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李善長:編元史隻是個藥引子,後麵是胡黨藍黨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 作者:玄義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哦?
老朱故意臉色大變,脫口而出:
“安國公?宋忠,你可要查清楚了!那可是咱們大明的安國公,稍有差池,咱怎麽向天下人交代?”
啊?
這?
李進緊張萬分的同時,宋忠卻鬆了口氣——
猜對了!
皇上果然是要對付蘇塵……
“皇上,臣查到,蘇塵在中書省的時候,曾與方孝孺一同調查偽鈔案,兩人朝夕相處,反複深談,多論及國家之將來……方孝孺迴答臣,當時兩人論及將來的大明,相互以士大夫激勵……”
啊?
李進一下就聽出來——
這是幹什麽?
真的要對付蘇塵嗎?
這話裏好像有陰謀啊?
什麽叫做相互激勵?
又扯什麽國家之將來?
這不莫須有嗎?
一念至此,
李進忽然渾身僵透了。
這時,
老朱果然很高興,讚許地看了宋忠一眼,又淡淡地說:
“還有呢?”
宋忠立刻心領神會:
“皇上,方孝孺答臣,他們日常也討論元史編纂之事,都說前元也頗有可稱道之處……呃,又說,又說太子也認為前元淮右之軍曾食人,以此立國,斷然不可,將來還要靠浙東諸君雲雲……”
這時,
李進更是駭然——
怎麽會扯這些?
什麽意思?
將來要靠他們?
不可能啊!
他們怎麽會說這麽犯忌諱的話?
這明顯是宋忠在搞莫須有啊?
這是要置宋濂於死地嗎?
果然,
老朱一點也不猶豫,立即就哼了一聲:
“如此蠱惑太子,他們到底安得什麽心?怪不得太子精神恍惚?宋忠,你再去查!看看背後還有什麽人?是何人指使的?是不是有胡黨、藍黨?”
“遵旨!”
宋忠一下子振奮起來——
果然全都猜對了!
這個案子就是要整蘇塵。
而這時,
李進徹底麻了——
胡黨、藍黨?
宋濂宋夫子啊,你一下子就成了謀反了……
而且,
宋忠這是故意把蘇塵也扯進來!
如此,
蘇塵就成了宋濂一夥的幕後黑手,還牽扯到了太子之死!
皇上雖然不會把蘇塵怎麽樣,但多半會閑置不用了。
想到這裏,
李進也忽然萬念俱灰——
皇上前些年何其英明,怎麽就變成這樣了?
這時,
老朱再次迴到龍椅上,拿起了奏折仔細翻閱,同時眼睛時不時地撇眼看一看李進,似乎要看穿他的心思一般。
……
次日晚,
李善長府上,
鬱新、王純、陳迪等人也在密謀。
鬱新是刑部侍郎,今天忽然收到錦衣衛送過來的案卷,一下子不知道怎麽辦了,於是又來請教。
李善長躺在臥榻上,聽了一會兒,忽然說:“鬱新,你知道錦衣衛宋忠為何將案卷發到刑部啊?”
這正是鬱新所不理解的,於是躬身一拜:
“請恩師示下。”
嗯嗯,
李善長點點頭:
“宋忠把案子送到刑部,是上位的意思……宋濂這個人,要說他是胡黨、藍黨,天下人不信啊……但證據確鑿,他和那群文士,的確長期蠱惑太子,以致太子精神恍惚而墜水……事情也是清楚的,上位是想單獨立個案子啊……”
哦?
眾人一下凜然——
單獨立案?
立什麽啊?
謀殺太子嗎?
這時,
李善長見眾人都有點害怕,於是笑了笑說:“你們啊,怎麽就不想想?上位都說了,元史編纂嘛……鬱新剛才也念了,宋忠他們的意思已經很清楚,就是要擬定一個說得過去的罪名……”
哦……
眾人這才釋然——
原來如此!
但這個罪名也不好擬啊……
畢竟隻是編書的問題,一般人也不懂啊。
怎麽能交代得過去呢?
眾人正在疑惑,
李善長也不耐煩了,直接說:
“王純,你管著吏部,就讓禦史去彈劾……就說元史編纂,胡亂抬高前元偽統,居心叵測,又誹謗淮右之軍食人什麽的,引得讀書人胡亂編造,造謠成風,有傷國本……”
啊?
這?
王純又問:
“恩師,這罪名,這罪名似乎不夠啊?”
李善長搖搖頭:
“這隻是藥引子……禦史彈劾,錦衣衛查辦,宋濂之子宋慎是胡黨,其學生方孝孺等人又牽扯藍黨,如此,皇上自會裁斷……”
哦……
眾人一下也明白了——
的確是個藥引子!
這樣幹,天下人才知道,是編書出的問題,然後錦衣衛又查出胡黨、藍黨,如此一來,太子之死,自然也就曖昧不明了。
有了太子之死的壓力,天下人誰還敢議論?這樣就可以牽扯一批人,把那些不安分的文人都給抓了。
這時,
王純會然一笑:
“多謝恩師指點迷津……”
嗬嗬,
李善長捋須說:
“錦衣衛自會去查案,你們呢,先不要說話,等錦衣衛上報朝廷,你們可以給方孝孺求情……”
方孝孺?
給他求情?
為什麽?
眾人又覺得玄奧得很——
這個人雖然有些名氣,但也隻是小官啊,
為什麽給他求情?
這時,
李善長悠悠地說:
“上位一向都器重此人,此人呢,也沒有什麽毛病,殺了不吉啊……這不是你們求,是代上位說話而已……”
哦哦,
眾人一向都知道方孝孺跟太子關係密切,卻沒想到原來是皇上器重他?那這人以後還有很大前途啊!
眾人當即一拜:
“學生明白了。”
……
當晚,
李善長的兒子駙馬李祺從戲樓迴來,正要下轎,卻發現脖子一涼,忽然有一把刀架在脖子上,一個聲音冷冷說:
“別出聲,否則哢嚓……”
啊?
誰?
他剛要叫,腹部忽然中了一拳,一下冷汗淋漓:
“好漢!好漢饒命!”
哼!
“走!”
幾個黑衣人抬著轎子,常威坐在李祺身後,握著長刀,匆匆向著烏衣巷那邊而去。
很快,
李祺被黑衣人帶到了一處私家園林,桃樹假山的一處小園內,一個公子哥兒正在水邊戲樓聽戲,旁邊坐著一個一臉嚴肅的年輕文士。
啊?
“方孝孺?”
“沈家?”
這時,
黑衣人已經不見了,
李祺迴頭一看,漆黑的夜裏一個人也沒有,而自己已經置身於沈家的私人園林裏了。
最可怕的是——
他看見了方孝孺!
“怎麽可能?”
“他們怎麽會在一起?”
老朱故意臉色大變,脫口而出:
“安國公?宋忠,你可要查清楚了!那可是咱們大明的安國公,稍有差池,咱怎麽向天下人交代?”
啊?
這?
李進緊張萬分的同時,宋忠卻鬆了口氣——
猜對了!
皇上果然是要對付蘇塵……
“皇上,臣查到,蘇塵在中書省的時候,曾與方孝孺一同調查偽鈔案,兩人朝夕相處,反複深談,多論及國家之將來……方孝孺迴答臣,當時兩人論及將來的大明,相互以士大夫激勵……”
啊?
李進一下就聽出來——
這是幹什麽?
真的要對付蘇塵嗎?
這話裏好像有陰謀啊?
什麽叫做相互激勵?
又扯什麽國家之將來?
這不莫須有嗎?
一念至此,
李進忽然渾身僵透了。
這時,
老朱果然很高興,讚許地看了宋忠一眼,又淡淡地說:
“還有呢?”
宋忠立刻心領神會:
“皇上,方孝孺答臣,他們日常也討論元史編纂之事,都說前元也頗有可稱道之處……呃,又說,又說太子也認為前元淮右之軍曾食人,以此立國,斷然不可,將來還要靠浙東諸君雲雲……”
這時,
李進更是駭然——
怎麽會扯這些?
什麽意思?
將來要靠他們?
不可能啊!
他們怎麽會說這麽犯忌諱的話?
這明顯是宋忠在搞莫須有啊?
這是要置宋濂於死地嗎?
果然,
老朱一點也不猶豫,立即就哼了一聲:
“如此蠱惑太子,他們到底安得什麽心?怪不得太子精神恍惚?宋忠,你再去查!看看背後還有什麽人?是何人指使的?是不是有胡黨、藍黨?”
“遵旨!”
宋忠一下子振奮起來——
果然全都猜對了!
這個案子就是要整蘇塵。
而這時,
李進徹底麻了——
胡黨、藍黨?
宋濂宋夫子啊,你一下子就成了謀反了……
而且,
宋忠這是故意把蘇塵也扯進來!
如此,
蘇塵就成了宋濂一夥的幕後黑手,還牽扯到了太子之死!
皇上雖然不會把蘇塵怎麽樣,但多半會閑置不用了。
想到這裏,
李進也忽然萬念俱灰——
皇上前些年何其英明,怎麽就變成這樣了?
這時,
老朱再次迴到龍椅上,拿起了奏折仔細翻閱,同時眼睛時不時地撇眼看一看李進,似乎要看穿他的心思一般。
……
次日晚,
李善長府上,
鬱新、王純、陳迪等人也在密謀。
鬱新是刑部侍郎,今天忽然收到錦衣衛送過來的案卷,一下子不知道怎麽辦了,於是又來請教。
李善長躺在臥榻上,聽了一會兒,忽然說:“鬱新,你知道錦衣衛宋忠為何將案卷發到刑部啊?”
這正是鬱新所不理解的,於是躬身一拜:
“請恩師示下。”
嗯嗯,
李善長點點頭:
“宋忠把案子送到刑部,是上位的意思……宋濂這個人,要說他是胡黨、藍黨,天下人不信啊……但證據確鑿,他和那群文士,的確長期蠱惑太子,以致太子精神恍惚而墜水……事情也是清楚的,上位是想單獨立個案子啊……”
哦?
眾人一下凜然——
單獨立案?
立什麽啊?
謀殺太子嗎?
這時,
李善長見眾人都有點害怕,於是笑了笑說:“你們啊,怎麽就不想想?上位都說了,元史編纂嘛……鬱新剛才也念了,宋忠他們的意思已經很清楚,就是要擬定一個說得過去的罪名……”
哦……
眾人這才釋然——
原來如此!
但這個罪名也不好擬啊……
畢竟隻是編書的問題,一般人也不懂啊。
怎麽能交代得過去呢?
眾人正在疑惑,
李善長也不耐煩了,直接說:
“王純,你管著吏部,就讓禦史去彈劾……就說元史編纂,胡亂抬高前元偽統,居心叵測,又誹謗淮右之軍食人什麽的,引得讀書人胡亂編造,造謠成風,有傷國本……”
啊?
這?
王純又問:
“恩師,這罪名,這罪名似乎不夠啊?”
李善長搖搖頭:
“這隻是藥引子……禦史彈劾,錦衣衛查辦,宋濂之子宋慎是胡黨,其學生方孝孺等人又牽扯藍黨,如此,皇上自會裁斷……”
哦……
眾人一下也明白了——
的確是個藥引子!
這樣幹,天下人才知道,是編書出的問題,然後錦衣衛又查出胡黨、藍黨,如此一來,太子之死,自然也就曖昧不明了。
有了太子之死的壓力,天下人誰還敢議論?這樣就可以牽扯一批人,把那些不安分的文人都給抓了。
這時,
王純會然一笑:
“多謝恩師指點迷津……”
嗬嗬,
李善長捋須說:
“錦衣衛自會去查案,你們呢,先不要說話,等錦衣衛上報朝廷,你們可以給方孝孺求情……”
方孝孺?
給他求情?
為什麽?
眾人又覺得玄奧得很——
這個人雖然有些名氣,但也隻是小官啊,
為什麽給他求情?
這時,
李善長悠悠地說:
“上位一向都器重此人,此人呢,也沒有什麽毛病,殺了不吉啊……這不是你們求,是代上位說話而已……”
哦哦,
眾人一向都知道方孝孺跟太子關係密切,卻沒想到原來是皇上器重他?那這人以後還有很大前途啊!
眾人當即一拜:
“學生明白了。”
……
當晚,
李善長的兒子駙馬李祺從戲樓迴來,正要下轎,卻發現脖子一涼,忽然有一把刀架在脖子上,一個聲音冷冷說:
“別出聲,否則哢嚓……”
啊?
誰?
他剛要叫,腹部忽然中了一拳,一下冷汗淋漓:
“好漢!好漢饒命!”
哼!
“走!”
幾個黑衣人抬著轎子,常威坐在李祺身後,握著長刀,匆匆向著烏衣巷那邊而去。
很快,
李祺被黑衣人帶到了一處私家園林,桃樹假山的一處小園內,一個公子哥兒正在水邊戲樓聽戲,旁邊坐著一個一臉嚴肅的年輕文士。
啊?
“方孝孺?”
“沈家?”
這時,
黑衣人已經不見了,
李祺迴頭一看,漆黑的夜裏一個人也沒有,而自己已經置身於沈家的私人園林裏了。
最可怕的是——
他看見了方孝孺!
“怎麽可能?”
“他們怎麽會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