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李善長:現在老夫就是大明第一人!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 作者:玄義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孝孺又說:
“我都聽說了,宮裏也在議論啊……藍玉沒抓到!宋忠在雞鳴寺抓了一個替身!皇上大怒之下,又說一公十三侯是藍玉的陰兵,這才全給抓了!”
“但是,宋忠連夜趕到藍府,卻發現人去樓空,竟然一個人都沒有!聽說是陰兵帶走了……”
啊?
什麽啊?
眾人聽得滿頭霧水。
沉默好一會兒,
汪廣洋忽然說:
“沒抓到也好……蒼天有眼啊……”
嗯嗯!
對對!
蒼天有眼!
好人有陰鷙!
眾人頓時一番感慨。
這時,
汪廣洋又問:
“奉和,宮裏情形如何啊?皇上呢?”
他想著老朱受了如此重創,別心性大變,到時候就更難了。
“恩師,太子很得人心,宮人都是真的在哭……很多百姓也戴孝……皇上嘛,我偷偷看到一眼,頭發全白了……”
哦……
眾人一下子凜然——
這麽說,
皇上也時日無多了?
老來喪子,而且還是培養多年的太子,
誰受得了?
唉……
眾人一片哀歎。
畢竟,
老朱如此傷心,又遷怒於人,這日子更沒法過了。
這時,
汪廣洋對著庭院中的新月,忽然喃喃地說:
“淮西人是徹底完了……數十個爵爺,屈指算來,也隻剩下耿炳文一人啊……”
嗯嗯,
眾人也黯然點頭。
時至今日,他們雖然跟淮西人有恩怨,但結局一到,卻也隻能黯然歎息。
汪廣洋迴想當年楊憲和淮西人的爭鬥,又想到了淮西人謀害劉伯溫,再是各種爭鬥……一時間感慨萬分。
畢竟,
淮西人是這場大亂世的始作俑者,又是平定者。到頭來卻是一場空。他們浙東人呢,還不是一樣?現在又剩下幾個?
這時,
他看看方孝孺,又想起淮西人的二代,如李景隆等人,忽然明白了一切——
皇上想要的就是這個啊……
也許第二代就能團結了。
他手段雖然殘酷,用心卻是好的……
除了他,
又有誰能終結這個府紛爭呢?
想到這裏,
他悠悠長歎:
“這樣也好……”
“將來的大明朝,還是能看見的……”
但他也很清楚,最後還有一個障礙,那就是李善長!
李善長如此霸道,又把持了六部,說不定還會鬧出什麽來?
這個洪武朝的龍爭虎鬥,
還遠遠沒有結束呢……
……
與此同時,
李善長府,
眾人卻興高采烈。
李善長推薦的幾個人,全都當了尚書侍郎,汪廣洋當然不敢反對,連蘇塵也很上路,一句二話也沒有說。
王純當了吏部尚書,鬱新當了刑部侍郎,陳迪當了工部尚書、夏恕當了禮部尚書,嚴震當了兵部尚書,茹太素當了戶部尚書。還有幾個小的,當了各部的侍郎。
如今的六部,一共十二個尚書侍郎,李善長就占了九個!
幾位勳貴廷議大臣,湯和是幫著自己的,宋濂根本沒有實力,汪廣洋雖然有三個位子,但完全不堪一擊。剩下一個蘇塵,又是屍位素餐的……
所以,
此時的大明朝,又重新迴到了他李善長手裏。
這時,
他寬坐在中堂左位,不斷捋須含笑,眾人肅然而立,頻頻奉承。他雖然不是宰相,此時卻勝於宰相了。
更可喜的是——
胡惟庸黨羽抓了將近十萬人之後,
藍玉案又開始抓人了!
如此一來,
整個大明朝但凡有點實力的人物,幾乎一網打盡!屈指算來,能跟他李善長作對的人,現在已經一個也沒有了!
況且,
老朱連番掀起大案不說,這次又抓藍玉,已經大失人心!
不客氣地說,他李善長現在就是整個大明朝的核心人物!既得人心,又有實力!相比之下,老朱的威望大大不如了。
這時,
他誌得意滿,想起了一件事,悠悠問:
“藍玉沒抓到嗎?是不是真的?”
鬱新拱手迴答:
“恩師,的確沒抓到……宋忠在雞鳴寺抓到的是一個替身,真身早就走了……後來,皇上又讓抓藍黨十四人,到了藍府,竟然已經人去樓空,也是一個家屬也沒抓到……”
嗯,
李善長雖感意外,卻也不在乎。
畢竟,
藍玉跟老朱鬥,越鬥越好,越鬥對他李善長越有利!
這次最好是不死,而且以後再冒出來更好!
就算真的已經遠走他鄉,到了最後關頭,就算造謠,他李善長也要再拿藍玉的招牌來用一用!
這天下,
朱家坐得,李家就坐不得?
這時,
他神秘兮兮地一笑:“也好……藍玉是英雄嘛……也是個好人……百姓喜歡他,不希望他死……你們私底下也要多說好話,要是非分明,不要跟著瞎造謠誣賴……”
嗯嗯!
眾人都是他一手栽培的,也早就打了招唿,對他的心思多少還是猜得到一點的。
於是,
眾人齊聲說:
“學生明白!”
嗯,
李善長站起來,捋須說:
“老夫早就說過,皇上還會掀起大獄,這下,你們都看到了……老夫要告訴你們,不能袖手旁觀,發現了胡黨、藍黨,都要主動揭發……宋忠、吳風的錦衣衛畢竟人手不多嘛……”
嗯嗯!
“是!”
眾人一起應承。
這時,
李善長忽然又問:“蘇塵呢?你們私下都盯著嗎?他最近在幹什麽?”
嚴震上前一步迴答:
“迴稟恩師,蘇塵近日都閉門不出……偶爾上街也是閑逛……據我的眼線迴報,他整天在家就是看話本,也不關心朝廷的事。”
嗯嗯,
如此就好,
如此就好啊。
李善長心裏放鬆一下,又說:
“你們還是盯緊了!老夫告訴你們,如今的大明朝,還能跟老夫叫板的人,也就是他了!你們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頓了一下,
他又沉聲說:“記住了!蘇塵一旦跟汪廣洋搞在一起,你們立刻迴報!”
這幾天,
他思來想去,總覺得這個蘇塵還是有點難測——
照理說,
這麽一個年輕人,應該朝氣蓬勃,奮發有為,但這個人卻像個百歲老人似的,一點生機也沒有!
這還罷了,這小子竟然那麽沉得住氣?而且還懂得韜光養晦?什麽事也不摻和?什麽頭也不冒?
這就說明,這個人是有心思的!
別突然冒出來整那麽一下?
“我都聽說了,宮裏也在議論啊……藍玉沒抓到!宋忠在雞鳴寺抓了一個替身!皇上大怒之下,又說一公十三侯是藍玉的陰兵,這才全給抓了!”
“但是,宋忠連夜趕到藍府,卻發現人去樓空,竟然一個人都沒有!聽說是陰兵帶走了……”
啊?
什麽啊?
眾人聽得滿頭霧水。
沉默好一會兒,
汪廣洋忽然說:
“沒抓到也好……蒼天有眼啊……”
嗯嗯!
對對!
蒼天有眼!
好人有陰鷙!
眾人頓時一番感慨。
這時,
汪廣洋又問:
“奉和,宮裏情形如何啊?皇上呢?”
他想著老朱受了如此重創,別心性大變,到時候就更難了。
“恩師,太子很得人心,宮人都是真的在哭……很多百姓也戴孝……皇上嘛,我偷偷看到一眼,頭發全白了……”
哦……
眾人一下子凜然——
這麽說,
皇上也時日無多了?
老來喪子,而且還是培養多年的太子,
誰受得了?
唉……
眾人一片哀歎。
畢竟,
老朱如此傷心,又遷怒於人,這日子更沒法過了。
這時,
汪廣洋對著庭院中的新月,忽然喃喃地說:
“淮西人是徹底完了……數十個爵爺,屈指算來,也隻剩下耿炳文一人啊……”
嗯嗯,
眾人也黯然點頭。
時至今日,他們雖然跟淮西人有恩怨,但結局一到,卻也隻能黯然歎息。
汪廣洋迴想當年楊憲和淮西人的爭鬥,又想到了淮西人謀害劉伯溫,再是各種爭鬥……一時間感慨萬分。
畢竟,
淮西人是這場大亂世的始作俑者,又是平定者。到頭來卻是一場空。他們浙東人呢,還不是一樣?現在又剩下幾個?
這時,
他看看方孝孺,又想起淮西人的二代,如李景隆等人,忽然明白了一切——
皇上想要的就是這個啊……
也許第二代就能團結了。
他手段雖然殘酷,用心卻是好的……
除了他,
又有誰能終結這個府紛爭呢?
想到這裏,
他悠悠長歎:
“這樣也好……”
“將來的大明朝,還是能看見的……”
但他也很清楚,最後還有一個障礙,那就是李善長!
李善長如此霸道,又把持了六部,說不定還會鬧出什麽來?
這個洪武朝的龍爭虎鬥,
還遠遠沒有結束呢……
……
與此同時,
李善長府,
眾人卻興高采烈。
李善長推薦的幾個人,全都當了尚書侍郎,汪廣洋當然不敢反對,連蘇塵也很上路,一句二話也沒有說。
王純當了吏部尚書,鬱新當了刑部侍郎,陳迪當了工部尚書、夏恕當了禮部尚書,嚴震當了兵部尚書,茹太素當了戶部尚書。還有幾個小的,當了各部的侍郎。
如今的六部,一共十二個尚書侍郎,李善長就占了九個!
幾位勳貴廷議大臣,湯和是幫著自己的,宋濂根本沒有實力,汪廣洋雖然有三個位子,但完全不堪一擊。剩下一個蘇塵,又是屍位素餐的……
所以,
此時的大明朝,又重新迴到了他李善長手裏。
這時,
他寬坐在中堂左位,不斷捋須含笑,眾人肅然而立,頻頻奉承。他雖然不是宰相,此時卻勝於宰相了。
更可喜的是——
胡惟庸黨羽抓了將近十萬人之後,
藍玉案又開始抓人了!
如此一來,
整個大明朝但凡有點實力的人物,幾乎一網打盡!屈指算來,能跟他李善長作對的人,現在已經一個也沒有了!
況且,
老朱連番掀起大案不說,這次又抓藍玉,已經大失人心!
不客氣地說,他李善長現在就是整個大明朝的核心人物!既得人心,又有實力!相比之下,老朱的威望大大不如了。
這時,
他誌得意滿,想起了一件事,悠悠問:
“藍玉沒抓到嗎?是不是真的?”
鬱新拱手迴答:
“恩師,的確沒抓到……宋忠在雞鳴寺抓到的是一個替身,真身早就走了……後來,皇上又讓抓藍黨十四人,到了藍府,竟然已經人去樓空,也是一個家屬也沒抓到……”
嗯,
李善長雖感意外,卻也不在乎。
畢竟,
藍玉跟老朱鬥,越鬥越好,越鬥對他李善長越有利!
這次最好是不死,而且以後再冒出來更好!
就算真的已經遠走他鄉,到了最後關頭,就算造謠,他李善長也要再拿藍玉的招牌來用一用!
這天下,
朱家坐得,李家就坐不得?
這時,
他神秘兮兮地一笑:“也好……藍玉是英雄嘛……也是個好人……百姓喜歡他,不希望他死……你們私底下也要多說好話,要是非分明,不要跟著瞎造謠誣賴……”
嗯嗯!
眾人都是他一手栽培的,也早就打了招唿,對他的心思多少還是猜得到一點的。
於是,
眾人齊聲說:
“學生明白!”
嗯,
李善長站起來,捋須說:
“老夫早就說過,皇上還會掀起大獄,這下,你們都看到了……老夫要告訴你們,不能袖手旁觀,發現了胡黨、藍黨,都要主動揭發……宋忠、吳風的錦衣衛畢竟人手不多嘛……”
嗯嗯!
“是!”
眾人一起應承。
這時,
李善長忽然又問:“蘇塵呢?你們私下都盯著嗎?他最近在幹什麽?”
嚴震上前一步迴答:
“迴稟恩師,蘇塵近日都閉門不出……偶爾上街也是閑逛……據我的眼線迴報,他整天在家就是看話本,也不關心朝廷的事。”
嗯嗯,
如此就好,
如此就好啊。
李善長心裏放鬆一下,又說:
“你們還是盯緊了!老夫告訴你們,如今的大明朝,還能跟老夫叫板的人,也就是他了!你們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頓了一下,
他又沉聲說:“記住了!蘇塵一旦跟汪廣洋搞在一起,你們立刻迴報!”
這幾天,
他思來想去,總覺得這個蘇塵還是有點難測——
照理說,
這麽一個年輕人,應該朝氣蓬勃,奮發有為,但這個人卻像個百歲老人似的,一點生機也沒有!
這還罷了,這小子竟然那麽沉得住氣?而且還懂得韜光養晦?什麽事也不摻和?什麽頭也不冒?
這就說明,這個人是有心思的!
別突然冒出來整那麽一下?