,都是幼主,有什麽對付不了的?


    加之,


    淮西人已經滅了,當今大明,誰的兵馬有你強?


    想到這裏,


    他感覺也該給燕王鼓鼓勇氣了:


    “殿下啊,允炆和允熥,關鍵看背後的力量……貧僧以為,天下士大夫更看重允炆,淮西餘黨和藩王更看重允熥,殿下若想問鼎,就不可與士大夫為敵……”


    這?


    “但是,允熥才是嫡長子啊……皇上就不考慮嗎?”


    朱棣本來想過——


    老朱如果立允炆,到時候他就可以用廢長立幼為名,南征討伐了,沒想到姚廣孝卻反過來了……如此一來,自己要是也支持允炆,豈不是就師出無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義黃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義黃金並收藏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